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林楓的擔心

大水過境,浮屍萬里,良田沃土化爲千里沼澤,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一夜間,無論先前富裕,貧賤,皆變爲流民,災民,老弱相扶,成羣結隊,無奈遠走他鄉謀生。

林楓得到消息,已在四天以後了,他當時書房讀書,聽到消息,急忙召見了羣臣。

龍江地區,萬頃良田,那片區域幾乎比燕國五州還大,蘇秦爲消滅虎賁軍,說淹就淹了,不顧百姓死活,還真是無毒不丈夫。

林楓不敢想象,失去家園,沒有糧食的百姓,無處謀生,遠走他鄉謀生的流民,會是什麼狀況。

事情沒有發生在燕國,林楓心裡依然不舒服,打仗就打仗敗,士兵戰死沙場無可厚非,馬革裹屍再正常不過了,與老百姓何干?

蘇秦決堤淹了虎賁軍,三十萬虎賁軍付出慘重代價。但他有沒想過,龍江下游及雲州城裡,來不及撤離的老百姓,不也慘遭水患麼?

難道沒有半點悲天憐憫之心,不理解百姓疾苦麼。

發水之後,春耕肯定沒戲了,流離失所也在所難免。兩國交戰,百姓遭殃,這與他長期以來信奉的道理相違背。

這一刻,林楓心中非常難過,真正體會古人所說的春秋無義戰的道理。

司徒,趙士德等人來到暖閣時,已得到了消息,面對林楓冷峻的面容,衆人誰也沒敢說話。

沉默了許久,熱茶早已冰冷,林楓託嘆口氣,向餘哲明道:“餘愛卿,馬上調集錢糧去慶州,收攏龍江一帶百姓,但凡入燕國者,均可在燕國落戶,三年內免除所有稅賦,不願落戶的,也給口飯吃,不能眼睜睜讓流民餓死。”

“皇上,龍江下游一帶,那可是數百萬百姓啊,流離失所者也有百萬之多,若全部資助,長期以往,燕國恐怕負擔不起。”餘哲明猜出林楓用意,卻不支持他的做法。

不是他鐵石心腸,不關心百姓疾苦。事情終究發生在鄭國地界上,燕國上下完全可以坐視不理。鄭國流民雖苦,可燕國也有勞苦百姓,生活亦不是很好。

“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餘愛卿不要再勸了。”林楓擺擺手,阻止了餘哲明。

不管餘哲明等人怎麼想,林楓是不會改變主意,說他心軟也罷,說他沒有狠勁也好,反正他總覺的這件事情,自己該做點什麼?

林楓不曉的自己爲何有悲天憐憫之心,或許,因爲來自不同世界,他懂的生命的價值吧!

讓安恆換了杯熱茶,喝了兩小口,林楓心情稍稍緩解,這才道:“蘇秦這麼一鬧,趙鄭兩國四十多萬大軍命喪邙山平原,接下來的大戰,趙國怕遲早會退出吧!

那麼,鄭國在邙山以北的敵人,就僅剩燕國了,大家說說,接下來該怎麼辦?”

林楓深知,燕國目前南北兩方能取得不俗戰果,不是燕軍強大,無往不利,亦不是士兵熱血高漲,不畏生死。當然,這些特徵燕軍都有,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趙國出兵了,吸引了鐵騎軍主力。

從而使鐵騎軍無暇顧及燕軍,否則,鐵騎軍目前的戰鬥力,根本不能擋住鐵騎軍鋒芒。

而今三十萬虎賁軍,被大水淹的所剩無幾,聊聊數萬鐵騎軍也逃到邙山平原西面高地,眼下不能給燕軍造成威脅,但數萬鐵騎軍留在邙山平原,林楓總覺的不安心。

“皇上考慮的沒錯,虎賁軍遭水患之後,已停止在餘林道的戰事,南大營剩餘二十多萬虎賁軍,全部駐紮在環洲,與邙山平原西面的鐵騎軍對峙,臣覺的,依照當前趙鄭兩國情況,罷兵言和,不過數日之事。”司徒道。

“但是,當前鐵騎軍主力在邙山平原西面高地,若要救援山南道,和淮南道,必須穿越邙山平原千里沼澤地,這幾乎沒有可能。所以,半年時間內,邙山平原東面,鐵騎軍對雷將軍佔領的數州沒有絲毫威脅。

而雷將軍等人,趁着趙鄭兩國對峙,連日來兵分三路,先後攻克五州,依照眼前局面,不出數日肯定攻破邙山平原東部山南道全境,餘林道東面,淮南道西面大部分州縣,將餘林道,淮南道隔絕。

念及晉北戰事亦大勝,臣以爲要麼連宋合力攻鄭,要麼連宋攻晉,舉兵一處,聯合夾擊,這樣,趙鄭兩國戰事結束了,燕國卻依然不能停下。”

司徒的意見不錯,但林楓也想聽聽文季師意見:“季師,你覺得呢?”

