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圖窮匕見

天啓皇帝從前是最討厭周進這樣的人的。

人家內閣首輔說話,你打斷個什麼勁啊!

不知上下,沒有尊卑。

偏偏大明的御史和清流,多是這樣的人。

若是別人打斷他們,他們則認爲這是別人沒有禮數,是失禮。

可若是自己打斷別人,卻是心安理得。

因爲這在他們看來,這是不畏強權的象徵,是鐵骨錚錚的表現。

當然,這也是瞅準了無論是皇帝,還是黃立極這樣的宰輔,畢竟還是要臉的,這個時候不能急眼,否則會讓人覺得你小家子氣,你得大度。

可今日的天啓皇帝,卻饒有興致的樣子,似乎很鼓勵周進。

周進於是道:“陛下今日召開廷議,所爲何事?”

天啓皇帝道:“你倒是問起朕來了,不是已經明言了嗎?是山東布政使司逆黨一案。”

周進便道:“既是逆黨,爲何要廷議討論?歷朝歷代,針對逆黨,歷來是寧殺錯,不放過。這是大是大非,今日放在殿中議論,就已是大錯特錯,所以臣以爲……現在朝廷當務之急,根本不是議所謂的逆黨一案。”

天啓皇帝心裡不由地想,這一點,倒是和朕還有張卿不謀而合啊,朕和張卿,從前也是這般寧殺錯不放過的。

天啓皇帝看着他道:“既然不能議論逆黨,那麼議什麼?”

“只議一件事,逆黨從何而來!”周進正色道。

天啓皇帝道:“那麼卿就來說說看,這逆黨從何而來?”

周進便道:“臣奉旨去過山東布政使司,走過幾處州縣,種種見聞,觸目驚心,那裡的許多百姓,竟無立錐之地,山東的士紳愛讀書,有功名的生員以及讀書人也多,於是……許多人仗着功名之便,被免除了稅賦和徭役。”

“可是……朝廷豈可無糧?國家怎麼可以沒有稅賦呢?因而,這稅賦收不到士紳和讀書人頭上,便都落在了尋常小民頭上,升斗小民,本就已是赤貧,可動輒要繳納各種稅賦,每年的徭役,卻也是多如牛毛,這幾年,山東還算是風調雨順,不似關中等地,可百姓們……卻也已到了窮途末路。”

他頓了頓,隨即又道:“因而現在民怨四起,這倒也罷了,那些士紳和讀書人,眼見小民苦寒,非但沒有懷着聖人所教授的仁義之心,卻認爲有機可乘。百姓們活不下去了,他們便放貸,今年借你一升米,來年你便要償還一斗,若是還不出,於是便賣兒賣女,或永世爲奴。除此之外,許多地方,早已不修德政了,他們勾結地方差吏,肆意盤剝,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說到這裡,周進頓了一頓:“陛下,地方上已經敗壞到了這樣的地步,朝廷給予地方上的免賦,卻如今卻成了吃人心肝的利器,而國家危難,流寇四起,他們竟還私通流寇,敢問陛下,這說的過去嗎?所以臣忍不住有所思,何以淪落到今日……於是苦思冥想,因而纔有了一個定論。”

百官紛紛垂頭不語,今日這殿中,是出奇的安靜啊。

黃立極眯着眼,看着周進,然後,眼角的餘光掃向劉鴻訓,眼帶深意。

劉鴻訓則是一臉無動於衷的表情,好像一切都與自己無關。

щшш◆t tkan◆¢O

此時,天啓皇帝的聲音道:“是何定論?”

“陛下,臣的定論很簡單,根本的緣由,還是在於這些士紳,壟斷了地方的土地,有了土地,便將人丁控制在了手裡,以至於一縣之地,往往爲數家士紳所竊有,縣中百姓,多爲其佃戶、馬伕、長工、短工、護衛,地方官府,竟無可牧之民,事事都需對這數家人忍讓,正因如此,這長此以往,在令地方到了這樣的地步,因此,這些人才會如此的肆無忌憚,視律令爲兒戲,將朝廷玩弄鼓掌之中。”

“若是朝廷繼續對此視而不見,那麼我大明朝廷非但形同虛設,甚至還可能有覆亡的危險。臣以大明江山計,以爲若是不實施新政,則國家將至萬劫不復的境地。”

此言一出。

有人低着頭,默不作聲。

有人面帶慍怒之色,死死地看着周進。

也有人若有所思,似乎在思量和權衡。

可週進卻是一臉坦然,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在短暫的喧譁之後,天啓皇帝清咳一聲,一副很是不解的樣子道:“新政?此前……朕推行新政,諸卿不都極力反對的嗎?現在倒好,你們常常說朕朝令夕改,沒想到你們竟也是這樣的人。”

周進居然一點也不慚愧,而是一臉真摯地道:“臣也反對當初的新政,這不是因爲新政的目的有問題,遼東郡王的新政,其目的是國家長治久安,那麼臣等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只是……遼東郡王的新政,過程過於粗糙,許多配套新政的條文和律令,都有詬病。”

