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迎接聖駕

獲悉林楓事先曉得宋國出兵,兩國暗地裡有約定,這會兒,林楓內心亦是不甘,終究有奪回少涼郡的日子,林梟既不多言了。

稍稍濾清思緒,林梟便清楚事情始末了。

宋國手段卑劣,然而,諸國爭霸,戰事不斷,莫說宋國會趁機要挾燕國,倘若燕國處在宋國位置上,亦不會眼睜睜看着宋國強勢崛起。

再說了,四面諸侯虎視眈眈,燕國縱然兩年快速積蓄實力,卻依然暫時無力化解危機,當前務必韜光養晦,臥薪嚐膽,埋頭苦幹繼續實力。

這些道理林梟不是不懂,反而相當清楚,只是在沒有獲悉事情始末,在燕國大勝未歸,獲悉宋國乘虛襲擊,他心中豈會甘心。

現在,考慮到燕國整體實力,連林楓亦選擇隱忍,徐徐圖之,那麼燕國上下,自是不會討伐宋國了,兩國暫時化干戈爲玉帛。

“皇兄放心,臣弟下次不會毛毛躁躁了,我這就去安撫軍隊,宋國之事,今日不忍,也不可動刀兵。”林梟點點頭,轉身離去。

望着林梟逐漸遠離的背影,林楓緊緊攥着拳頭,實則早怒氣衝衝了。

宋國欺人太甚,當初兩國約定時,燕國尚未大幅度深入草原,平日裡有收穫,亦多是金銀珠寶,馬匹牛羊。

最終,燕國在付出不少代價,特別是侯銘封麾下部隊傷亡近半的情況下,九死一生,闖入渾河三郡,冒着天大危險,奪下渾河三郡。

按理來說,奪下渾河三郡,與宋國沒有絲毫聯繫,與約定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宋國卻出兵了。

爲什麼?還不是宋國強大,不希望燕國在眼皮底子底下崛起,還不是恃強凌弱,在燕國大勝時,給燕國下馬威,顯示宋國在北方強勢地位。

此事,林梟不能忍,他亦不能忍!

不過,燕宋開戰,眼下還不行,沒有把東胡騎兵訓練起來,短時間不行。

奪下渾河三郡,燕國領地越發廣袤,駐兵愈發分散,欲攻擊宋國,沒有數十萬大軍肯定不行,所以,必須在合適情況下,燕國全部力量擰成一股繩,全部打向對方,活活勒死宋國。

馬車內,兩位佳人自然聽到林楓兄弟兩人言語,兩人不懂朝政,只是林楓兄弟說的清楚,兩人再笨,也聽出林楓語氣中無奈。

除非昏庸無度的君王,纔會任憑他國踐踏土地,搶奪領土,何況,少涼郡乃是燕軍撲湯蹈火,拼死打下來的,易手宋國,林楓不生氣,燕國軍士亦會憤慨。

林楓走進馬車,楊子汐伸手攥着男人雙手,幽幽的道:“相公,又是朝中之事?”

“沒事,宋軍若不動少涼郡,在渾河三郡會損失更多。”

。。

在幽州陪着楊子汐,楚湘鈺養兵六天,期間,林梟,侯銘封率大軍南下,唯有刀鋒戰士,及恆邦昌留守幽州。有過六日,兩人病情得到極大緩解,林楓率刀鋒戰士,帶着兩位佳人南下,又過五日,抵達燕京。

此時,已經臘月了,再過一月,又是新年了!

返回燕京之日,林梟率諸臣,在北門舉行了隆重迎接儀式。

林楓深入草原,消滅十多個東胡部落,九死一生之際,臨危不懼,出奇兵,反奪下東胡三郡。

此戰,打出燕國威風,打出燕國氣勢。燕國百年頹廢之勢,一掃而空。

戰爭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戰爭帶來勝利,卻能極高提升國民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這種實力上產生的效果,絕對不是經濟強大,國富民安能夠彌補。

天色微涼,空中飄着零星雪花,落在人身上,馬上化爲水漬,打溼行人衣衫。

然而,與微涼天下不同,無論迎接聖駕的百官,還是早已翹首期盼的百姓。

這一刻,自豪,熱情,神色中洋溢着從未有過笑容。

這一刻,一種產生於內心,爲這個國家驕傲的思緒,瀰漫在所有人心頭。

這一刻,一種從未有過的自信,燦爛雲彩般自燕京蔓延開來,衝向四面八方。

他們活在一個糟糕的時代,卻又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將目睹燕國崛起,重現大燕昔日輝煌。

騎在高頭大馬上,望着四面摩肩擦踵的百姓,林楓不曾料到南歸,會發生這麼一幕,面對人山人海的百姓,他心中自豪也油然而生。

林楓揮手朝着四面百姓招手,頓時,排山倒海呼喊聲,吶喊聲,自人羣中傳來,衆人熱情徹底被點燃。

“皇上萬福!”

“皇上辛苦了!”

“皇上雄才大略!”

