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玄金鈔的普及

第85章 大玄金鈔的普及

在大玄境內,這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反而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

官員們的明爭暗鬥並不只表現在朝堂之上,在各地方之間也是派系林立,所有人都只想着自己的事情。

比如在大玄三十三年,朝廷正在舉行大規模的剿匪行動,幽州城的總督和南鬆城的總兵因爲不和,爲了保存各自的實力,避免犯錯誤,就相互對叛軍不聞不問,甚至還將土匪放出到對方的地盤上。

而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各地方在利益上的衝突數不勝數。

這一次州山府之所以敢剋扣糧食,就是典型上的地方衝突,而這一點其實在伐木堡的李長安也已經預料到了,而且他預料到了好幾種可能。

一、 鄭姚政半夜睡覺從牀上摔下來,徹底把腦子摔壞了,所以敢扣押他的糧食。

二、 他是打着爲民着想的旗幟把糧食強行扣下來了,準備鋌而走險的給自己博個美名,若是真的能成功,那麼他在這場政治遊戲當中就算是大獲全勝了。

三、他可能確實是不想活了。

很明顯的,只有第二點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隨後,就是要在州山府內煽動一種緊張的情緒,等事情發展到了一定地步,再由李長安出面,來赦免除鄭姚政外的所有參與人員。

而是在戚師正走了之後,李長安又連忙給張守正寫了一封急報,告訴他在皇城內率領朝廷配合戚師正,務必在第一時間向全國各個省份發佈通報宣告鄭姚政的處理結果,以免其他省份的知府總督們以此來給自己增加政治籌碼。

印刷的速度是根本跟不上的。

但是這樣一來,問題也隨之而來了。

但是例如香皂和衛生紙這些,卻不會導致這種結果,因爲百姓們沒有了這些東西一樣活,更何況現在百姓們已經對他們產生了依賴。

這兩點並沒有真正的解決鄭姚政的事情,而且也沒有讓他付出足夠的代價,其他地方的知府總督可能依舊會紛紛效仿。

今天有三千錦衣衛返回到了皇都,駐紮在銀行附近,將銀行左右層層包圍。

一想到這裡,所有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所有人面面相覷,皇上的這手段還真是一套接着一套的啊。

短短的三天時間內,就增加了二十萬兩白銀?

聽到這裡,李長安連忙吩咐道:“你現在速速去和張丞相報告,以後每天存錢的最高限額限制在一萬兩以內,如果超過了,那麼就暫停,等到第二天繼續存。此事萬分緊急,朕要你連夜將消息送回皇城!”

一箱一箱的銀子從銀行內搬出來,運上車,由軍隊親自押送到皇宮內交給錦衣衛,然後再運到國庫當中。

如果這樣搞,下面會亂套的。

三、 也是這件事情最重要的一點,對鄭姚政公事公辦,從嚴處理,抓回皇都問責是最好的,但是應該要注意方法。

至於下面的小官員更是不敢再插手這件事情,因爲就連一把手都保不住自己,他們肯定是難逃一死的。

一旦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把金鈔和私鹽和鐵礦這種東西掛鉤,讓全民必須使用金鈔來購買商品,那麼就會出現全國百姓都去銀行排隊兌換金鈔的場面。

三天之後,伐木堡的成城主府內,一名錦衣衛興奮的跑了進來報告道:“陛下,現在我們已經兌換了八十萬兩白銀出去了!”

而且經此一事之後,各個地方的一把手們也不會再敢玩這種小把戲了,因爲只要他們玩了,就會丟官丟命。

這怎麼說?

這兩個月,皇上在全國大量的售賣香皂和各類商品把價格全都壓下來,但他真實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做生意這麼簡單。

那錦衣衛接着報告道:“陛下,最近存進銀行的錢又增加了二十萬兩白銀!”

如果跟不上,那麼就會有人兌換不出鈔票,那麼這些人難道就直接不吃鹽了嗎?

這一下子不少人都急了,如果金鈔真的在國內普及下去,那麼全國大大小小由這些官員們開辦的錢莊怎麼辦?

一場劇烈的衝突正在國內四處醞釀……

因爲現在鄭姚政在州山府內的民望十分高,如果貿然的將他捉走,肯定會引導百姓們的抵抗情緒。

這種事情既然發生了,那麼就要分兩步走。

“八十萬兩?”

如果真的是第二點,那麼不得不說鄭姚政的這一步棋走的確實非常刁鑽,因爲如今的他已經站到了道德制高點上。

他十分精準地抓住了李長安的心思,所以纔敢玩這麼一出。

不少聰明人一下就抓到了重點,比如香皂和紙巾這種商品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消耗快、購買的頻率高,如果通過這種方式來普及大全金鈔,那麼絕對是絕殺!

戚師正這個人性格耿直,去州山府此行勢必是認識不認人的,再加上李長安剛剛給他封的八省漕運總督官職,手中還持有天子劍,問責一個區區的一省總督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這還了得?皇帝你怎麼能不和我們商量,就直接頒佈這道指令?!

“對!八十萬兩!”

