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勤王(八)

張鯨深得聖眷,哪怕真有證據證明他與播州、女直勾結,也不至於身死族滅。那一罈瓜子金的事,證據確鑿,萬曆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若不是張鯨自己太過跋扈,公開頂撞申時行,也只是訓幾句,就過了關。自從那事之後,萬曆漸漸覺得張鯨太過專橫,已經大失奴婢本分,卻也只是想要,將他的職位革除,讓他回家養老而已。

可就在此時,駱思恭方面上報了一個重要消息,播州方面來的人,並不是幾個送金子的那麼簡單。根據錦衣衛方面掌握的情報,進京的播州人足有幾百,並且積極串聯,在京師內搞起了各種小動作。大明朝京師之內,出現大批反賊活動,這倒不足爲怪。畢竟播州不具備和朝廷兵戎相見的實力,派人採取銀彈攻勢,意圖軟化大明對播州的態度,也是理所應當。

只是從錦衣衛方面掌握的情報看,這些人的活動範疇,遠不僅僅是疏通關節那麼簡單。聽說連楊應龍新招的女婿,號稱九頭駙馬的龍驤都親自到了京師。這人生就一張利口,腦子裡又裝滿了奇怪的知識,在播州就是以能折騰聞名。楊應龍幾個女兒,都被他折騰到了自己家裡,幾個公主共招一個駙馬,也得算是奇聞。他上下打點之餘,還在散佈着自己的一種奇特的政治理念,按照錦衣衛交上來的材料看,似乎是在宣傳什麼虛君實相,君主立先。

也就是將原有的內閣權力進一步擴大。君權則被大幅度限制,朝廷的大小事宜,決定於閣臣,而不決定於天子。再立一部法典,連天子都要遵守,也即是所謂君主立憲。只要他這個主張真被世人所接受,皇帝,也就成過去的萬民之主,變成了一個榮譽象徵。只負責蓋章同意,其他的什麼都管不了。乃至連不同意三個字。也沒有資格去說。權力上幾近於無。財產上,也要將大批的產業交出來,改由內閣按年撥發給皇家一筆生活費用。各地方藩王則全部要自謀出路,朝廷不再負擔其開支。皇莊田地。也要一律充公。

這種建議。等於是要絕了大明的根基,與篡位謀反無異。據說這種宣傳,不只侷限於普通民衆。已經蔓延到了官場。下面有大批的國子監生,秀才、舉人附和,這些朝廷喉舌,卻站到了朝廷的對立面上。又有證據表明,龍驤已經在於部堂高官接觸,兜售他的這套理念。更爲要緊的是,有不少官吏態度十分可疑,並不把這種會談的內容上報,相反,開始運用手中的權力,包庇縱容楊應龍。京師內,宣講這種該抄家滅門的論調,也不用避諱其他人,也沒人去管束。接着又是妖書,梃擊兩案發作,要說這裡面沒點聯繫,萬曆可不怎麼信。對外說,那進宮之人手裡拿着木棒,可是事後搜檢,那人身上,可帶着十幾枚火雷。若不是宮禁之內高手如雲,真讓他把火雷用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他看的出來,這種思想居然被許多大臣接受並認同,這些人又藉助皇帝給的權力,想把這君主立憲真的搞起來。國子監那邊,都有監生叫出口號,要佔領國子監和文廟了。有這種想法的大臣到底有多少,萬曆自己也沒有把握,又逢紅丸案發,萬曆索性將計就計,就演了一回引蛇出洞。李太后原本是想把兒子搶到自己宮裡,或是交給自己看着順眼的兒媳照顧的,沒想到鄭娘娘居然針鋒相對,公開抗旨。她帶着人來這裡算帳時,才知,這一切都是萬曆的計劃。他要試出,到底有多少人,肯支持龍驤,去搞這虛君實相,榮譽內閣。乃至地方上,又有多少人,想趁機實現區域自制。

這種試探,也離不開李太后的配合。如果她把真相說出去,或是執意從中作梗,那麼萬曆也沒的掩瞞。好在太后終究還是知道,這件事的關係重大,乃至後來的王恭廠大爆炸,更讓李太后看出,這幫人爲了做到這一步,已經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不惜製造那麼一起大災難,來要求皇帝妥協。她雖然出身不高,可也不傻,什麼天災,非立新君不可?分明是藉機逼宮,想搞篡位。太后當時也是一陣後怕,若是萬曆真的病倒到不能視事時,那麼這些文官的逼宮,自己個婦道還真難以應付。一旦形成了君主立憲的局面,自己這個太后,還有什麼用?

