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否極泰來

燕國寒冬,烈風如刀,刺骨凍肉,燕人卻情緒高漲,熱情似火。

燕京,熱火朝天的氣氛,不爲嚴冬所掩蓋,相反,彷彿要衝破冬日嚴寒,打造個溫暖世界。

年關前,朝堂上,頒佈賞令,爲犒勞燕國人,一年來對新政支持,對南北戰事支持。朝廷特意在年關時,普天同慶,獎賞京城四面百姓,每戶人家一罈酒,半斤肉,十斤米麪。

不論何人,不論身份,連在燕京從商的外國人,遊俠劍客,流民難民也人人有份,新年尚未開始,燕京大地卻已經充滿了年味。

京城百姓,無不對朝堂舉措嘖嘖稱讚,對皇上,皇后感恩戴德,上了年紀的人,深深體會到,這兩年來,燕國朝堂對百姓的變化,似乎隨着燕國征戰,經濟繁榮,朝廷是越來越重視百姓了。

百姓單純善良,年關時,收到朝廷免費發放的東西,自是感恩戴德,特別那些因爲戰亂,水患,流落燕京的難民,自是越發高興,對燕國產生一種寄託,一種嚮往。

對皇上,對皇后的讚美之詞,也隨之傳開,什麼雄才大略,愛民如子,迅速在百姓心中傳開來。

朝堂率先表率,慷慨解囊,這一年來,因爲新政,及騾馬市建立,輕徭薄役政策推行,從而受益的商人,也紛紛回饋,不少商戶在年關幾日,平價買賣,或者減價買賣,每年該提價的時間,商人卻做出不少讓步,着實讓不少其他諸侯列國商人意外,卻也紛紛效仿。

一年來,走南闖北,年末,整理收益時,大家驚訝發現,燕國雖小,收益率卻非常高,甚至有些東西價格極低,在諸侯列國中,算是賤賣了,根本沒有絲毫收益,在燕國,卻還有不少利潤。

歸納發現,與燕國相比,別的諸侯國稅賦奇高,導致商品價格太高,看似高價賣出,實則收益率低,燕國卻恰恰相反,稅賦極低,價格看似賤賣,卻有不少收益。

這麼比較下來,衆人才發現,一年來,燕國商業氣氛似乎越來越融洽,少了地痞流氓欺行霸市,少了奸商以次充好,做生意變的簡單,遇到問題,只需與府衙彙報,有時,向騾馬市中的巡邏兵訴說,竟也不費周折的解決。

各國開始有意逗留在燕國,開始收斂在別的諸侯列國內的小心思,不久前,燕國朝堂,一視同仁,不論達官貴族,商人遊俠,還是平民百姓,均受到新年賀禮。

這些諸侯國商人,頓時有種家的感覺,心中對燕國所作所爲越來越認可。漸漸的,朝野中開始議論,議論燕國潛移默化中,發生的變化,隨着話題深入,不可避免說道當今皇上。說道皇上遇刺的事情,融洽氣氛頓時變的有點冷,有點緊張,對晉國聲討之音,越發憤怒。

甚至,不少諸侯國商人,遊俠,士子也參與這個話題,起初對林楓是同情,漸漸的隨着瞭解,便成佩服,仔細回憶燕國兩年來變化,佩服之情,又變成了愛戴,彷彿本人也成了燕國子民似地。

隨着林楓在百姓中地位越來越高,不少人開始關心他的病情,朝堂之上,專門在瀟湘樓,林楓曾經問計於民的地方,偶爾有宮內太監,傳出些南湖傳來,有關皇上的消息。

得知皇上病情在康復,康復時,照樣忍着病痛,不辭辛苦處理朝政,漸漸的,有不少百姓,竟開始給林楓祈福。

皇宮內,韓雪箋並不清楚百姓中的風傳,但對百姓心思卻偶爾會關注。

林楓遇刺來,大小政務,壓的他快喘不過氣來,好在否極泰來,在朝臣共同努力下,事情總算出現轉機。

邙山地區戰事,因爲定國侯林梟率領二十萬騎兵殺入,直奔上虞道,打的先發制人的刑伊柯措手不及,大軍在山南道與趙鴻儒率領的鐵甲步兵對戰時,老巢卻被二十萬騎兵,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幾乎不費吹灰之力解決。

刑伊柯在山南道獲悉消息時,徹底懵了,對林梟出現在上虞道,簡直始料未及。卻也理解林梟爲何迅速攻上虞道大部分地區。

主力軍在前線作戰,後防留守的老弱病殘,及少量郡兵,根本沒有實力擋住北方東胡騎兵,何況林梟出其不意一擊。

欲率兵回防,可趙鴻儒率領鐵甲步兵,卻像狗皮膏藥似地,死死粘着他。

何況,對方手底步兵,有數萬鐵甲步兵,有數萬輕步兵,不少人還是曾經鄭國的降兵,然而,對方作戰卻非常兇猛,鐵甲步兵裝備非常之好,正面衝擊,鄭國,中原這個步兵著稱的國家,他麾下步兵,竟對抗不過鐵甲步兵,反而多次吃虧。

