第一百七十五章:簡在帝心

盧象升興致勃勃地道:“張百戶所言甚是,讓人從軍,不啻是殺人父母,不知張百戶有什麼高見呢?”

張靜一思量了片刻,大明延續至今,總結出了歷朝歷代的經驗。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武人都是不可靠的。

在這種經驗之下,揚文抑武從宋朝開始到至今,已過去了不知多少年。

這種從上到下對武夫的歧視,也造成了一種現象,即當兵便低人一等。

即便是做了武官,位列一品、二品,莫說在同等級的文官,便是在三四品的文官面前,也未必能擡得起頭來。

當今天下,但凡是有資源和有能力的人,大多都會選擇讀書,習作八股,已經成爲了天下人眼裡最正經的事,至於其他的技藝和學問,都是末流。

而在底層看來,哪怕是務農,也遠比當兵要好,畢竟當兵危險,地位低下,還經常還拖欠錢糧,所謂的建功立業,幾乎和笑話沒什麼分別!

畢竟,有本事能建功立業的人,乾點啥不光宗耀祖呢?

若是國家承平,這種事倒也罷了,可是現在在國難在即的時候呢?

這樣的風氣繼續下去,難道靠八股文來保家衛國?

可偏偏,這種社會風氣早就深入每一個人心中了,你若跟他們說,來當丘八吧,他們大抵第一個反應就是覺得讓他們去做賊。

實際上……兵還未比賊強呢。

張靜一自信自己沒有本事迅速的改變這種社會風氣,那麼就只能變通。

“建立軍校怎麼樣?”張靜一看着盧象升道。

“軍校?”盧象升詫異地看着張靜一。

顯然,他對於張靜一的這個提議感到非常的意外!

“就對人說是招人來讀書,然後告訴他們這裡包吃包住,而且還不收束脩,授業解惑,將來可以做人上人。”張靜一很認真地繼續道:“你看,大家都喜歡讀書,不喜歡當兵,我們以學校的名義招募人員,不只大家肯踊躍參軍,便是將來他們出門在外,也不會被人當做軍戶來看待。這是一舉兩得,盧先生以爲呢?”

盧象升:“……”

他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操作。

此時,張靜一接着道:“軍校可以照着學堂的方子來辦,只要我們像一個學堂,它就是一個學堂。學堂裡,可以分爲三個教導隊,教導隊這名兒,會不會更像一些學堂呢?所有軍校中的兵丁,都需以學生自居,而武官,則以恩師的身份出現,我是師,盧先生也是師,他們是學生,這樣好不好?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請一些人,去授授課,力所能及的教授他們一些文化知識,操練之餘,就當這文化課,當做業餘愛好來教習。”

“爲了讓咱們這個軍校增色,我們還可以僱請一些名師來講講課,比如孫承宗,他是內閣大學士,這樣的人,文學根基深厚,名聲又好,請他來上一堂課,能聽到他課的人,不知是多大的福分呢!要知道,他可是帝師啊!如此一來,誰還敢說它不是學校?”

張靜一說到這裡的時候,都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智商了。

這讓他想起了後世的某些電影臺詞:你看這個東西,它表面上是一隻皮鞋,但實際上它是一個吹風機。

“不只如此,還有那管邵寧,他可是會元,我決定啦,每個月讓他去上三堂課,教習軍校諸生,這不是很好嗎?傳授的內容,大抵可以是讀書寫字,還可以是天地君親師,學校的規矩,其實和軍中的規矩是一樣的。學生不能忤逆老師,同樣的道理,那兵丁不得頂撞將軍,這難道不是相通的嗎?”

盧象升頓時表情肅然起來,連忙作揖道:“張百戶多智,實在教人欽佩,只不過……這真的能成嗎?就怕別人不信。”

盧象升多少還是有些擔心的!

張靜一卻很有深意地看了盧象升一眼,才道:“關中人都比較老實,我覺得可行。”

盧象升:“……”

…………

回到了宮中,天啓皇帝又是那個勤勉的皇帝,繼續閱卷。

殿試的考卷,是皇帝欽點的。

天啓皇帝便是這最後的主考官。

某種程度而言,這也決定了皇帝的好惡。

甚至有人認爲,像這種策論,某種程度而言,決定了當今天子對於國家大策的態度。

天啓皇帝已經有過兩次殿試的經驗了。

所以在閱卷的時候,其實他的心情本該是輕鬆的。

畢竟,天啓皇帝也喜歡議論國家大事,對於每一個國策,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而殿試的文章不是八股,而是策論,本就是當今天下,最聰明的讀書人向國家獻言建策。

能從中挑選出一些遠見卓識的文章,並且將這個人成爲自己的助力,本就是天啓皇帝的期望。

所以在卷子送上來的時候,魏忠賢面帶笑容,他了解陛下,知道前兩次的殿試,在閱卷的過程中,陛下都一直處於某種愉悅的狀況。

今年,想來也差不多。

只是……

魏忠賢似乎感覺到了有些不對勁。

天啓皇帝看過一份又一份的卷子,卻顯出了幾分不耐煩。

魏忠賢忍不住偷偷瞄了幾眼卷子。

其實外頭的人都罵魏忠賢沒有文化,目不識丁,這其實是冤枉老魏了,明朝的體制到了如今,是十分完備的,像魏忠賢這樣的宦官,尤其是要進入司禮監,在內廷都有專門的制度,往往會先送其去內書房裡讀書。

而內書房教書的老師,可都是天下最鼎鼎大名的人物,最差都是翰林學士這種級別,魏忠賢怎麼可能目不識丁呢?

