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君子臨江

文華殿的爭論仍在繼續,並且戰局還有逐漸蔓延開來的趨勢。現在只是秋臨江與顧恆兩人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互相駁斥,現在秋臨江這邊的方謙然和餘衆樂兩人也加入了“論團”,而顧恆作爲名門派的四大巨頭之一,現在也取得了秦霆和杜凡的支持,只有沈城依舊老神在在地眯着眼,捻鬚不語。

萬昌天子林宥看得一陣心煩,竟然有一種把他們全給拉出去各打五十大板的衝動。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但林宥卻皺起了眉頭,爲什麼自己最近心態越發焦慮起來,連容人之量都小了許多呢?

他深深地吸了口氣,把雲嵐的奏摺放下,閉了閉眼,好像醞釀了一下,忽然睜開,低沉但有力地道:“夠了!文華殿內,堂堂閣老,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正爭得差點面紅耳赤的幾位閣老們立即閉上嘴,互相不屑地哼了一聲,看也不看對方一眼,好像多看一眼都會讓自己染上什麼不乾淨的東西一般。然後卻又十分“默契”地一起朝林宥請罪:“臣君前失儀,請陛下降罪。”

林宥有些惱火地一揮手:“降罪降罪,降什麼罪?君前失儀?哼,又‘罪該萬死’了是吧?——都不知萬死過多少回了,這會兒還不是在這活蹦亂跳,朕……朕真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就不能換個詞兒。”

不出意外,林宥這話一出口,六人頓時又是一陣“臣罪該萬死。”噎得他越發不喜,當下一揮手:“都起來了,跪在那可憐巴巴的,你們跪得不煩,朕看着都煩了。”等六人謝恩起身,才又道:“方纔你們的話,朕都聽了,也仔細想過了。顧相和秦閣老、杜閣老的意思,自然是順着祖宗成法而來,此乃老成持重之言,朕當然理會得。秋閣老、方閣老和餘閣老的意思,朕也聽明白了,無非是爲朝廷增加收入,以期使朝廷用度開銷可以收支平衡而已,這也是當下朝廷癥結所在,算是當務之急,無可厚非。”

稀泥巴一和,林宥沒等他們發表看法,繼續往下說道:“朕最近這段日子一直在想,秋愛卿所提出的新法,究竟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裡?如果不好,壞在哪裡?朕不知道諸位愛卿有沒有去仔細想過這個問題。依朕看來,首先秋愛卿提出變法的本意就是好的,是看到了朝廷現在存在的問題,並且殫精竭慮想要爲朝廷解決這些問題的,對於這一點,朕以爲首先便該給予肯定。那麼他這個新法是好還是不好呢,朕覺得大體是好的。顧相,你先別急着說話,聽朕來說說看。朕以爲秋愛卿的新法,在幾個關於財貨的問題上,都是從‘開源’上考慮的,因爲這個‘開源’,所以使顧相想到了先漢(指西漢)桑弘羊之流的伎倆。朕覺得這大可不必,譬如說……秋愛卿,你說的那個均輸法,說來聽聽。”

秋臨江微微躬身,道:“是,陛下。今天下財用窘急,各地官員拘泥於原先就不完善的辦法,內外不相知,盈虛不相補。各省上供,內年都有定額,豐收之年不敢多取,歉收之年又不敢不足。三司、發運使按簿書徵收,無所增損。如果遇到軍國郊祀的大開支,又要遣使去剗刷(蒐括。剗音產chan,第三聲),幾乎沒有餘藏。各省藏匿財富而不照實報予朝廷、戶部,同時又以‘支移’、‘折變’等名目加倍收稅。朝廷需用的物品,大多不按照產地和時令,結果是民間納稅加多,朝廷還是財用窘急,但富商大賈卻得以從中取利。臣所提出的均輸法,其要點是:設發運使官,總管東南六省賦稅,有權詳細過問六省財賦情況。凡糴買、稅斂、上供物品,都可‘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發運使同時有權瞭解京都庫藏支存定數,需要供辦的物品,可以‘從便變易蓄買’,存儲備用。如此就可以減少那些人投機倒把的可能,做到國用可足,民財不匱。”

顧恆忍不住道:“陛下,臣先前便已說過,此法原本便是從桑弘羊處而出,若有此一發運使,則天下財貨皆被其壟斷,如此發運使之處固然收入頗豐,然則天下商賈毫末之利亦被其奪,卻該如何謀生?”

