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

“稟王爺,軍機大臣馬齊與陳夢雷、陳老夫子到了營外,說是陛下有旨意要宣,末將不敢擅自做主,還請王爺明示。”

就在弘晴沉吟不決之際,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中,一身戎裝的塔寧河已是大步行進了房中,但見其疾步搶到了文案前,一躬身,已是緊趕着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哦?”

誠德帝派人來宣撫之事,早在弘晴的預料之中,可他卻是沒想到誠德帝居然將陳老夫子也請了出來,聞言之下,不由地便是一愣,不過麼,倒也沒多想,霍然便起了身,一揮手,神情肅然地便下令道:“爾且自將兵戒嚴,本王這就去迎上一回好了。”

“喳!”

弘晴既是有令,塔寧河自不敢輕忽了去,忙不迭地躬身應了諾,而後恭謙地一側身,退到了一旁,待得弘晴行出了文案之後,方纔落後一步地跟在了弘晴的身後。

“下官見過王爺。”

燈火通明的大營門前,馬齊與陳老夫子並肩而立,待得見弘晴在數十名親衛的簇擁下緩步行來之際,馬齊趕忙上前一步,很是恭謹地躬身行了個禮,至於陳老夫子麼,卻並未有甚多的表示,僅僅只是頷首示意了一下。

“馬大人不必多禮。”

面對着馬齊的見禮,弘晴並未矯情寒暄,僅僅只是面色淡然地虛擡了下手,顯然並不甚重視於其,倒是對陳老夫子卻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很是恭謹地躬身見禮道:“夫子,您來了,此處不便,且請內裡敘話可好?”

“王爺,請!”

陳老夫子並未因弘晴的禮敬而有甚動容之表現,也就只是神情淡然地拱手還了個禮。

“陛下詔書在此,請仁親王接旨。”

這一見弘晴只與陳老夫子見禮,卻並未跟自個兒答話,馬齊心中自不免爲之惴惴不已,生恐弘晴真要行玄武門之舊事,顧不得許多,趕忙硬着頭皮地道明瞭來意。

“馬大人莫急,且先到衙門裡再議此事可好?”

弘晴此際心尤未定,自是不願讓馬齊當衆宣了旨意,這便眉頭微微一皺,以不容分說的口吻吩咐了一句道。

“這……,也好,就依王爺。”

馬齊雖一向與弘晴交好,可本質上卻是個直臣,並非弘晴之私人,自是不願看到弘晴真兒個地發動兵變,此際之所以緊着提議宣旨,正是想着要造出個聲勢來,奈何弘晴不允,他也自無可奈何,只能是苦笑着搖了搖頭,勉強至極地同意了弘晴之提議。

“夫子,馬大人,都且請罷。”

這一見馬齊沒再多堅持,弘晴自也不想再多囉唣,點了點頭之後,一旋身,緩步便往營裡行了去,一衆人等見狀,自不敢稍有耽擱,盡皆亦步亦趨地跟了上去。

“王爺,時辰已是不早了,您看是否先安排諸將們一併前來接旨,下官也好緊着回稟陛下。”

馬齊到底掛着心思,一行人等方纔剛在提督衙門的後堂裡落了座,茶都尚未上呢,馬齊已是忍不住再次出言催請了一句道。

“馬大人海涵,營中大變方過,秩序未定,尚須得諸將坐鎮彈壓,實不宜輕動,既是皇阿瑪有旨意給本王,那就由本王自接了便好,來人,備香案!”

馬齊急,弘晴卻是並不着急,左右這會兒主動權在握,弘晴並不打算讓誠德帝的旨意傳遍全軍,自不可能會同意馬齊的提議,不由分說地便下了決斷。

“這,這……”

一聽弘晴這般說法,馬齊不由地便急了,有心爭辯上一番麼,卻又恐徹底激怒了弘晴,可真按着弘晴所言行了去麼,這旨意傳與不傳似乎也沒啥區別可言了的,惶急之下,還真就不知該說啥纔好了,只能是不停地給陳老夫子使着眼神,就指望着陳老夫子能站出來幫着說上幾句。

“馬大人有詔書只管宣好了,王爺自會有所決斷的。”

陳老夫子倒是開口了,不過麼,卻並不是馬齊想要聽的話語。

“也好,那就請王爺接旨罷。”

這一見陳老夫子不肯幫襯,馬齊自也無奈得很,猶豫了片刻之後,還是隻能一咬牙,勉勉強強地應承了下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驚聞廉親王勾連軍中奸佞,意圖不軌,朕心甚憂,幸得仁親王機警,更有諸將助力,得平此大患,社稷得安,朕甚喜之……”

豐臺大營本就是個常接旨之所在,香案等物自是都齊全得很,一衆軍士們賣力折騰之下,不多會,便已將一應事物全都準備停當,待得弘晴在香案前跪好之後,馬齊也自不敢多加耽擱,抖手攤開了詔書,一板一眼地便宣了起來。

這就打算妥協了?嘿,早幹嘛去了!