但與此同時,整個皇城之內確實變得空前熱鬧了起來,不少的百姓們熱熱鬧鬧的跑到銀行門前排隊換錢。

整個皇城也已經炸鍋了,不少人這纔回過神來,震驚的喊道:“咱們都被皇上給騙了!”

李長安甚至專門設置了一個部門,來保管運作這批銀子。

這當然是扯淡!肯定不能夠這麼幹!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從政者雖然說要爲民謀利,但也必須要遵守規則。

問題擺在面前,但是現在誰也沒有解決的辦法。

因爲那些不是老百姓們生活的必需品,不能那麼玩,如果你普及金鈔,那麼就必須要考慮印刷的速度。

如果這個時候,李長安強行要把這十萬擔糧食奪走,運到巢州城,那麼必然會引起州山府內百姓們的不滿。

“我等真是萬萬沒想到,皇上居然還留有這麼一手,現在也沒有什麼辦法了,只得暫且先觀察形勢吧。”

如果李長安這一次真的對鄭姚政從輕發落,或者說是以他爲國爲民的理由對他既往不咎,那麼等不到明天,全國各個地方的官員可能都會效仿他這個舉動。

這纔是處理這件事情的正確辦法,也是化被動爲主動的最佳辦法。

這一天,購買頤蓮堂的商品一律必須用大玄金鈔,這個政令不僅貼滿了皇城的大街小巷,還登上了大玄的通用報紙。

沒錯!

“大人,現在該怎麼辦?若是這個金鈔真的在國內普及了,那麼我們的錢莊怕是都要倒閉了!”

爲什麼不直接用私鹽和鐵礦與金鈔掛鉤呢?

二、就是立刻從密州再抽調十萬石糧食,作爲填補運輸過來。

而也正是從此之後,銀行的信譽和便利性便流傳出去了,現在不少百姓們對於銀行已經沒有顧慮,甚至對金鈔開始產生了空前的熱情。

難道說,皇上的真正用途其實是爲了推廣金鈔?

所有的官員們都處在焦慮當中,尤其以經濟發達的江南省爲首。

鄭姚政肯定已經開始把這十萬石糧食在州山府內下發出去了,百姓們現在肯定對他感恩戴德。

一、對事不對人,把鄭姚政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按照流程覈對清楚,留下切實的證據。

而且這一次,鄭姚政還給李長安挖了一個坑。

那麼應該如何抓他呢?

勢必是要要派一個“惡人”去,而且這個“惡人”一定要讓州山府的百姓都知道,他們收到的來自鄭姚政的糧食是燕地邊關救急的糧食,而且鄭姚政已經違反國法國規了,不僅如此,所有參與進來的人也全部犯法,都要受到從重處罰。

一聽到這,李長安激動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李長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確實低估了老百姓們對於金鈔的需求。

自從今年過年的時候,存錢有利息這件事情外傳出去,登上了大玄日報之後,張丞相和西涼的各位將領們都拿到了上百兩的利息。

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屬下遵命!”

那麼有沒有辦法解決?

當然有!如果你覺得世界上的難題太多了,那麼不是世界出了問題,肯定是因爲你沒有想到策略,還需要多學習和歷練。

這些都是現實的問題,所以當一國的統治者,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現實中總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

等到了那個時候,這個國家真的就沒法治理了。

而在這件事情當中,這個大惡人就一定要是戚師正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無論是燕地的百姓,還是州山府的百姓,都是大玄的子民,肯定不能夠區別對待。

是不是鄭姚政打着爲民着想的旗幟,打着這個稱號,就可以理所應當的強佔糧食了?

“不急,我等暫且先觀察,皇上突然之間規定購買商品必須要用金鈔,那麼民間必然會亂套,如果過幾天真的出現了什麼大問題,我等便直接聯名上奏,請求陛下將金鈔廢止!”

如果所有人都打着爲國爲民的稱號在各地方胡亂搞,那麼全國豈不是亂成一鍋粥了。

轉眼已經是二月一號。

大臣們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甚至得知這個公告已經發布出去之後,不少人都差點原地爆炸了。

什麼坑?

當初不給周山府發糧食還好,既然都已經給了,若是再拿回來,那麼肯定就會出現問題。

李長安現在激動的甚至感到有些熱血沸騰。

老百姓們對於香皂、衛生紙已經產生依賴性了,尤其是在富饒的皇城之內,最少有三五十萬人都在用頤蓮堂的商品。

這樣一來,李長安的民望不僅保住了,而且還能夠大幅度的提升。

爲什麼要設置存款限額?

