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大結局

被宋家長子背上花轎的郗浮薇,聽着侄子的哭聲,卻想起了父兄,如果郗宗旺跟郗浮璀還在,看到自己出閣,只怕也是情難自禁吧?

然而聽着外頭喧囂的鑼鼓,很快就壓下了尚未來得及騰起的哀傷。

她出閣的場面很是隆重,一來沈竊藍在沈家地位不低,沈家爲了自己兒子的面子,也不會在婚禮上面苛刻;二來則是沈宋兩家有意修復宋稼娘之事的裂痕,一場奢華的禮儀,足以表示沈家對宋家的看重,消除之前沈家主動提出解除婚約的怨氣。

所以鳳冠霞帔無一不精緻,也無一不沉重。進門拜堂行合巹禮的一番折騰下來,饒是郗浮薇素來身體不錯,也累的奄奄一息了。

這時候外頭下人過來,道是席上請沈竊藍去敬酒,只剩了姑嫂妯娌陪伴郗浮薇,新房裡有片刻的冷場,末了還是世子婦林氏開口圓場,問郗浮薇餓不餓,要不要取些點心來墊一墊。

郗浮薇含羞帶怯的謝了她,林氏叫人去廚房取糕點時,順帶給房裡其他人也帶了些。

然而她們的小姑子沈三小姐拒絕了,說是這幾個月酒席太多,吃的人整個胖了一圈:“之前才做的裙子,一直壓箱底,這兩天才拿出來穿呢,繫帶就不得不多放一截,再吃下去,只怕都要胖成球了。”

“妹妹你這話說的,瞧你那輕盈的模樣兒,再胖個兩圈那也跟球沒什麼關係。”林氏勸她,“不信你問你二嫂,你這身段是好是壞?”

郗浮薇打量這小姑子,沈家是男女分開敘排行的,沈三小姐是張氏所出嫡女,年紀比沈竊藍小了近十歲,這會兒也才十五,正是開始議親最要好看的年紀。

她眉眼跟沈竊藍非常相似,只是輪廓要柔和許多,模樣當然是不差的,錦衣玉食無憂無慮裡纔能有的細皮嫩肉,說是自己胖了,其實如林氏所言,總體還是偏瘦的,唯獨面龐因爲沒有完全長開,兩頰帶着些嬰兒肥,望去很有些嬌憨可愛。

“我看妹妹是增一分嫌多,減一分嫌少。”郗浮薇微笑,“哪裡就胖了?”

其實這時候鄉間說親比較喜歡白白胖胖的女孩子,因爲這意味着家境不錯,更意味着健康強壯,既乾的動活,又有益於生養。

不過如沈家這樣的高門大戶,根本不需要爲柴米油鹽操心,審美自然是不一樣的。

有唐一朝的以肥爲美,追求穠豔富麗,在宋時就已經轉成了瘦怯怯的清淡素雅。

國朝定鼎不足百年,足以震動社稷的大事倒是頻頻發生,迄今還沒怎麼形成本朝的風尚,大抵還是受着前朝的影響。

因此這時候的上層對於美貌的女子,講究的是纖穠合度,並不喜歡肥白的那一類。

如果做不到恰好,總歸也是瘦弱一點更受推崇,穿着短襦長裙,站在那兒,風一吹過,襟袖飛揚之間,人似乎也要隨風而去,最是惹人憐惜。

所以沈三小姐希望自己再瘦點,兩個做嫂子的都能理解,隨便勸了幾句也不強求,反正這小姑子只是不吃點心,正餐倒不至於也禁了,還在分寸之內。

藉着說小姑子的機會,妯娌兩個順理成章的攀談起來。

這是她們頭次見面,說話的時候不免有些小心翼翼,唯恐得罪了對方。索性兩人都不是難相處的,一番交談下來也就熟絡了。

林氏開始爲郗浮薇介紹新房裡的人,由於沈竊藍在沈家排行第二,底下的弟弟們都還沒娶妻,除了林氏這個嫂子外,就是未嫁的小姐們跟管事、下人這些。

當着林氏這個管家長媳的面,一干人對郗浮薇也是客客氣氣的。

總而言之,從沈竊藍去席上敬酒到被送回來的時間,是太太平平、你謙我讓的氛圍裡過去的。

“大嫂給你拿吃的沒有?”深夜賓客散去,沈竊藍總算回來,在林氏等人的揶揄打趣裡送走一干人,反手掩上門,偌大室內只新婚夫婦二人,相對脈脈之餘,也有些說不出來的緊張。

片刻後他主動打破沉默,“今兒個累壞了吧?”