最令他惱火的,大戰進行到緊咬關頭,朝堂傳來消息,招他回京。理由是,配合水師大軍主帥韓先當,抵抗楚國與蜀國兵鋒。

接到詔書時,刑伊柯給予崩潰了,兩次攻打燕國,鄭國南面死敵蜀國總會蹦出來,牽制鄭國。

這次,蜀國來了,連南方霸主楚國也來了,刑伊柯腦袋像鬥似地,一個彈丸之地,兩個大國有必要興師動衆嗎?

可是,對方水師偏偏兵臨城下,楚國更借道蔡國,直接由東南攻入,當前,玄甲兵已進入鄭國領域。

當即刑伊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繼續留在作戰,首先就會違背王命,被按上抗旨不足的罪名,何況照着邙山地區形勢,他麾下十萬步兵,根本擋不住燕國三十萬步騎,上虞道及山南道部分地區,終究,會被燕國逐步蠶食。

撤退吧,趙鴻儒死纏爛打,粘着不放,況且,他帶着軍隊撤走,意味着邙山地區,完全脫離鄭國掌控,從此,鄭國實力退出邙山北部,組建騎兵,成爲夢想。

刑伊柯很爲難,韓雪箋卻興奮不已,邙山地區情況,她已經全部獲悉了,確實沒有想到,楚國竟派出玄甲兵攻鄭,徹底結了燕國燃眉之急。

同時,還有兩件事兒,令她異常激動,林楓受傷的消息傳回燕國,司徒在第一時間,調集雷傑英統領的禁衛軍,增派皇宮防禦的同時,還安排不少禁衛軍,抓捕趁機鬧事之人。

兩人雷霆手段,迅速抓捕數十人,有兩位嚴重違法的人,經過刑部審訊,當天直接在午門斬首。

頓時,那些暗中蠢蠢欲動的老貴族,直接安靜了。

新政推行,傷害到他們利益,但皇室也有補償,短期來看,損失不大,長期損失,只是徹底喪失萌蔭。但這些與項上腦袋比起來,又顯得微不足道了,兩位老牌貴族家族被午門斬首,血淋淋腦袋滾落在雪地上時,對那些活着老貴族來說,太震撼,皇室的強勢,司徒的狠心,這一刻,誰也不想步後塵。

因臨近年關,發生流血之事,也的確爲犒勞百姓一年來對朝廷的支持,韓雪箋,蕭琳琅三人,在於司徒,餘哲明,計穹商議後,決心在府庫中,撥出數百萬兩紋銀,表達朝堂善意,弱化新政推行方面的影響。

第三件事兒,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林楓去南湖前,那段日子,距離年關還有十多天時,趙士德依照領命,在燕京內修建了黃金臺,擁有招募天下賢才。

同時,發佈求賢令,希望消失傳到各諸侯時,有文人士子,在年關之後,能夠來燕國,爲燕國效力。

那時候,血刺還不叫血刺,叫做黑衣社,不少潛伏在各國的探子,接到命令後,開始暗中散佈消息。

燕國快馬特使,像離弦的利箭,出燕京,奔向四面八方,越蒼巖山,進北趙,越邙山,進鄭國,向東入宋晉,向南,更深入南方各大國。

一時間,天下諸侯聞之一驚,黃金臺,求賢令,燕國,這是要弄啥賴?

顯然各國君主不是傻子,不會猜不出燕國舉動,只是,燕國的做法,是不是太過招搖過市了,天下諸侯,鄭樑兩國變法,也沒有像燕國這般大張旗鼓,何況大家聽說,燕國僅是推行新政,還不是變法啊!

只不過,燕國這麼招搖過市,大張旗鼓的招募人才,還不足以讓諸侯國君王震撼。

何況燕國這般興師動衆,求賢令卻很簡單,僅僅附着一首詩,一句話。

然而,諸侯國君王看到時,卻震撼了,害怕了。

那首詩,叫做雜詩,內容卻極爲震撼: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首詩,若還不足以震撼,那麼詩下面附着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卻足以嚇的各國君王背身冷汗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不是在告訴世人,那些做王侯將相的,那些世家門閥的,都是天生的貴種嗎?

