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重賞

“哈哈,大官,這麼一點小錢,你也瞧得上?”張佳木拿他打趣,笑道:“好歹也是廠公,一般的紅袍玉帶,聽說某個侍郎還拜了你做三叔,怎麼就窮到這樣了?”

太監打秋風可不比文官,文官好歹要點臉什麼的,拿印結銀子什麼的都是公議,或是有一定的火耗收取的額度,過了線就是貪暴,不過線就是灰色收入,總之,已經是約定俗成,大家都知道線在哪兒,度在哪兒。

宮裡可不講究這些個規矩,權大就行。象蔣安這樣的廠公大人,好歹東廠還有千多人,還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番子們也全是精兵強將,錦衣衛表面的收縮也是給了東廠一定的活動空間,聽說蔣督公最近搞三產創業搞的不亦樂乎,和京郊種菜的菜農都發生了一點業務關係,對方交足了銀子才從白蓮教徒的嫌疑中洗脫出來。

至於向權貴勳戚之家打秋風,也是正常的收入。派個小黃門到某公或是某侯家裡去,說個理由:“廠公的孫子過週歲,請老爺一定賞光。”

對方就答:“喲,到時候一定去。來,封二兩銀子給小公公,送一百兩給蔣大官當賀禮。”當然,人是不一定去的,太監蒙皇帝恩賜,也可以過繼兒子,有孫子也不希奇,大家也不會多說什麼,到時候,帖子一定送到,自己拿一份賞銀,大頭送給蔣安這樣的頭兒,大家都歡喜。

至於勳戚公侯之家,每年是固定要有萬兒八千的銀子用來打發人,稍不湊手,就會得罪人,到時候應景發作起來,比一二百兩銀子可厲害的多了。

“戚,這點小錢,有什麼用?”蔣安今天是第二次冷笑了。看起來,蔣公公確實不大開信,嗯,是非常的不開心。

張佳木一想就明白了,聽說司禮監最近有很得力的人手派了出去,崇文門稅關向來是宮內司禮太監們的後花園,收入原本就很不非,一年明面上的賬目數字十好幾萬,最少幾萬,但暗地裡肯定不止此數。

京城生民百多萬,外地行商更多,崇文門是由外城入內城的重要關卡,不給錢就進不去,城裡每天的生鮮蔬菜就得多少?光祿寺一家就得多少?

全是天文數字,下頭孝敬上來的,司禮大公公們全分潤了,別人是輪不着的。最近崇文門收入暴漲,怪不得蔣安在這裡不停的哭窮了。

後人不知道,總以爲太監無後,其實得寵的大太監是肯定會蒙恩準,由自己族中挑選近支的宗族子弟過繼,在古人看來,過繼的兒子和親子是沒有太多區別的,都是一族的子侄,都是先人之後,一旦過繼過來,在法理上就有權繼承太監父親的一切財產,和親生兒子沒有任何區別。

當然,感情是上不是一樣,就得兩說了。

曹吉祥就很幸運,曹家是大族,他的子侄衆多,而且都是些不要命的亡命之徒,其中頗有幾個武力過人的,可以說,是馬上的萬人敵。

曹家勢力過人,其實還在石家之上,原因就是如此。

蔣安當然也有過繼的侄兒,雖然不及曹家那麼風光,子侄也不算出色,不過勝在感情篤厚,張佳木曾經去過他的外宅,看到他們叔侄相處,幾乎也就是視若幾齣了。

太監的苦,其實很難教常人理解,最教張佳木看不上的就是那些士大夫,一方面覺得皇帝非用太監不可,殘人肢體供君王馭使,一方面又明目張膽的侮辱這些肢體殘缺的可憐人,似乎是他們自己的錯,天知道這是什麼道理。

明朝的士大夫和宦官鬥來鬥去,張佳木現在認爲,很多時候,責任是雙方的,甚至主要責任人是在文官一方。

因爲挑事的經常是文官,而不是太監。

“你倒也不必煩了。”張佳木想了想,寬慰他道:“最近可以找幾筆好買賣來做。”

和東廠的廠督談“做買賣”當然是一種巧妙的隱語。其實東廠的錢哪兒來,當然也是靠的敲詐勒索。有名的幾位大太監就是如此,而且,敲一般人所得有限,敲官員,敲權貴親臣,纔是來錢的金光大道。