“大嫂已經給我拿過糕點。”郗浮薇點頭,“我還好,在這兒坐了半晌緩過來了,你在席上敷衍這許久,可要喝些茶水?”

說着就去幫他倒茶。

然而手才碰到桌子上的茶壺,已經被沈竊藍按住,她不解的擡頭,就看到這人含笑望過來,眉宇之間慣常的鋒芒與銳氣都收斂的涓滴不剩,於此時此地盛滿了盈盈的暖意,曼聲說道:“娶你是爲兩情相悅,怎麼捨得叫你倒茶倒水?”

燈火下的妻子望去肌若白雪,眉眼似畫,沈竊藍其實來之前才喝過解酒湯,這會兒還真有些口渴了,只是並不想喝水,順着手底下的皓腕微微使勁,將人帶入懷中……薄紗鮫綃飄蕩之間,靜靜燃燒的紅燭倏忽爆出了一朵燈花。

沈家這天上下都是忙碌,深夜時分,不免討論幾句新進門的二少夫人。

林氏跟世子的看法相似:“到現在爲止看着還成,且看日後相處罷。只要不是那種挑事的人,看在二弟的份上,些許不合也不必計較。”

反正現在雖然沒分家,偌大府邸裡關起門來也是各過各的。

若是郗浮薇太過分,影響到其他房了,上頭公婆也不是擺設。

沈張氏則操心着兒子的後嗣問題:“他這心上人可是給娶回來了,三兩年了還是惦記着,足見藍兒是真的用了情的。這麼着,若是郗氏來年添丁也還罷了,不然的話,瞧她那有成算的樣子,恐怕未必肯讓藍兒納妾。”

而沈張氏是絕對不會容忍兒媳婦恃寵生嬌,影響了自己兒子的子嗣的。

她就怕到時候沈竊藍一顆心仍舊系在了兒媳婦身上,對自己的好意不予理會。

甚至反過來責怪自己多事。

倒是她丈夫想的開,勸她:“左右他們才成親,小夫妻年紀還小呢!過個三五年的再說納妾的事情也不急,到時候你不說,外頭人家也要議論,何況藍兒也不是聽不進話的人,孰是孰非他心裡豈能沒數?”

“說是這麼說,可你看郗家,落戶東昌府之後,一直都是一脈單傳。”沈張氏皺眉,“郗氏統共也才一個兄弟而已。雖然是他們生母去後,親家沒有再娶,然而郗氏跟她兄長之間可是隔了好幾歲的。”

所以怎麼看郗家都沒有人丁興旺的遺傳。

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沈張氏哪裡能不操心?

不過沈張氏的這份憂慮沒有持續多久,因爲永樂十二年的初春,郗浮薇就給沈竊藍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嬰。