飢餓營銷啊,這根本不需要多解釋了。

用這個手段先玩一段時間,過一陣子再放開存款也不遲。

那麼接下來,也是時候該回皇都了。

(本章完)

第167章 散漫怠工的造船廠第242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上)第61章 三路大軍!第33章 新軍策,集體漲薪!第55章 前線的亂象第250章 橡膠木(下)第239章 海上戰爭(下)第240章 皇上的演講(上)第179章 百花樓第141章 衝突具現第254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下)第239章 海上戰爭(下)第207章 吐血的哈多森第197章 正面對決(下)第152章 炮轟內城第60章 開啓第二戰場!第72章 一手遮天第137章 錢樹明的想法第100章 土地國有化的雛形第260章 木船火攻(上)第19章 隱忍殺機,天翻地覆第17章 辱母之仇必報!第83章 活剮5000刀!第55章 前線的亂象第258章 潯州戰場(中)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204章 吉爾哈成的逃跑路線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222章 誘敵深入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24章 大局已定!第9章 精鹽製作成功!第47章 恐怖的軍費支出!第106章 殺知府第219章 航海時代第109章 狗咬狗第117章 死到臨頭第225章 海戰(中)第101章 開倉放糧第225章 海戰(中)第218章 礦山案件第232章 將計就計第260章 木船火攻(上)第75章 朕命摩納孺繼位!第260章 木船火攻(上)第217章 國資委員會的成立第116章 震動朝野第165章 打馬球第189章 戰前的準備第235章 熱武赫島第23章 我爲帝王!第244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下)第127章 國子監案子的後續第4章 籠絡人心第126章 呂昇的最後一天第27章 先斬後奏,皇權特許!第181章 囂張的周公子第62章 部落之間第58章 巢州城守衛戰!第153章 繞後的王記姚第200章 陛下要來西北!第49章 財政壓力第206章 投降的部落第254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下)第118章 鄭姚政的發配第231章 趙拔坤趕到第237章 海上戰爭(上)第243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中)第109章 狗咬狗第64章 軍事奇才——周武奇!第154章 突襲與反突襲第173章 大玄的希望第151章 學生軍第173章 大玄的希望第134章 學生的遊行第169章 怒斬劉杜宇第102章 全體問責!第75章 朕命摩納孺繼位!第58章 巢州城守衛戰!第263章 攻入潯州首都(上)第27章 先斬後奏,皇權特許!第53章 這是土匪?第134章 學生的遊行第180章 對江南省的處理第178章 立軍令狀第190章 十萬大軍!第175章 宜春院內第212章 周秉文第75章 朕命摩納孺繼位!第232章 將計就計第251章 青黴素問世第56章 殺知縣!第10章 大善人,鄭知府第213章 管理條例第130章 大玄未來的打算第247章 改造蒸汽機(下)第200章 陛下要來西北!第156章 錢樹明卸任第209章 戰後彙總第230章 離間計
第167章 散漫怠工的造船廠第242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上)第61章 三路大軍!第33章 新軍策,集體漲薪!第55章 前線的亂象第250章 橡膠木(下)第239章 海上戰爭(下)第240章 皇上的演講(上)第179章 百花樓第141章 衝突具現第254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下)第239章 海上戰爭(下)第207章 吐血的哈多森第197章 正面對決(下)第152章 炮轟內城第60章 開啓第二戰場!第72章 一手遮天第137章 錢樹明的想法第100章 土地國有化的雛形第260章 木船火攻(上)第19章 隱忍殺機,天翻地覆第17章 辱母之仇必報!第83章 活剮5000刀!第55章 前線的亂象第258章 潯州戰場(中)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204章 吉爾哈成的逃跑路線第74章 枋穆的幻想第222章 誘敵深入第133章 北方省份的改革之路(下)第24章 大局已定!第9章 精鹽製作成功!第47章 恐怖的軍費支出!第106章 殺知府第219章 航海時代第109章 狗咬狗第117章 死到臨頭第225章 海戰(中)第101章 開倉放糧第225章 海戰(中)第218章 礦山案件第232章 將計就計第260章 木船火攻(上)第75章 朕命摩納孺繼位!第260章 木船火攻(上)第217章 國資委員會的成立第116章 震動朝野第165章 打馬球第189章 戰前的準備第235章 熱武赫島第23章 我爲帝王!第244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下)第127章 國子監案子的後續第4章 籠絡人心第126章 呂昇的最後一天第27章 先斬後奏,皇權特許!第181章 囂張的周公子第62章 部落之間第58章 巢州城守衛戰!第153章 繞後的王記姚第200章 陛下要來西北!第49章 財政壓力第206章 投降的部落第254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下)第118章 鄭姚政的發配第231章 趙拔坤趕到第237章 海上戰爭(上)第243章 第二個五年計劃(中)第109章 狗咬狗第64章 軍事奇才——周武奇!第154章 突襲與反突襲第173章 大玄的希望第151章 學生軍第173章 大玄的希望第134章 學生的遊行第169章 怒斬劉杜宇第102章 全體問責!第75章 朕命摩納孺繼位!第58章 巢州城守衛戰!第263章 攻入潯州首都(上)第27章 先斬後奏,皇權特許!第53章 這是土匪?第134章 學生的遊行第180章 對江南省的處理第178章 立軍令狀第190章 十萬大軍!第175章 宜春院內第212章 周秉文第75章 朕命摩納孺繼位!第232章 將計就計第251章 青黴素問世第56章 殺知縣!第10章 大善人,鄭知府第213章 管理條例第130章 大玄未來的打算第247章 改造蒸汽機(下)第200章 陛下要來西北!第156章 錢樹明卸任第209章 戰後彙總第230章 離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