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伏兵盡出

漢王府裡,漢黨雲集,大排筵宴。

陳瑛做爲漢王的首席幕僚,坐在最上首,前些天的失魂落魄已全然不見,陳瑛一臉的神采飛揚,他舉起杯子,向漢王大聲賀喜道:“楊旭入獄,可見皇上心意已決,恭喜殿下,守得雲開見月明!”

漢王志得意滿,舉杯謝道:“說來,還是部院之功,若非當年部院大人力勸本王留京,而是赴雲南就藩,本王安有今日呢?本王見識淺薄,那時還以爲安南戰事是個帶兵的機會,如今你看,那張輔在安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卻依舊不能平定安南局勢。

他在安南如陷泥沼,拔足不得,依本王看,他這一輩子,就要扔在那窮荒僻壤了。本王當初若真個就藩雲南,如今在安南進退不得的就是本王了,一生歲月,盡數消磨在那裡,哪還能夠圖謀大位。飲水思源,本王若能成爲太子,部院當爲首功,來,本王敬部院大人一杯!”

陳瑛趕緊舉杯道:“不敢不敢,臣遇事思慮過深,反生猜忌,以致畏首畏尾,難成大齤事。殿下雄襟氣魄,無人能及,乃真英雄也!今日看來,欲成大齤事,還得殿下這樣的英雄豪傑才成!”

漢王指着他大笑:“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部院大人這是說本王只會逞匹夫之勇麼?”

陳瑛諂媚道:“臣哪兒敢!劉邦項羽,皆世之英雄。他們哪裡是不讀書了,這都是不得志的書生們酸溜溜的牢騷話罷了。劉項二人非不讀書,而是學而致用,不似一班腐儒,食古不化,拘泥於書罷了!”

漢王大笑,滿堂心腹急忙湊起,舉杯先敬漢王,再敬陳瑛。

亂烘烘舉杯致敬一番,漢王忽然一聲嘆息,放下杯子道:“解縉是倒了,楊旭也倒了,父皇果真愛我呀!奈何,朝中食古不化的腐儒們依舊死不絕,他們抱着‘立嫡立長’的貞潔牌坊就是不撒手,父皇什麼時候纔會廢立儲君呢?”

陳瑛道:“儲君,國之根本。自古儲君廢立,莫不是了不得的大齤事,如那漢劉邦,開國之君,一言九鼎,滿朝文武莫敢忤逆,他嫌棄長子劉盈生性懦弱、才華平庸,欲立次子如意,還不是要循序漸進,百般試探羣臣心意麼。當今皇上雖是乾綱獨斷,在此大齤事上,也不能不予謹慎,總要有個過程的。”

陳瑛說到這裡,撫須笑道:“劉盈終不曾廢,得益於商山四皓的扶持,可惜了,當今太子卻沒有商山四皓,只有楊旭解縉這哼哈二將,如今他這左膀右臂盡皆進了詔獄,欲廢太子,還不易如反掌?

老臣一生唯謹慎,先前不敢判斷皇上心意,所以竭力勸阻殿下盡出全力,以防萬一。如今天意昭昭,再明顯不過,咱們的人可以直截了當,上書皇帝,請求廢太子,立漢王了!老臣也會親自上疏,爲殿下請命!”

陳瑛做事一向謹慎,總是未慮勝而先慮敗,打着狡兔三窟的主意,一旦失敗,就可以不失元氣,蜇伏起來,以候機會。這一次也是這樣,在彈劾解縉,間接動搖太子之位的過程中,他只授意俞士吉找些新晉的御使言官打頭陣,不但他自己沒有出面,就連俞士吉乃至下面幾個得力的手下都沒有出手。

不但他還留有相當大的實力沒有暴露出來,就是這些年來漢王明裡交結、暗中勾引,好不容易攢下的那些文武班中的人脈、吸納的那些黨羽,都在他的勸阻之下按兵不動,以防提前暴露全部實力。

而今皇帝想廢太子的意圖已經再明顯不過,陳瑛終於決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連他這位漢王派的首席軍師都要赤膊上陣了,其他人自然也就沒有再保留實力的必要。

漢王大喜,舉杯道:“來,爲你我共攘盛舉,乾杯!”

翌日早朝,依舊按着流程,先處理接見外使事、陛辭出京官員事、進京朝覲見駕事,這一環節大多數時候就是走個過場,一年下來,也難得真個用上兩回。

底下文武百官都憋足了勁兒等着,有打算力保太子的、有打算攻訐太子的、有打算爲輔國公求情的,有打算繼續落井下石的,陳瑛等人則打算旗幟鮮明地公開支持易儲,力保漢王上位。

沐絲詢問道:“有無官員遣祭覆命、有無官員升遷謝恩、有無官員到京陛見,有無外國使節赴京?”

底下鴉雀無聲。各路大佬攢足了勁兒準備開戰呢,誰那麼不開眼,這時候拿些亂七八糟的事兒給大家添亂?