林宥不以爲然,擺擺手:“此發運使若說可以使那些大商富賈少一份斂財之法,朕是相信的,但此發運使畢竟也不能纖毫必算,一般行商所做的那些小量生意,是受不到多少影響的。再者,有此發運使,對於此前所言各地每年豐歉有別,該當有所上下,還是頗有好處,所以朕以爲這個辦法還是不錯的。”

顧恆眉頭一皺,皇帝這話可就是明顯的要犧牲大商人的利益來“平均”到普通人身上去了。有皇帝一錘定音說這這個辦法是個好辦法,他顧恆雖然貴爲相爺,卻也不好再直接反對,只好閉口不語,保持沉默。

林宥不可察覺地笑了笑,面色看來卻仍然很平常,又道:“秋愛卿其他幾項新法,大體上也是遵循這一原則擬定。但是這幾條新法,朕以爲都只是開源……但是光開源是不夠的,更重要,並且更緊迫的,是節流。”

他掃了幾位相爺閣老一眼,侃侃而談:“開源節流,開源使朝廷收入增加,節流使朝廷支出減少。這兩條朕覺得都不能少,朝廷既然國用窘迫,那就只能大膽變法,這個法怎麼變,無非開源節流罷了。然而節流比開源更難,節流從何而節,朕想諸位愛卿也都清楚我大魏朝廷國庫的銀子都花在哪去了,‘軍餉’、‘官俸’,兩隻大老虎啊。”

秋臨江有些激動,他哪裡是不知道節流的重要,實在是覺得難度太大,哪怕他在上萬言書的時候就已經是打算“豁出去了”,可仍然覺得節流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所以纔沒有提。爲什麼這麼說呢?要看軍餉、官俸,這兩筆錢是誰拿的。

拿軍餉的,看似是全國各衛所的兵丁,實際上是內外軍閥,“外”軍閥不必說,四大邊鎮是也,“內”也不是沒有,許多時代從軍的豪族,他們在中央軍中的影響力也不可覦,而且中央軍內早有吃空餉的“優良傳統”,多的軍餉歸誰拿了?還不是那從都指揮使、指揮使到百夫長這一批高中低各級軍官?

要在軍餉上做文章,那就不能不考慮到國朝上下這一百多萬大軍的軍心,不能不考慮到四大邊鎮甚至是中央軍的幾大都指的態度。說句不客氣的話,大魏朝內的任何一件事,只要是中央軍的幾大都指和四大邊鎮一起反對,別說他秋臨江,就算是萬昌天子自己也只能順着他們的毛摸,要不然這洛陽宮還坐不坐得穩只怕都難說了。

軍餉不好動,那就只能是官俸了。但是官俸也不是他秋臨江說動就能動得了的。太祖皇帝建國之初,爲了表示對文人士子的看重,全國上下官吏的俸祿都普遍定得頗高,這跟武將的高級將領俸祿很高而中低級軍官俸祿低廉不同。這樣一來倒也的確很是討了文人士子們的喜,使得當時剛剛建立的大魏朝廷很快便鞏固了統治,但是隨着恩萌、科舉兩百年的發展,這一制度卻成了一把刀子,每年都要從國庫剮上狠狠地一刀。

所以,這是祖制,並且是一項天下士子都齊聲讚頌的仁政。這大魏朝的人,哪個大得過“太祖”?天下間的事,哪樣大得過“仁政”?殊不知天下間誰人誰事的好壞,都是掌握在天下士子們的嘴上的嗎?一個寒門出身的官員可是想方設法去讓名門官員得不到好處,一個名門出身的官員也可以肆無顧忌地排擠寒門士子,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可是沒有哪個官員能一竿子把國朝上下幾十萬官吏全部打翻——那完全屬於政治自殺。

然而秋臨江想提而不敢提的“節流”,現在竟然被萬昌天子御口金言地提了出來!

