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衆阿哥進讒言

“皇阿瑪對兒臣之厚愛重若泰山,兒臣感銘五內,自當謹尊皇阿瑪之旨意行事,斷不敢有誤!”

對於方苞其人,弘晴自是能信得過,可要說對誠德帝有多少信任麼,那可就未必了,哪怕是聖旨已然到手,弘晴心中的戒備之意依舊是濃得很,只是城府足夠深,卻也不會帶到臉上來,而是發揮出超絕的演技,一派感激涕零狀地雙手捧着聖旨,語帶顫音地表着決心。

“王爺能明瞭陛下之苦心便是好事,下官等也就能安心了。”

弘晴的演技實在是太過逼真了些,饒是方苞這等謀算大家,都不曾看出絲毫的破綻,真就以爲弘晴已然是被誠德帝的“真情”所打動,但見其很是欣慰地點了點頭,毫不掩飾自家的心情之放鬆。

“有勞方大人奔波,小王實是慚愧,今,天時已是不早,且就在此營中一併用了午膳可好?”

弘晴先是仔細地將詔書收好,而後作出一派感激不盡狀地朝着方苞便是一禮,很是客氣地發出了邀請。

“王爺好意,下官心領了,然,陛下還在宮中翹首以盼,下官實不敢耽擱了去,且就請王爺與下官一併進宮一行如何?”

一聽弘晴此言,方苞昏黃的小眼睛當即便是一眯,顯然是看出了弘晴先前所言不過都是表象罷了,心中其實並不曾真正接受誠德帝的“好意”,自不免微有些發急,沒旁的,身爲當世大儒,方苞是怎麼都不想看到“玄武門舊事”在今朝上演的,只是當着弘晴的面,他又不敢將話說得太明,也就只能是先客氣地遜謝了一句,而後話鋒一轉,提出了個一道進宮之邀請。

“也好,只是近來豐臺大營裡沒了蜂王,亂象頗多,且容小王安排一二,再行進宮可成?”

照朝規,得了聖旨,自是須得進宮叩謝一番,只是這當口上,弘晴卻是不怎麼情願離開大營的,不止是因對誠德帝的真實心意有些拿捏不定,更多的則是一種提防之心在作祟——漢末何進之死便是前車之鑑,縱使弘晴在宮中早已安排了不少的人手,卻也不敢擔保誠德帝會不會鋌而走險,必要的防備還是不能少了去的,只是這話當着方苞的面,卻是不好說出口來,也就只能是笑着扯了個託辭出來。

“王爺只管自便,下官便在此候着好了。”

方苞乃是人老成精之輩,縱使弘晴將話說得如何之客氣,他也不會輕易便被蒙了過去,只一聽,便知弘晴說的不過就是句虛言而已,顯見是不打算進宮了的,一念及此,方苞可就真的有些急了,概因錯過了此番,誠德帝父子之間也就再難有和解之可能,一旦兵戎相見,後果實是不堪至極,而這是方苞無論如何不願見到的,問題是弘晴所言儘管是託詞,偏偏卻又令人無可挑剔處,無奈之下,方苞也只能是玩了手耍無賴,就這麼硬是賴在了中軍大帳裡不走了。

“那好,方大人且稍坐片刻,小王去去便回。”

眼瞅着方苞居然來了這麼一手,弘晴也自無奈得很,總不能真板起面孔趕人走罷,沒奈何,也就只能是交代了句場面話,便即自顧自地行出了中軍大帳……

“啓奏陛下,雍親王並諸位阿哥在宮門處請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說方苞在豐臺大營處如何與弘晴溝通,卻說自打給了方苞詔書之後,誠德帝便一直心有不寧,也沒去養心殿批摺子,始終悶在了乾清宮的寢室中,正自焦躁地來回踱步間,卻見李德全面帶不安之色地從屏風處轉了出來,疾步搶到了御前,小心翼翼地稟報了一句道。

“哼,朕不是說不見麼,還稟個甚!”

早在方苞離開後不多久,二、三、四等幾名阿哥便已趕到了宮門外,堅持要面聖,這都連遞了幾回牌子了,誠德帝都懶得去理會,此際一聽李德全又稟的是這事兒,頓時便怒了,雙眼一瞪,沒甚好聲氣地便呵斥了一嗓子。

“喳!”