這讓沈家上下都是欣喜若狂。

甚至沈張氏在見到宋家女眷時都格外熱情,直說這門親事結對了。

倒是沈竊藍夫婦,對於新生兒很有些應付不過來。

這兩年中間沈竊藍因爲立功的緣故已經晉升了幾次,只是差事的範圍還在會通河這邊,主要是在整個運河疏浚的工程裡,這一段都是重中之重,宋禮一直親自坐鎮。

考慮到他跟沈竊藍的翁婿關係以及一貫的合作,朝廷爲了效率起見,就讓他們保持了搭檔。

郗浮薇婚前守孝那會兒,出了大祥就帶着侄子給宋禮打下手,成親之後,得到這份福利的當然就是沈竊藍了。

從妊娠生產到坐月子前前後後已經年把功夫,這段時間郗浮薇都在專心安胎跟調養,出月子之後,雖然有乳母下人看着,雙胞胎也讓新手父母忙的焦頭爛額。

不止郗浮薇沒法再給丈夫做賢內助,沈竊藍都感到心力交瘁。

最後宋禮看不過眼,修書一封給沈家提了提,沈張氏就跟他們提起了把孫子送回應天府撫養的事情。

反正沈府現在是林氏掌家,沈張氏平常也不忙。

之前林氏的孩子,她也是幫忙帶過些日子的,因爲世子比沈竊藍大了幾歲,沈竊藍成親又格外的晚,如今世子的孩子們都大了,底下侍妾所出的庶出子女,沈張氏可不耐煩擡舉。

這會子給次子帶孩子,世子夫婦也沒什麼好說嘴的。

她就擔心郗浮薇捨不得孩子們,不肯。

然而郗浮薇聞訊之後感激萬分的把兒子打包,交給來人帶回去給婆婆養了。

捨不得什麼的,不存在的。

畢竟她孃家那個唯一的親人,侄子郗矯這會兒還在宋家呢。

沒了孩子的拖累,夫妻倆重振旗鼓,恢復了往日的刀劍合璧,將差事辦的井井有條之餘,得空還能在左近遊山玩水一番。

如此數年都過的春風得意。

只是沈張氏本來還指望他們再添丁呢,卻是一直沒了動靜。

對於長輩來說當然有點遺憾,對他們小夫妻來講卻是正中下懷……畢竟作爲二房,原本也沒多少傳宗接代的壓力,有了一雙兒子後,就更不急了。

兩人這會兒最關心的倒是自己的日子怎麼過的舒心自在,可以說是樂的沒有第三個孩子來打擾。

郗浮薇從前在孃家的時候,因爲要打理家業,沒多少看書的時間。

而且那時候也不覺得學這些除了討好聞家外還有什麼用處,是抱着漫不經心的態度的。

但回想郗家覆滅後,要不是才學出衆,既不會被沈竊藍看中,更不會得到進入鄒府的機會,之後沈竊藍跟宋禮對她的另眼看待,無一不是跟才學有關。

給這倆位打下手的經歷,也讓郗浮薇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她書讀的多,見識越發廣博,在沈竊藍跟前說話也是越有分量跟見解。

以至於沈竊藍後來遇見事情索性都會拿回後堂跟她討論,有時候沈竊藍外出公幹,底下人碰見需要緊急決斷的事情,也是讓郗浮薇拿主意。

他晉升之後,因爲年輕有爲,人家又知道他正妻的出身是不怎麼好的,有些想走捷徑的人,不免動了朝後院塞人的念頭。

然而真正這麼做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就是個笑話。

郗浮薇在沈竊藍跟前,根本不需要藉助孃家的勢力。

她當着丈夫的面就將送上去的美人轉手送給於克敵等老部下,沈竊藍非但不生氣,反而面有讚許,說她做事利索,不爲瑣事纏累。

這種事情有了幾次之後,下頭也就知趣,徹底死了這條心了。

這倒讓於克敵等人遺憾了些日子,因爲對他們來說,免費得個美嬌娘真的蠻不錯的。

雖然感情深厚,夫妻倆有時候也會意見相左,偶爾拌嘴爭吵,甚至到了沈竊藍摔門而出的地步。

第一次這麼着的時候,郗浮薇非常的憤怒跟失望,甚至做好了和離的準備。

誰知道沒過一個時辰,這人又回來了,還帶了一包她愛吃的糕點,若無其事的說自己打算作畫,讓她去書房幫忙研墨。

郗浮薇沒好氣的說自己又不是丫鬟,憑什麼給他研墨?

沈竊藍就順勢道:“那我想看你作畫了,我給你研墨。”

“我就不畫。”她還是板着臉,眼裡卻漏了笑色,“也不研墨,我就要先把這糕點吃完!”