這句話,殺傷力實在太大了,門閥世家,王侯將相,或許可以不在乎那首詩,不在乎那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是,必須重視這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實在對數千年來門閥世家制度的懷疑,是下層百姓,對上層貴族的挑釁。

第1182章 任他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第884章 孤城絕境,寧死不屈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18章 釀酒成功第84章 門閥來訪第1112章 勸降蒙闊第660章 貴妃醉酒第129章 反其道而行第558章 欺人太甚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360章 困獸之鬥下第440章 二次會盟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041章 撤兵備戰,不死不休<元宵節快樂>第159章 迎接聖駕第17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340章 江面作戰第598章 首戰落敗(第一更)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751章 正面較量第1060章 鳴金收兵,窮追猛打第456章 聲東擊西第187章 以身爲餌第511章 亂中取勝中第1326章 燕軍好戰第981章 十萬火急,解救宋軍第1330章 剷除投降者第441章 審訊開始第1296章 亡命鴛鴦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426章 示好第1352章 白與黑第225章 卸磨殺驢第1062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中)第824章 死亡沙海第690章 不滅鄭,不歸朝第1185章 燕蜀對峙,小試牛刀.第83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47章 初聞蹤跡第311章 陷入困局第188章 性命攸關第658章 術業有專攻第930章 曹榮受驚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90章 蘇秦之計第764章 進退維谷,身陷重圍(四千字大章)第1362章 奪城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1190章 逢凶化吉,僥倖險勝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1032章 燕軍究竟在搞什麼第884章 孤城絕境,寧死不屈第1038章 刺客,刺客第61章 自古燕趙多猛士上第75章 思鄉之情第885章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第197章 殊途同歸第1000章 全面撤離第472章 逃之夭夭第763章 一言不合,四分五裂第612章 定計第356章 會見來使中第195章 大難不死第941章 以毒攻毒第1289章 他想要朕的江山啊第752章 你死我活第1123章 哀兵必勝第1343章 反攻琉璃城第530章 用心良苦第35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66章 視死如歸第654章 天公寶藏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242章 劃分勢力第581章 調兵遣將(第三更)第665章 做出選擇第1092章 燕京城保衛戰第38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39章 燕京變化上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359章 困獸之鬥中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548章 計中計(上)第566章 視死如歸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820章 羣臣反應第922章 兵家圍城第986章 燕軍處境,林楓圖謀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219章 慕容柒嫣的煩惱第141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兒郎十萬兵第26章 欲速不達第621章 毫不留情的大量第1141章 賊心不死第1141章 賊心不死第1125章 燕騎剋星
第1182章 任他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第884章 孤城絕境,寧死不屈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18章 釀酒成功第84章 門閥來訪第1112章 勸降蒙闊第660章 貴妃醉酒第129章 反其道而行第558章 欺人太甚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360章 困獸之鬥下第440章 二次會盟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041章 撤兵備戰,不死不休<元宵節快樂>第159章 迎接聖駕第17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340章 江面作戰第598章 首戰落敗(第一更)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751章 正面較量第1060章 鳴金收兵,窮追猛打第456章 聲東擊西第187章 以身爲餌第511章 亂中取勝中第1326章 燕軍好戰第981章 十萬火急,解救宋軍第1330章 剷除投降者第441章 審訊開始第1296章 亡命鴛鴦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426章 示好第1352章 白與黑第225章 卸磨殺驢第1062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中)第824章 死亡沙海第690章 不滅鄭,不歸朝第1185章 燕蜀對峙,小試牛刀.第83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47章 初聞蹤跡第311章 陷入困局第188章 性命攸關第658章 術業有專攻第930章 曹榮受驚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90章 蘇秦之計第764章 進退維谷,身陷重圍(四千字大章)第1362章 奪城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1190章 逢凶化吉,僥倖險勝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1032章 燕軍究竟在搞什麼第884章 孤城絕境,寧死不屈第1038章 刺客,刺客第61章 自古燕趙多猛士上第75章 思鄉之情第885章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第197章 殊途同歸第1000章 全面撤離第472章 逃之夭夭第763章 一言不合,四分五裂第612章 定計第356章 會見來使中第195章 大難不死第941章 以毒攻毒第1289章 他想要朕的江山啊第752章 你死我活第1123章 哀兵必勝第1343章 反攻琉璃城第530章 用心良苦第35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66章 視死如歸第654章 天公寶藏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242章 劃分勢力第581章 調兵遣將(第三更)第665章 做出選擇第1092章 燕京城保衛戰第38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39章 燕京變化上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359章 困獸之鬥中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548章 計中計(上)第566章 視死如歸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820章 羣臣反應第922章 兵家圍城第986章 燕軍處境,林楓圖謀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219章 慕容柒嫣的煩惱第141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兒郎十萬兵第26章 欲速不達第621章 毫不留情的大量第1141章 賊心不死第1141章 賊心不死第1125章 燕騎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