詔書不算短,儘管是草就之文,可出自方苞這等文章大家之手,辭藻當真不是蓋的,洋洋灑灑近千言,可內裡的意思麼,說穿了就一條,那便是息事寧人,指望着弘晴能就此罷手,爲此,誠德帝很是爽利地推出了八爺來當祭品,更不惜對塔寧河等人的“反水”之事大加美譽,毫無疑問,這麼些話語自是早在弘晴的預料之中,聽不聽,都是那麼回事兒,絲毫不會影響到弘晴之決斷。

“兒臣叩謝皇阿瑪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儘管心裡頭對這麼份詔書不屑得很,不過麼,弘晴卻並未表現出來,而是恭謹萬分地便磕頭謝了恩。

“王爺此番鏟奸除惡,爲社稷除一毒瘤,實是大快人心之舉也,陛下對此讚賞有加,已傳詔兵部,對此番有功之臣,當會重賞,此一條,下官可拿性命作保,今,詔書已宣,不知王爺可能隨下官一併入宮謝恩否?”

馬齊到底是忠耿之輩,哪怕明知弘晴心中恐有異志,十有八九不會聽令行事,可還是在轉交詔書之際硬着頭皮發出了邀請。

“馬大人有心了,小王既接了旨意,按規矩,確是該緊着入宮面見皇阿瑪的,奈何營中餘波未平,小王怕是不好擅離,就請馬大人回去後,代小王向皇阿瑪多多美言幾句,一待營中諸事大定,小王自當即刻入宮聆聽皇阿瑪之教誨,時候不早了,若是讓皇阿瑪等急了怕是不好,且請馬大人這就先去回個話可好?”

馬齊這麼個小心思未免太過明顯了些,以弘晴之智算,又怎可能會瞧不破,別說弘晴這會兒尚未真正下定決心,就算真打算跟誠德帝和解,那也斷然不可能在毫無準備的情形下入宮的,萬一要是誠德帝哪根筋搭錯了線,亂下毒手,弘晴此去豈不是自投羅網麼,當然了,這等可能性並不大,但卻不得不防,所謂小心使得萬年船便是這麼個道理。

“這,這……”

馬齊本還想着再跟弘晴好生磨嘰上一回,可着一聽弘晴居然就這麼下了逐客令,頓時便傻了眼,一時間真就不知該如何應對方好了。

“馬大人且先回也好,陛下性子急,若是久久不得消息,卻恐着急上火,至於此間諸事,就由老朽來辦好了。”

馬齊尚未支吾出個所以然來,始終不言不語地站在一旁的陳老夫子卻是突然插了一句道。

“也好,那就有勞夫子了,某這就先行回稟陛下,告辭,告辭。”

陳老夫子乃是帝師的身份,早前又曾慨然允了馬齊之所請,答應要勸說弘晴穩妥行事,對此,馬齊其實並不全信,奈何事已至此,就算心存疑慮,馬齊也不敢再多耽擱了去,也就只能是無奈地苦笑了一下,就此告辭而去了。

“師尊,您請用茶。”

馬齊既去,弘晴也沒再在廳堂裡多逗留,而是恭恭敬敬地將陳老夫子請進了書房,待得老夫子落了座之後,弘晴又很是恭謹地親手爲陳老夫子斟了碗涼茶,雙手捧着,遞到了陳老夫子面前的几子上。

“王爺不必忙了,且坐罷。”

陳老夫子並未端起茶碗,而是一壓手,示意弘晴坐於對面。

“謝師尊賜座。”

弘晴對陳老夫子的尊敬乃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哪怕這幾年他已是權傾朝野,也不改初衷,但見其很是恭謹地謝了一聲之後,方纔端坐在了陳老夫子的對面,擺出了副恭聽訓示之模樣。

“王爺心思不定,六神無主,此盛極將衰之兆也,萬不可不慎啊!”

