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共治天下

皇太極此時心思很是複雜。

如今成了階下囚,自然無話可說。

面對天啓皇帝的質問,他也只能回答:“成王敗寇,今日不幸落入你們的手裡,還有什麼話可說的,無非一死而已。”

這話說出來。

天啓皇帝卻是冷冷地道:“想死哪裡有這般的容易,將他押下去,嚴加看管。”

此時他不願和皇太極多囉嗦,既然對方求死,可天啓皇帝還沒玩夠呢,想想看,隔三差五地把這皇太極拎出來,讓大家又想到他在遼東的赫赫功績,是一件多麼痛快的事。

皇太極就好像天啓皇帝的一個招牌,天啓皇帝這時候甚至在想,等過幾日清閒下來,朕抓他在這京城遊遊街。

一聲令下,幾個禁衛便將皇太極拖了下去。

隨即,天啓皇帝又下旨意,這魏忠賢奉旨,帶着一干廠臣爪牙,至大明門城樓,而後宣讀了陛下已平安返回,王歡族滅三族,以及信王就藩的旨意。

外頭那些混雜在人羣中義憤填膺的讀書人,個個面如豬肝一般,似乎一下子萎了下來。

此時……從各方又調了緹騎和勇士營兵馬來,層層疊疊的勇士營軍馬,手持大盾,浩浩蕩蕩推進,那如山一般的壓迫感,早已讓人膽寒,於是只片刻功夫,人便散去了大半。

再過一些時候,這大明門外頭,便連一個讀書人和百姓們都不見了。

只是站在城樓上的魏忠賢,並不覺得輕鬆。

這一次給他的教訓很大,陛下在這裡,他便是不可一世的九千歲。

而一旦陛下出了什麼意外,他發現有時候他根本無法掌控局面,一個具有合法性的皇家血脈,所帶來的號召力是驚人的,原先那些逢迎他的人,除了少數他的乾兒子和幹孫子之外,絕大多數人都不敢輕舉妄動。

京城是如此,那京城外頭就更不必提了。

此時,他長長嘆了口氣,望着大明門外的一片狼藉,而後他心裡總結出兩個東西,其一:要多收子孫,但凡是好苗子,都要收下,尤其是那個張三……若是他此次出海能平安回來,要立即收攏。

其二:陛下決不能出事。

而就在這時候,一旁的田爾耕道:“乾爹……”

魏忠賢回頭,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顯得慵懶地道:“好了,這裡沒你的事了。”

“是。”田爾耕點點頭,突然又想到了什麼:“新縣侯……越發的如日中天了。”

魏忠賢眼眸微微眯起,帶着警惕,用一種別有深意的眼神看了一眼田爾耕:“怎麼,你怕啦?”

田爾耕訕訕道:“哪裡,只是覺得該提醒一下乾爹。”

“咱不需要提醒,咱是閹人,他是外戚和勳臣,他難道還能割了自己的根,來司禮監和咱搶位置不出?只怕你是想提醒你自己吧,怕到時……你自己手中的權位不保吧?”

魏忠賢笑了笑,又道:“少拿這一套來糊弄咱,莫不是還指着咱給你衝鋒陷陣不成?咱心裡清楚得很,能取咱而代之的人是在宮裡。”

田爾耕便再不敢說了,連忙誠惶誠恐地道:“是,是,兒子萬死。”

魏忠賢拂袖,冷冷地道:“此次錦衣衛應對失據,差一點釀生大禍,若不是陛下及時回來,你田爾耕難辭其咎,好生去反省吧。”

田爾耕碰了一根釘子,便連忙應聲蟲一般。

……

此時,在暖閣。

天啓皇帝已坐下,他顯得有些疲憊,信王做的事,傷了他的心,讓他悶悶不樂。

不過更讓他傷心的卻是,這天下的臣民,今日所見之後,才知道不少人是真的希望他死在外頭。

這種恨不得立即擁戴信王取代他的風潮,讓天啓皇帝意識到,他已經不得人心到了何等的地步。

因而當着張靜一的面,天啓皇帝忍不住大發牢騷:“朕自登極,何嘗不是如履薄冰呢?這些人,處處都要朕的錢,卻又要朕輕民賦?朕派礦監出去,不讓鎮守太監們想辦法掙銀子,難道這銀子,攤派給百姓嗎?百姓已窮困潦倒到了什麼樣子,民變已是四起,朕除了礦稅和商稅,還能如何?”

