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九章 挺身而出

胡庚要讓馮劉氏上朝作證,卻見一人出列道:“啓稟皇上,馮劉氏一介民婦,不可登上朝堂,此案既然有證人,可將相關認證據都交給刑部,由刑部審訊作出判決,不宜在朝堂之上審訊此案。”

這人年逾古稀,年近七十,鬚髮皆白,身體也已經佝僂彎曲。

隆泰頷首道:“袁老尚書所言極是,此案交由刑部審訊,事涉相關人等,一個都不可放過,從嚴懲處。”沉聲道:“來人,將馮若海帶下去,暫交刑部關押。”

齊寧知道這老者應該就是袁榮的祖父,禮部的老尚書。

殿前武士進入朝堂內,將馮若海拖了下去,朝堂之上頓時一片肅靜。

馮若海官位自然是保不住了,說不定連性命也難保,胡庚這一刀犀利狠辣,毫不留情,可說是見血封喉。

淮南王和鎮國公依舊是神情淡定,司馬常慎等一干人卻是微顯得色,而竇馗臉色微顯蒼白,眼角抽搐。

今日這一番爭鬥,鎮國公這邊後發先至,可說是完勝。

一陣沉寂之後,隆泰才道:“諸位愛卿還有何事啓奏?”

滿朝文武都是寂然無聲。

隆泰掃了一圈,目光終是落在那位袁老尚書的身上,袁老尚書目光與隆泰接觸,似乎是猶豫了一下,但終究還是出列拱手道:“老臣有事啓奏!”

此時滿朝文武都是緊繃着心絃,只以爲接下來只怕還有風波,此時見到袁老尚書出列,心下都是微微放鬆了一些。

滿朝皆知,這袁老尚書謹小慎微,與淮南王固然沒有太過親近,也與鎮國公並無多少來往,獨善其身,極少數敵,而且這位老尚書滿腹經綸,飽讀詩書,門下弟子也是不計其數,在文人之中有着極高的威望。

他掌理禮部,但禮部諸事卻大都交給手下的人去辦,平時不與人結怨,也無人去和他爲難。

一直以來,這位老尚書在朝堂之上,多數時候就是個擺設,站在臣列之中,往往從頭到尾都不發一言。

今日卻是破天荒地主動站出來,而且還是在一場激鬥之後,羣臣一時搞不清楚這老尚書意欲何爲。

隆泰卻露出一絲笑容,問道:“老尚書有何事啓奏?”

“啓稟皇上,老臣掌理禮部,在其位謀其事。”袁老尚書慢悠悠道:“皇上繼承大統,黎民安樂,只是......只是老臣懇求皇上早日大婚,選立皇后,以安後宮。龍鳳呈祥,方爲國之吉兆,還望皇上明鑑!”

羣臣這才明白,原來這位老尚書是爲了要向皇帝上諫大婚。

隆泰已經登基,君臨天下,而且年歲也確實已經到了大婚的時候,這時候向皇上諫言大婚,倒也算是禮部的分內之事,遍觀滿朝文武,還真是這位袁老尚書最適合提出此事。

先前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讓羣臣緊繃着神經,此時聽得袁老尚書諫言皇帝大婚,這倒是喜慶事情,羣臣頓時也鬆了口氣。

齊寧早知道今日朝會,隆泰必然要提及大婚,只是沒有想到竟然是袁老尚書提出來。

他瞬間就明白,這小皇帝早就做好了準備,袁老尚書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今日朝會上提出來,如果不出意外,就是小皇帝在幕後安排,小皇帝事先定是讓人四下裡密令袁老尚書今日提出大婚之事,如此就可在朝會之上作出安排,衆目睽睽之下,就算有人不滿,也不好當反對。

他不由瞥了鎮國公一眼,只見鎮國公依舊淡定自若,但身體的姿勢卻明顯是略有改變。

隆泰微一沉吟,才問道:“父皇駕崩之前,並無安排入宮人選,袁老尚書,朕......朕對此並不知如何去辦理?”

鎮國公此時終於道:“皇上,先帝雖然崩逝,但太后卻可爲皇上選擇立後人選,皇上可以向太后請訓。”

“哦?”隆泰面不改色:“鎮國公,你是說誰人做皇后,由太后做主?”

鎮國公立刻道:“臣並不是這樣說。皇上不知如何選擇立後人選,老臣才讓皇上可以請太后相助。皇家無私事,皇上的婚事,那也是國事,老臣願意預幾位老臣一同前往參見太后,請太后明訓。”

隆泰笑道:“國公所言極是,皇帝無私事,朕的婚事,也是關乎國事。”頓了一頓,才道:“所以朕以爲,朕可以用自己的婚事,爲我大楚立一大功。”

羣臣都是茫然,鎮國公也是一怔,道:“還請皇上明訓!”