陳老夫子並未去詳問西征之事,也不曾提及此番兵變之實情,而是大有深意地看了弘晴一眼,一開口便是驚悸之言。

“師尊,徒兒……”

陳老夫子此言一出,饒是弘晴心性沉穩,也不禁打了個哆嗦,待要出言分說一二,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方好,嘴角嚅動了幾下,愣是無一言以對應。

“自古行大事者,最忌優柔寡斷,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便是這麼個道理,以王爺之睿智,當無須爲師來點醒罷?”

陳老夫子壓根兒就沒理會弘晴的尷尬,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長鬚,緊接着又來上了一句狠話,當即便令弘晴的眉頭就此皺緊了起來……

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150章 雄起的四爺第206章 繞不過去的坎(一)第64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二)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850章 又一個扯後腿的第457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四)第780章 騰挪手段(二)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867章 巧妙騰挪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第951章 不入流的試探(三)第646章 彈章 如潮(一)第360章 一朝權在手(一)第881章 踩上一腳(三)第153章 彼此試探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631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三)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629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一)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1150章 強取布拉茨克(四)第880章 踩上一腳(二)第595章 值與不值(二)第691章 算與反算(三)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76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106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485章 烽火連天(一)第333章 雙孫競獵(三)第448章 燙手的山芋(四)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325章 彼此算計(二)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573章 刑部 風雲起(二)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1026章 最後通牒(四)第974章 強勢反彈(一)第1134章 關門行動(二)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628章 阿府驚變(二)第58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1105章 金融風波再起(一)第568章 喧囂的朝局(一)第940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三)第162章 快刀斬亂麻(一)第529章 誰比誰更狠(二)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1155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第745章 溫達的囑託(一)第934章 酣戰格登山(三)第72章 有待證實的消息第281章 爾虞我詐(一)第781章 氣怒攻心第985章 一邊倒的朝議(三)第871章 絕對權威(二)第264章 第二百六十四密議(一)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713章 沒魚,蝦也好(一)第1008章 勞動力危機(三)第370章 案中有案(一)第537章 雙塔寺遇險(二)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951章 不入流的試探(三)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957章 步步領先(三)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196章 磨刀霍霍(三)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24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三)第1101章 還得加把火第91章 以退謀進(一)第1067章 一語點醒(一)第1152章 騎軍對決(一)第472章 夜襲與反夜襲(一)第713章 沒魚,蝦也好(一)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549章 巍巍太行(五)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125章 先禮後兵(三)第36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431章 叔與侄
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150章 雄起的四爺第206章 繞不過去的坎(一)第64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二)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850章 又一個扯後腿的第457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四)第780章 騰挪手段(二)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867章 巧妙騰挪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第951章 不入流的試探(三)第646章 彈章 如潮(一)第360章 一朝權在手(一)第881章 踩上一腳(三)第153章 彼此試探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631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三)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629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一)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1150章 強取布拉茨克(四)第880章 踩上一腳(二)第595章 值與不值(二)第691章 算與反算(三)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76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106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485章 烽火連天(一)第333章 雙孫競獵(三)第448章 燙手的山芋(四)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216章 溫家虎妞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325章 彼此算計(二)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573章 刑部 風雲起(二)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1026章 最後通牒(四)第974章 強勢反彈(一)第1134章 關門行動(二)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628章 阿府驚變(二)第58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1105章 金融風波再起(一)第568章 喧囂的朝局(一)第940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三)第162章 快刀斬亂麻(一)第529章 誰比誰更狠(二)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1155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第745章 溫達的囑託(一)第934章 酣戰格登山(三)第72章 有待證實的消息第281章 爾虞我詐(一)第781章 氣怒攻心第985章 一邊倒的朝議(三)第871章 絕對權威(二)第264章 第二百六十四密議(一)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713章 沒魚,蝦也好(一)第1008章 勞動力危機(三)第370章 案中有案(一)第537章 雙塔寺遇險(二)第651章 都想當黃雀(三)第951章 不入流的試探(三)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957章 步步領先(三)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196章 磨刀霍霍(三)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24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三)第1101章 還得加把火第91章 以退謀進(一)第1067章 一語點醒(一)第1152章 騎軍對決(一)第472章 夜襲與反夜襲(一)第713章 沒魚,蝦也好(一)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549章 巍巍太行(五)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125章 先禮後兵(三)第36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431章 叔與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