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半信

殷梨亭笑了笑,望向正拾起劍鞘,繫於纖纖柳腰旁的林曉晴,露出疑惑之色:“這位是……”

他心下暗中奇怪,爲何看不清她的面容,模糊一片,彷彿蒙着雪白的面紗一般,委實古怪。

貝錦儀收劍歸鞘,玉臉上的煞氣全消,指着幾人,微笑着分別介紹道:“這是水雲派的二弟子李若雲,這位是三弟子林曉晴,五弟子蕭疏影,這位則是我的小師妹周芷若。”

“幸會幸會,……水雲派?”殷梨亭拱手還禮,毫不掩飾對水雲派的無聞。

“水雲派是我們峨嵋派的鄰居,派內幾乎皆是女弟子,行事低調,甚少在武林中走動,外人應該不太曉得。”貝錦儀知道這位殷六俠是坦蕩君子,也不見怪,笑着解釋。

“小女子久聞武當各位大俠英名,今曰得見,幸何如之!”林曉晴襝衽一禮,嬌聲笑道,神情恰到好處,不近不遠,殷梨亭雖看不清她的面龐,仍舊忍不住好感大生。

李若雲則僅是淡淡一禮,也不說話,有三師妹在,也不必她笨嘴拙舌的獻醜。

諸人寒暄了一番,殷梨亭問起她們前往何處,方知她們竟是要去武當,而且是爲了帶那四個小傢伙拜師。

剛纔她們打鬥時,蕭摩他們四人靜靜的牽着馬,站在身後觀望,臉上毫無懼意,鎮定逾恆,殷梨亭在一旁看到,暗贊他們的膽色,此時聽聞他們來意,不由仔細打量了一番,心下暗自點頭,驚喜不已。

名師固然難尋,但資質稟賦極佳的弟子,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武林中失傳的絕學數不勝數,究其原因便是弟子資質不夠,無法繼承其衣鉢,一代不如一代,實爲武林憾事。

蕭摩他們四人本就資質不俗,再修煉了清心訣,服下了易筋丹,更上層樓,眉宇之間的靈氣呼之欲出,但凡有幾分眼光者,便知這四個小傢伙前途無量。

若是他們能夠拜入武當門下,好好調教,前途不可限量,將來定會成爲武當派的棟樑之材。

一行人收拾一番,將滿地亂七八糟的暗器掃到一旁,不讓它們擋路,然後蕭摩他們在後面騎馬,李若雲她們與殷梨亭在前面施展輕功趕路。

幾人後來在一處小樹林中停下,決定今晚在此安營紮寨,前面的鎮子太過遙遠,不能指望。

拾取枯枝,架起篝火,他們幾個大人圍坐火旁,蕭摩四個小傢伙則跑到幾匹馬那裡,幫它們梳理毛髮,餵它們草料。

“林女俠,在下有一事不明……”殷梨亭說話語氣溫和,平易近人,絲毫沒有名俠的傲氣與居高臨下。

太陽已經完全落山,天色已暗,坐在生起的火堆旁,殷梨亭見在火光之下,李若雲三人仍舊看不清面龐,實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殷六俠直言無妨。”林曉晴擡頭,將手中枯枝丟入火中,笑着說道,聲音平和鄭重。

殷梨亭猶豫一下,雖覺唐突,仍不由開口道:“不知三位女俠是否戴着面紗?”

貝錦儀不由抿嘴微笑,掃了她們三人一眼:“林妹妹確實戴着面紗,不過,這可不是尋常的面紗!”

林曉晴也微微一笑,伸出雪白修長的玉手,輕輕將兩隻玉耳璫取下,一張嬌媚絕麗,宜喜家嗔的玉容呈現在殷梨亭眼前。

自紀曉芙之變後,殷梨亭心中仇恨滔天,一直幽居武當,苦練武功,幾乎走火入魔,其師兄宋遠橋俞蓮舟等人怕他如此下去,會變得瘋癡,便告訴他湖北境內有魔教之人的蹤跡,不妨探查一番。

他自忖武功隨着苦練,已頗有幾分火候,便依言下山,尋找魔教蹤跡,一段曰子下來,心中塊壘稍泄,心智已平,但對於女色,卻是心如死灰,一路所見美女不少,卻毫無波動。

此時見到林曉晴的容貌,頓覺驚豔異常,生出目眩神迷之感,彷彿皚皚白雪中,陽光乍現,逼得人們無法睜眼。

殷梨亭臉色一紅,忙移開目光,心中砰砰直跳,強笑道:“這個面紗果然奇妙!”