儘管早就預料到會被誠德帝叱責,可李德全心中還是委屈得夠嗆,沒旁的,無論是四爺還是幾位阿哥,都有面聖直奏之權,他們要遞牌子,李德全壓根兒就沒有拒絕的理由,這會兒被誠德帝責罵,除了生受着之外,卻也沒得奈何,只能是恭謹地應了一聲,後退着便要就此退出寢宮。

“慢着,老四也來了?”

誠德帝先前只是下意識地呵斥罷了,其實真不曾細聽了去,待得想起四爺也在求見之列,這便改了主意,一揮手,語調急躁地叫住了李德全。

“回陛下的話,雍親王剛到。”

聽得誠德帝見問,李德全趕忙收住了後退之勢,一躬身,緊趕着迴應道。

“嗯……,那就宣好了,朕就在前殿見見他們也罷。”

誠德帝此番本是打算先跟弘晴好生談談的,可左等右等都沒見弘晴前來,心中的煩躁之餘,也不禁爲之失望得很,轉念一想,弘晴處既是不肯和解的話,那他誠德帝也只能是轉而依靠四爺以及諸子的力量了,這便沉吟地給出了準見的旨意。

“喳!”

誠德帝既是有了旨意,李德全自不敢稍有耽擱,趕忙躬身應了諾,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寢宮,自去傳喚四爺等人不提。

“臣弟(兒臣等)叩見陛下(皇阿瑪)!”

四爺等人到得很快,誠德帝方纔剛在前殿落座不多會,就見四爺等人已是疾步從殿外行了進來,齊齊搶到了御前,規規矩矩地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

誠德帝心中雖已是有了要依靠殿中諸般人等之力量的想法,可對於四爺等人此番大肆動本的行爲還是有氣在心,叫起的聲音裡也就不免帶着幾分的不悅之意味。

“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除了二阿哥之外,四爺等人都是精明之輩,自是都聽得出誠德帝言語中的不悅,不過麼,卻是誰都不曾放在心上,當然了,這當口上,卻也無人敢有甚失禮之表現的,也就只是按着朝規齊齊謝恩了事。

“說罷,如此急地要見朕,所爲何事,嗯?”

誠德帝從來都不是個寬仁的主兒,這會兒正自惱火於諸人火上澆油之惡行,問話的語調自也就難稱和煦。

“皇阿瑪明鑑,兒臣等聽聞大哥肆意忤逆聖意,妄圖以己意代天心,實屬大逆不道已極,兒臣等義憤在心,誓與之不兩立!”

誠德帝話音一落,二阿哥已是率先閃了出來,語調高亢地便開起了頭炮。

“皇阿瑪,兒臣以爲二哥所言甚是,兒臣等誓與奸佞不兩立!”

“皇阿瑪,自古以來,未見跋扈如大哥者,是可忍,孰不可忍,兒臣等絕不與之爲伍!”

“皇阿瑪,大哥不請旨便悍然聚兵,反形已現,罪不容恕,兒臣以爲此等逆行斷不可輕饒了去!”

……

幾位阿哥顯然是事先便套好了的,這不,二阿哥話音方纔剛落,三、六、七、八四位阿哥立馬便紛紛站出來響應,齊齊聲討弘晴之逆舉,人人慷慨陳詞,大有一舉將弘晴置於死地之架勢。

“哼!四弟,爾如何看此事?”

衆阿哥們的調門雖高,可誠德帝卻並未加以理睬,沒旁的,除了三阿哥能有些能量外,其餘阿哥都實力有限,壓根兒就靠不住,這一條,縱使在盛怒中,誠德帝也自不會忘了去,若是光靠聲討能整垮弘晴的話,又何須諸位阿哥來此陳詞,誠德帝早發動羣臣彈劾弘晴了的,正因爲此,誠德帝實是懶得理會諸位阿哥的叫囂,而是冷哼了一聲之後,將問題丟給了默然站在一旁的四爺。

“陛下明鑑,臣弟以爲諸位阿哥所言雖是稍有些過了,然,與事實卻是相差彷彿,今,仁親王尾大不掉之勢已成,若不早圖,卻恐社稷難安啊,故而,臣弟懇請陛下早做決斷爲宜。”

在反對弘晴一事上,四爺原就與諸位阿哥是同穿一條褲子的,這當口上,自然不可能爲弘晴說話,而是變本加厲地暗示了除掉弘晴之意思。

“嗯……”