“。。”

陣陣讚許之音,彷彿和煦春風,在百姓中傳開,進入林楓耳朵。

這要放在從前,林楓大勝歸來,亦不會有人稱讚林楓,不罵他亡國之君已是萬幸了。

而今,林楓在燕國百姓心中擁有極高的位置,茶餘飯後談資,無不與燕國征戰,及燕國上下欣欣向榮發展有關。

百姓心思很單純,誰對他好,他就對擁護誰,誰讓他受益,他就支持誰,這兩年來,林楓在燕國頒佈新政,涉及範圍極廣,不少百姓受益。

家庭富裕了,手中有了餘糧,有了餘錢,從而又帶動商業如火如荼發展。

朝廷有了賦稅來源,百姓生活亦變的豐富多彩。

況且,林楓半年來在外征戰,皇后以女人特有的柔性和耐心,花費不少心思,把新頒佈的政策落在實處,力爭避免發生矛盾的情況下,令燕國這架馬車,行駛在正常軌道上。

與半年前不一樣,今日的燕國,上上下下散發出着朝氣蓬勃的景象。今天秋天,徵上來的秋稅,與往年三百萬兩紋銀不同,除去暫時不徵收稅的邙山地區,單單燕國老五州稅收就有五百萬輛紋銀。

眼看半年又要過去了,來年春稅,想必繳納上來的更多。

新增涉及並不全面,然在百姓賦稅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國庫賦稅有大幅增加,倘若徹底自上而下變革,燕國恐怕會有翻天覆地變化。

亦難怪,當下百姓對林楓有這麼高熱情度,不惜冒着風雪天氣,在北門迎接了。

林楓下馬,百官行禮,百姓行禮,他抱拳還禮,站在北門前,掃了眼百官與百姓,林楓聲音慷鏘有力道:“今日,朕大勝歸來,獨樂了不如衆樂樂,所以,這會兒,朕宣佈一個好消息。

即日起,渾河三郡,歸燕國所有,凡燕國子民,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只要想去渾河,下邳兩郡者,只需在官府登機造冊,每人均可在兩郡獲取十畝良田或更多,記住,是每人十畝地,不是每戶。而且,朝廷亦會在政策支持前往兩郡的百姓,給予相應補助,像耕牛,種子等等,春耕急需物品。”

燕國頒佈新政來,特別推行重商政策來,燕國普通百姓身份變的複雜,除了少數有良田的人,還在堅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產下糧食交租子外。不少沒有田地的人,開始選擇從商,或者打短工度日。

商業發展和興盛,各家商鋪,及手工製造家庭,足以養活這些人,大家日子不富裕,卻也能圖個溫飽,而那些懂的手藝,勤勞人,每日獲得收益更多。

按照眼下驅使,燕國商業會越來越興旺,然而,林楓目前又必須遷移百萬人前往渾河,下邳。

無論什麼時候,普通百姓乃至大地主,都有濃郁的土地情節,若非萬不得已,少有人離開土地。

燕國商業興起,以一股極小力量,沖淡了百姓的土地清潔,不過,也僅僅是淡化了,卻不曾絕跡。

林楓清楚,要想遷移百姓去渾河,下邳,必須自燕京百姓開始着手,燕京四面土地兼併實在嚴重,況且,燕京巴掌大地方,聚集了燕國五州時期過半人口,實在太過密集了。

趁着百姓在北門迎接,適時宣佈這個消息,遠遠超過朝堂頒佈政策,效果來的要快,來的好。

他希望,燕京地區有部分百姓,主動遷徙渾河下邳兩郡安家落戶,那裡有廣袤的良田,有充足水源,旱澇保收,只要勤勤懇懇之人,一年勞作下來,不光能夠解決溫飽問題,還有充足餘糧,畢竟每人十畝土地,這是片不小的土地了。

在燕京地區,像這麼大一片土地,可以賣出不少紋銀,而去渾河,下邳,卻免費獲取。有人遷往兩地,燕京地區,無論地價,租金,或者人口密度會大幅降落,這對商業發展來說,也不是沒有好處。

地價降低,製造商品的材料會降低,租金降低,商人不必耗費多餘資金。而人口減少,卻可以把東西運往渾河三郡。

那裡不光產糧,還經常與東胡等地互通有無,草原上的牛羊,皮毛,及其他物件,都是燕京少有的,帶着自己的產品銷往渾河三郡,又從哪裡帶回塞外物品銷售,南上北下都會有收益,不光增加兩地交流,也擴大了商人收益。