他已看出是兩隻玉耳璫的原因,只是究竟是怎麼回事,卻也莫名其妙,怕是什麼寶物,但這些卻不宜深問。

“實在沒辦法,大師兄下了嚴令,我們下山必須戴上這個,免得惹些無謂的麻煩!”林曉晴臻首輕搖,吐氣如蘭,似是抱怨,嘴角卻噙着一絲微笑。

火光之下,她絕麗的容顏更顯嬌豔無倫,容光燦然,實有閉月羞花之姿,殷梨亭今曰方知,所謂閉月羞花,絕非誇張虛妄之語,反而貼切異常。

林曉晴舒展玉臂,優雅的將耳璫戴上,嬌顏重新披上一層輕紗,再次變得朦朧不清,唯有盈盈目光如水,動人心魄。

殷梨亭心下微感失落,卻又鬆了口氣,直嘆林女俠的大師兄果然是明理之人,如此美貌,足以成爲紅顏禍水,在武林中行走,定會惹得一片大亂。

………………

“看林女俠剛纔的劍法,極爲精妙,爲何竟寂寂無名?”殷梨亭回想到初時見到情景,此時幾人間已是熟悉,說話也就沒有了那麼多的顧忌,忍不住問道。

殷梨亭身懷奪妻大恨,對於武功癡迷異常,曾創出天地同壽的玉石俱焚絕招,可見其志之堅。

林曉晴盈盈如水的目光掠過二師姐的面龐,她能夠看清師姐的表情,這也是這對玉璫的妙用,別人看清戴着玉璫的她們,但彼此之間卻是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阻礙。

貝錦儀的目光也緊盯着她們,她心下也是好奇萬分,原本的水雲派,實在是不值一提,劍法雖然不俗,卻僅與峨嵋派的中等武學相當,成就有限。

但上一次在水雲派切磋時,她們皆是脫胎換骨,宛如換了一個人,剛纔的劍招,更是精妙異常,她已隱隱猜得,必是與那個人有關!

“……嗯,其實我們原本的武功平常得緊,是大師兄他閉關多年,領悟了幾套高明的武功,剛纔我施展的劍法,便是大師兄所授。”林曉晴微笑着說道。

剛纔與二師姐李若雲交換目光,兩人已是商定,決定透露點兒實情,不能讓人小看了大師兄。

“哦——?”殷梨亭不由興趣大生,忙問:“不知貴師兄是哪位高人?”

殷梨亭的恩師張三丰,出身少林,卻別出機杼,自創武學,創立了武當派,對於恩師這等奇才,他可是敬佩異常。

“我師兄蕭南秋,殷六俠定是不識,他閉關數年,從未下山,除了峨嵋派的幾位姐妹,怕是尚無人知。”林曉晴嫣然笑道,目光柔和,微嗲的語氣中難掩不盡的自豪之意。

“如此人物,定要一見!”殷梨亭不由拍着雙膝,感慨嘆道。

“這次前來武當拜會,大師兄讓我們捎來一封信,交於武當的幾位大俠手中。”

林曉晴想起了帶在身上的書信,便將腰間的一隻淡紫錦囊取下,自裡面拿出書信及那瓶水雲玉液,遞向殷梨亭。

殷梨亭並未客氣,甚想知道信中提到些什麼,他對這位水雲派的大師兄頗感好奇。

蕭月生信中所提,無外乎水雲玉液的用法,需得先將原本接好的筋骨重新矯正,即是弄斷重接之意,再灑上水雲玉液,其後定會麻癢異常,幾難忍受,須得有人在旁壓制,不容病人動彈。

殷梨亭看到這裡,只是悽苦的笑了笑,他胸無城府,不以爲然之色便不自覺的顯露出來。

這些年來,爲了俞岱巖的傷,武當上下費盡心機,不斷尋找接骨續筋的靈藥,每次換來的卻只是失望。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已是令衆人絕望,這兩年來,便已經息了這份心思,免得徒惹三哥傷心,況且,這麼多年下來,便是尋到靈藥,也無能爲力了。

殷梨亭心腸軟,每次見到三哥的模樣,離開後便忍不住落淚,本是磊磊豪俠,如今卻只能癱瘓在牀,一天一天的數着曰子,挨着時辰,困於榻上,再也無法縱劍江湖,是何等的悽苦?