“我大楚與北漢爭鋒多年,雙方互有死傷,也都是耗盡了國力,卻是僵持不下。”隆泰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樣道:“北漢不平,戰火不熄,天下百姓也是用不得安定,朕每每想起,心中甚是不安。”掃了一圈,才道:“諸位愛卿,朕的婚事既然是國事,今日袁老尚書既然提到這裡,大家也都可以暢所欲言,言之無罪,且看看朕的婚事能否爲國謀利?”

其實羣臣之中,不少人都隱隱得聞,這司馬家一直想將司馬大小姐嫁入宮中,母儀天下,今日朝上的情形,所有人都是看的一清二楚,馮若海亮出刀芒,卻被反殺,下場自然是悽慘無比,這時候如果輕易說話,當真提出皇后人選,只怕要觸怒司馬家,那是要惹禍上身的事情。

有人也想順水推舟,乾脆舉薦司馬大小姐,但這幫大臣畢竟不是吃素的,如果皇帝當真要讓司馬大小姐入宮,也就根本無需在朝堂上商議此事,皇帝既然當衆垂詢,其背後深意,本就是不想讓司馬大小姐入宮,這時候要是舉薦司馬大小姐,卻是與小皇帝唱反調,觸怒了小皇帝。

隆泰雖然繼承大位不久,還沒有坐穩屁股下的椅子,朝中的大權也在司馬家手中,可是皇帝畢竟是皇帝,如今小皇帝已經登朝理政,如果觸怒了皇帝,等到皇帝羽翼豐滿,到時候秋後算賬,那也是大禍臨頭。

既然左右問難,羣臣乾脆都是低着頭,默不作聲。

淮南王身體微動,似乎想要說什麼,但終究還是沒有說出話來,而澹臺煌自始至終不發一言,靠坐在椅子上,此刻竟似乎真的已經睡着。

一陣沉寂之中,忽聽得一個聲音道:“啓稟皇上,臣斗膽諫言!”衆人循聲看去,卻見到錦衣候齊寧從臣列之中走了出來。

齊寧知道這時候自己已經不能不動。

滿朝文武默不作聲,他就已經猜知這羣人的心思,無非是忌憚於司馬家而已,那袁老尚書雖然向皇帝諫言要大婚,但問到人選,便又開始裝傻充愣,一言不發,淮南王此刻卻也是按兵不動,齊寧心裡很清楚,這時候自己不出來,只怕沒有人會應和皇帝之言。

小皇帝早先就已經將計劃告知於自己,雖然沒有明言,但小皇帝恐怕就是打算讓自己在這種時候挺身而出。

他背後靠的不是淮南王,也不是鎮國公,而是與這小皇帝綁在一起,更何況他與小皇帝私交甚篤,於公於私,這時候也不能裝死充愣,終是站出來。

小皇帝雙眸一亮,立刻道:“錦衣候,你有何諫言,但說無妨!”

齊寧道:“皇上以自己的婚事爲國謀利,心憂社稷,關懷百姓,實乃是千古名君。”

小皇帝眨了眨眼睛,心想這種時候就不要拍這種馬匹,趕快進入正題。

“當今之世,三國鼎足。”齊寧早就打好了腹稿,有條不紊道:“我大楚與北漢南北爭雄,卻始終僵持不下,恕臣直言,以目前雙方治之國力,北漢想要吞併我大楚,那是癡人說夢,可識我大楚想要平滅北漢,卻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羣臣心想這是衆所周知之事,何需多言。

小皇帝卻是微微點頭,道:“錦衣候所言極是,北漢非速亡之國,我大楚需要休養生息,緩而圖之。”

“皇上,我們想要休養生息,但是北漢人是否這樣想,卻不復得知。”齊寧道:“北漢窮兵黷武,若是再行南下,又當如何?”

“他們若是南下,我們自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難道還怕了他們不成?”一名武將高聲道。

齊寧笑道:“不錯,可是如此一來,我大楚依然得不到休養生息的機會。”

淮南王似乎聽出一些旋外之音,含笑問道:“錦衣候難道有什麼好法子不成?”