這種平淡順遂裡偶有波折的日子過起來是非常快的,一晃眼就到了永樂十五年。

五月裡永樂帝駕幸北京,在新落成的西宮新殿受朝賀。

朝賀之後照例召見了一些臣子,沈竊藍也在其中。

皇帝跟他聊了很多,從永樂八年起至今,那些波瀾都已經被世人忘記了,甚至漢王也在兩年前因爲圖謀不軌,受到了廢棄。要不是太子竭力幫忙開脫,皇帝是打算將之廢爲庶人的。

……當然這些都是公開的事情,永樂帝到底捨得不捨得這麼做,只有皇帝自己心裡清楚。

然而太子的表現終歸是無懈可擊。

沈竊藍在這次召見後再次晉升,從千戶晉爲鎮撫司,遷入北京當差。

兩個月後,永樂帝冊胡氏爲皇太孫妃。

沈竊藍跟郗浮薇都覺得皇帝大約是因爲這件事情,才被觸動心緒,專門召見沈竊藍的。

畢竟皇太孫雖然早在數年前就被相看起來了,卻到今日才正式有太孫妃,作爲祖父的永樂帝,欣慰於長孫長成之餘,多少也會想起其他子孫。

譬如說曾經令他驕傲的漢王。

然而沈竊藍不是很看好胡氏的前途:“之前外祖母覲見太子妃的時候,曾經給太孫推薦了孫氏,說是姿容俊美,世所罕見,那是幾年前了。孫氏跟太孫青梅竹馬,感情深厚,早先就有風聲說要立她做太孫妃的。後來因爲種種緣故,多少覺得孫氏出身不夠高吧,立了這胡氏……固然是陛下對錦衣衛的看重,專門從錦衣衛的女眷裡擇人,可太孫到底更喜歡孫氏多些。將來宮闈裡頭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變故。”

畢竟那孫氏是他外祖母穿針引線推薦的,天然親近張家。

如果以後胡氏鬥倒孫氏的話,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所影響?

沈家跟張家關係一向密切。

郗浮薇勸他不必多想:“陛下的眼力,揀的人還用說?何況孫氏既然出身不高,又在東宮好些年了,豈能沒點分寸,不知道敬畏正妻?”

哪怕孫氏很得太孫喜愛,莫忘記永樂帝還活着呢!

這位主兒既敬重元后,難道還會由着一個小小的孫氏,讓自己最疼愛的太孫背上寵妾滅妻的名聲?

她敢這麼做,永樂帝能扒了她全家的皮去填草!

沈竊藍想想也是,遂不再提這話。

шшш .ттκan .¢Ο ……搬家到北京之後,夫妻倆總算跟兩個兒子久別重逢。

這是因爲遷都的日子已經很明顯了,沈家怕到時候人多手雜,影響了年幼的孫兒,也是覺得小夫妻這幾年過的特別愜意,一點都不想念兒子們的樣子,別是生疏了感情,故而提前把他們送過來。

新團聚的一家不免有些雞飛狗跳,然而到底是親生骨肉,磨合了幾日也就安定下來。

只是多了兩個男孩子的府邸裡格外的熱鬧,夫妻倆被吵的頭疼不說,左鄰右舍都有來告狀的。

這日他們又鬧騰起來,郗浮薇就說索性帶他們去街上逛逛。

此時雖然人人都知道北京會成爲往後的帝都,但到底荒廢已久,早年又一直是軍事重地,還不見太繁華的樣子。

索性人已經多了起來,郗浮薇帶着兒子們乘了馬車,在侍衛跟丫鬟的環繞下出了門。本來以爲在城裡隨便轉兩圈就能把孩子們哄睡的,然而實在低估了他們的精力。

最後車伕問要不要再轉一圈?

郗浮薇想了想,就說:“去看看河吧。”

她讓車伕將馬車駕駛到了通惠河畔。

通惠河是前朝異族之君起的名字,國朝一般叫玉河。

這時候整個開河的工程已經七七八八,不然也不會準備着手遷都。

北京城裡固然還不如應天府那麼熱鬧,這河畔的碼頭卻已經有了天下首善地該有的繁華,艫舳蔽水,人流如織。極目遠處才能看到粼粼的波光,河流如玉帶,蜿蜒向遠方。

風從河上吹來,帶着南來北往貨物的氣味,也有人羣裡船工的汗味、女子的脂粉,以及烈日與河水的氣息,充滿了人世的味道。

兩個孩子雖然是在繁華的應天府長大,卻一直被關在大宅院裡,不曾見過這樣熙熙攘攘的景象,好奇之餘,也有些膽怯,軟軟的問:“娘,這是什麼地方?”