他呷了口茶,氣得在這暖閣中團團轉,接着又罵道:“這些人,成日裡總說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朕還道他們雖是愚蠢,讀書讀傻了,至少沒有什麼其他圖謀。可朕萬萬沒想到啊,他們居然還有這些心思。”

“信王年幼,現在成日信他們這一套,現在已膽大包天到想取朕代之,朕怎麼會有這樣的兄弟……”

張靜一站在一旁,無聲地看着天啓皇帝叫罵。

其實張靜一很清楚,現在什麼安慰,都是沒有用的,人家只是想找個人傾訴,罵罵人而已。

索性,他便當木樁子。

這讓他感覺自己回到了當初做大漢將軍的時候。

“朕決定了,朕不上朝啦,由着他們去,朕要看看……他們能做成什麼事。”

張靜一微笑道:“陛下……何必爲這樣的事生氣呢?信王既然不懂事,那就讓他就藩,慢慢的他就懂事了。至於某些大臣和讀書人,臣有一言,不知該講不該講。”

天啓皇帝駐足,凝視着張靜一道:“你說罷。”

張靜一道:“當初的時候,我大明推行黃冊,記錄人口,戶部造冊的記錄來看,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我大明有五千九百八十七萬。而就在前年,也就是天啓六年,陛下命人清查人口,在冊人口,卻是五千一百六十五萬。陛下,大明承平了兩百五十多年,可是……天下交到陛下手裡,人口非但沒有增加,卻是反而減少了近兩成,這豈不是咄咄怪事?”

任何一個王朝,往往都是戰亂的時候人口大減,可隨着新王朝的建立,人口就會不斷的增加。

可大明也算是奇葩了,從開國初期到,人口居然是減少的。

而人口減少,就意味着稅賦減少,也就是說,大明發展了兩百多年,特麼的不但在冊的人口在下降,便連收稅的能力也在不斷地下降。

以至於明初的時候,朝廷可以動用無數的兵馬,可以南征北戰,甚至可以一次次的橫掃大漠,下西洋,徵安南。到了明朝中期,尚可以犁庭掃穴。而到了天啓皇帝這裡,一個遼餉,就已讓朝廷焦頭爛額了。

天啓皇帝便陰沉着臉道:“朕也知道此事,當初這在冊人口報上來的時候,朕還不信,要求繼續清查,可當時奏報的卻說,已經清查得非常仔細了。他們說,這都是流民所致,百姓們不肯安分守己。”

張靜一笑了笑道:“流民當然也有一定原因,可這流民……數目終究是有限的。諉罪於流民,實在可笑。臣看,問題的關鍵,還在於隱戶,那些士紳人家,隱匿人口,以此做到不交稅賦,可是……朝廷要花的銀子是不能少的,因而……徵收的稅賦……難道也能減少嗎?如此一來,稅賦便強徵到了那些沒有藏匿的人口上,這些人口,恰恰是最沒門路的小民!”

“他們的稅賦,卻日益沉重,一年到頭,莫說有存糧,尚且吃完了糧還不能果腹呢。一旦遇到了天災,要嘛餓死,要嘛就只能賣身爲奴了。”

天啓皇帝皺着眉頭道:“朕也知道這些。”

張靜一則是繼續道:“最可怕的是,那些藏匿了人口,有大量土地的人,他們大肆的兼併,地方的官府,卻不敢過問。這些人在地方上,和皇帝有什麼分別?他們的子弟會聘請名師,而後每日教授他們四書五經,讓這些子弟去考取功名,於是便有了一門三進士,一門五進士,一門九進士。他們的子弟在朝爲官,他們在地方上兼併土地,將本該給朝廷繳納稅賦的人口,也藏匿起來,成爲了他們的家奴。他們甚至開取礦山,背後支持着商業,日進金斗。而朝廷卻是難以爲繼,每年徵取的錢糧,甚至連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都不如,陛下想想看,長此以往,朝廷怎麼辦,小民們怎麼辦?”

天啓皇帝道:“也正因爲如此,朕纔派鎮守太監,去收礦稅和商稅。”

張靜一卻是搖搖頭:“臣看,這是治標不治本,鎮守太監的收稅成本太高了,而且強龍不壓地頭蛇,這些太監們到了地方,面對的卻是那些在本地經營了數百年的人家,這些人子弟有做官的,彼此之間也是聯姻,既掌控了輿論,也掌控了錢糧,現在太監們要徵稅,他們怎麼會肯呢?”

天啓皇帝揹着手,臉色愈發的沉重,而後直直地看着張靜一道:“那你看該怎麼辦?”