秋臨江身子都有些微微顫抖了,嘴脣動了動,最後卻只說出來四個字:“皇上聖明。”

“呵呵。”林宥呵呵一笑,一擺手:“聖明不聖明且不去管,諸位愛卿且來爲朕分析分析,看這節流該怎麼個節法。”

林宥此言一出,文華殿瞬間安靜了下來,一眨眼便是落針可聞,沈城恢復了一貫的白睡半醒狀;顧恆垂下眼簾,好像正在觀察地下的螞蟻;秦霆輕輕撫摩着一卷文書,好像那是王羲之的真跡,讓他愛不釋手;杜凡看着自己的茶杯,似乎正在欣賞那上面纖毫畢現的小橋流水圖;方謙然皺着眉頭,似乎忽然想到了今年治河任務之艱鉅;餘衆樂愁眉苦臉,好像又被各衙門和幾位大帥催錢了一樣。

秋臨江看着明明微微皺了皺眉卻又馬上恢復平靜臉色的林宥,心裡一陣發涼,又有些發堵,皇上……怕也經常強顏歡笑吧?

“臣以爲,欲要開源,四字足矣。”秋臨江強忍着心中那股苦澀,奮然出列,昂然道。

林宥眼中精芒一閃,精神大振,短促有力地道:“說!”

秋臨江完全是豁出去了,原本就挺直的腰桿挺立得越發筆直,目光堅毅,聲音一字一頓,猶如金石相擊:“精兵,簡政!”