“這是前朝通惠河,國朝叫做玉河。”郗浮薇看着簾子外的景象,回憶着自己在兒子們這麼大的年紀,聽父親勉勵兄長好生讀書,金榜題名之後,輔佐君王建立太平盛世的歲月,緩緩道,“過些日子,你們祖父祖母他們,就會從這條河過來。”

大兒子趴着她的膝頭,道:“河的那一邊,就是祖父祖母嗎?”

“河的那一邊,還有你們沒見過的外祖父外祖母,跟你們嫡親舅舅。”郗浮薇摸了摸他發頂,“你們現在的外祖父外祖母,還有舅舅舅母,不日也會從它而來。”

“那它不嫌煩麼?”小兒子天真的問,“爹孃一直讓我們不要吵鬧,免得打擾了左鄰右舍,可是這麼多人,成天打這河過,河不生氣不覺得麻煩嗎?”

丫鬟都掩嘴笑,覺得童言稚語很是可愛,河又不是人,怎麼會嫌煩呢?

郗浮薇也笑,是想起來永樂九年的雪天,與沈竊藍在郗府談話時的那番走神。

她溫柔的捏了捏兩個兒子的面頰:“你們若總是吵吵鬧鬧,爲娘跟你們爹爹,還有鄰舍,都會覺得煩的。但你們若是乖乖兒讀書呢,雖然動靜也不小,可是書聲琅琅,爲娘跟你們爹爹,左鄰右舍,就只會誇你們勤奮好學了!”

“我知道我知道!”大兒子扯着她裙襬搶答,“孃的意思是,來來往往的人多是多,但大家都是好好做事的話,河就不嫌煩;要是大家做壞事的話,它就會嫌煩?”

郗浮薇笑着點頭,又聽小兒子問:“娘,那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啊?”

“這條河差不多都是人挖出來的。”郗浮薇目光似流水,有些醞釀多年的情緒彷彿從她的目光裡,流淌進不遠處的河水中,微笑說,“而且是古往今來的人,前前後後挖起來的。所以天下人覺得好的,它應該也覺得好;天下人覺得壞的,它當然也不會喜歡。”

兩個兒子異口同聲問:“那天下人覺得什麼好?”

郗浮薇抿着嘴,凝視着河面良久,正要解惑,年幼的孩子卻已經轉開注意力,嘰嘰喳喳的討論起其他事情了。

她失笑的搖搖頭,心道:天下人覺得好的,這條貫穿千里的運河也欣然願見的,自是,盛世清平,福祚綿長。

遠處,一縷縷炊煙隨軟風飄散,將泛着粼光的河流氤氳成一副清清淡淡的水墨畫。

差不多的景象,她今日看着,曾經也有無數人看着,以後還會有更多人看。

一代代人過去了,運河沉睡了又起來,沉重了又輕快,見過汗水見過淚水,見過鮮血見過刀光,見過離別見過團聚,如這世間繁華了凋敝,千瘡百孔後浴血重生。

那些呻吟那些咆哮,那些沉默那些醞釀,那些恩怨那些情仇,那些不甘那些遺憾,時間將刻骨銘心洗滌成無動於衷,而後書寫過一頁頁的篇章。

在千迴百轉的歲月之後,是哪一年,兩岸的柳枝掙扎着發出了新芽,桃花沾着露水點燃了春光,有一雙手從荒蕪裡扶起一座座倒塌的石碑,追尋着過往的篳路藍縷?