何況如果魏忠賢當真不能識文斷字,也不可能和天啓皇帝這樣每日處理國家大事的人進行有效的交流,若是不能有效溝通,又怎麼可能得到某種程度的賞識和依賴?

所以事實上,魏忠賢不但有文化水平,而且文化水平還不低。

他假裝在給天啓皇帝收拾卷子的時候,偷偷看幾眼天啓皇帝丟到一邊的策論,一看,卻是有些愣住了。

因爲在他看來,這策論的水平都不低,甚至將治理天下的道理說的頭頭是道……

這樣的文章……不應該讓陛下顯得不耐煩的吧。

魏忠賢記得前兩次的殿試閱卷,陛下的興趣都很濃厚,像這樣的策論,往往會多讀幾遍。

可天啓皇帝依舊顯出了不耐煩的心態。

一份份的卷子,草草看過之後,就立即丟到了一邊,目中所掠過的,是某種程度的反感。

“怎麼?誰招惹陛下了?”魏忠賢此時雖然不做聲,心裡卻在揣摩着聖意。

而此時,天啓皇帝又丟了一張卷子。

魏忠賢赫然看到那捲子的擡頭,正寫着:“劉若宰”三個字。

殿試是不需要糊名的。

劉若宰倒是很有才幹的,不過陛下肯定不喜歡他,只是……何至於他的文章,陛下也像是棄之如敝屣?

魏忠賢可是一向知道,陛下雖然有自己的好惡,卻還是有愛才之心的。

“都是一些什麼策論,簡直狗屁不通,堆砌辭藻,不知所謂!”天啓皇帝像是終於忍無可忍,怒氣衝衝的樣子道。

“陛下……”魏忠賢連忙小心翼翼地賠笑道:“是不是陛下的心情不好?要不歇一歇……遲一些再看?”

天啓皇帝搖頭:“這與朕的心情好壞無關,朕看這些策論,大多都是言之無物,都是表面上的道理,實則卻是空洞乏味,不知所云。”

魏忠賢便笑着道:“陛下,這一篇,不就很好嗎?”

說着,魏忠賢撿起一張策論來,送到天啓皇帝面前,道:“這劉若宰雖是可惡,可本事還是有的,你看,他將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還有這仁政之道,都闡述的極爲精彩,奴婢雖不喜此人,卻也欽佩這樣的文章。”

魏忠賢這個人之所以能得天啓皇帝信任,就是因爲很多時候,他能就事論事,什麼時候該說真話,什麼時候該說假話,他權衡拿捏的十分精準。

魏忠賢本以爲陛下會認真地再看一遍劉若宰的文章。

誰曉得天啓皇帝卻是冷笑着道:“這樣的策論,也不過是誇誇其談而已,若朝廷當真按着這樣去做,這大明只怕不用三個月,便要亡了。朕看過這些策論後,越來越思量着這些人,實在是眼高手低,不過是一羣酒囊飯袋之徒!莫說讓他們治天下,便是讓他們治一個縣鄉,怕也用不上。”

這話說的,也太侮辱人了。

魏忠賢卻是笑吟吟的樣子:“這是因爲陛下聖明,這些讀書人,怎麼可能入得了陛下的法眼呢?昏聵的天子,看誰都高明,只有陛下這樣的聖君,方纔是真正知曉利害的。”

天啓皇帝此時反而幽幽地道:“其實……也未必不是所有人都入不得朕的法眼。”

魏忠賢一愣,低頭看了這御案上被天啓皇帝翻得亂七八糟的策論,也不由好奇起來,便道:“不知陛下垂青的是誰?”

天啓皇帝一字一句道:“管……邵……寧!”

