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公私雙分 一地雞毛

聽到王通詢問,馬三標愣了愣開口反問道:

“大人,蒙古的和漢人一起算嗎?”

王通點點頭,虎威軍的馬隊中蒙人不少,騎兵要會騎馬,漢人農耕爲主,接觸的大牲口恐怕只會是耕牛,在永平府和順天府東邊,都有不少從草原上跑過來的零散牧民,馬隊招募,他們來報名自然容易被選上。

漢人中,特別是王通兵源基礎的軍戶餘丁之中,極少能騎上馬的,能騎馬的人家,最低也是個百戶的出身,這樣的人自己就有去處,很少有人會來投軍。

而且會騎馬的漢人,也有不少是從草原上跑回來的,密雲後衛和薊鎮所面對的蒙古部落是朵顏三衛,這個是和大明有同盟和議的部落,儘管也和邊鎮有摩擦,在年景不好的時候也入關來劫掠。

關係時好時壞,也有不少漢人生活在朵顏三衛那邊,好的時候去那裡討生活,不好的時候則是跑回來。這些漢人也是懂得馬術,也有不少成爲騎兵。

虎威軍這兩類人不少,還有的,就是原來步卒中身手矯健,或者能吃苦訓練的,從頭學習馬術,這也是來源之一。

這幾類人構成了虎威軍騎兵的主體,聽到王通發問,馬三標儘管已經將馬隊交卸,可對這個心中還是清楚有數。

“蒙人主要是赤黑那邊,一共是一百七十餘人,從草原上來的漢人有二百一十五人,蒙人那邊有的去莊子上養馬管着馬廄,所以經常有變動,所以沒有準數。”

聽到馬三標回答,王通沉吟了下,看了看馬三標身後的門,張世強跟着王通久了,例明白王通的意思,連忙起身去把門關上。

到底要問什麼,在自家宅院裡居然這麼小心謹慎,衆人都是好奇,王通又沉吟了一會,開口問道:

“若讓他們去草原上,這些人放心嗎?”

“還以爲大人你要問什麼,屬下正提着心呢,原來是問這個,大人不必擔心,越是草原上來的,越是對咱們虎威軍,對大明死心塌地,赤黑,德楞他們,家裡都是被大部落殺了乾淨,女人孩童牲畜被擄掠回去,他們好不容易跑了出來,想要報仇卻沒有法子,大人領着他們去草原上殺了幾次,各個都是興高采烈,那些漢人也是一樣,從咱們大明過去,要是那邊日子好,他們又怎麼會回來,跑回來的,那個心裡沒恨,他們去了草原上,肯定是眼睛紅了想殺人,大人放心就是。”

王通點點頭,邊上的張世強插嘴說道:

“馬隊那邊是精銳,人又不多,而且人比步隊那邊雜,所以屬下這邊加派人手盯了盯,這麼多年下來,反倒是馬隊的事情少,這些人整日裡和馬作伴,吃飽穿暖,都很知足。”

王通又是點頭,開口沉聲說道:

“這樣最好,今日間我說的事情,不要記錄,不要外傳,各自記在心裡。”

看到王通神色慎重,而且壓低了聲音,屋中幾個人都走向拼湊過來,準備聽王通講述。

…………

吏部尚書嚴清、戶部尚書王遴都是張四維的一黨,張四維在家守孝,他們自然就以嚴清爲核心聚在了一起。

雖然是結黨,可大家身爲朝中大臣,國事也是重要,萬曆皇帝私下召對,暢言什麼一戰定乾坤,徹底滅掉北疆大害的說法,讓嚴清等人都頗爲頭疼,如今萬曆皇帝親政,在朝中也是殺伐決斷,如果萬曆皇帝堅持,又有王通的支持,想要抗旨抗命都很麻煩,幾次宅中聚會,都是商議怎麼勸萬曆皇帝收回成命。

但他們卻是沒想到,萬曆皇帝僅僅提了那麼一次,就再也沒有提起,看來兵部尚書張學顏那一番懇切直言,的確起了效果。

這件事讓衆人鬆了口氣,不過接下來魏允貞的那道奏疏就讓人焦頭爛額了,奏疏中儘管沒有提及名號,最顯眼的又都是張居正、申時行、張四維等麼,可內閣六部大佬家的子弟,走這樣捷徑的人當真不少。

