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列寧格勒的命

其實,萊因哈特針對列寧格勒的作戰計劃,已經開始準備像歷史上靠攏了。

沒錯,他也想圍困列寧格勒。

不過,歷史上那次列寧格勒圍攻戰役,圍攻從1941年9月9日開始至1943年1月18日,一條狹窄的通往城市的陸上通道被建立爲止,而圍攻全面結束於1944年1月27日。列寧格勒圍城戰是近代歷史上主要城市被圍困時間最長、破壞性最強,和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包圍戰。

然而,那一仗德軍還打輸了。

可萊因哈特還是打算走歷史的老路,通過圍攻戰來對付列寧格勒。

當然,他並不指望圍困可以使列寧格勒屈服。

萊因哈特只是希望把蘇軍北線的主力,包進列寧格勒,然後用德國步兵,配合芬蘭與挪威軍隊困住蘇軍北線主力,從而騰出北線的裝甲部隊,用於中路,直逼莫斯科。

至於列寧格勒什麼時候能拿下,就看“飛魚工程”什麼時候能完成了。

是的,萊因哈特等的,是第三帝國的核武器成功研製。

根據萊因哈特研究二戰史,特別是研究美軍後期對日作戰得出的終極經驗來講,這個世上沒有什麼困難是一顆原子彈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用兩顆原子彈。

德國研製核武器其實是有先天優勢的,同樣,德國科學家,在歷史上於1938年最先提出了核裂變理論。

有先進的理論基礎,德國卻沒有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得不說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這件事情首先就和歷史上的第三帝國排斥其他種族,迫害許多非日耳曼科學家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實際上不僅僅只有一個愛因斯坦,超過兩千名工程技術人員和科學技術專家,因爲原本時空中第三帝國的激烈種族政策離開了這個國家。

如果說這些人的離開,對德國的高級技術沒有一點影響,這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極端激進的種族主義迫使大量的科學家外逃之外,本土科學家走錯了道路,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以海森堡爲首的德國物理學家們,固執的認爲核武器並不容易研製出來,困難和投入無法成正比。

其中還有各種各樣的小插曲,比如說提煉武器級別鈾原料使用的石墨被反戰人士破壞,摻入了雜質導致提煉失敗。

又比如說海森堡的計算公式錯誤,是導致了德國對核武器的重量估算錯誤的重要原因等等。

這一系列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的故事,最終導致了德國核武器的研製最終荒廢,成爲了一個歷史謎團。

最後一個方面,就是盟軍對德國核武器研製基礎設施的針對性破壞,英軍針對挪威重水工廠的特種襲擊,同樣堪稱特種作戰的經典。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的原子彈研究最終失敗了。

這並不是元首面對的境況,他的處境要好得多。

他幹掉了英國,挪威的重水工廠遭到破壞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

同時,他刻意檢查了各種實驗材料,避免了出現實驗材料被人破壞的問題。

最後,萊因哈特還根據後世的先知先覺,不僅善待德國科學家,甚至給德國科學家們指明瞭前進的道路。

可千萬不要小看這條道路,核武器研製進度絕對是無法相比的。有沒有核武器,真的是天壤之別。

然而,美國這個國家在做事的時候,是很有一股不到黃河心不死的韌性的,他們的堅持可以讓很多國家汗顏。

同樣的事情如果放在德國身上,還真的未必能搞成。在蘇聯後來接着搞核武器研究的時候,實際上是有一個極大優勢的——蘇聯至少知道核彈是可行的,而且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可以實現。

相對條件下,美國當時是不知道核武器究竟是不是可行的,美國真的完全是摸着石頭過河,沒有指路的那個所謂的明燈。

雖然當時對核物理的研究,已經比較深入了。蘇聯德國甚至是日本,都早就已經有相應的核物理研究。

可是即便擁有一套完善的核武器研製理論,在前方,沒有成功的案例,大家實際上還是無法肯定的得出原子彈一定成功的答案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毅然決然的投入了20億美元,還有無數電力,來研製生產原子彈,本身是需要莫大勇氣的。

