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少年

轉了一圈,自然還要去看看校場上訓練中的候補緹騎們

“這些全是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的少年郎”,一邊走,武志文一邊介紹道:“都是將門世家子弟,全部是初通文墨,曉暢軍務,在這裡,就是更進一步的培養他們的軍人氣度和紀律,當然,武藝馬術射術,還有軍務指揮,也是學習的重點所在。”

“哦,這麼一來,豈不是未來的將官麼?”

“是有這種打算。”武志文也不欺他,笑道:“緹騎是太保預備練成三萬人以上的純騎兵隊伍,現在剛開始拉架子,也在準備戰馬,軍官自然都是當務之急。這些少年郎再過三五年出去,可不就是現成的軍官?”

明朝的軍官其實已經是世襲制度,老子是指揮使,兒子就是指揮使,老子是百戶,兒子當然也是百戶。

至於合不合格,且再兩說。

邊軍是營兵制度,但營兵的軍官也是從衛所裡調去的,軍戶想在營兵裡出人頭地,也得看祖墳上冒沒冒煙,一般來說,一個軍戶入營當兵,到老有幸活着退伍時,最多能幹到火長。

而一個百戶官入營,自然而然的就是軍官,升到遊擊將軍也不是很困難的事。

最不濟,也能幹個守備。

這當然是不公平的,但在朝官看來,這有益於軍隊的穩定,將門世家與國同休,忠誠度上當然靠的住,用這些人,當然比提拔一個小兵要強的多。

於是明朝軍制就這樣定了下來,可以看到,明朝的名將沒有一個是出自小兵家庭的,最不濟也要是個特殊人才,比如秀才出身的李成粱。而普遍的情形就是將門世代是將門,比如戚繼光家,就是世襲的衛指揮僉事。

這是當時的實際情形,張佳木雖不願意,但精力還暫且放不到這上頭來。而且,當時的將門在教育上還算不壞,子弟們允文允武,文能通讀,武能騎馬射箭,底子比普通的軍戶子弟和百姓強的太多,所以象緹騎這樣的精兵,選拔候補武官時,自然而然的,將門子弟就比普通人要多的多。

果然,李賢一聽說全是將門出身,當下便很喜歡,道:“好的很,將門世家,忠和勇都有保證,太保練兵,果然是很有他的章法。”

聽這麼說,出身平民的武志文只是一笑。要說本事,他比當時絕大多數的武將都要強的多,文能通曉經典,武能安邦定國,能從武進士出身,本身就是自身實力的體現,但如果不遇到張佳木,恐怕他這一生都要在窮困潦倒中度過了。

這些話當然不必和一個文官說,哪怕對方是閣老首輔。

所以武志文只是笑了笑,繼續陪着李賢走下去。

現在在李賢面前,先是一個十二歲少年組成的方陣。人數大約是三百人左右,按一定的間距排列整齊,面對李賢,雖然年紀幼小,但這些少年已經有明顯的軍人氣質,稚嫩的面孔上,看到唯一的神情便是堅毅。

“好兵!”

李賢雖然是文官,但並不是沒有見識的人,一看這羣少年軍人的神情,便是知道,眼前的這個方陣之中,站立的所有少年,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軍人!

“只是一羣孩子,怎麼能,怎麼會?”

就算當着一羣錦衣衛的官,李賢也是難掩震驚。他曾經巡閱過邊軍,京營也是經常校閱,除了那些百戰餘生的邊軍將士,他在哪裡能看到這麼多真正的軍隊?

桀驁不馴的眼神,挺拔的身姿,傲氣的面孔,充滿疲憊但又力量感十足的身軀,“還有身上重厚的甲冑,銳利的長矛和腰間的佩刀,儘管只是十二三歲的少年兒郎,但任何一個細節,都足以顯示出,眼前這個方陣中的所有少年,儘管年紀還小,但無可指摘的細節都足以證明,這是一羣經過訓練,並且能承受任何艱險任務的虎狼之師。

“向閣老行禮!”

武志文橫列在李賢一旁,一聲吆喝,三百少年軍人一併提臂至胸,齊聲道“閣老好。”

“好,好!”李賢先是下意識的,接下來卻是極爲高興地:“威武雄壯,好兵,不,你捫將來都是好將官。”

冊閣老!”