他不覺得張靜一會無緣無故地在這件事上,跟他說這麼多的話。

張靜一便道:“當初的時候,大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其實並沒有錯,利用士大夫來管理天下百姓,不必皇帝親力親爲,皇帝只管管好大政就好了。可現如今……臣卻發現,這些當初爲陛下管理地方的士紳們,胃口已經越來越大,猶如饕餮,他們已經遠遠不滿足於,朝廷給他們的這些蠅頭小利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罪臣請殺朱由檢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第七百一十五章:世紀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恭賀陛下第三百四十四章:這是真的皇帝第七百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一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四百一十九章:格殺勿論第二百一十二章:皇兄聖明第四百六十五章:威震天下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四百三十一章:皇袍與金刀第四百三十三章:先斬後奏第六百三十九章:打蛇打七寸第八章:奏報第三百一十九章:死無葬身之地第四百二十八章:捉拿奸商第五百九十八章:什麼叫真正的天兵第一百五十章:會試開考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零五章:大功於朝第四百四十六章:生殺予奪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六十二章:剷除乾淨第四百三十四章:清君側第三十六章:大宗師第五百五十一章:千古奇功第十五章:左右橫跳第五百六十四章:動搖國本第一百九十章:萬歲第二百八十章:格殺勿論第一百二十二章:急奏第三百零五章:驚天秘聞第七百五十六章:富可敵國第二百一十五章:碾壓第四百五十四章:深得帝心第三百三十九章:氣數盡也第二百八十二章:人心所向第五百七十五章:見真章第七百一十四章:大艦第九十章:天賜良機第一百一十八章:大治之世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破你的狗頭第三百零二章:皇太極開口了第五十九章:摔杯爲號第四百七十九章:陛下聖明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第四百六十七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五百八十九章:死無葬身之地第四百四十八章:盡誅之第二百三十七章:歐洲來的消息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六百六十二章:新的氣象第一百四十八章:希望第十五章:左右橫跳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生員爺爺在此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第十四章:家裡有地第二百三十七章:歐洲來的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人心所向第五十章:要發財了第七百一十五章:世紀之戰第七百四十三章:正鋒相對第一百二十七章:請陛下恩准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第二百五十四章:世上最珍貴的禮物第六百五十三章:席捲天下第六百九十章:摧枯拉朽第三百四十六章:滅族第三十九章:購地第四百八十三章:萬人敵第四百零二章:五雷轟頂第五十六章:大喜第五百零三章:廢后第七百二十四章:如之奈何第二百九十章:請皇太極來說幾句第一百七十章:新世界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六十八章:盧象升第二十六章:出謀劃策第二百九十二章:誅三族第一百零四章:臣有奏第三百七十九章:敗軍之將第十六章:好戲開場第七百零三章:一網打盡第四百九十五章:紫禁城風雲第六百三十章:生機勃勃的大明王朝第五十六章:大喜第一百一十一章:殺無赦第一百五十七章:皇家血脈第十四章:家裡有地第八十一章:不堪一擊第五十八章:老鼠吃象第二百二十三章:進京第七十六章:天子之怒第七百五十章:凱旋第四百九十五章:紫禁城風雲第四百六十六章:秋後算賬第二十七章:人頭作保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
第三百四十三章:罪臣請殺朱由檢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第七百一十五章:世紀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恭賀陛下第三百四十四章:這是真的皇帝第七百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一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四百一十九章:格殺勿論第二百一十二章:皇兄聖明第四百六十五章:威震天下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四百三十一章:皇袍與金刀第四百三十三章:先斬後奏第六百三十九章:打蛇打七寸第八章:奏報第三百一十九章:死無葬身之地第四百二十八章:捉拿奸商第五百九十八章:什麼叫真正的天兵第一百五十章:會試開考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零五章:大功於朝第四百四十六章:生殺予奪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六十二章:剷除乾淨第四百三十四章:清君側第三十六章:大宗師第五百五十一章:千古奇功第十五章:左右橫跳第五百六十四章:動搖國本第一百九十章:萬歲第二百八十章:格殺勿論第一百二十二章:急奏第三百零五章:驚天秘聞第七百五十六章:富可敵國第二百一十五章:碾壓第四百五十四章:深得帝心第三百三十九章:氣數盡也第二百八十二章:人心所向第五百七十五章:見真章第七百一十四章:大艦第九十章:天賜良機第一百一十八章:大治之世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破你的狗頭第三百零二章:皇太極開口了第五十九章:摔杯爲號第四百七十九章:陛下聖明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第四百六十七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五百八十九章:死無葬身之地第四百四十八章:盡誅之第二百三十七章:歐洲來的消息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六百六十二章:新的氣象第一百四十八章:希望第十五章:左右橫跳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生員爺爺在此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第十四章:家裡有地第二百三十七章:歐洲來的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人心所向第五十章:要發財了第七百一十五章:世紀之戰第七百四十三章:正鋒相對第一百二十七章:請陛下恩准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第二百五十四章:世上最珍貴的禮物第六百五十三章:席捲天下第六百九十章:摧枯拉朽第三百四十六章:滅族第三十九章:購地第四百八十三章:萬人敵第四百零二章:五雷轟頂第五十六章:大喜第五百零三章:廢后第七百二十四章:如之奈何第二百九十章:請皇太極來說幾句第一百七十章:新世界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六十八章:盧象升第二十六章:出謀劃策第二百九十二章:誅三族第一百零四章:臣有奏第三百七十九章:敗軍之將第十六章:好戲開場第七百零三章:一網打盡第四百九十五章:紫禁城風雲第六百三十章:生機勃勃的大明王朝第五十六章:大喜第一百一十一章:殺無赦第一百五十七章:皇家血脈第十四章:家裡有地第八十一章:不堪一擊第五十八章:老鼠吃象第二百二十三章:進京第七十六章:天子之怒第七百五十章:凱旋第四百九十五章:紫禁城風雲第四百六十六章:秋後算賬第二十七章:人頭作保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