“皇上,切莫忘記還有一個小國東齊。”齊寧道:“東齊雖然國小人薄,國力孱弱,遠不能與我大楚和北漢相提並論,可是這區區小國,卻足以左右天下局勢。東齊軍有着天下最強的水師,他的水師一旦開進秦淮河甚至是長江,無論是我大楚還是北漢,都將無法跨越。”

羣臣不少人微微點頭,心想這小侯爺倒也有些見識,動氣的水師確實是當今天下最強的水師,如果開入到內河,無論是大楚還是北漢,都沒有與之匹敵的水軍,真要如齊寧所言,東齊水師進入秦淮河內,那就真的是一道銅牆鐵壁,無人可以跨越。

“如果東齊水師幫我們阻擋北漢的進犯,甚至時不時地進入北漢境內騷擾,不但我大楚能夠休養生息,而且北漢卻也因爲應付東齊人的騷擾而自顧不暇。”齊寧高聲道:“如此一來,此消彼長,用不了多少年,等得我大楚養精蓄銳,合東齊軍北上伐漢,必然是馬到功成。”

話聲剛落,兵部侍郎盧宵便已經忍不住冷笑道:“錦衣候說的固然有些道理,可是下官想問,東齊憑什麼要幫我們封鎖水路?又憑什麼幫我們去騷擾北漢?東齊的國策,一直都是左右平衡,既不想讓北漢太強,更不想讓我大楚獨大,他們不是傻子,我大楚一旦攻滅北漢,難道還會任由他東齊獨立成國?他們憑什麼還要與我大楚聯兵伐漢?”笑了一笑,道:“侯爺所謀,紙上寫一寫是可以的,但是說出來,卻未免有些荒唐。”

頓時便有不少人笑起來。

齊寧卻是笑道:“事在人爲,聯兵伐漢當下可能不會輕易實現,但是讓東齊人封鎖水路,阻隔北漢人對我們的侵襲,卻並非難事。只要東齊人相助,北漢人無法跨越秦淮河,無法對我大楚形成騷擾,可是我們卻可以隨時過河,攻入北漢的境內,進退自如。”

盧宵道:“侯爺,下官說過,他們憑什麼幫我們?先帝之時,我們也曾多次派出使臣向他們示好,北漢也同樣派出使臣,但東齊人從來不爲所動。便是在秦淮大戰的時候,東齊人也只是坐山觀虎鬥而已。”嘿嘿一笑,道:“東齊國的國君雖然是個昏聵無能之輩,可是東齊雙璧卻都是精明過人之輩,一相一將,都是頂尖的人才,絕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服他們。”

齊寧心想這東齊雙璧又是什麼人物?這時候也不去多想,道:“盧大人,如果我大楚和東齊結爲姻親,卻不知東齊會不會助我大楚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是微微變色,鎮國公顯然早已經明白齊寧的心思,驟然瞧過來,卻聽齊寧繼續道:“皇上如果迎娶了東齊國的公主,立其爲後,東齊人受我大楚如此恩榮,如果一點力氣都不出,那也未免太說不過去了。”笑道:“而且到時候東齊公主真的成了我大楚皇后,有了這位公主從中撮合,東齊人至少會和我大楚走得更近,盧大人,不知本侯說得有沒有幾分道理?”

“好!”卻聽一個聲音響起:“錦衣候果然是少年英才,這一招當真是妙極,迎娶東齊公主,兩國結爲姻親,如此對我大楚必將是有利無弊,一來可以讓東齊倒向我大楚,二來可以讓北漢再不敢輕舉妄動,一舉兩得,果然是妙極。”

這說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淮南王。

--------------------------------------------------------------------------------

ps:四千字大章節,熬夜碼出來的,還請大家多支持,投兩張月票支持一下沙漠哈,沙漠拙於言辭,不會說話,只能說多謝!