某伯爵,家資鉅萬,光是莊田就有過百萬畝,甲第千間,金銀過百萬,這樣的人家,怕什麼?當然怕被誣陷,被謀反。

捏個罪名,或是乾脆派幾個臥底到人家去,蒐羅一些證據,然後把東西往人家一丟。到時候,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的金銀落袋。

某總兵打了敗仗,損兵折將,東廠是該把此事上報,但該總兵家兵幾千,繼續的錢財多的燒手,同僚上司全打點好了,再送幾萬十幾萬的給東廠,當然大家就打個哈哈,了結此事。

誰戰場上還能全勝不成

這些都是東廠來錢的妙招,當然,現在還不成。現在勳戚勢大,還不能和後來比,邊將諱過冒功的事也不大敢做,文官巡按和巡撫也不大好打發,所以整個政權的肌體還是健康的。

這會兒就算有人敢做這等事,也必定是四處漏風,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等到了末世,就是什麼樣的消息也送不去內官,前方大敗,宮中大捷,災區易子而食,天子面前卻是祥瑞大喜,到這等時候,這個王朝就病重了,離大去之期不遠了。

現在的“做買賣”就是找幾頭肥羊,好生弄點錢。

蔣安一聽,自然十分高興,張佳木太過愛惜羽毛,他這個提督東廠太監沒有錦衣衛的支持是玩不轉的,廠衛大權,原本就沒有一定誰高誰低之分。指揮使權重,就是衛大過廠,太監受寵,就是廠大過衛。

大明二百餘年,衛權有大過廠權的時候,廠權也有遠大於衛權的時候,總的來說,有來有往,不是東風壓西風,就是西風壓東風,大家彼此一體,倒也是從來不傷和氣。

只是蔣安的情形略有不同,他這個提督東廠太監壓根就是錦衣衛使所保薦,所以先是低了一頭,接着又實在知道在寵信上遠不及張佳木,而且很多事都有賴張佳木之力,時間久了,簡直就是屬員一般,心裡當然也是彆扭過一段時間,久了,也就慣了。

張佳木不允許,他還真不敢鬧的太過份,現在說準了,蔣安一喜,便笑着答應下來。笑過之後,自己也覺得扭捏,怪不得勁,怪不好意思。

“對了,你來瞧瞧,”說了這麼一陣閒話,張佳木把鹽引掏了出來,笑道:“這東西,現在是什麼行市,我找誰兌錢去?”

這玩意,也就是仁宣年間開始拿來賞人,在洪武永樂年間那是正經的硬通貨。皇帝不傻,知道鹽引和茶引比起他們發行的大明寶鈔值錢,不誇張的說,是軍國重器。

是重器,就得寶愛,洪武和永樂年間,不管寵誰愛誰,沒見過拿這玩意賞人的,最多賞織布銀子,鹽茶是國家**,不能亂來。

太祖愛婿歐陽倫就是倒黴在這件事上,他以駙馬身份去販茶,後人不大明白什麼回事,以爲就是駙馬挑個茶簍子走私茶葉呢?

沒這回事,就是走私茶引,拿茶引去換錢。洪武是什麼人?知道這事能饒了他?一條小命,因爲茶引就這麼葬送了。

鹽和茶一樣,都是專賣品,有專門的產地,國家發下鹽引茶引,憑這個可以生產,銷售,沒有鹽茶引,就是私鹽,私茶,查到了,殺頭。

當時邊境的九邊重鎮剛開始興起,爲了鼓勵人運糧到邊境,減輕國家負擔,特別有開中法。

就是商人把糧食運到九邊,然後憑藉運送糧食的多少來換取官府開給的鹽茶引,憑藉這些官府開給的鹽茶引,商人就能在回家後憑着鹽茶引的數字多少,開鹽礦產鹽,運送發賣,或是買茶賣茶,總之,鹽茶引就是一個專賣憑證,有,就能發財,沒有,就只能看別人發財。

洪武年間的酷烈已經遠去,雄才大略,特別是狠心這一塊堪比秦皇漢武的朱元璋墓木拱矣,現在的子孫是不會把他創下的祖制當一回事了。

沒有宰相,就有內閣;宦官供灑掃,就已經有司禮批紅和內書堂,這些國家大政都已經變計,更何況在古人看來,鹽茶引究竟只是財務問題,而只要敬天法祖,財務問題就只是技術層面上的小道小術,不足掛齒,無足輕重。

“好東西。”蔣安接過厚厚的一沓鹽引,翻來覆去的看了半天,最後格格一笑,道:“瞧吧,就說你最受寵。這玩意,全天下就十綱,一綱二十萬引,皇爺一賞就是十萬引,一引三十斤鹽,你算算,這是多少?”

