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

萬曆三十一年七月,忠勇侯禁軍虎威軍主將李虎頭戰死在塞外,此事震動天下,意義也是非凡,甚至可以說是天下局而大變的一個關鍵。

那時和現在,無數人在自己的筆記中寫下了或者靠譜或者離譜的猜測和記述,大量或真或假的消息也是流傳出來。

泰昌四年,有一個葡萄牙傳教士在離開天津的時候,錦衣衛在例行檢查的時候搜出一本冊子,儘管是用葡萄牙語寫的,可在天津衛,語言不是問題,很快就是將所有的內容翻譯出來。

這本冊子記述了各種大明的政壇秘事,很多內容是犯了大忌諱,這個傳教士遭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被髮配到呂宋去做終生苦役。

但錦衣衛的保密能力實在是太差了,這本冊子翻譯過來的內容流傳到了市面上,幾個私刻的書坊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印了一大批出來,發了筆財,等官府注意到這本書並開始明令查禁的時候,各種各樣的版本已經流傳在大明各處,甚至連南洋北地都有痕跡,而且官府的查禁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這個冊子所記載內容的真實性,這個論證是否合理不去說,民間一貫這麼判斷。

那兩位侍從在酒樓上的議論,內容也大多是來自這個冊子上的,或者是由這個冊子上內容的演繹。

等到了王通登基之後,對這個冊子的禁令也就不復存在,民間追求高層秘辛的熱恃也逐漸冷靜下來,終於有個說法,說這個冊子根本不是什麼葡萄牙教士寫的,而是武皇帝這一方有意放出的輿論,因爲那上面的內容很多並不是一個教士能知道的,儘管帝國高層中的確有兩個白人。

更有人說出,曾有人在呂宋那邊見過這個傳教士,不過這人已經是呂宋的大商人,負責某種商品特許買賣當然,誰也不能去求證此事。

“皇太子朱常詢所在的時代和大明任何一位太子都不同,這是個向外極大擴張,財富極速膨脹一切都在飛速發展,文官們對帝國的控制和影響被壓縮到了最低,軍事系統和財政系統在王通天才般的重建下,不僅僅是取得了極大的成就,而且還成爲了皇權最堅實的支柱……”

萬曆二十五年之後,戶部對大明財政的影響越來越低,要知道從前戶部曾經拒絕田賦和鹽稅之外的賦稅入庫,當時這麼做是爲了文官集團的產業可以不用繳納稅賦不過這個到了後來反而成爲了漏洞和弱點。

原本大明工商稅和各計從前沒有收取的稅賦,都是由錦衣衛治安司來收取,到後來,甚至市舶司的職能也成了治安司的,因爲經過王通改蘋的錦衣衛系統有現章制度的束,有高效的執行,收上來的銀子也更多。百卝度卝貼吧卝更新最快

顯然,讓錦衣衛這種內衛部隊掌握稅收大權是不恰當的幾方糾纏,大明稅務局成立了,財稅部門應該是文官職司但稅務局脫胎於錦衣衛,裡面大多是軍方出身的角色,結果這個部門的強力色彩非常濃。

一般來說,大明各個衙門的編制都很小,官員和在編的差役爲了辦差,都要僱傭大量的幫閒,稅務局這邊則是一開始就給了充足的人員預算,除卻徵稅收稅覈算的稅官和稅吏之外,還有負責強力執行的稅兵。

稅務局的設立,在大明掀起了軒然大波,稅務局這龐大的編制和強力執行的稅兵隊,都被認爲是離經叛道,禍亂天下的舉動,尤其是在習慣了免稅的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等地方,更是反對聲如潮。

但他們很快就發現,他們沒有辦法對抗,稅兵隊不算什麼,當地豪族可以聚集起更多的人馬來對抗,可禁軍的武力是他們沒有辦法抗衙的,而且現在朝廷中樞並不是由代表他們、出身於他們的人來掌握,那些人習慣了用強力解決問題,不覺得殺人有什麼不對。

至於軍事系統,這個就不必多說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一代代向下,皇帝對天下軍隊的控制越來越弱,軍隊漸漸成了文官們的軍隊,皇帝建立了京營,指揮權很快被文官拿去,不得已又要建立御馬監的禁軍,從王通在天津衛建立虎威軍開始,這局面開始慢慢的被翻轉。