今天按說原本應該更5000,那樣就不欠債了。

但是這一章,到這裡卻是正好,再寫的話,未免畫蛇添足。

那就這樣吧,好在明天週末,正好可以分兩章發,第二章用來衝周點榜,大家有空的記得明天晚上12點左右來看書……汗。

第109章 響馬單翱羽第13章 文武雙全(下)第8章 雙邊貿易計劃第51章 雖非天皇,勝似天皇!第4章 何必問老子?第139章 少帥需要班底第47章 妞,要泡出品味第19章 秦晉之好(一)第2章 如家客棧第75章 冠禮的前一天第150章 又一次朝會第102章 你缺錢幹嘛不找我?第1章 風起遼東!第20章 科技力量(二)第123章 兩件大事第131章 李墨歸附第59章 少女失蹤案(一)第128章 西山密議(一)第103章 多羅葉指第15章 郡主的初吻第61章 少女失蹤案(三)第16章 皇帝也有難事第8章 風雲涌(二)第16章 皇帝也有難事第100章 針對雲錚的陰謀第11章 西川驚變(二)第19章 秦晉之好(一)第12章 西川驚變(三)第57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十)第99章 太子林旭第74章 軍令爲何如山?第70章 雲少帥練兵(二)第148章 蕭天佑敗北第32章 少帥出馬(上)第30章 海鯊幫(一)第56章 海東青傳令第108章 三寶樓第43章 日本人想幹啥?第31章 少帥的第一次第5章 衝冠一怒(二)第94章 二赴射陽第38章 朕該如何是好?第48章 成都之戰(二)第55章 天下驚變(一)第1章 只能坐兩個人第61章 漂亮孃的教導第138章 集訓地:揚州第144章 江南危矣(一)第127章 新年到了第56章 鏡城之戰(三)第9章 少帥巡邊(一)第25章 這種貨色?第100章 針對雲錚的陰謀第25章 王佐之才(一)第37章 西川驚雷(二)第117章 明暗雙衛(三)第35章 聯手再戰(二)第44章 唐門和西閣第32章 海鯊幫(三)第124章 少帥的成長第23章 暗流來襲第3章 鳳點頭第53章 橫掃北高麗(下)第105章 先要搞清物價第50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二)第55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八)第77章 最愛揍王爺!第15章 雲錚VS耶律平成(三)第70章 不同往日的無雪第91章 洛陽雨(一)第60章 雲錚大婚第18章 科技力量(一)第68章 戰青樓(中)第54章 好香,真的好香第43章 打高麗的主意第8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124章 少帥的成長第49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一)第46章 天皇的決心第133章 初識江湖(下)第74章 朝中局勢(下)第58章 天府之戰(一)第22章 淮安命案(一)第119章 果然是個淫才第28章 父與子第56章 海東青傳令第25章 雷霆手段(二)第120章 又見無雪(二)第19章 南下(五)第22章 大定和約(一)第28章 六軍大演習(二)第3章 天佑完顏明!第47章 戰略規劃第58章 天府之戰(一)第13章 西川驚變(四)第15章 雲錚VS耶律平成(三)第62章 淫詞?第71章 雲錚的心第107章 家業擴張的起點第13章 雲錚VS耶律平成(一)
第109章 響馬單翱羽第13章 文武雙全(下)第8章 雙邊貿易計劃第51章 雖非天皇,勝似天皇!第4章 何必問老子?第139章 少帥需要班底第47章 妞,要泡出品味第19章 秦晉之好(一)第2章 如家客棧第75章 冠禮的前一天第150章 又一次朝會第102章 你缺錢幹嘛不找我?第1章 風起遼東!第20章 科技力量(二)第123章 兩件大事第131章 李墨歸附第59章 少女失蹤案(一)第128章 西山密議(一)第103章 多羅葉指第15章 郡主的初吻第61章 少女失蹤案(三)第16章 皇帝也有難事第8章 風雲涌(二)第16章 皇帝也有難事第100章 針對雲錚的陰謀第11章 西川驚變(二)第19章 秦晉之好(一)第12章 西川驚變(三)第57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十)第99章 太子林旭第74章 軍令爲何如山?第70章 雲少帥練兵(二)第148章 蕭天佑敗北第32章 少帥出馬(上)第30章 海鯊幫(一)第56章 海東青傳令第108章 三寶樓第43章 日本人想幹啥?第31章 少帥的第一次第5章 衝冠一怒(二)第94章 二赴射陽第38章 朕該如何是好?第48章 成都之戰(二)第55章 天下驚變(一)第1章 只能坐兩個人第61章 漂亮孃的教導第138章 集訓地:揚州第144章 江南危矣(一)第127章 新年到了第56章 鏡城之戰(三)第9章 少帥巡邊(一)第25章 這種貨色?第100章 針對雲錚的陰謀第25章 王佐之才(一)第37章 西川驚雷(二)第117章 明暗雙衛(三)第35章 聯手再戰(二)第44章 唐門和西閣第32章 海鯊幫(三)第124章 少帥的成長第23章 暗流來襲第3章 鳳點頭第53章 橫掃北高麗(下)第105章 先要搞清物價第50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二)第55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八)第77章 最愛揍王爺!第15章 雲錚VS耶律平成(三)第70章 不同往日的無雪第91章 洛陽雨(一)第60章 雲錚大婚第18章 科技力量(一)第68章 戰青樓(中)第54章 好香,真的好香第43章 打高麗的主意第8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124章 少帥的成長第49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一)第46章 天皇的決心第133章 初識江湖(下)第74章 朝中局勢(下)第58章 天府之戰(一)第22章 淮安命案(一)第119章 果然是個淫才第28章 父與子第56章 海東青傳令第25章 雷霆手段(二)第120章 又見無雪(二)第19章 南下(五)第22章 大定和約(一)第28章 六軍大演習(二)第3章 天佑完顏明!第47章 戰略規劃第58章 天府之戰(一)第13章 西川驚變(四)第15章 雲錚VS耶律平成(三)第62章 淫詞?第71章 雲錚的心第107章 家業擴張的起點第13章 雲錚VS耶律平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