可是,不開眼的人還真有,滿朝文武拿這個人還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爲這個人是皇帝。

沐絲問完不見有人回答,就要宣佈百官奏事。

在明朝宣德以前,早朝奏事非常重要,那時候人主親裁萬機,很多大齤事是在金殿上商議、決定的。直到宣德駕崩,英宗繼位,英宗是個九歲的孩童,不具備當朝處斷國事的能力,凡事用輔政大臣決斷,早朝才變成形式,而且就此形成慣例。

不料沐絲拂塵一拂,剛要說話,御座上的朱棣突然咳嗽一聲道:“今天,各衙門官停了御前奏事吧,有事具本上奏就是。朕有一件大齤事要說,朕尚未回京時就下旨議遷都,如今過了好些時日了,朕想知道,衆臣工議了這麼久,有沒有拿出個章程來啊?”

百官面面相覷,被皇帝這突如其來的問話給弄懵了,陳瑛、黃真、楊榮、黃淮等一衆大臣踏出一隻腳去,連一口丹田氣都提到了嗓子眼兒上,就等沐絲喊一句:“百官有本早奏,無事退朝……”便大喝一聲“臣有本奏!”衝將出去,可這一下……

幾個人把踏出去的腳又慢慢收了回來,金殿上靜了好久。

總不能就這麼把皇上撩在那兒吧?翰林院學士慕容嶸鑄率先反應過來,出班跪倒,高聲奏道:“臣翰林院慕容嶸鑄,奉詔以後,臣與翰林院同僚仔細議論過,臣以爲,金陵僻在東南,不足控馭西北,非勝地也。皇上意欲遷都,實爲英明之舉,然遷都北京,卻有失妥當!”

朱棣挑了挑眉毛,問道:“哦,有何不妥?”

慕容學士道:“縱觀歷史,建都其地而享祚長久的一是河洛地區的開封、洛陽,一是關中地區的長安、咸陽。太祖高皇帝當年就有意將都城遷至關中,關中‘據百二河山之勝,可以聳諸侯之望’,乃是都城絕佳所在!”

這位學士就是陝西籍,得着機會,便竭力推銷起了自己的家鄉,他話音剛落,一向在朝堂上只顧打瞌睡,萬事不參與的太常寺卿柳岸跳了出來,奏道:“皇上,長安、咸陽歷宋元兩朝,已然敗落不堪,如何可爲京城?洛陽四面受敵,非用武之地,開封就更不用說了,黃河在側,不但不能爲其屏障,四時氾濫,反成禍害,亦非佳地,所以,臣以爲亦不可取。”

朱棣問道:“那麼你覺得何處可爲都城?”

柳岸道:“將燕京與長安、洛陽、汴梁相比較,臣認爲燕京形勢最優,天地間之形勢,大抵無如燕京,滄海繞其東,太行峙其西,後枕居庸,前襟河濟,饒谷馬魚鹽果窳之利。順天爲皇居,東南轉漕,秦晉入衛,形勝甲天下!”

朱棣精神大振,立即道:“柳愛卿所言甚是有理!”

話音剛落,本來心懸太子安危,不想就此事發表意見的大學士丘浚火了,騰地一下跳了出來,大聲道:“居庸,吾之背也;紫荊,吾之吭也。以燕京爲都城,切近北狄,恐其反扼我之吭而拊我之背,東臨滄海,近在咫尺,如有寇自海上來,亦難防蔽!”

柳岸馬上道:“燕京北有雄關,又有遼東以扼韃靼,以我大明之強,何慮之有?東雖臨海,卻是內海,有遼東、山東狹峙,拱衛內海,如果都不能抵禦外寇自海上來,那麼就算都城遷得再遠,能阻止敵寇鐵蹄兵臨城下麼?”

兩個人這一開頭,文武百官想不計較都不成了,紛紛開口,七嘴八舌,那反對遷都的官員,在整個金殿上十成中佔了八成,這一通批駁,把同意遷都他處的罵作鼠目寸光,把同意遷都北京的罵作諂顏媚上,罵得金殿狗血處處。

如此種種,聽在朱棣耳中,簡直就跟直接指着他的鼻子罵他差不多,朱棣那張大黑臉越來越黑。滿朝文武也不理會,本來就是指桑罵槐麼,皇上臉色越難看,他們心中越快意,衆大臣捉對兒廝罵,這一罵就罵到了天將正午。

朱棣忍無可忍,沉着臉拍案喝道:“衆卿既無定議,那麼遷都一事,就繼續議下去,無論多久,一定要拿出個定論!退朝!”

朱棣霍地一下站起來,轉身剛要走,黃真和陳瑛忍不住一齊踏出朝班,高聲叫道:“陛下慢走,臣有本奏!”