吏部尚書嚴清和王通相鬥,在朝中是張四維一黨的魁首,不過他之所以能替代聲名狼藉的樑夢龍,就是因爲他爲人還算方正,儘管是執掌吏部這等最要害的位置,可卻不爲自己謀什麼私利,安插學生門徒之類的也做的很收斂,不過可憐天下父母心,嚴清的兩個兒子在會試和殿試中也是受了這樣那樣的照顧。

嚴清這樣的人尚且如此,更別提楊巍、王遴、潘季馴一干人,山西道御史魏允貞的奏疏一上,利益切身相關的清流甚至是各部的郎官,各個衙門的年青官員都在鼓譟,嚴清等人善用輿論政爭,自然也知道輿論的傷人之處。

清流們一鬧起來,他們也都是慌了,既然萬曆皇帝不再提起什麼,他們也顧不得什麼國戰利弊,都是去應付安撫。

不知道許了多少好處,不知道給了多少位置,但權貴子弟侵佔仕途,卻關係着士林的前途,這等事情可不是輕易能壓得下去。

但焦頭爛額之後,百歷皇帝在宮中卻突然下旨,將魏允貞貶斥出京,京師中喧囂的輿論一下子安靜了些。

“這次魏允貞那狂徒亂吠,卻招致這等懲治,當真是大快人心!!”

“莫要高興的那麼早,你我都是從這時節過來的,這等事若是擱在當年的你我身上,你能忍氣吞聲,還不是一樣要鬧,魏允貞這混帳出頭被打而已,可將這個勢頭一起,接下來恐怕就麻煩了……”

“各位不知道注意沒有,此次雖然喧譁,卻沒有往日間那麼齊聲,若跟往日那般,恐怕咱們中就有人要告老還鄉了。”

這般局面,嚴清等人,甚至是申時行那邊都要慎重對待,不敢有絲毫的輕忽,這樣的議論總在某家宅邸中發生。

清流言官的輿論往往都是由朝中某大佬或者幾位大佬煽動施行,有針對,有指向,這一次卻沒有什麼目的,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紛亂無章。魏允貞這個敢於出頭的被貶斥出京,其他人有的膽怯,有的更要大鬧,不過,大佬們卻也看出了端倪。

之所以這一次的清流言官鬧的不成氣候,原因很簡單,因爲沒有人組織,沒有人串聯,沒有核心,自然也就折騰不起來,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如今各處的大佬們已經可以從容調度,分化瓦解,有驚無險的過這一關已經沒什麼問題了,京師言官之中,何人組織,何人串聯,自然是戶部的李三才和顧憲成,這次這兩人都是謹慎之極,低調不言。

“京師言論洶洶,道甫爲何卻閉門不見外客,每日離開值房就是回家啊!?”

“大人做事自有大人的道理,學生們又何必多言。”

“魏允貞可被視爲如今清望之首啊,以往這名號都是加在道甫身上,道甫你就沒什麼念想?”

“學生言事,乃是爲了利國利民,並不是爲了自己謀什麼清望,這等虛名,不要也罷!”

問李三才這句話的人,自然不知道王通曾經派人上門警告,說如果不想家中傾家蕩產的話,就老實點少出聲,魏允貞上疏之舉,李三才還真不好判斷,到底是不走出於王通的授意,張四維一黨對王通敵視異常,會不會是王通藉此反擊呢,誰也說不準。

但他的舉動卻被認爲是識得大體,知曉進退的明智之舉,李三才平日裡在清流中就極有影響力,這樣的人物,又這般知趣,一定要提拔的。

萬曆十一年六月末,戶部傳出風聲,雲南清吏司郎中要有他任,員外郎李三才很有可能補上這個缺份,又有傳聞,戶部主事顧憲成深得賞識,被認爲精明能幹,將進入吏部文選司做主事。

戶部雲南清吏司負責漕運,是戶部最有實權的差事,而六部首推吏部,吏部最好的司則是文選司,李三才和顧憲成突然間行情就熱了起來,清流之輩,不少人看着李三才和顧憲成兩人眼熱,也有人知道些風聲,說這二人就是因爲閉口不言,不跟着大家鼓譟,所以纔有了這樣的提拔。