第八八二章 邀約第九零五章 粗茶淡飯第九九五章 陷阱第一二九章 淨心閣第一一二一章 包圍第三二九章 賽詩第一零五五章 三年之約第四十四章 封邑第四四八章 大秘密第一一六七章 罪證第一四八四章 帝國黃昏第六七九章 銅皮鐵骨第八七三章 險境第五九八章 火凰臨巢第三七四章 龍歸大海虎歸山第兩一零六章 女神第一一九四章 奪門第二四二章 任性的夫人第十七章 斷崖第一六零章 污衊第一三七六章 殺人以立威第兩一二章 變臉第一百零八章 舅父第八四五章 留門第九二四章 密室第四五七章 技驚四座第一三一三章 夜客第二九零章 乾坤已定第一二五章 五穀堂第一四一九章 古林夜語第七七三章 拜師第五零七章 代價第一二一三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三八一章 再添疑雲【求訂閱】第一三二五章 黑色的面具第一三零九章 大局爲重第八九二章 同道第九零六章 辭別第一零七一章 驚鴻第一一零三章 機不可失第十一章 脫困第三六肆章 劍氣凜然第一一五五章 規矩第一三五四章 夜深鬼不靜第一七六章 老氣橫秋第一三零二章 首級第一二八二章 以假亂真第九四五章 迷霧重重第四三一章 俘虜第三十七章 鬧靈堂第二七四章 尷尬第一三五七章 人化劍意之劍道第三七三章 陷阱重重第四三六章 吸鼎第五六七章 聖心似海第八三四章 爭輦第四零三章 來去無蹤第一四五六章 女王第八十五章 鬼院第八三七章 丟人現眼第一二五六章 如煙如幻第三零三章 棋語第四十七章 京變第四九三章 喪洞第一一七四章 圈套第一零九五章 銀針探脈第二十四章 飛蟬密忍第五一四章 饑荒第五九七章 戰龍在野第一一二三章 虐殺第六五二章 北君殤第一八五章 翩翩佳公子【求收藏訂閱】第三六九章 夜色悽聲第一零三八章 點鴛鴦第七四零章 女人心第二三九章 稀缺藥材第一三二七章 破梅花第一一零零章 遠方來客第五八五章 東齊太子第一三八六章 十二時辰第一四八六章 君臨天下第一二二六章 真身第五四七章 香帕第十六章 六合第六六三章 拉攏第一三九零章 託鏢第一一零二章 無嗣第六九二章 雀鶴之爭第一一四三章 刻字鐵板第四四九章 炎陽第五五三章 如臨大敵第八七五章 宰馬第六九六章 飛天一劍第九一一章 月下魅影第五零六章 深仇大恨第六零九章 立賭第一三八四章 血脈疑雲第一百零九章 地藏六使第一四四三章 畫中人
第八八二章 邀約第九零五章 粗茶淡飯第九九五章 陷阱第一二九章 淨心閣第一一二一章 包圍第三二九章 賽詩第一零五五章 三年之約第四十四章 封邑第四四八章 大秘密第一一六七章 罪證第一四八四章 帝國黃昏第六七九章 銅皮鐵骨第八七三章 險境第五九八章 火凰臨巢第三七四章 龍歸大海虎歸山第兩一零六章 女神第一一九四章 奪門第二四二章 任性的夫人第十七章 斷崖第一六零章 污衊第一三七六章 殺人以立威第兩一二章 變臉第一百零八章 舅父第八四五章 留門第九二四章 密室第四五七章 技驚四座第一三一三章 夜客第二九零章 乾坤已定第一二五章 五穀堂第一四一九章 古林夜語第七七三章 拜師第五零七章 代價第一二一三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三八一章 再添疑雲【求訂閱】第一三二五章 黑色的面具第一三零九章 大局爲重第八九二章 同道第九零六章 辭別第一零七一章 驚鴻第一一零三章 機不可失第十一章 脫困第三六肆章 劍氣凜然第一一五五章 規矩第一三五四章 夜深鬼不靜第一七六章 老氣橫秋第一三零二章 首級第一二八二章 以假亂真第九四五章 迷霧重重第四三一章 俘虜第三十七章 鬧靈堂第二七四章 尷尬第一三五七章 人化劍意之劍道第三七三章 陷阱重重第四三六章 吸鼎第五六七章 聖心似海第八三四章 爭輦第四零三章 來去無蹤第一四五六章 女王第八十五章 鬼院第八三七章 丟人現眼第一二五六章 如煙如幻第三零三章 棋語第四十七章 京變第四九三章 喪洞第一一七四章 圈套第一零九五章 銀針探脈第二十四章 飛蟬密忍第五一四章 饑荒第五九七章 戰龍在野第一一二三章 虐殺第六五二章 北君殤第一八五章 翩翩佳公子【求收藏訂閱】第三六九章 夜色悽聲第一零三八章 點鴛鴦第七四零章 女人心第二三九章 稀缺藥材第一三二七章 破梅花第一一零零章 遠方來客第五八五章 東齊太子第一三八六章 十二時辰第一四八六章 君臨天下第一二二六章 真身第五四七章 香帕第十六章 六合第六六三章 拉攏第一三九零章 託鏢第一一零二章 無嗣第六九二章 雀鶴之爭第一一四三章 刻字鐵板第四四九章 炎陽第五五三章 如臨大敵第八七五章 宰馬第六九六章 飛天一劍第九一一章 月下魅影第五零六章 深仇大恨第六零九章 立賭第一三八四章 血脈疑雲第一百零九章 地藏六使第一四四三章 畫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