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二章 緊鑼密鼓

齊寧本來還沒有什麼疑心,但是田夫人的反應卻讓他覺得事有蹊蹺,斜睨了綢布一眼,忽地伸手過去捏着綢布,田雪蓉失聲道:“侯爺,不要......!”

她話聲未落,齊寧卻已經掀開了綢布,露出下面的物事來。

田夫人見他掀開,猛地一轉身,背對齊寧,雙手擡起捧着臉,綿軀輕顫,齊寧這時候卻已經看清楚,在那綢布之下,竟然是一張椅子。

齊寧見田夫人緊張,還以爲這下面蓋着要緊的物事,等看見是一張椅子,啞然失笑,心想這婦人還真是大驚小怪,一張椅子竟能讓她如此緊張,但很快便發現,這椅子竟十分特別,與普通的椅子大不相同。

他腦子微一轉,再去看田夫人,田夫人早已經跑開。

齊寧頓時有些尷尬,也明白爲何田夫人會如此難堪,誰會想到在這琴室角落裡,會有這樣一把椅子藏在此處,他急忙用綢布重新蓋上,走出屏風,見田雪蓉正站在窗口處,窗戶微敞開一些,似乎是在透氣,背對這邊,齊寧故意咳嗽一聲,裝作沒事人道:“夫人,我......我還有事情在身,這邊的事情,就拜託你了。”

田夫人也只是“嗯”了一聲,並不回頭。

空氣中瀰漫着極其尷尬的氣氛,齊寧知道這時候無論說什麼都會尷尬,瞟了田夫人背影一眼,這才匆匆出門去,走出一段,恰好轉到對着窗口的那條路,回頭看了一眼,正好看到田雪蓉也正看着這裡,齊寧轉身一剎那,田雪蓉身體一震,用最快的速度關上窗戶。

-----------------------------------------------

楚國的行政,延續了前朝的系統,但卻又有所不同。

前朝設左右丞相以及六部,左右丞相直接對皇帝負責,而統領六部。

但是楚國雖然延續了六部制度,卻並無設立左右丞相,在立國開始之際,凌駕於六部之上的實際上以皇帝爲核心的四候共議。

所謂的四候共議,自然是以皇帝和四候爲主,因爲北方未平,東邊還有個齊國,所以楚國一直是將自己立於戰時狀態,國家政略往往都是皇帝召集四候和一些親近衆臣先做商議,確定方針策略,然後再具體下旨到六部。

四候共議無事不總,雖名爲四候,但成員卻也並非只是四候,會根據具體情勢,在一段時間內召集相關大臣進入商議。

四候共議隱隱然也就形成了帝國最高的權力中心,管理全國政務,總領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和工部等六部。

此外另設有御史院和監察院,其作用便是監督六部所設。

不過早在先皇帝在世的時候,四候共議比起早年就已經有所不同,金刀澹臺老侯爺年事已高,常年在府中養病,而錦衣候齊景則是在前線領兵,所以四候共議往往只有當時尚爲忠義候的司馬嵐以及武鄉侯蘇禎參與,而蘇禎才幹平平,蘇家在朝中的影響力也是每況愈下,這也導致蘇禎雖然經常參加四候共議,但卻幾乎從沒有發表過什麼看法,即使說上幾句,也是無關大局的旁枝末節。

而秦淮大戰其間,先皇帝在四候共議之際甚至破例找入了淮南王參加議會,實際上到了先皇帝駕崩前夕,四候共議已經是名存實亡,但凡朝中有大事,先皇帝都會將六部尚書盡皆召集起來,共同商議朝事,實際上也是向朝臣表明在國家艱難之際,君臣同心,團結一氣。

楚國立國之後,實際上一直都處於與漢國的戰爭狀態,所以帝國的政策一直都是偏向於戰爭,四候之中,除了忠義候司馬嵐隸屬於文官,其他三候俱都是征戰沙場的大將,由此亦可見帝國之偏重。