這一套禮儀,都是張佳木自坊丁隊時就已經有條例在了,包括敬禮,問好,對答,隊例訓練,軍人儀態等等。

同時還有衣着,細節,都很注重。

因爲張佳木相信,軍隊是至陽至剛的地方,只有通過對心理和身體的雙重磨練,甚至是不必要的殘酷,在這種極端環境下錘鍊出來的軍官,纔有資格在幾年或十年後爲他統領傾天下物力打造出來的強軍!

在這種理念下,隊例訓練,一舉一動,都是極盡完美,在展現在李賢面前的,就是已經經過半年以上的苦練的軍隊,他們說是少年,但其實在某些方面已經比身經百戰的邊軍將士還要更強的多!

“你叫什麼名字?哪裡的人?”李賢信步而行,在第三列的排頭看到一個矮個少年,個雖不高,但昂首挺胸,目不斜視,雙目亦是堅毅有神,光看儀態端的不凡,而除了儀表不凡外,站姿也是完美無可挑剔。

但李賢注意的不是這些,他注意到這個少年背後用不明顯的細繩在衣甲內綁了一塊板子,板子兩邊有尖銳的釘子,釘子的尖頭已經沾上了血跡。

聯想到當時軍隊體罰軍人的習慣,李賢下意識的認爲這是被體罰的一種表現。既然如此,他決定賣個人情,問清原由後就赦兔了這個少年。

“也算他有福吧,能見到我。”

李賢一問,少年軍官便昂首答道:“回閣老話,小人姓戚名士敬,世襲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運糧把總官戚泉子!”

李賢眼眉一挑,倒是小小吃了一驚,這個不起眼的矮個兒少年原來還是一個衛指揮僉事的兒子!

“你是長子不是?”

“回閣老,是。”

“是長子,怎麼肯放你到緹騎中來吃這個苦頭?”

說起這個,戚士敬微微一笑,朗聲答道:“回閣老,我就是在家,也是一般要吃這個苦頭的。自小人記事之日起,晨而起身讀書,然後騎馬,練箭,再下來練力氣,器械,至晚方息。在這裡也是一般行事,所以,也習慣了。

“好,好,有志氣的孩子。”李賢大加讚揚,笑道:“不愧是將門世家的子弟,有出息,不要辱沒了你祖宗!”

“是,小人祖宗戚祥,從太祖高皇帝三十年,由小旗官積功至京師中所百戶官,徵雲南戰嗯…太祖皇帝憐憫小人先祖,賜世襲指揮僉事一職,所以小人家中,向來武備不斷,隨時預備給國家效力。這一次緹騎招人,言明瞭將來要去邊關征討不服,家嚴聽說如此,又聽說這裡管元甚嚴,除了弓馬騎射,還教導戰陣之法,騎戰之法,所以便將小人送至此處,指望小人一刀一槍,自己搏個功名富貴出來!”

“哦,哦,可敬之至!”

這般說法,不僅李賢面露滿意之色,便是在一邊聽着的緹騎軍官,也是一個個面露嘉許,顯是對戚士敬大爲欣賞。

事實上這個戚士敬也確實是很優秀,不論是刀槍夕戟,還是行軍戰陣的細節,戚士敬都顯露出一個將門之子優異的素質,不得不說,在一些注重教育的將門世家裡,對子弟的教育還是很成功的,最少,在起步方面,他們要比平民百姓和普通軍戶的子弟強上百倍。

此時戚士敬站的地方就是一排的排頭,按張佳木預備再改革的新軍制,這個位置就是一排之長,一排三十人,由一個排長和排長的兩個副手,加上一個旗鼓手、一個傳令所組成。

排之下,便是十人一火的三個火長,每個火長有一個副手,再下來,就是五人一伍的伍長,以次類推。

這種軍制,張佳木已徑有打算推行全國,不僅是營兵,以後的衛所兵,改革之後的全國所有軍隊,都將採取一種軍制,從武官制度到普通的營制,將全部改革。

“此事太保做主可也。”

在聽完緹騎軍官們的介紹之後,李賢不置可否,笑道:“訁練、行伍,這都是都督府的職責,太保一手主之可也。”

現在張佳木是掌左右兩府事,掌前府的忻城伯也被撤換,前後兩府,不出意外將也會換上他信的過的幫手。

這樣,原本一分爲五的大都督府,其實是被他一人掌握,所以李賢很識趣,對這種純粹的軍伍之事,並不打算髮表任何的意見。

“那麼,我來問你”,李要誇獎了戚士敬幾句,然後便板着臉道:“你犯了什麼營規,居然被綁上這種戒具,我看,這個比戴枷更疼吧?”