那一刻雲淡天高,應似此時此景,巍巍河山,共聆盛世。

(全文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一百十一章 美人如花隔雲端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是不是想拒絕我?第一百零五章 拜年第十一章 功虧一簣的面試第八十八章 定國公遇刺第一章 悲喜第五十九章 聞家第七十六章 出氣筒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閣第九十一章 徐景昌的擔憂第三十七章 歐陽淵水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若是想同牀共枕的話……第七十一章 失戀第一百五十章 沈家第五十二章 糾纏不清第三十四章 鬧劇第九十三章 外出第一章 悲喜第五十五章 年輕權貴第六十三章 失口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十四章 還沒開課就碰見的麻煩第七十五章 說好的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呢?第九十四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一百十五章 請客第二十一章 老夫人的召見第九十三章 外出第十一章 功虧一簣的面試第一百章 誤導第四十七章 援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是不是想拒絕我?第一百十八章 敬酒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的宋家夫人第六十八章 青蓮酒樓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弒父第六十九章 爭吵與對質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是不是想拒絕我?第四十九章 坑爹的典範第一百三十二章 嚼舌第三章 突如其來的弔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太孫第六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七十八章 難道我郗家是……第六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二十九章 徐家第三章 突如其來的弔客第一百零六章 口是心非?第四章 未婚夫妻第二十章 宋稼娘第四十九章 坑爹的典範第四十五章 芥蒂之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你打算嫁給我麼?第二十九章 徐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顧公公:這個事情很清楚嘛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弒父第一百三十八章 就不!第二章 禍不單行第六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九章 聞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鄒知寒開口第八十二章 趕出鄒府第六十一章 兄妹第九十九章 通房第一百零四章 側妃第一百十一章 美人如花隔雲端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塞的老僕第一百一十四章 於克敵的分析第八十八章 定國公遇刺第一百零四章 側妃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道賀第九十一章 徐景昌的擔憂第一百二十九章 探監第八十三章 借錢第一百零五章 拜年第八十六章 負責第一百二十一章 你打算嫁給我麼?第六十五章 情商這種事情……第七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三章 突如其來的弔客第一百五十七章 河隨人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若是想同牀共枕的話……第九十七章 出事第十一章 功虧一簣的面試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弒父第十八章 什麼仇什麼怨第九十七章 出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到你什麼都忘記了……第四十七章 援兵第七十一章 失戀第七十五章 說好的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呢?第九十八章 真兇第二十三章第五十八章 翠雀坊第七十章 左支右絀第九十六章 淵源第二十一章 老夫人的召見第四十五章 芥蒂之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閣
第一百十一章 美人如花隔雲端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是不是想拒絕我?第一百零五章 拜年第十一章 功虧一簣的面試第八十八章 定國公遇刺第一章 悲喜第五十九章 聞家第七十六章 出氣筒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閣第九十一章 徐景昌的擔憂第三十七章 歐陽淵水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若是想同牀共枕的話……第七十一章 失戀第一百五十章 沈家第五十二章 糾纏不清第三十四章 鬧劇第九十三章 外出第一章 悲喜第五十五章 年輕權貴第六十三章 失口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了第十四章 還沒開課就碰見的麻煩第七十五章 說好的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呢?第九十四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一百十五章 請客第二十一章 老夫人的召見第九十三章 外出第十一章 功虧一簣的面試第一百章 誤導第四十七章 援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是不是想拒絕我?第一百十八章 敬酒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的宋家夫人第六十八章 青蓮酒樓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弒父第六十九章 爭吵與對質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是不是想拒絕我?第四十九章 坑爹的典範第一百三十二章 嚼舌第三章 突如其來的弔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太孫第六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七十八章 難道我郗家是……第六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二十九章 徐家第三章 突如其來的弔客第一百零六章 口是心非?第四章 未婚夫妻第二十章 宋稼娘第四十九章 坑爹的典範第四十五章 芥蒂之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你打算嫁給我麼?第二十九章 徐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顧公公:這個事情很清楚嘛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弒父第一百三十八章 就不!第二章 禍不單行第六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九章 聞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鄒知寒開口第八十二章 趕出鄒府第六十一章 兄妹第九十九章 通房第一百零四章 側妃第一百十一章 美人如花隔雲端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塞的老僕第一百一十四章 於克敵的分析第八十八章 定國公遇刺第一百零四章 側妃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道賀第九十一章 徐景昌的擔憂第一百二十九章 探監第八十三章 借錢第一百零五章 拜年第八十六章 負責第一百二十一章 你打算嫁給我麼?第六十五章 情商這種事情……第七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三章 突如其來的弔客第一百五十七章 河隨人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若是想同牀共枕的話……第九十七章 出事第十一章 功虧一簣的面試第一百四十三章 子弒父第十八章 什麼仇什麼怨第九十七章 出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到你什麼都忘記了……第四十七章 援兵第七十一章 失戀第七十五章 說好的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呢?第九十八章 真兇第二十三章第五十八章 翠雀坊第七十章 左支右絀第九十六章 淵源第二十一章 老夫人的召見第四十五章 芥蒂之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