到了萬曆二十五年的時候,長江北的主要軍事力量禁軍已經成了骨幹,還有足夠龐大的水師,這些都是聽命於皇室的,兵部甚至後勤都沒辦法伸手進去。

這樣獨立的軍隊系統,從前的體系顯然不適合,在王通的建議下,萬曆皇帝將西苑改成了禁軍都督府,對軍隊的命令都是由這裡發出,重建了一套休系出來。

文官們所把持的軍權和財權都漸漸的迴歸到皇家這邊,大明皇帝的威權也是越來越重,同樣的,在這個皇權體系下的重臣們也是越來越顯赫。

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什麼明眼人,大家都能看出來現在這些改變是誰做出來的,首先能想到的是王通,然後就是一個個火箭般竄起的文武官員名宇。

“~~皇帝和皇后對太子的溺愛,讓太子成爲了一個怯懦忠厚的人,但是這個性格讓皇家極爲擔心,大家都知道,那些將軍們並不怎麼忠厚,擔憂的皇帝曾經在私下裡對太子說過,如今這國家好像是荊棘一般,我要將荊棘上面的刺全部拔掉,你才能好好的拿住,凡是熟悉這個國家歷史的人都會知道,在這個國家創立之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也對自已的孫子說過這樣的話~~”

政治是人勾心鬥角,百卝度卝貼吧卝更新最快在萬曆二十三年之後,大明的權力結構實際上已經失衡了,被封爲樂浪郡王的王通權勢太大,儘管他沒有實職,可誰都知道,他在內衛系統和軍隊以及財政系統的影響力太大太大,甚至超過了天子。

“~~皇帝尷尬的發現,他當年所做的幾次舉動,毫無原因的猜忌,輕浮的敲打和警告,還有王通逆來順受和謙退,手~機看造成了一種局面,現在對王通的任何打壓和削權,都會激起各方面的不滿和反彈,但長期以來的放縱和身體虛弱讓皇帝時日無多,他必須在自已還健康的時候替太子解決好這一切,皇帝要做的,就是先掌握軍隊,爭取關鍵人物的支持,特別是如今禁軍的指揮官李虎頭……“”

這個被稱爲是“梅里安筆記”的冊子給大華帶來一種文體,類似於平話的言語,沒什麼典故和文辭修飾的行文,可又有一種白話中沒有的腔調,有些接近中樞的人說王通稱之爲“翻譯體”,後來被附會成是“範義體”,還扯出了一位莫須有的大儒,這就是後話了。

“李虎頭是京城的軍官家庭出身,他的父親曾經是王通的護衛,後來在錦衣衛中擔任高官,在京城的各項事件中立下了大功,但這不是主要的,李虎頭本人和皇帝以及王通有極爲深厚的友誼,宦官首領趙金亮也和他有極深的關係,可以說李虎頭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人物”

“—~~皇帝派出使者詢問,又或者是在一次召見中詢問,試探了李虎頭對王通的態度,具休說什麼已經不可考,但李虎頭表現出來的立場明顯是皇帝不想要的,或許有身體原因,或許感受到時局的不同,皇帝開始採取了極端手段,一次莫名其妙的亂局,一起不合理的調動,還有在後背上的致命傷”

除了萬曆皇帝這邊詢問過李虎頭之外,王通這邊也有人去問過,這件事不是王通指使,卻是下面的人對局勢感覺到惶恐擅自做出的舉動,對這邊的詢問,李虎頭給了很乾脆的回答“陛下不是這樣的人大哥也不是這樣的人……”。

“事後推測,皇帝之所以不在京津和北直隸行省動手的原因是,王通在這些地方的消息太靈通了,情報系統也是無孔不入,可皇帝沒有想到的是,王通的情報能力遠比他估計的要強大更多,而且對軍隊的控制能力來說,被稱爲虎威軍的禁軍軍官們更加忠實於這個團體本身,而不是皇權,暗殺發生後,戰鬥迅速就結束,暗殺者被逮捕,皇帝派去接管兵權的人被控制,消息快速的傳遞到了京師……~~”