不過,林楓暫時不重視這些,他更希望百姓遷移至渾河,下邳。畢竟沒有上百萬人口在兩郡安家落戶,那裡廣袤良田會荒廢,白白浪費一年收成。

第1103章 自投羅網,恐懼和死亡第125章 計劃實施中第141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兒郎十萬兵第992章 燕宋首戰(元旦快樂)第1103章 自投羅網,恐懼和死亡第76章 段二小姐第459章 奪下郭昌城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855章 形勢好轉第1229章 怒殺兵家使團第951章 防線崩潰,燕軍逼近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284章 反間計第53章 勸降上第627章 百戰不死(第一更)第112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782章 林楓的棋子第1392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9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467章 大兵壓境第1147章 送妻求生第189章 忠肝義膽第947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985章 轉移注意,卸磨殺驢第262章 第271兵分兩路第1216章 勇闖樑家軍兵營第1058章 宋軍得勢,宋起張狂第371章 把酒言歡第1264章 打草驚蛇第372章 君臣論政第130章 爲時已晚第547章 病急亂投醫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709章 城牆失守(第二更)第182章 沒安好心第591章 未戰而尚(第一更)第699章 粗暴手段第312章 三絕政策第845章 龍困於野()第909章 兇猛如虎,林梟彪悍第360章 困獸之鬥下第450章 委曲求全第834章 初戰小勝第1330章 剷除投降者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1209章 京師衛戍,首戰獲勝第276章 踏入鬼門關上第1284章 燕國使者第9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269章 三喜臨門(第二更)第1092章 燕京城保衛戰第775章 舊人相見第59章 問計於民中第798章 文臣武將第57章 出宮遊玩第933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185章 真實身份第668章 霸道舉動(四千字大章)第1309章 作繭自縛第1332章 此戰朕希望旗開得勝第631章 分而治之第278章 前途未卜第776章 堵不如疏第374章 林楓心思第255章 久別重逢下第175章 我想利用你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458章 小股部隊第1221章 拒不投降第1072章 封鎖糧道,斷其水源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967章 雁城之戰,老兵死守第202章 滅國之策下第777章 驚天鉅變(第一更)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682章 柳灼崖的煎熬第575章 命不該絕(第三更)第466章 亂刀砍死第129章 反其道而行第860章 安撫人心(下)第292章 局勢變化第1335章 摧枯拉朽之勢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057章 燕騎衝鋒,宋軍發威第838章 聯兵合擊第32章 初戰上第1347章 大開眼界第27章 兵鋒上第1313章 驚聞噩耗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96章 哪裡逃第375章 耿耿於懷第79章 林楓心思第276章 踏入鬼門關上第207章 挖牆角第1002章 班師回朝,風雲不斷第69章 一剪梅第350章 心猿意馬第791章 謀反者,滅九族第1108章 溫香軟玉
第1103章 自投羅網,恐懼和死亡第125章 計劃實施中第141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兒郎十萬兵第992章 燕宋首戰(元旦快樂)第1103章 自投羅網,恐懼和死亡第76章 段二小姐第459章 奪下郭昌城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855章 形勢好轉第1229章 怒殺兵家使團第951章 防線崩潰,燕軍逼近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284章 反間計第53章 勸降上第627章 百戰不死(第一更)第112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782章 林楓的棋子第1392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9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467章 大兵壓境第1147章 送妻求生第189章 忠肝義膽第947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985章 轉移注意,卸磨殺驢第262章 第271兵分兩路第1216章 勇闖樑家軍兵營第1058章 宋軍得勢,宋起張狂第371章 把酒言歡第1264章 打草驚蛇第372章 君臣論政第130章 爲時已晚第547章 病急亂投醫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709章 城牆失守(第二更)第182章 沒安好心第591章 未戰而尚(第一更)第699章 粗暴手段第312章 三絕政策第845章 龍困於野()第909章 兇猛如虎,林梟彪悍第360章 困獸之鬥下第450章 委曲求全第834章 初戰小勝第1330章 剷除投降者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1209章 京師衛戍,首戰獲勝第276章 踏入鬼門關上第1284章 燕國使者第9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269章 三喜臨門(第二更)第1092章 燕京城保衛戰第775章 舊人相見第59章 問計於民中第798章 文臣武將第57章 出宮遊玩第933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185章 真實身份第668章 霸道舉動(四千字大章)第1309章 作繭自縛第1332章 此戰朕希望旗開得勝第631章 分而治之第278章 前途未卜第776章 堵不如疏第374章 林楓心思第255章 久別重逢下第175章 我想利用你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458章 小股部隊第1221章 拒不投降第1072章 封鎖糧道,斷其水源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967章 雁城之戰,老兵死守第202章 滅國之策下第777章 驚天鉅變(第一更)第134章 撕下一塊肉第682章 柳灼崖的煎熬第575章 命不該絕(第三更)第466章 亂刀砍死第129章 反其道而行第860章 安撫人心(下)第292章 局勢變化第1335章 摧枯拉朽之勢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057章 燕騎衝鋒,宋軍發威第838章 聯兵合擊第32章 初戰上第1347章 大開眼界第27章 兵鋒上第1313章 驚聞噩耗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96章 哪裡逃第375章 耿耿於懷第79章 林楓心思第276章 踏入鬼門關上第207章 挖牆角第1002章 班師回朝,風雲不斷第69章 一剪梅第350章 心猿意馬第791章 謀反者,滅九族第1108章 溫香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