沒了趙國參與,燕國獨自面對南方戰事,說起來真有點吃力。畢竟,淮南道守將朱亥,在涼鳴關還有二十萬鐵騎軍,長期來與宋軍多次交戰,以守代攻,宋軍不能傷其分毫。

倒是在晉國,宋國連克晉國九州,大軍已逼向虎門關下,圍了沐嘯天手底七萬騎兵三四天了。

若兩國南北夾擊,不能把晉國消滅了,也會讓晉國丟失晉北和晉南大部分區域,還會把晉國西面三十多萬騎兵全部打殘,讓其大傷元氣,未來晉國對燕國,威脅會大大降低,對宋國幾乎零威脅。

“皇上,臣以爲,趁着宋國與晉國主力在虎門關,可趁機讓張侯與馮石虎兩位將軍聯合,一戰消滅壺關外的茅岸主力,否則,一旦各國罷兵,晉國喘過氣來,對燕國威脅很大。

若兩位將軍殲滅茅岸主力,聚兵佔據汾州,豐州一帶肥沃之地,北方戰事差不多,便可根據戰局變化,隨時與晉國罷兵。

至於南方,應該是此戰重中之重,北方強國林立,燕國欲趁勢崛起,必須消耗對方實力。正如司徒大人所言,半年內,鄭國在邙山平原西面的軍隊不會攻擊燕軍,半年後呢?

雖說鐵騎軍主力被虎賁軍殲滅不少,又遭水患衝擊,損失慘重。但雷將軍等人,目前佔據的地方,恰好把鄭國的餘林道,淮南道分爲兩片,這樣很容易遭受東西兩方鐵騎軍攻擊。

依照目前燕軍戰力和數量,大部分地域未必守得住,所以,臣在想,北方佔據汾州,豐州一線後,皇上休書給宋國女帝,雙方與晉國罷兵。調集軍隊,全力以赴消滅鄭國在餘林道主力。

如此一來,兩國東西夾擊,又是數倍於鐵騎軍,饒他朱亥龜縮在涼鳴關內,也可讓他其手底二十萬軍隊,無法活着離開滿山北面,唯有如此,方能保全晉北與邙山平原東面州縣,不讓將士們心血付之東流。”

文季師建議,簡直算萬全之策,如此一來,晉國無力再戰,沒有五年休養,恐怕換不過氣來。南方若兩軍合力東西夾擊朱亥,不光力保了現有戰果,還會開闢新的疆土。將來莽山以北地區,鄭國勢力再也威脅不到燕國。

“朕休書一封,宋國女帝未必答應啊,畢竟,宋國在晉南的戰果,遠遠超過鄭東地區。”林楓說出心中擔憂,眼下北方形勢太有利了,若非擔憂鄭國,他都不想撤軍,何況宋國在晉南地區,戰果遠遠超過燕,肯定不會輕易撤兵。

文季師接過先前的話,繼續說:“此事,皇上不必擔心,宋國已取得晉南,若與燕國聯合繼續攻晉,這將是滅國之戰,晉國上下,恐怕會全力以赴,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如此一來,宋燕兩國不會取得多少成就。

相反,宋鄭兩國乃世仇,鄭國強大,務必威脅宋國崛起,所以,一個急需休養生息的鄭國,對宋國而言是再好不過的,而不是當下鄭國北方主力,還會威脅宋國。”

林楓緊握着拳頭,心中有點激動:“若能如此,再好不過了,朕馬上修書一份,讓李孟昶再前往宋國一趟。關於晉北戰事,必須立即着手,朕希望兩個月內平息戰事,不要耽

擱了春耕。

對了,殲滅滅茅岸主力,兩軍奪下豐收,汾州,立刻調集張羽帶羽林衛回京拱衛京師,南方攻城掠陣,鐵甲步兵可能更適合些,讓趙鴻儒帶六萬步兵去邙山地區。”

事情發展正像司徒,文季師所料,虎賁軍在佔領邙山平原西面的龍巖城後,主動拋出橄欖枝,與鄭國罷兵言和。

依照當前情況,鄭國急需休養生息,整個邙山地區,鄭國僅僅保住最西面的上虞道,二十萬鐵騎軍要想對抗趙國,簡直找死,東西伐燕,又有千里沼澤阻擋,無奈鐵騎軍只能戰死龜縮在西部上虞道地區。

對於封子修而言,趙鄭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結局,手中還有二十多萬虎賁軍,足以滅掉鄭國在邙山北面全部軍隊,雪恥泄恨。

可惜,當下趙國也是兩線作戰,北方李牧率三十萬虎賁,正在狼山一帶與匈奴激戰。朝堂上,不少人希望等待李牧將軍,與東胡,戎族聯合滅掉匈奴,北方再無後顧之憂時,全力以赴南下滅鄭吞陳。

