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出警

永治二十三年六月初五,是極其重要的一天。

今天是永治皇帝出宮的日子,陳嘯庭天沒亮就從沈府離開,然後騎馬趕到了儀鸞司。

手下百戶們比他來得更早,在簡單重複了昨日演練的內容後,陳嘯庭便下令手下百戶們各歸其位。

這一次,包括百戶在內的所有人,全都換上了那身沉重的金色鎧甲,而且手裡還得拿着各種沉重的兵器。

作爲副千戶的陳嘯庭,卻不用和手下人一樣遭罪,他只需要穿着代表副千戶的紫色官服,挎着繡春刀就可以。

之所以會是這樣安排,除了因爲陳嘯庭地位所帶的特權,更多是因爲他要在皇帝出行的隊伍中前後銜接,這就要求他穿戴必須輕便。

當太陽從宮城外升起時,負責此次出行的各個衙署,都已經準備完畢。

從皇帝居住的玉虛宮,一直到外面禁城南面的正大門,都有身着華麗鎧甲的錦衣衛大漢將軍站崗。

在宮門外,卻是比宮內有着更多人,其中就包括剩下的一千五百餘名大漢將軍,這些人此時都騎着馬。

而實際擔負護衛任務禁軍士兵們,則都甲冑齊全攜帶武器,人數竟是比錦衣衛的人還要多,前前後後裡裡外外加起來,人數至少在四千人規模。

這四千人中,只有約莫一半是配了戰馬的騎兵,其餘人全都是精銳步卒。

隨着鼓樂之聲響起,皇帝的御座在大量宮女太監簇擁下,以及大批侍衛的護衛下徐徐從玉虛宮裡起駕。

玄清觀在禁城北面十多裡處玉皇山上,按道理說從禁城北門出去距離進得多。

可朱瑜雋這是天子出行,必須要堂堂正正走正大門,所以這次出行至少要繞道而三十多裡。

隨着皇帝大駕出現,道路兩側的兵卒們盡皆下拜,而朝臣們早就在宮門外等待。

此時,一輛裝飾華貴的龍輦,已經停靠在宮門外廣場上。

皇帝輦轎出現,百官在黃玉成的帶領下,盡皆叩首下拜高呼萬歲。

朱瑜雋今天精神頭不錯,緊跟他左右的除了俞培忠,另外一人便是指揮使孫閒。

待皇帝踏上馬車之際,孫閒便對身側的陳嘯庭吩咐道:“通知你的人準備好,皇上要起駕了!”

陳嘯庭立即領命而去,此時他手下的校尉們早就準備完畢,龍輦前後左右各分部兩百騎,但這個隊形要出了城才能徹底展開。

而剩下的一千多大漢將軍,則是在更外圍一些的位置,但還是比禁軍們要靠近核心。

可以說,真正處於外圍位置的,其實是上十二衛的禁軍,足見此番出行的保衛力度。

皇帝接受了百官朝拜後,此番出巡才正式開動起來。

五城兵馬司的兵卒,已經將街上的百姓清理乾淨,寬闊的大街上此時安靜得很,只有兵卒們來回巡視着。

雖然是騎着馬,但皇帝龍輦信使的速度不快,所以陳嘯庭騎馬的速度也不快。

之所以會這樣,除了是讓步卒能跟得上,更多卻是因爲走快了皇帝身子受不了,舟車勞頓可不是說說而已。

一路上,龍旗招展,莊重肅然。

在出了京城之後,整個出巡隊伍得以正式展開。

已皇帝龍輦爲中心,在錦衣衛和禁軍的數重防衛之下,構建出了一個前後長五里,左右寬四里的安全區出來。

隊伍徐徐前行,期間也把陳嘯庭累得不輕,他得不停到各處去巡視手下人的位置。

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兩千人必須要在視線範圍外,保持相對穩定的隊形。

不只是城內安排了清場,出了城後其實也是一樣,沿途百姓早在兩天前就被全部強制遷走。

當距玉皇山只有十里時,陳嘯庭便提前派了一千多校尉,立即先到山腳下去擺開儀仗。

簡單來說,就是大漢將軍們要從山腳列隊站到玄清觀內,要讓皇帝的威嚴提前籠罩玉皇山上下。

通往玉皇山的路很安詳,當時間快到中午時候,出巡隊伍終於來到了玉皇山下。

此時龍輦已不能再用,於是便有十六名力士擡出了輦轎,皇帝本人換了輦轎之後繼續趕路。

雖然可以用更多人來擡轎子,但上山的路並不太寬,所以只能保留這十六個人。

這下,在這上山路上,陳嘯庭本人就必須要步行跟隨護衛了。

該他安排的事已經全部做完,在保證皇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他得隨時聽候差遣。

從山腳到玄清觀,直線距離不到兩裡,但還是花了小半個時辰的纔到達。

此時,一衆道士們早已等候在觀門之外,見到朱瑜雋的輦轎後這些人都老實大禮參拜。

雖然都是些的侍奉神仙出家人,但在皇帝面前他們依然是臣民。

朱瑜雋咋俞培忠的攙扶下,邁步緩緩走到一衆道士面前,此時隨行而來的官員們也都趕了過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道士們叩首拜道。