“譬如,只說分田,要丈量土地,可是具體怎麼分呢?分田不是打打殺殺,不是行軍佈陣,不是一聲號令,就可成事的。怎麼丈量,怎麼區分田畝的好壞,是按丁口分,以一村一姓分,還是以戶而論。不只如此,官府如何管理,百姓們分了田,地又該怎麼辦,那些山川河澤,是分還是不分?還有對於士紳……又該怎麼處置,是直接打殺,還是也予以分田?這耕地分了下去,其他的地,又如何確權,不只這些,重要的是……分了田,徭役要不要變,稅賦幾何?地方上沒了士紳,那麼原有的糧長、還有保甲,又該怎麼辦?往後誰來催糧?宗姓之間若是發生了爭執,又該怎麼處理。若是國家需要徵用土地的時候,又當如何處置?我泱泱中央之國,武王討紂之後,便先以井田制,此後秦設郡縣,又以軍功爵位多寡而分田土,至兩漢,則爲均田制。又至隋唐,又採取均田制、租庸調製、府兵制糅合……”

“可是至宋以來,私田甚囂塵上,若是沒有對應的制度,只一味要分,那麼和流寇又有什麼分別?流寇行事,可以草率,可朝廷行事,就要有章法。因此……臣在山東這些時日,又在回京城這些日子,費盡心機,今日請陛下容許臣上‘新政十七疏’,懇請陛下過目,若是陛下恩准,則可以此十七疏爲根底,交內閣和各部堂尚書、給事中討論……”

說着,周進隨即從袖裡取出了一份幾乎有半部書厚的奏疏來,雙手拱起。

在衆人驚愕的目光之中。

一旁待侍的宦官,小心翼翼地取了他這‘十七疏’送至御案前。

天啓皇帝內心震驚了,他可不是傻子,這個傢伙只是一個御史,但絕不是莽夫,說穿了,他就是一個打前鋒的人。

問題就在於,他背後的中軍是誰,他的左右兩翼又站着誰……

這不是一個人,這是一夥人。

所以這十七疏,遞交上來的是周進,可本質上是一羣人羣策羣力的結果。

而至於爲何是周進上奏,其實也是朝中的常態,這樣的大事,一個不好,可能引發巨大的爭議,甚至直接陷入無休止的黨爭之中。

正因爲事情重要,所以往往要達到目的的人,不會親自站出來站臺,而是先讓一個御史來探探風。

若是此事事成,那麼大家一夥衝上去,最後大家一起分享勝利果實,排隊分果果。

可一旦出現了巨大的阻力,或者是出了什麼大亂子,那麼後頭的人則繼續龜縮不動,大不了,犧牲掉一個御史。

當然,絕大多數時候,御史也不會犧牲掉,因爲御史大多年輕,居上位者總不好和一個稀裡糊塗的年輕人慪氣吧!

另一方面,御史畢竟官職不高,今日你對他喊打喊殺,他日人家背後的人若是大舉報復,你也未必能佔便宜。

畢竟,報復是對等的。

這其實和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一個道理,大家畢竟不是花剌子模,專殺使者。

天啓皇帝已經感受到,朝中別樣的氣氛了。

好樣的,連新政的章程都準備好了,這明顯……是蓄謀已久了啊!

於是,知情的人,一個個帶着曖昧不明的淡定從容。事先不知情的,則直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而羣臣,又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在這時候,天啓皇帝已打開了十七疏,低頭細細地看了起來。

裡頭……幾乎可以理解爲張靜一新政的補充,幾乎目的完全一致,過程其實也差不多,反正就是那些士紳都得死。

只是需要考慮到的細節,確實比張靜一那傢伙要周密得多!