因此答應與兒子合作演戲。乃至張鯨請旨,宣潞王進京,她也全都同意。以張鯨等人看來,萬曆與李太后母子失和,加上戇山和尚發配,靈印寺發還嶗山派道士等事,太后藉機立一個聽自己話的兒子爲皇帝,完全說的過去。卻沒想到,在這事裡,真正被犧牲掉的,反倒是潞王千歲。

“若是潞王千歲真進京即位,太后又當如何?”

“若果真如此,鳳陽府要麼多一個圈禁的藩王,要麼,就是母后少生一個兒子了。”萬曆說這話時,臉上表情冷漠,不帶絲毫感情。顯然,他對潞王這個同胞兄弟沒什麼好感,也不會介意下殺手。這也難怪,這次叫囂着限制君權的這些大臣,有不少人都主張趁着萬曆重病,接潞王回來就藩,卻不肯提萬曆的親生兒子朱常洵。顯然是這幹人,已經背地裡做出選擇,認爲還是潞王一系,更適合大明的江山傳承。作爲天子的萬曆,難免懷疑是自己這個外出就藩的兄弟,不肯老實當王爺,而是與這些大臣背後有什麼往來,對自己的皇位,還有覬覦之心。

“當然,作爲交換,朕也答應了母后兩件事。第一,就是如果內兄在嵩山抗旨不遵,則太后就能處置內兄。第二,就是我妹子永寧的事,她沒了駙馬,你也知道。母后的意思,是不打算讓她守着,可是公主改嫁的事,又無先例。這個裡面,就要內兄,你想想辦法了。”

鄭國寶苦笑一聲,心知自己與劉成一樣,都算是政治平衡與妥協中,不得不妥協掉的那一部分。用自己的冒險,換來太后對這次試探的支持,仔細算來,其實還是值得的。自己的妹子也知道,這是個當上皇后,讓自己兒子將來即位的大好機會,肯定不會拒絕這種交易,肯背地裡派人來通知自己一聲,已經算是對的住自己。只是第二件事,卻比第一件事難辦多了。給公主找個面首?這事萬一玩脫了,還是自己倒黴。再說,要找個靠譜的面首,還要公主滿意的,哪那麼容易啊?

“永寧的事先不急,咱們先做正事。忠奸善惡,一試便知。小張伴伴,能攜印而走,不與張鯨同流合污,可見稱職。三位閣老,也能稱病不出,不在那些詔書上附署,亦是朝廷干城。只是李世達等三人,有負聖恩,居然真的信了那些鬼話,真當朕不能除了他們?還是那位楊賊手下的九頭蟲,真有惑人心智之能,讓三位朝廷的老臣,都肯聽信他的妖言,去信那什麼虛君實相的話。”

鄭國寶心想,張誠攜印而走,多半也是被皇帝保護起來,否則東廠怎麼可能找不到他的下落。這回消滅張鯨之後,這位小張伴伴怕是要成爲一顆新星,在內廷之中呼風喚雨了。不過他比張鯨聰明,應該不會和自己爲敵。他壓根就沒打算給萬曆科普虛君實相的優劣,只順他的話頭道:“這些人一來是老糊塗了。二來麼,那個姓龍的,竟然能讓楊應龍把幾個女兒都許給他,可見確實有些禍亂人心的本事,幾位老臣受了他的矇蔽,也不奇怪。至於下面那些大臣,他們本就有自己的私心,受了蠱惑也不奇怪。但不知天家目前武備如何?須防範老閹奴狗急跳牆。京營兵士倒是堪用,只是不知其中有無逆黨混雜。”

“內兄放心。這計策定好之後,朕已經派了心腹之人,到遼東傳旨,命寧遠伯派兵進京勤王。李家的數千虎狼家丁,足夠對付這羣叛黨了。這回內兄回京,也可以看做是一個信號,朕也準備動手,開始收拾這些亂臣賊子。內兄,我與若男已經商議妥當了,這一戰,就由內兄指揮,不知內兄可有此膽量?”

鄭國寶忙起身離座“天家有命,臣不敢不遵。只是臣從未領兵帶隊,不曾經過戰陣,只怕有負聖恩。耽誤了大事,那就更無顏面見君上。”

“誒?內兄怕些什麼,左右不過是些土雞瓦犬,何堪一擊。不拿他們祭刀,將來內兄又該如何掛帥出征,掃蕩播州?常洛夭亡,朕的江山,日後定是常洵的。他坐江山,不能離開你這個舅父幫襯,你不趁着現在多積累些功勞,將來也不好輔佐他。不必多言,鄭國寶聽旨!”