“呃…”

聽着李賢這麼問,戚士敬倒是愕然,一時間不知道怎麼答是好了。

“回閣老”,這一次武志文出來代答:“這是這個戚某人自己綁上的,他有點鴕背,軍姿站的不好,爲了端正站姿,自己綁上的這個,一躬腰,釘子就會刺入身體,所以時間久了,漸漸就不敢躬身彎腰的走路了!“(未完待續,),

第694章 詔旨第676章 危機第289章 清晨第532章 新職第421章 決斷第319章 分潤第416章 過門第636章 銀幣第501章 不行第290章 監視第503章 狂悖第619章 迷茫第664章 司法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四章第345章 大人到第388章 約定第372章 相約第255章 納悶第346章 廷仗第476章 轉機第50章 人心難猜第126章 敲鐘第481章 逃脫第614章 規則第7章 百戶威風第99章 沂王第577章 大事第568章 對坐第631章 出迎第250章 內閣第563章 意氣第27章 暗箭難防第51章 爭執第338章 同年第329章 大宴第490章 舌戰第519章 光輝第261章 行樂第123章 迎駕第409章 拜賀第52章 爲官之道第416章 過門第278章 營房第552章 大禍第390章 縣衙第420章 翻盤第57章 投帖第431章 起火第563章 意氣第80章 會客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409章 拜賀第690章 進退第635章 震動第300章 零三章傳言第130章 升官第352章 權力第393章 狂奴第420章 翻盤第1章 倒黴差使第186章 見過公公第109章 徘徊第646章 議曹第273章 人情第82章 重臣第638章 武制第508章 新聲第675章 做主第486章 路遇第152章 人心第475章 鐵壁第213章 因禍得福第277章 索駕帖第419章 應變第262章 夫妻第133章 斷手第368章 金山第344章 草原第39章 比試第385章 驚心動魄第150章 不簡單第232章 論政第71章 夜宵第518章 舊友第355章 春茶第609章 攤派第515章 君恩第187章 厚禮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88章 威風殺氣第107章 盤查第383章 異客第611章 聖恩第24章 怒闖東廠第647章 喜事第228章 痛快第360章 邊患第282章 來使
第694章 詔旨第676章 危機第289章 清晨第532章 新職第421章 決斷第319章 分潤第416章 過門第636章 銀幣第501章 不行第290章 監視第503章 狂悖第619章 迷茫第664章 司法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四章第345章 大人到第388章 約定第372章 相約第255章 納悶第346章 廷仗第476章 轉機第50章 人心難猜第126章 敲鐘第481章 逃脫第614章 規則第7章 百戶威風第99章 沂王第577章 大事第568章 對坐第631章 出迎第250章 內閣第563章 意氣第27章 暗箭難防第51章 爭執第338章 同年第329章 大宴第490章 舌戰第519章 光輝第261章 行樂第123章 迎駕第409章 拜賀第52章 爲官之道第416章 過門第278章 營房第552章 大禍第390章 縣衙第420章 翻盤第57章 投帖第431章 起火第563章 意氣第80章 會客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409章 拜賀第690章 進退第635章 震動第300章 零三章傳言第130章 升官第352章 權力第393章 狂奴第420章 翻盤第1章 倒黴差使第186章 見過公公第109章 徘徊第646章 議曹第273章 人情第82章 重臣第638章 武制第508章 新聲第675章 做主第486章 路遇第152章 人心第475章 鐵壁第213章 因禍得福第277章 索駕帖第419章 應變第262章 夫妻第133章 斷手第368章 金山第344章 草原第39章 比試第385章 驚心動魄第150章 不簡單第232章 論政第71章 夜宵第518章 舊友第355章 春茶第609章 攤派第515章 君恩第187章 厚禮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88章 威風殺氣第107章 盤查第383章 異客第611章 聖恩第24章 怒闖東廠第647章 喜事第228章 痛快第360章 邊患第282章 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