“這個……真是聖恩,聖恩浩蕩”張佳木瞠目結舌,他對鹽引關注不算多,因爲這向來是太監的勢力範圍,皇帝心情一好,太監們就蜂擁而上,請賜鹽引茶引,這一塊自己上來分潤,會惹人憤恨的。

不過不曾想到皇帝這麼大手筆,一賞就是三百萬斤鹽

第586章 光祿寺第521章 伏兵第86章 商議第282章 來使第674章 賞格第314章 同車第68章 一線之明第681章 波瀾第628章 所見第511章 酬功第264章 收成第112章 罷朝第481章 逃脫第309章 露臉第365章 訴說第500章 贏家第125章 奪門第255章 納悶第217章 白馬第133章 斷手第308章 沸騰第661章 流言第409章 拜賀第103章 當年事當年情第337章 儒臣第183章 世家第696章 屏息第372章 相約第26章 惡戰第622章 改制第326章 鹽引第477章 慘事第252章 臣不密第410章 力士第341章 集體第591章 正道第256章 打秋風第71章 夜宵第270章 手弩第573章 放賞第27章 暗箭難防第138章 推薦第209章 破府第200章 急智第371章 收益第599章 操守第85章 斷指第123章 迎駕第164章 釡底抽薪第543章 和買第187章 厚禮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225章 成全第247章 擺隊第311章 守業第410章 力士第343章 韃子第643章 忠奸第408章 軍制第429章 國公府第432章 等不得第425章 叔侄第409章 拜賀第635章 震動第321章 好事第204章 滅火第160章 天人共怒第190章 斯文一脈第63章 發財大計第547章 京營第329章 大宴第665章 農桑第155章 進宮第489章 勇士第530章 大格局第二百四十三章第622章 改制第367章 處處爲營第300章 零二章諸王第351章 秘事第556章 嫁妝第183章 世家第204章 滅火第489章 勇士第395章 英雄少年第181章 忠臣的下場第382章 石府外第403章 人心第652章 裁撤第283章 外勤第291章 欺心第485章 東朝房第664章 司法第633章 傾心第101章 妙人第284章 請罪第141章 慶功第208章 接旨第30章 處理意見第430章 遇襲
第586章 光祿寺第521章 伏兵第86章 商議第282章 來使第674章 賞格第314章 同車第68章 一線之明第681章 波瀾第628章 所見第511章 酬功第264章 收成第112章 罷朝第481章 逃脫第309章 露臉第365章 訴說第500章 贏家第125章 奪門第255章 納悶第217章 白馬第133章 斷手第308章 沸騰第661章 流言第409章 拜賀第103章 當年事當年情第337章 儒臣第183章 世家第696章 屏息第372章 相約第26章 惡戰第622章 改制第326章 鹽引第477章 慘事第252章 臣不密第410章 力士第341章 集體第591章 正道第256章 打秋風第71章 夜宵第270章 手弩第573章 放賞第27章 暗箭難防第138章 推薦第209章 破府第200章 急智第371章 收益第599章 操守第85章 斷指第123章 迎駕第164章 釡底抽薪第543章 和買第187章 厚禮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225章 成全第247章 擺隊第311章 守業第410章 力士第343章 韃子第643章 忠奸第408章 軍制第429章 國公府第432章 等不得第425章 叔侄第409章 拜賀第635章 震動第321章 好事第204章 滅火第160章 天人共怒第190章 斯文一脈第63章 發財大計第547章 京營第329章 大宴第665章 農桑第155章 進宮第489章 勇士第530章 大格局第二百四十三章第622章 改制第367章 處處爲營第300章 零二章諸王第351章 秘事第556章 嫁妝第183章 世家第204章 滅火第489章 勇士第395章 英雄少年第181章 忠臣的下場第382章 石府外第403章 人心第652章 裁撤第283章 外勤第291章 欺心第485章 東朝房第664章 司法第633章 傾心第101章 妙人第284章 請罪第141章 慶功第208章 接旨第30章 處理意見第430章 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