第256章 考教第408章 火併第280章 風暴第365章 守孝第426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15章 虔誠第126章 收割(三)第65章 俠義丐幫第17章 暗流涌動第427章 整肅(一)第241章 飄香院第100章 劍掃華陰(三)第139章 重生(一)第103章 煙消雲散(六)第441章 東廠(三)第302章 眼看他起高樓第331章 斷香第266章 寶藏第148章 笑紅塵第290章 鳳落第299章 鹽務第461章 奪關(六)第174章 絕望第395章 搶手第234章 潞王就藩第352章 操練第222章 收服平一指(一)第226章 鄭娘娘第340章 翻臉第76章 肥羊拱門(下)第345章 不低頭第5章 縣令白斯文第443章 東廠(五)第83章 一箭雙鵰(四)第321章 進發第127章 收割(四)第484章 尾聲第476章 滅播(一)第7章 千金買官第393章 投軍第384章 奪帥(三)第216章 神醫風範第350章 炮營第275章 忠誠第354章 後怕第458章 奪關(三)第480章 滅播(五)第371章 並派(一)第454章 婁山(五)第315章 虔誠第108章 攤牌第310章 上京(一)第315章 虔誠第127章 收割(四)第430章 整肅(四)第406章 佈局(五)第423章 盟主(四)第22章 京師來客第374章 並派(四)第198章 釣魚第343章 驅楊第413章 新規第479章 滅播(四)第188章 大變活人第136章 欠債第181章 崔少白第379章 並派(九)第101章 劍掃華陰(四)第50章 喜相逢(一)第40章 聖姑第87章 重回華山第196章 端倪第210章 魔頭下落第357章 怒火第232章 江陵舊部第287章 豪俠第429章 整肅(三)第245章 掃盡浮華第14章 劉府攻防第28章 雲腿第194章 同歸於盡第126章 收割(三)第49章 牧羊曲第420章 盟主(一)第27章 午夜追擊第49章 牧羊曲第406章 佈局(五)第208章 長槍陣與鐵騎兵第228章 朝天闋(二)第256章 考教第77章 豐收第81章 一箭雙鵰(二)第468章 奪關(十三)第272章 陪審第164章 特使到來第381章 並派(十一)第479章 滅播(四)第359章 圓寂第93章 傳劍(一)第335章 生意
第256章 考教第408章 火併第280章 風暴第365章 守孝第426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315章 虔誠第126章 收割(三)第65章 俠義丐幫第17章 暗流涌動第427章 整肅(一)第241章 飄香院第100章 劍掃華陰(三)第139章 重生(一)第103章 煙消雲散(六)第441章 東廠(三)第302章 眼看他起高樓第331章 斷香第266章 寶藏第148章 笑紅塵第290章 鳳落第299章 鹽務第461章 奪關(六)第174章 絕望第395章 搶手第234章 潞王就藩第352章 操練第222章 收服平一指(一)第226章 鄭娘娘第340章 翻臉第76章 肥羊拱門(下)第345章 不低頭第5章 縣令白斯文第443章 東廠(五)第83章 一箭雙鵰(四)第321章 進發第127章 收割(四)第484章 尾聲第476章 滅播(一)第7章 千金買官第393章 投軍第384章 奪帥(三)第216章 神醫風範第350章 炮營第275章 忠誠第354章 後怕第458章 奪關(三)第480章 滅播(五)第371章 並派(一)第454章 婁山(五)第315章 虔誠第108章 攤牌第310章 上京(一)第315章 虔誠第127章 收割(四)第430章 整肅(四)第406章 佈局(五)第423章 盟主(四)第22章 京師來客第374章 並派(四)第198章 釣魚第343章 驅楊第413章 新規第479章 滅播(四)第188章 大變活人第136章 欠債第181章 崔少白第379章 並派(九)第101章 劍掃華陰(四)第50章 喜相逢(一)第40章 聖姑第87章 重回華山第196章 端倪第210章 魔頭下落第357章 怒火第232章 江陵舊部第287章 豪俠第429章 整肅(三)第245章 掃盡浮華第14章 劉府攻防第28章 雲腿第194章 同歸於盡第126章 收割(三)第49章 牧羊曲第420章 盟主(一)第27章 午夜追擊第49章 牧羊曲第406章 佈局(五)第208章 長槍陣與鐵騎兵第228章 朝天闋(二)第256章 考教第77章 豐收第81章 一箭雙鵰(二)第468章 奪關(十三)第272章 陪審第164章 特使到來第381章 並派(十一)第479章 滅播(四)第359章 圓寂第93章 傳劍(一)第335章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