帝國的所有政策,都是以北伐爲目標,三名世襲候征戰在外,帝國的內政自然只能由忠義候司馬嵐協同皇帝主理,實際上也就形成以司馬家爲後勤總管的朝堂格局,雖然司馬家在軍方的影響力一直很弱,但因爲主理內政,所以在地方官員的任免之上,倒是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

四候共議初期,負責內政的司馬家一直都是十分的低調,一度處於四候之末,但隨着常年戰事不息,負責後勤供給的忠義候在朝中的分量也越來越重,先皇帝時期,忠義候司馬家和錦衣候齊家一文一武,成爲帝國最具分量的兩根柱子。

而司馬家也牢牢掌控了六部之中的吏部與工部。

兵部一直處在金刀澹臺家的勢力範圍之中,因爲淮南王一度進入四候共議議政,也逐漸拉攏了刑部。

戶部曾經一度是錦衣齊家的勢力範圍,但因爲竇馗與齊景結怨,所以投向了淮南王的勢力。

各部之中,反倒是禮部還算清淨,而這些年來,禮部倒也算得上是清水衙門。因爲與北漢的常年戰事,兩國無論是在人力還是物力上都是消耗巨大,這也導致楚國諸多禮儀方面的事項都是一切從簡。

先皇帝本就是節儉之人,更加上財力緣故,這些年大型的禮儀活動少之又少,而禮部的地位也一直不慍不火。

此番皇帝大婚,爲了顧忌帝國的威儀,雖然皇帝下旨盡力節儉,但畢竟還關乎到東齊的顏面,所以朝廷還是籌備了一大筆銀子用於這次大婚之上,袁老尚書年事已高,自知這很可能是自己在任所辦的最後一件大事,所以也顧不得身體,日夜勞碌,近些日子甚至以禮部衙門爲家。

負責操辦此事的衙門以禮部爲主,戶部和鴻臚寺則是協助配合,畢竟是皇帝的大婚,涉及到的諸多繁文縟節多如牛毛,而且每一項程序都不能出現絲毫的差錯。

皇帝大婚,勢必要普天同慶,京城百姓到時候自然是人潮雲涌,所以薛翎風手下的虎神營和京都府衙門也都要早早開始佈置,便是刑部也要開始籌劃準備,畢竟皇帝大婚,難免要特赦刑犯,自然是要準備諸多卷宗。

臨近大婚,京城上下都是一派繁忙景象,各司衙門也都是緊鑼密鼓準備。

楚國向東齊求親,本就不是早有準備,是皇帝突然宣旨,而事情也是極其順利,東齊太子親自帶着隊伍護送天香公主來到楚國,給楚國這邊留下的時間並不充裕,所以各部衙門只能是日夜準備。

齊寧雖然並不似禮部那幫官員忙碌,但這幾日卻是一直等着丐幫那邊的消息。

灰烏鴉等一干影耗子潛入到京城本就非同小可,而且召集他們的竟然曾是黑蓮教色使的段清塵,齊寧當然知道這事兒不尋常。

最爲緊要的是,灰烏鴉招認七月十三晚上會與對方接頭,而皇帝大婚則是定在七月十八,前後不過數日差距,在這種時候影耗子聚集京城,齊寧隱隱覺得這次的陰謀很可能與皇帝大婚有關係。

如果說這次段清塵那幫人是要趁皇帝大婚在京城生事,那就不可不防。

雖然京城戒備森嚴,小皇帝更是得到嚴密的保護,以影耗子那幫人的能耐絕無可能接觸到小皇帝,但齊寧就擔心這其中還存有其他更可怕的陰謀,至少他絕不希望任何人陰謀會危害到小皇帝本身。

錦衣侯府這頭,因爲皇帝賜婚,三老太爺倒是很積極地與神候那邊進行商議,其實西門無恨雖然是官場中人,但性情卻更偏向於江湖人行事,對於諸多繁文縟節並不在意,只不過三老太爺這邊卻是堅持諸項禮儀不可或缺,齊寧考慮對自己來說這畢竟是大事,所以倒也並不反對三老太爺對此事的態度。