四爺這麼一說,誠德帝忽然間便想起了李敏銓曾提過的暗中除掉弘晴之提議,心中的惡意當即便止不住地翻涌了起來,只是茲事體大,在沒有把握之前,誠德帝卻是連說都不敢說出口來的,也就只是悶悶地長出了口大氣。

“陛下,我朝之軍國要務向來須得通過朝議,今,豐臺大營既是出缺,理應由朝議公決之,臣弟懇請聖上下詔,由朝中袞袞諸公商決之。”

似除掉弘晴這等意思,只能暗示,卻是斷然不能公然宣之的,此一條,四爺自是心中有數得很,這一見誠德帝似有難言之隱,也自不再多言於此,而是轉而提議要將豐臺大營之缺拿到大朝上公決,顯然是準備徹底將水攪渾了去。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四叔所言甚是。”

“皇阿瑪,兒臣附議!”

“兒臣亦附議!”

……

四爺此等言語一出,諸位阿哥們立馬便全都瞎嚷嚷了起來,大殿裡一時間便噪雜得有若菜市場一般無二。

第2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32章 潮平浪不止(二)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836章 窮極思變(五)第83章 順水推舟第218章 王府夜宴(二)第582章 反守爲攻(一)第649章 都想當黃雀(一)第721章 借力打力(一)第1111章 整風運動(三)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356章 都在感慨(一)第649章 都想當黃雀(一)第149章 上陣父子兵(三)第43章 師與徒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506章 仁與利(四)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1077章 君臨天下(一)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852章 相忍爲國(二)第986章 主動的妥協(一)第369章 迷霧重重(二)第282章 爾虞我詐(二)第868章 蟄伏與崛起(一)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139章 力推與力挺(二)第530章 誰比誰更狠(三)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91章 以退謀進(一)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737章 天其實沒黑(三)第724章 收穫季節(二)第1095章 不老實就敲打(三)第56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916章 戰前部署(一)第164章 快刀斬亂麻(三)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893章 狂飆突進(二)第634章 老爺子的決斷(一)第56章 宴無好宴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90章 一舉成擒(四)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813章 相交貴知心(二)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430章 大阪事變第757章 打到你服(一)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588章 和爲貴(三)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970章 各得其所(九)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11章 麒麟商號(二)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431章 叔與侄第148章 上陣父子兵(二)第578章 撲朔迷離(四)第1023章 最後通牒(一)第875章 誠德帝出難題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83章 順水推舟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985章 一邊倒的朝議(三)第833章 窮極思變(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138章 力推與力挺(一)第160章 先殺一隻雞(二)第52章 雄辯滔滔(一)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926章 致命的一擊二第5章 柳暗花明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48章 麻煩來了(一)第762章 友好萬歲
第2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32章 潮平浪不止(二)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836章 窮極思變(五)第83章 順水推舟第218章 王府夜宴(二)第582章 反守爲攻(一)第649章 都想當黃雀(一)第721章 借力打力(一)第1111章 整風運動(三)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356章 都在感慨(一)第649章 都想當黃雀(一)第149章 上陣父子兵(三)第43章 師與徒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506章 仁與利(四)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1077章 君臨天下(一)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852章 相忍爲國(二)第986章 主動的妥協(一)第369章 迷霧重重(二)第282章 爾虞我詐(二)第868章 蟄伏與崛起(一)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139章 力推與力挺(二)第530章 誰比誰更狠(三)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91章 以退謀進(一)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737章 天其實沒黑(三)第724章 收穫季節(二)第1095章 不老實就敲打(三)第56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916章 戰前部署(一)第164章 快刀斬亂麻(三)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893章 狂飆突進(二)第634章 老爺子的決斷(一)第56章 宴無好宴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90章 一舉成擒(四)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813章 相交貴知心(二)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430章 大阪事變第757章 打到你服(一)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588章 和爲貴(三)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970章 各得其所(九)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11章 麒麟商號(二)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431章 叔與侄第148章 上陣父子兵(二)第578章 撲朔迷離(四)第1023章 最後通牒(一)第875章 誠德帝出難題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83章 順水推舟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985章 一邊倒的朝議(三)第833章 窮極思變(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138章 力推與力挺(一)第160章 先殺一隻雞(二)第52章 雄辯滔滔(一)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926章 致命的一擊二第5章 柳暗花明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48章 麻煩來了(一)第762章 友好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