有的人後悔,有的人眼熱,大家也琢磨過味來,原來不出聲也有好處,不少人也就偃旗息鼓,京師又是安靜了不少。

萬曆十一年七月初,從南直隸松江府有奏疏送到京師,嘉靖後期和隆慶前期的首輔徐階,鬥倒了嚴嵩,又被高拱鬥倒的徐階,死在自家牀頭,終年八十先

徐階自嘉靖後期當政,朝中盡是他的朋黨,就連張居正也是他提攜的後輩,朝廷地方大小官員都和他有這樣那樣的關係,他這一死,立刻就成了衆人關注的焦點,權貴子弟侵佔科舉仕途之路,魏允貞的那道奏疏,熱度卻漸漸的淡下來了,讀書人們現在忙碌的都是寫文悼念徐閣老,看看會不會被徐閣老的什麼門生故吏的看中。

不怎麼被人注意的是,錦衣衛都指揮使衙門又有人送匾額,送酒肉了……

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733章 遍地馬賊各軍相聚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190章 東廠保平安第1024章 遼國公大宴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200章 論功行賞 收買人心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837章 賊不如雞犬第777章 遊園會第440章 人比畜強 意外大財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1043章 殘酷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319章 出人意料的大佬反應第451章 敵敵爲友 棟樑將折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858章 亂事第350章 檢討閒談拷問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80章 萬曆五年的百戶門前 . .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518章 值得不見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339章 北貨南來生意最大第619章 眼中釘第1章 歸鄉第783章 除鼓譟別無他用第671章 錦衣憊懶 笑顏以對第120章 藉機下臺階 新僕登主門第841章 暗流誰人知第270章 激辯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657章 各路派人看王通第363章 本官的人不能受委屈第857章 證據何用第489章 番商空手套白狼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975章 三大恨第961章 君前言弊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678章 御用監來的又如何第853章 欽差過境總多禮弟四百六十七章天家大忌斷爾財源第709章 嚴打數月 送匾上門第614章 清算第1108章 陣前獨鬥第77章 身不由己入漩渦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95章 狐假虎威人亦懼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402章 仗勢欺人 我有大炮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57章 忠於本職第923章 見清流第1042章 海上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119章 殺 殺 殺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479章 天明事結 如何知曉第854章 水中假小子 船上射光頭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1079章 兵貴神速第206章 夜談 遙助 名帖第409章 故人來訪 熙熙攘攘第624章 短銃倒持做釘錘用第508章 狼羣追虎損己利人第272章 做不如拖聖意可違第1013章 兜住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108章 帝心如海 尚有淺灘第141章 身不由己選一邊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361章 公道患難皆見人心第424章 迎兵如賓 京外相見第98章 有憂有喜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388章 殺賊夜第98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54章 京師 宮中 漸變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1135章 萬曆不是洪武第136章 僧人斬斷是非根第508章 狼羣追虎損己利人
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733章 遍地馬賊各軍相聚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379章 天津衛的五月初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190章 東廠保平安第1024章 遼國公大宴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200章 論功行賞 收買人心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837章 賊不如雞犬第777章 遊園會第440章 人比畜強 意外大財第145章 秦館宋媽媽第1043章 殘酷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319章 出人意料的大佬反應第451章 敵敵爲友 棟樑將折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858章 亂事第350章 檢討閒談拷問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80章 萬曆五年的百戶門前 . .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518章 值得不見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339章 北貨南來生意最大第619章 眼中釘第1章 歸鄉第783章 除鼓譟別無他用第671章 錦衣憊懶 笑顏以對第120章 藉機下臺階 新僕登主門第841章 暗流誰人知第270章 激辯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657章 各路派人看王通第363章 本官的人不能受委屈第857章 證據何用第489章 番商空手套白狼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975章 三大恨第961章 君前言弊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678章 御用監來的又如何第853章 欽差過境總多禮弟四百六十七章天家大忌斷爾財源第709章 嚴打數月 送匾上門第614章 清算第1108章 陣前獨鬥第77章 身不由己入漩渦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95章 狐假虎威人亦懼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402章 仗勢欺人 我有大炮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57章 忠於本職第923章 見清流第1042章 海上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119章 殺 殺 殺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479章 天明事結 如何知曉第854章 水中假小子 船上射光頭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1079章 兵貴神速第206章 夜談 遙助 名帖第409章 故人來訪 熙熙攘攘第624章 短銃倒持做釘錘用第508章 狼羣追虎損己利人第272章 做不如拖聖意可違第1013章 兜住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108章 帝心如海 尚有淺灘第141章 身不由己選一邊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361章 公道患難皆見人心第424章 迎兵如賓 京外相見第98章 有憂有喜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388章 殺賊夜第98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54章 京師 宮中 漸變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1135章 萬曆不是洪武第136章 僧人斬斷是非根第508章 狼羣追虎損己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