至若齊族中人籌措起來的一萬兩銀子,倒也是十分痛快送了過來,誰都瞧出齊寧如今得到了皇帝的器重,而且結親的對象是西門神候,自然都不希望因爲幾百兩銀子便被錦衣侯府拒之門外。

本來齊寧與蘇禎等人的賭約之中贏了兩萬多兩銀子,此前還想着以這筆銀子作爲娶親的費用,但想到齊族那頭能夠解決一萬兩銀子,所以纔會痛快地將那兩萬兩銀子送去田府入股。

按照三老太爺的說法,一萬兩銀子未必能夠打住,齊寧倒並不在意,他此前已經往侯府府庫送了不少銀子,如今要成親,侯府府庫自然是要拿出銀子來。

其實齊寧倒想找機會去見見西門戰櫻,但是按照楚國的風俗,一旦有了婚約,男女雙方不宜見面,隆泰那日當衆賜婚,這門婚事也就是板上釘釘,齊寧雖然並不在意繁文縟節和那些忌諱,但知道這畢竟是對西門家的尊重,所以也就打消了去見西門戰櫻的念頭。

只是他心裡清楚,事後西門戰櫻必定去找所謂的老乞丐,但教授她逍遙行的處所已經是人去屋空,西門戰櫻只怕一直在心裡納悶。

朝廷在籌備皇帝的大婚,錦衣侯府這頭也在籌備齊寧的婚事,皇帝大婚時日將至,所以緊鑼密鼓,但齊寧這邊時間倒是充足得很,還在商議成親的日子,所以倒並不着急。

七月十三夜裡,齊寧一夜未睡,等着丐幫送來消息,但整整一晚上都無人前來,凌晨時分,模模糊糊勉強睡下,只是沒睡多久,就被齊峰叫醒,送來一份書信,齊寧接過書信掃了一眼,上面只是簡單地畫了一個符號,這是齊寧事先與白聖浩約定的信號,一有消息,便送來信號約定碰頭。

齊寧既然知道無論錦衣侯府內外都有人盯着自己,自然不願意與丐幫在明面上直接接觸,但凡要與丐幫碰頭,自己親自前往,接到書信之後,先將書信燒燬,這纔出府,騎馬繞了一圈,確定無人跟隨,這纔到了約定的地點。

剛一進屋,白聖浩已經迎上來,拱手道:“侯爺!”

齊寧見他神情凝重,便猜知事情不會順利,問道:“是否並無灰烏鴉的消息?”

白聖浩解釋道:“昨晚我親自帶了兩個精明的兄弟在廟堂西街口附近盯着,亥時三刻的時候,灰烏鴉也確實如約到了那邊。”

“對方接頭的人可出現?”齊寧立刻問道。

------------------------------------------------------------------------------------------------------

PS:大高潮即將來臨,請兄弟們賜予自動訂閱,求月票!