“事實證明,在這些事件中最淳樸的人是李虎頭……”

“王通得到消息的時間比皇帝要早兩天,居住在京師的他連夜帶着全家離開,附帶說一句,是在錦衣衛甲冑騎兵的護送下,皇帝佈置在身邊的監視力量完全沒有起到作用,反倒是掩護王通離京……”

“天津衛是王通的城市,在那裡,有上萬全副武裝的民兵以及龐大的私人艦隊保護他……”

第634章 人總有弱點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258章 虎狼入城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17章 生意經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69章 關係網第119章 左右前後 破敵爲先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1055章 新人們第626章 柳三郎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194章 先打一頭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644章 爲何有流民第281章 不得不護保平安第365章 官場如戲且信王通第955章 佈局第473章 多管齊下關他門第804章 大明良心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930章 尋釁第1062章 平戶不是天津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888章 順勢而爲第423章 出發第537章 沙場之技 風起微瀾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446章 成敗自知 千頭萬緒第28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第661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538章 戛然而止海上不平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625章 難道虎威軍在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398章 奇怪的搜查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316章 物盡其用內鬥易控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1097章 彼此第125章 少年無深仇 辨人有如神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103章 別家禍 少年戲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504章 虜騎騷擾煩第56章 滿門血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996章 誰爲勇者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772章 收尾第1051章 破城第152章 烈女子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45章 小孩子總是想要長高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515章 死傷重見勝仍死攻第594章 海河大道富貴齊得第5章 無奈閒差第213章 鬧餉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687章 御前生感慨第125章 少年無深仇 辨人有如神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534章 人力系統年少親衛第840章 這是大明的江南嗎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274章 京師的夏天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564章 殺虎不成被虎噬第983章 漸進 漸近第444章 血戰方成軍 大功反爲害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206章 夜談 遙助 名帖第331章 孫海引君遊西苑第170章 滿城風雨第26章 莫名其妙第983章 漸進 漸近第524章 君臣相知不畏人言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739章 軍中只有一個主帥第799章 給侯爺幾分面子第980章 敵情 剿匪第992章 我和你們一起走第203章 此處多事新官擺酒第90章 高評過譽 名將種子第618章 捨不得第662章 暗議紛紛第728章 炒家該殺
第634章 人總有弱點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258章 虎狼入城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17章 生意經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69章 關係網第119章 左右前後 破敵爲先第540章 商鞅立木 周全佈置第1055章 新人們第626章 柳三郎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194章 先打一頭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644章 爲何有流民第281章 不得不護保平安第365章 官場如戲且信王通第955章 佈局第473章 多管齊下關他門第804章 大明良心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930章 尋釁第1062章 平戶不是天津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888章 順勢而爲第423章 出發第537章 沙場之技 風起微瀾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446章 成敗自知 千頭萬緒第28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第661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538章 戛然而止海上不平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625章 難道虎威軍在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398章 奇怪的搜查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316章 物盡其用內鬥易控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1097章 彼此第125章 少年無深仇 辨人有如神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103章 別家禍 少年戲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504章 虜騎騷擾煩第56章 滿門血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996章 誰爲勇者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772章 收尾第1051章 破城第152章 烈女子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45章 小孩子總是想要長高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515章 死傷重見勝仍死攻第594章 海河大道富貴齊得第5章 無奈閒差第213章 鬧餉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687章 御前生感慨第125章 少年無深仇 辨人有如神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534章 人力系統年少親衛第840章 這是大明的江南嗎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274章 京師的夏天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564章 殺虎不成被虎噬第983章 漸進 漸近第444章 血戰方成軍 大功反爲害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206章 夜談 遙助 名帖第331章 孫海引君遊西苑第170章 滿城風雨第26章 莫名其妙第983章 漸進 漸近第524章 君臣相知不畏人言第1021章 天子之怒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739章 軍中只有一個主帥第799章 給侯爺幾分面子第980章 敵情 剿匪第992章 我和你們一起走第203章 此處多事新官擺酒第90章 高評過譽 名將種子第618章 捨不得第662章 暗議紛紛第728章 炒家該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