朱棣扭頭一瞧,居然是都察院的左右手。

陳瑛和黃真互相看看,誰也不願謙讓,朱棣一指黃真,點名道:“黃卿有何話說?”(。

第392章 天羅第771章 機會第180章 大排查第826章 三封信第373章 破局第982章 我欲我行第878章 天下有爭第708章 剎那靈機第485章 雲譎風詭第154章 帝王心思第934章 爲了你,好好的第98章 回馬槍第518章 管殺不管埋第301章 給力的老闆第830章 美人情重第834章 以千制千第58章 一把梳子引起的戰爭第925章 洗三朝第26章 悲傷的庚員外第938章 二進宮第676章 陳瑛的風格第726章 復出的訊號第959章 分道未揚鑣第44章 收網第245章 吃定了你的霸王餐第427章 示警俏佳人第136章 我是你大爺!第858章 牽線木偶的線第523章 再回頭第570章 釋恩第733章 戰神?第827章 欲求敲門磚第684章 由他鬧吧第163章 先打五板第232章 打醬油的日子結束了第880章 女人的命運第260章 你要臉,我就打臉!第724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208章 海妖第411章 狹路相逢第804章 別給他說話的機會第793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625章 風蕭蕭兮第33章 預謀殺人第413章 新官上任第567章 哈達城主第457章 投石問路第650章 誰敢轟城?第903章 驅狼鬥虎第859章 信譽破產第978章 一怒爲我兜共第262章 行刺三人組第1032章 不再逃第723章 未出滿月做將軍第884章 一箭雙鵰第105章 李代桃僵第65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885章 飛揚跋扈第550章 女主內第540章 行刺第142章 秀才遇見兵第381章 和叔叔私奔第686章 幻人第746章 麻雀第244章 你禁足,我翹家!第665章 夜間語第1001章 利字擺中央第886章 風月無邊第493章 預熱第409章 草詔人選第574章 討價還價第211章 碰撞第751章 懷春第855章 曲直可輪轅第210章 大駕光臨第171章 找揍第531章 談判第84章 一片含羞草第612章 暢所欲言第512章 順水推舟第498章 臣爲陛下堵!第568章 一本萬利第213章 計議第874章 騙子相會第523章 再回頭第363章 騷人第486章 下不爲例第837章 撒網第629章 曙光第454章 借刀、借勢第889章 不叫的狗第485章 雲譎風詭第308章 利動人心第482章 鷙鳥將擊第2章 鞘藏寒氣繡春刀第969章 因果卜前程第296章 自古華山一條路第605章 埋種第506章 明爭暗鬥第205章 着落
第392章 天羅第771章 機會第180章 大排查第826章 三封信第373章 破局第982章 我欲我行第878章 天下有爭第708章 剎那靈機第485章 雲譎風詭第154章 帝王心思第934章 爲了你,好好的第98章 回馬槍第518章 管殺不管埋第301章 給力的老闆第830章 美人情重第834章 以千制千第58章 一把梳子引起的戰爭第925章 洗三朝第26章 悲傷的庚員外第938章 二進宮第676章 陳瑛的風格第726章 復出的訊號第959章 分道未揚鑣第44章 收網第245章 吃定了你的霸王餐第427章 示警俏佳人第136章 我是你大爺!第858章 牽線木偶的線第523章 再回頭第570章 釋恩第733章 戰神?第827章 欲求敲門磚第684章 由他鬧吧第163章 先打五板第232章 打醬油的日子結束了第880章 女人的命運第260章 你要臉,我就打臉!第724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208章 海妖第411章 狹路相逢第804章 別給他說話的機會第793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625章 風蕭蕭兮第33章 預謀殺人第413章 新官上任第567章 哈達城主第457章 投石問路第650章 誰敢轟城?第903章 驅狼鬥虎第859章 信譽破產第978章 一怒爲我兜共第262章 行刺三人組第1032章 不再逃第723章 未出滿月做將軍第884章 一箭雙鵰第105章 李代桃僵第65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885章 飛揚跋扈第550章 女主內第540章 行刺第142章 秀才遇見兵第381章 和叔叔私奔第686章 幻人第746章 麻雀第244章 你禁足,我翹家!第665章 夜間語第1001章 利字擺中央第886章 風月無邊第493章 預熱第409章 草詔人選第574章 討價還價第211章 碰撞第751章 懷春第855章 曲直可輪轅第210章 大駕光臨第171章 找揍第531章 談判第84章 一片含羞草第612章 暢所欲言第512章 順水推舟第498章 臣爲陛下堵!第568章 一本萬利第213章 計議第874章 騙子相會第523章 再回頭第363章 騷人第486章 下不爲例第837章 撒網第629章 曙光第454章 借刀、借勢第889章 不叫的狗第485章 雲譎風詭第308章 利動人心第482章 鷙鳥將擊第2章 鞘藏寒氣繡春刀第969章 因果卜前程第296章 自古華山一條路第605章 埋種第506章 明爭暗鬥第205章 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