…………

第二章送到。

第一百四十六章:人才第二百八十八章:朕反對這件事第六百五十九章:孤注一擲第六百零四章:聖心難測第五百五十七章:鉅貪第六百五十四章:暴利中的暴利第一百九十八章:格殺勿論第七十八章:兵敗如山第六十六章:陛下辛苦了第五百二十二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四十五章:動手第三百五十八章:無道昏君第二百七十三章:格殺勿論第五十四章:覲見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八百四十六章:致命火力第四百二十九章:收網第二百九十二章:誅三族第一百一十九章:升官第二百四十三章:大賺第五百二十六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一十五章:震動天下第三百八十章:罪臣伏法第七百七十二章:屠戮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四百二十八章:捉拿奸商第一百八十二章:殺戮第一百六十八章:大治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陛下 大喜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七百一十四章:大艦第四百八十九章:新君登基第三百一十章:朕的福報第二百九十三章:誅心第五百七十章:迅如閃電第五百四十四章:神器出世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捷第一百五十二章:放榜第八十章:往死裡打第四百二十四章:凌遲處死第七百六十三章:初衷第四百三十四章:清君側第一百九十六章:恩准第二百二十五章:上達天聽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圖第二百四十一章:震驚的消息到達了京城第三百五十七章:爲民除害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破口第三百九十二章:原來是你們第一百二十九章:譏貪小利者第一百五十二章:放榜第十八章:上達天聽第四百六十八章:暴利第五百六十章:朕不許第二十九章:幹大事第四百六十五章:萬炮齊發第二百七十八章:殺無赦第一百九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四十八章:喜報頻傳第六十二章:意難平第三百六十八章:財源滾滾第一百六十一章:父子相見第六百一十五章:春秋大義第十一章:大漢將軍第四十五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六百四十一章:降維打擊第一百零四章:臣有奏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二百三十章:封侯拜相第七百五十七章:開拓第六百七十章:重案第八十六章:喜從天降第六百四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五百七十二章:大勝第一百三十二章:畝產千斤第二百四十九章:巨寇第九十九章:出大招了第四百七十七章:決勝千里第一百九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二百三十章:封侯拜相第一百八十二章:殺戮第二百七十五章:不世之功第三百二十二章:富可敵國第一百七十二章:陛下問對人了第一百四十五章:血債血償第七十三章:陛下聖明第四百八十二章:同仇敵愾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第二百一十六章:打得你片甲不留第兩百章:啓稟陛下第二百四十七章:詔命第一百七十章:新世界第四百六十九章:新皇登基第三百二十章:封賞第五百九十八章:什麼叫真正的天兵第七百四十四章:金剛怒目第五百八十五章:不服者死第六百零五章:將相本無種第四百六十二章:第一次金融危機
第一百四十六章:人才第二百八十八章:朕反對這件事第六百五十九章:孤注一擲第六百零四章:聖心難測第五百五十七章:鉅貪第六百五十四章:暴利中的暴利第一百九十八章:格殺勿論第七十八章:兵敗如山第六十六章:陛下辛苦了第五百二十二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四十五章:動手第三百五十八章:無道昏君第二百七十三章:格殺勿論第五十四章:覲見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八百四十六章:致命火力第四百二十九章:收網第二百九十二章:誅三族第一百一十九章:升官第二百四十三章:大賺第五百二十六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一十五章:震動天下第三百八十章:罪臣伏法第七百七十二章:屠戮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四百二十八章:捉拿奸商第一百八十二章:殺戮第一百六十八章:大治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陛下 大喜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七百一十四章:大艦第四百八十九章:新君登基第三百一十章:朕的福報第二百九十三章:誅心第五百七十章:迅如閃電第五百四十四章:神器出世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捷第一百五十二章:放榜第八十章:往死裡打第四百二十四章:凌遲處死第七百六十三章:初衷第四百三十四章:清君側第一百九十六章:恩准第二百二十五章:上達天聽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圖第二百四十一章:震驚的消息到達了京城第三百五十七章:爲民除害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破口第三百九十二章:原來是你們第一百二十九章:譏貪小利者第一百五十二章:放榜第十八章:上達天聽第四百六十八章:暴利第五百六十章:朕不許第二十九章:幹大事第四百六十五章:萬炮齊發第二百七十八章:殺無赦第一百九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四十八章:喜報頻傳第六十二章:意難平第三百六十八章:財源滾滾第一百六十一章:父子相見第六百一十五章:春秋大義第十一章:大漢將軍第四十五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六百四十一章:降維打擊第一百零四章:臣有奏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二百三十章:封侯拜相第七百五十七章:開拓第六百七十章:重案第八十六章:喜從天降第六百四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五百七十二章:大勝第一百三十二章:畝產千斤第二百四十九章:巨寇第九十九章:出大招了第四百七十七章:決勝千里第一百九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二百三十章:封侯拜相第一百八十二章:殺戮第二百七十五章:不世之功第三百二十二章:富可敵國第一百七十二章:陛下問對人了第一百四十五章:血債血償第七十三章:陛下聖明第四百八十二章:同仇敵愾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第二百一十六章:打得你片甲不留第兩百章:啓稟陛下第二百四十七章:詔命第一百七十章:新世界第四百六十九章:新皇登基第三百二十章:封賞第五百九十八章:什麼叫真正的天兵第七百四十四章:金剛怒目第五百八十五章:不服者死第六百零五章:將相本無種第四百六十二章:第一次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