皇命難違,封子修心中再不滿,也不敢反抗。況且,此戰蘇秦的突然出現,打破了他全盤計劃,更打破了他不敗神話,讓南大營虎賁軍損失慘重,他在朝中話語權大大降低了。

第33章 初戰中第120章 女帝林疏影第837章 地毯式搜索第345章 治標治本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345章 治標治本第672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二(第二更)第1151章 大爺,小女子賣藝不賣身第137章 第137父子對話第1177章 今夜,你就服侍夫君吧第689章 陳帝隕落第399章 大戰啓始下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886章 突破重圍(四千字)第9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68章 安全渡江第704章 心中不懼(第二更)第461章 困龍第431章 暗中部署第885章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第859章 安撫人心(上)第84章 門閥來訪第1066章 連連被創,不易苦戰第82章 自帶作弊器第258章 戰事初開下第1262章 善意提醒第769章 備戰燕東,楚使來訪第983章 功敗垂成第184章 以詩明志第1092章 燕京城保衛戰第164章 洽談上第884章 孤城絕境,寧死不屈第879章 熊武暴怒,四王反目第876章 頭腦風暴第831章 路遇敗軍第1272章 人心齊,高山移第1310章 一明一暗第549章 計中計(下)第1387章 南征楚國第642章 誰敢造次,殺無赦第6章 攻陷牙賬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784章 完全失控第650章 無須示弱第733章 戰前部署。第970章 重創宋軍,拖延時間第68章 除夕夜下第148章 局勢變化上第878章 燕使來訪,四王猜忌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255章 久別重逢下第690章 不滅鄭,不歸朝第1126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687章 坐看閒雲榮辱不驚第814章 衆美抉擇第1079章 逃,棄城而逃第163章 不爲人知一面第161章 棘手事情第545章 心有餘悸第845章 龍困於野()第437章 趙柯身死第1312章 出戰獵殺第1176章 林楓,神棍?(第12更)第1020章 乘勝追擊,猛攻宋軍第180章 女帝毒計第224章 不期而遇第1242章 迎戰燕帝第982章 鐵騎滾滾,雙雙受挫第13章 突發靈感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677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二更)第750章 主動出擊第396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874章 宋使來訪,撲朔迷離第963章 糧草營失火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599章 人心難測(第二更)第1174章 ,從不與言而無信之人交往第1305章 御駕親征第423章 馮異歸降第6章 攻陷牙賬第1358章 求戰心切第65章 年關前夕下第735章 各有心思第507章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668章 霸道舉動(四千字大章)第17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789章 柳乘風之死第1353章 亂世重典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11章 皇后上第510章 亂中取勝上第110章 皇上也怕事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263章 預料之外第1064章 屍體圍城
第33章 初戰中第120章 女帝林疏影第837章 地毯式搜索第345章 治標治本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345章 治標治本第672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二(第二更)第1151章 大爺,小女子賣藝不賣身第137章 第137父子對話第1177章 今夜,你就服侍夫君吧第689章 陳帝隕落第399章 大戰啓始下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886章 突破重圍(四千字)第9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68章 安全渡江第704章 心中不懼(第二更)第461章 困龍第431章 暗中部署第885章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第859章 安撫人心(上)第84章 門閥來訪第1066章 連連被創,不易苦戰第82章 自帶作弊器第258章 戰事初開下第1262章 善意提醒第769章 備戰燕東,楚使來訪第983章 功敗垂成第184章 以詩明志第1092章 燕京城保衛戰第164章 洽談上第884章 孤城絕境,寧死不屈第879章 熊武暴怒,四王反目第876章 頭腦風暴第831章 路遇敗軍第1272章 人心齊,高山移第1310章 一明一暗第549章 計中計(下)第1387章 南征楚國第642章 誰敢造次,殺無赦第6章 攻陷牙賬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784章 完全失控第650章 無須示弱第733章 戰前部署。第970章 重創宋軍,拖延時間第68章 除夕夜下第148章 局勢變化上第878章 燕使來訪,四王猜忌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255章 久別重逢下第690章 不滅鄭,不歸朝第1126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687章 坐看閒雲榮辱不驚第814章 衆美抉擇第1079章 逃,棄城而逃第163章 不爲人知一面第161章 棘手事情第545章 心有餘悸第845章 龍困於野()第437章 趙柯身死第1312章 出戰獵殺第1176章 林楓,神棍?(第12更)第1020章 乘勝追擊,猛攻宋軍第180章 女帝毒計第224章 不期而遇第1242章 迎戰燕帝第982章 鐵騎滾滾,雙雙受挫第13章 突發靈感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677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二更)第750章 主動出擊第396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874章 宋使來訪,撲朔迷離第963章 糧草營失火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599章 人心難測(第二更)第1174章 ,從不與言而無信之人交往第1305章 御駕親征第423章 馮異歸降第6章 攻陷牙賬第1358章 求戰心切第65章 年關前夕下第735章 各有心思第507章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668章 霸道舉動(四千字大章)第17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789章 柳乘風之死第1353章 亂世重典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11章 皇后上第510章 亂中取勝上第110章 皇上也怕事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263章 預料之外第1064章 屍體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