“免禮!”朱瑜雋沉聲道。

道士們這才勾着腰起身,然後分左右讓到兩邊去,中間道路則被侍衛們填滿。

望了一眼高處的玄清觀匾額後,朱瑜雋才邁步往前走去,這裡其實是他的私人財產。

因爲是皇家道觀,這裡不但比普通道觀要大,而且殿宇規制也要超出普通道觀。

因爲才完工不久,所以觀內的樹木植被還不繁盛,所以在景緻上差了些意思。

可朱瑜雋不是來看景緻的,他是來參拜顯化的道尊的,所以他直接來到了太清殿外。

道士們早已準備完畢,在一片禮樂聲中,在經歷了繁瑣的禮節之後,朱瑜雋才踏入了太清殿大門。

就在正前方,便供奉着太清道尊的神像,神像前的供桌上則擺放着一顆夜明珠。

陳嘯庭遠遠站在殿外,但他卻注意到了這顆珠子,正是他之前從白蓮教反賊的老窩中搶回來的。

也就在這時候,皇帝本人來到了大殿內蒲團前面,看着道尊神像怔怔出神。

接下來,就該朱瑜雋叩拜道尊了,這一刻所有人都不再言語。

作爲皇帝,朱瑜雋極少有跪拜的時候,除了老朱家的列祖列宗,也就只有代表道家的至高神了。

深吸一口氣後,朱瑜雋在俞培忠的攙扶下,撩起龍袍下襬緩緩跪了下去。

堅持一幕,無論殿內殿外,只要是能喘氣的人,此時都跟着跪在地上,陳嘯庭也不例外。

“朱瑜雋……叩拜道尊!”

第603章 大漢將軍第234章 暫解職務第611章 流星第790章 聯誼第597章 重開西廠第491章 再次交易第761章 拿人第801章 初問第548章 躲拖捂甩鍋第496章 帶他來見本官第726章 覆命去第637章 可有動靜第179章 聽我指示第687章 共渡第867章 俞陽王第502章 誰能走第590章 審訊第159章 黃公公第207章 手下的人第17章 堂前若市第169章 讓開第492章 烤羊第663章 告誡第345章 喝酒第609章 天降祥瑞第4章 回衙第296章 倒置第587章 投名狀第698章 城外小院第362章 危局2第719章 只需等待第207章 手下的人第225章 徐家之難第357章 見一面第503章 鬆了口氣第856章 歪念頭第88章 訓斥第581章 線索第800章 勸降第764章 總督府第80章 商議第160章 章家第163章 你兒子可就一顆腦袋第275章 兵器第261章 殺局第85章 百戶令第345章 喝酒第86章 雍西千戶所第263章 衣錦第313章 結果第638章 搶劫第353章 談生意第378章 逼問第677章 誰在開城門第731章 皇帝的心情第132章 押回去第708章 盧陽夜色第229章 府試第203章 部下第240章 請蔡洪幫忙第149章 跪着第635章 劫囚車第274章 林府第110章 士紳立雪第506章 週歲宴第828章 對話第505章 上任第727章 升堂第294章 還是你五爺第114章 迎來送往第670章 起始第120章 上元夜4第36章 開堂第675章 不能等第824章 消弭第446章 吞紙條第497章 爲什麼第351章 準備第568章 北城千戶所第432章 殺人放火時第528章 擔憂第553章 人生若初見第262章 再回廣德第298章 新舵主第231章 激烈爭吵第224章 玩兩把第771章 宣言第655章 恭喜第398章 拘謹第478章 虛實第333章 散會第447章 興和樹第360章 如影第624章 定權第564章 家宴第180章 限時離開第96章 發現第675章 不能等第739章 秉公第338章 錦衣衛來了
第603章 大漢將軍第234章 暫解職務第611章 流星第790章 聯誼第597章 重開西廠第491章 再次交易第761章 拿人第801章 初問第548章 躲拖捂甩鍋第496章 帶他來見本官第726章 覆命去第637章 可有動靜第179章 聽我指示第687章 共渡第867章 俞陽王第502章 誰能走第590章 審訊第159章 黃公公第207章 手下的人第17章 堂前若市第169章 讓開第492章 烤羊第663章 告誡第345章 喝酒第609章 天降祥瑞第4章 回衙第296章 倒置第587章 投名狀第698章 城外小院第362章 危局2第719章 只需等待第207章 手下的人第225章 徐家之難第357章 見一面第503章 鬆了口氣第856章 歪念頭第88章 訓斥第581章 線索第800章 勸降第764章 總督府第80章 商議第160章 章家第163章 你兒子可就一顆腦袋第275章 兵器第261章 殺局第85章 百戶令第345章 喝酒第86章 雍西千戶所第263章 衣錦第313章 結果第638章 搶劫第353章 談生意第378章 逼問第677章 誰在開城門第731章 皇帝的心情第132章 押回去第708章 盧陽夜色第229章 府試第203章 部下第240章 請蔡洪幫忙第149章 跪着第635章 劫囚車第274章 林府第110章 士紳立雪第506章 週歲宴第828章 對話第505章 上任第727章 升堂第294章 還是你五爺第114章 迎來送往第670章 起始第120章 上元夜4第36章 開堂第675章 不能等第824章 消弭第446章 吞紙條第497章 爲什麼第351章 準備第568章 北城千戶所第432章 殺人放火時第528章 擔憂第553章 人生若初見第262章 再回廣德第298章 新舵主第231章 激烈爭吵第224章 玩兩把第771章 宣言第655章 恭喜第398章 拘謹第478章 虛實第333章 散會第447章 興和樹第360章 如影第624章 定權第564章 家宴第180章 限時離開第96章 發現第675章 不能等第739章 秉公第338章 錦衣衛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