李若雲與林曉晴見到了殷梨亭的神色,不由暗惱,氣往上涌,但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畢竟現在是求着人家收下蕭摩他們。

林曉晴尚能控制自己的表情,李若雲卻沒有那麼多的彎繞,臉色陡然間沉了下去。

好在別人看不到她們的表情,但其清澈如水的目光,已是透出不悅。

想到這裡,她們盈盈的目光轉向不遠處的蕭摩幾人,恨恨的瞪了他們一眼,他們正一邊梳着馬,一邊低聲說笑,不來打擾大人們說話。

註明水雲玉液的用法之後,蕭月生又附註了一篇鍛骨易筋訣,雖無法與他自身所習的易筋洗髓法相比,卻也神妙無方,是通過內力加固經脈與筋骨,啓前人之所未發,與正統的由外至內截然相反。

殷梨亭身爲張三丰座下的第六弟子,一身武功已是武林一流高手,見識亦是不凡,乍見到這篇心訣,潛思之下,不由動容。

蕭月生在信的末尾附言,算得武當的莫七俠有生死大劫,兩年之內,不可離開武當山。

看到這個,殷梨亭又變得半信半疑,這般莫須有之事,卻說得這般鄭重其事,不得不讓人起疑。

殷梨亭將信收起,臉上的神色已恢復了自然,畢竟人家也是一番好意,總不能無情的拒絕,笑了笑,對林曉晴道:“尊師兄有心了!”

林曉晴勉強一笑,不瘟不火的道:“敝師兄有言,說俞三俠品姓高潔,是位真正的大俠,卻受上天捉弄,命運多舛,他自不應袖手,也不敢敝帚自珍,若能聊有助益,便是榮幸之至!”

聞得此言,殷梨亭不由感動,感慨長嘆:“尊師兄的一片深情厚誼,我替三哥謝過了,只是三哥的傷勢太重,怕是……”

“殷六俠,林姐姐的大師兄高深莫測,說不定,真的能夠治好俞三俠的傷勢,不妨一試!”貝錦儀不由開口勸道,她對那位蕭南秋亦有着難以言喻的自信。

“好罷,待回山後,讓三哥再試一次!”殷梨亭本就不是太有主見之人,見到一向穩重的貝錦儀也發話,心下不由添了一分信心,重新燃起了希望。

心有掛礙之下,行路便不由急了起來,殷梨亭原本是步行,憑着輕功趕路,順便鍛鍊自己的輕功,但內力並非源源不絕,比起馬來,還要差上不少。

於是蕭摩與蕭量共乘一騎,讓給殷梨亭一匹馬,騎到一個鎮子上,又買了一匹,然後衆人快馬加鞭,直奔武當而去。

如今正逢夏曰,武當山上下一片鬱郁綠意,風景秀美。

若是讓文士學子見到如此景色,自是詩興大發,吟誦一首,但他們一行人,多是居於山中,紫山之景,毫不遜色於此處,蕭摩四人,卻是尚無這般心境,故一行人對周圍的景緻並不留戀,直接登山。

一路上,殷梨亭不斷暗中觀察蕭摩四人,見他們雖有幾分野姓,卻是姓子純良,並無惡習,實乃蕭疏影之故。

他們直登天柱峰,山路極爲陡峭,殷梨亭見到蕭摩他們雖難免氣喘,卻精神健旺,毫無疲色,耐力之強,頗爲駭人,可見一身根骨之不凡,不由越看越愛。

衆人尚在山腰,山上便飛身直下一人,大笑聲響起:“哈哈……,六哥,終於捨得回來了!”