第九七五章 失火第七一七章 幽寒珠第五七七章 紅土第五二四章 欺良第六十四章 誤會第五十二章 隱患第六六三章 拉攏第八十三章 老宅第二三三章 爆發第八八七章 陰魂不散第八五一章 疑心第四三零章 逆轉第九四六章 間諜第三三三章 履約第二九三章 陰鬱佛堂第兩一九章 疫毒第三八五章 兄妹重逢第一八九章 聘用第一零四六章 近水樓臺第一三零九章 大局爲重第九一五章 離別第五七四章 橫死第十五章 枯木手第一四六一章 懸空天劍第四三七章 教主第一零二八章 入轂第一一零三章 機不可失第一三零四章 首領第八一四章 成王敗寇第一零三五章 扶桑刺客第三十七章 鬧靈堂第一二九一章 無間術第三零七章 大鐵錘第八三一章 豐收第四二二章 真真假假第九九零章 互鬥心機第六九五章 以劍會劍第三一九章 疏遠第一一四九章 秘密入山第一三八八章 數十年如一日第一四四四章 踩鯊第兩一一章 田夫人第一零二三章 伏誅第一四二章 八卦三娘第一三七一章 忠奸難兩分第一一二三章 虐殺第一零九八章 不翼而飛第一二二八章 大道第三七七章 原形畢露第一二五四章 決殺第一一八三章 狹道受阻第六三一章 一王二奴第五六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三七八章 皇城內外盡烽煙第五七五章 刺客第一七零章 長夜驚魂第七一四章 醋意第一一零四章 雲無影第五三五章 刀鋒赫赫第六八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零零七章 金刀手腕第六七零章 老謀深算第九八七章 前因後果第九三五章 老色鬼第一五六章 總鏢頭第四二九章 生死之間第二八零章 各有所謀第六十章 道歉第一一一五章 回門第三零七章 大鐵錘第四十一章 遺孀第一零零九章 抽絲剝繭第三六三章 五品堂第八八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六七章 毒王之憂第一四二章 開源節流第六四九章 欲加之罪第六一零章 醉臥沙場君莫笑第二三四章 御書房第一四零二章 遙不可及第一一六六章 宴客第三五八章 千手總管第八六七章 走馬上任第一一零一章 厚禮第一一三章 吃裡扒外第五零七章 代價第六十一章 金盞銀臺第七九四章 趨炎附勢第三六一章 竊聽風雲第三九五章 刺喉客第一四三五章 天誅第八三零章 密函第四五一章 少女如春第五四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一八二章 子午道第一三一章 鬥陣第四零八章 妖婦第七二零章 禍事第九三五章 老色鬼第八八五章 情非得已
第九七五章 失火第七一七章 幽寒珠第五七七章 紅土第五二四章 欺良第六十四章 誤會第五十二章 隱患第六六三章 拉攏第八十三章 老宅第二三三章 爆發第八八七章 陰魂不散第八五一章 疑心第四三零章 逆轉第九四六章 間諜第三三三章 履約第二九三章 陰鬱佛堂第兩一九章 疫毒第三八五章 兄妹重逢第一八九章 聘用第一零四六章 近水樓臺第一三零九章 大局爲重第九一五章 離別第五七四章 橫死第十五章 枯木手第一四六一章 懸空天劍第四三七章 教主第一零二八章 入轂第一一零三章 機不可失第一三零四章 首領第八一四章 成王敗寇第一零三五章 扶桑刺客第三十七章 鬧靈堂第一二九一章 無間術第三零七章 大鐵錘第八三一章 豐收第四二二章 真真假假第九九零章 互鬥心機第六九五章 以劍會劍第三一九章 疏遠第一一四九章 秘密入山第一三八八章 數十年如一日第一四四四章 踩鯊第兩一一章 田夫人第一零二三章 伏誅第一四二章 八卦三娘第一三七一章 忠奸難兩分第一一二三章 虐殺第一零九八章 不翼而飛第一二二八章 大道第三七七章 原形畢露第一二五四章 決殺第一一八三章 狹道受阻第六三一章 一王二奴第五六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三七八章 皇城內外盡烽煙第五七五章 刺客第一七零章 長夜驚魂第七一四章 醋意第一一零四章 雲無影第五三五章 刀鋒赫赫第六八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零零七章 金刀手腕第六七零章 老謀深算第九八七章 前因後果第九三五章 老色鬼第一五六章 總鏢頭第四二九章 生死之間第二八零章 各有所謀第六十章 道歉第一一一五章 回門第三零七章 大鐵錘第四十一章 遺孀第一零零九章 抽絲剝繭第三六三章 五品堂第八八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六七章 毒王之憂第一四二章 開源節流第六四九章 欲加之罪第六一零章 醉臥沙場君莫笑第二三四章 御書房第一四零二章 遙不可及第一一六六章 宴客第三五八章 千手總管第八六七章 走馬上任第一一零一章 厚禮第一一三章 吃裡扒外第五零七章 代價第六十一章 金盞銀臺第七九四章 趨炎附勢第三六一章 竊聽風雲第三九五章 刺喉客第一四三五章 天誅第八三零章 密函第四五一章 少女如春第五四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一八二章 子午道第一三一章 鬥陣第四零八章 妖婦第七二零章 禍事第九三五章 老色鬼第八八五章 情非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