如此詳細,這顯然絕不是一個御史臨時起意的手筆。

而裡頭有太多的痕跡,也不只是一個御史能夠想到的。

這裡頭……可以說很有理論水平,且說是高瞻遠矚都不爲過了。

能有這水平的,只怕在這朝中,不會超過十人。

天啓皇帝裝模作樣地依舊低頭盯着這份奏疏,耳朵卻豎了起來,不無意外地聽到這殿中又開始吵鬧起來了。

第四百零一章:午門大爆炸第一百五十章:會試開考第一百三十八章:臣萬死第四百八十八章:造福蒼生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漲第四百九十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四十七章:你該死第四百六十四章:加官進爵第二百七十三章:格殺勿論第二百九十三章:誅心第二百四十章:超級大地主第五百一十二章:慘絕人寰第五百六十二章:剷除乾淨第六百零二章:天文數字第二百四十三章:大賺第一百三十五章:高產似母豬第五百七十二章:大勝第二百九十章:請皇太極來說幾句第四百九十六章:手持鋼鞭將你打第一百三十九章:殺招第四百四十五章:立即處死第四百六十九章:新皇登基第六百八十四章:土崩瓦解第五百二十七章:原來是他第一百章:新城第四百五十章:誰贊成 誰反對第六十三章:入宮第三百三十九章:肉食者鄙第六百四十七章: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破你的狗頭第三百九十六章:佈下天羅地網第四百六十六章:秋後算賬第四百四十九章:進封國公第五百一十六章:屍骨無存第一百七十二章:陛下問對人了第六百二十八章:一本萬利第七十八章:兵敗如山第一百一十三章:人心在我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生員爺爺在此第二百二十四章:大功一件第一百一十六章:死諫第六百四十五章:動手第七十一章:點石成金第一百二十八章:張靜一出擊第三百二十六章:天文數字第六百八十九章:進攻第四百八十四章:往死裡整第六百四十二章:滅門破家第三百八十章:罪臣伏法第六百四十六章:一個個都得死第一百七十三章:人才啊第三百五十六章:順天應人的天啓皇帝第七百七十五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一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八十二章:殺戮第八十八章:皇榜第六百一十三章:皆可殺第三百六十六章:真相大白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六百零九章:陛下入宮第三百二十九章:世外桃源第三百一十章:朕的福報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一百六十二章:天塌地陷第七百三十七章:屠戮第四百一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三十四章:殺殺殺第二百七十三章:格殺勿論第五百八十九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一百二十三章:一口老血第三百二十一章:龍顏大悅第五百二十七章:原來是他第七百七十一章:黨同伐異第三百一十六章:真相第五百六十八章:帝心第三百三十四章:殺殺殺第五百一十二章:慘絕人寰第四百一十一章:富可敵數國第三百七十五章:弒君第八百四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四十八章:盡誅之第二十四章:見駕第七百六十三章:初衷第七百四十章:不好了 不好了第六百五十四章:暴利中的暴利第七百三十四章:神機妙策第十七章:你是誰第二百二十七章:誅其滿門第五百一十章:亮劍第五百零五章:不世之功第二十一章:忠勇雙全第六百二十章:凌遲剝皮第三十一章:求見陛下第一百三十五章:高產似母豬第一百零二章:孫承宗第五百三十五章:我即正義第一百章:新城第二十三章:救駕
第四百零一章:午門大爆炸第一百五十章:會試開考第一百三十八章:臣萬死第四百八十八章:造福蒼生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漲第四百九十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四十七章:你該死第四百六十四章:加官進爵第二百七十三章:格殺勿論第二百九十三章:誅心第二百四十章:超級大地主第五百一十二章:慘絕人寰第五百六十二章:剷除乾淨第六百零二章:天文數字第二百四十三章:大賺第一百三十五章:高產似母豬第五百七十二章:大勝第二百九十章:請皇太極來說幾句第四百九十六章:手持鋼鞭將你打第一百三十九章:殺招第四百四十五章:立即處死第四百六十九章:新皇登基第六百八十四章:土崩瓦解第五百二十七章:原來是他第一百章:新城第四百五十章:誰贊成 誰反對第六十三章:入宮第三百三十九章:肉食者鄙第六百四十七章: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破你的狗頭第三百九十六章:佈下天羅地網第四百六十六章:秋後算賬第四百四十九章:進封國公第五百一十六章:屍骨無存第一百七十二章:陛下問對人了第六百二十八章:一本萬利第七十八章:兵敗如山第一百一十三章:人心在我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生員爺爺在此第二百二十四章:大功一件第一百一十六章:死諫第六百四十五章:動手第七十一章:點石成金第一百二十八章:張靜一出擊第三百二十六章:天文數字第六百八十九章:進攻第四百八十四章:往死裡整第六百四十二章:滅門破家第三百八十章:罪臣伏法第六百四十六章:一個個都得死第一百七十三章:人才啊第三百五十六章:順天應人的天啓皇帝第七百七十五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一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八十二章:殺戮第八十八章:皇榜第六百一十三章:皆可殺第三百六十六章:真相大白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六百零九章:陛下入宮第三百二十九章:世外桃源第三百一十章:朕的福報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一百六十二章:天塌地陷第七百三十七章:屠戮第四百一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三十四章:殺殺殺第二百七十三章:格殺勿論第五百八十九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一百二十三章:一口老血第三百二十一章:龍顏大悅第五百二十七章:原來是他第七百七十一章:黨同伐異第三百一十六章:真相第五百六十八章:帝心第三百三十四章:殺殺殺第五百一十二章:慘絕人寰第四百一十一章:富可敵數國第三百七十五章:弒君第八百四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四十八章:盡誅之第二十四章:見駕第七百六十三章:初衷第七百四十章:不好了 不好了第六百五十四章:暴利中的暴利第七百三十四章:神機妙策第十七章:你是誰第二百二十七章:誅其滿門第五百一十章:亮劍第五百零五章:不世之功第二十一章:忠勇雙全第六百二十章:凌遲剝皮第三十一章:求見陛下第一百三十五章:高產似母豬第一百零二章:孫承宗第五百三十五章:我即正義第一百章:新城第二十三章:救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