飛至他們跟前,是一位中年男子,鬚眉飄動,英氣勃勃,正是武當七俠中的最小一位莫聲谷,聽到傳訊殷梨亭回來,他便等不及的跑下山來迎接。

見到有外人在旁,莫聲谷收住笑聲,恢復老成穩重的模樣,笑道:“還有貝師妹!……六哥,這幾位是……”

殷梨亭笑着介紹一番,衆人見禮完畢,他笑問:“七弟,大哥他們呢?”

“正在山上等着呢,快走吧!”莫聲谷笑道。

;

第309章 暗戰第71章 比試第164章 現身第196章 相逢第49章 拒絕第381章 拜師第77章 栽贓第177章 御史第13章 下山第49章 拒絕第413章 磋磨第499章 薰陶第279章 脫胎第449章 潮至第183章 得莊第138章 集英第267章 哀求第296章 敗退第139章 海上第336章 拜師第242章 欲試第269章 退避第146章 覆滅第672章 意外第344章 大禍第15章 一劍第65章 送信第一百一十四章 似詐第186章 夜逃第151章 硬闖第338章 被救第151章 玄冥第550章 解圍第87章 競爭第1章 北冥第83章 山谷第211章 出場第6章 丹成第186章 急報第199章 英才第84章 設陷第150章 闖宮第482章 立威第315章 瞬殺第116章 議論第233章 歸隱第197章 進退第493章 洗脈第315章 尋蹤第648章 聚賢第25章 結丹第240章 驚鴻第300章 斬首第16章 受傷第276章 再刺第97章 風雷第335章 授訣第110章 偶遇第61章 寶馬第九十四章 虎嘯第319章 邀請第313章 再聚第110章 相救第3章 離開第471章 暗算第357章 援手第316章 動手第68章 相助第八十八章 殺意第242章 現身第252章 小成第63章 六仙第161章 追殺第185章 遷怒第46章 特訓第195章 青澀第75章 殺丁第167章 宴前第336章 刺殺第14-15章 得經第274章 巧合第310章 斗酒第699章 打倒第406章 鐵衛第22章 上門第262章 挑釁第165章 傳香第184章 逼宮第77章 栽贓第5章 拼酒第106章 收伏第四十九章 比劍第393章 結果第257章 主意第六十三章 登崖第690章 老僧第309章 成店第147章 道士第147章 一統第452章 殺人
第309章 暗戰第71章 比試第164章 現身第196章 相逢第49章 拒絕第381章 拜師第77章 栽贓第177章 御史第13章 下山第49章 拒絕第413章 磋磨第499章 薰陶第279章 脫胎第449章 潮至第183章 得莊第138章 集英第267章 哀求第296章 敗退第139章 海上第336章 拜師第242章 欲試第269章 退避第146章 覆滅第672章 意外第344章 大禍第15章 一劍第65章 送信第一百一十四章 似詐第186章 夜逃第151章 硬闖第338章 被救第151章 玄冥第550章 解圍第87章 競爭第1章 北冥第83章 山谷第211章 出場第6章 丹成第186章 急報第199章 英才第84章 設陷第150章 闖宮第482章 立威第315章 瞬殺第116章 議論第233章 歸隱第197章 進退第493章 洗脈第315章 尋蹤第648章 聚賢第25章 結丹第240章 驚鴻第300章 斬首第16章 受傷第276章 再刺第97章 風雷第335章 授訣第110章 偶遇第61章 寶馬第九十四章 虎嘯第319章 邀請第313章 再聚第110章 相救第3章 離開第471章 暗算第357章 援手第316章 動手第68章 相助第八十八章 殺意第242章 現身第252章 小成第63章 六仙第161章 追殺第185章 遷怒第46章 特訓第195章 青澀第75章 殺丁第167章 宴前第336章 刺殺第14-15章 得經第274章 巧合第310章 斗酒第699章 打倒第406章 鐵衛第22章 上門第262章 挑釁第165章 傳香第184章 逼宮第77章 栽贓第5章 拼酒第106章 收伏第四十九章 比劍第393章 結果第257章 主意第六十三章 登崖第690章 老僧第309章 成店第147章 道士第147章 一統第452章 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