而有些時候,往往就是這個勇氣,擊退了許許多多人和國家在某些方面和領域內的嘗試。

所以說講到後面研製原子彈的幾個國家比美國研製原子彈短了多少年,這其實是沒有多少實際任何意義的。

如果沒有美國成功研發出來的那第一枚原子彈,可能後面幾個“流氓”,虛耗十年都未必敢邁出搞原子彈的那一步。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萊因哈特身爲穿越者,在覈武器研製這個大方向上,能夠給德國核武器的研製,帶來多麼巨大的轉機。

在大方向上的指引上,已經讓海森堡等德國科學家有了邁開步伐的勇氣,而在具體操作方面,有元首挑頭執行的大工程,可要比其他放養狀態下的計劃,執行力強上千萬倍。

在研究原子彈的問題上,美國是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來管轄所有的核項目的。而德國方面,則是有一個專門負責竊取情報的機構,負責竊取美國的核武器機密。

一開始是純科研的鈾顧問委員會,之後大量科學家投入到其中,再之後項目進入工程發展階段,形成曼哈頓工程,與基礎研究同步進行。

光委員會的成立,就耗費了美國兩年的時間,可是這時間不是白白浪費的,因爲一旦形成了程序上的統一,確保了權力的集中之後,在美國想染指核工程的任何部門,都必須服從統一調遣。

這不是開玩笑的,就比如說海軍想要參與到核武器研究的項目中來,可以出人出力出錢,但是卻沒有任何的指揮決策權限。

而在這方面,德國卻正好相反,大家省去了互相扯皮的時間,可是各個部門各幹各的。

軍械部、威廉皇帝學會、各個大學,甚至是某些部級單位都有自己的核研究機構。

雖然說起點較高,研製的科研力量同樣雄厚,可原本資源就不夠,這下更分散了。

更讓人鬱悶的是,各部門的研究方向也不一致:許多海軍高官,就一直想把核發電用於潛艇和戰艦。

與之相反的是,美國在1942年的時候就基本終止了核發電項目的研究,專心研究核武器方向。

現在有了萊因哈特的插手,德國各個部門都結束了相關的研究,由元首的一句話,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加入到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研究機構之中,爲德國的核武器計劃添磚加瓦。

這個規模龐大的計劃,就是德國的“鈾計劃”。這個計劃準備是在1943年以前,爲德國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顆核武器。

如果列寧格勒真的能堅持到那個時候,那他們的命運,將會比歷史上那場最慘的包圍戰,還要慘上不少......

“日本的離心機和提純設備,我們已經完成了評估……技術上有一些可以利用的部分,相關的部門也已經開始實踐了。”海森堡獨自面對元首的時候,話就比較多了。

他現在是真心覺得萊因哈特全知全能了,因爲這個元首除了軍事外,居然還對量子物理有所研究!

並且,元首還敢非常堅定的支持德國物理科學家的核研究,往這個無底洞裡面投錢。

至於說元首爲什麼篤信原子彈一定可以被製造出來,技術上也是允許的,海森堡覺得完全不是重點。

作爲一個物理學家,既然國家領導人願意鼓勵贊助自己完成研究,那留給他要做的事情,就只是帶領着自己的團隊,完成這個人類進入核物理時代的巨大進步。

一旦這一步完成了,他海森堡的名字,將青史留名——甚至比那些現在叱吒風雲的著名軍事家,還要流傳的更久!

當然了,是進入核能源時代,還是進入核武器時代,這個就不是他能夠左右的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情報外的蘇聯戰列艦第一百七十六章 罪人第三十章 看破789統帥部的決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輪進攻734殺手鐗第六百一十七章 棄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算漏了一點第五百五十一章 沒來得及說第五百五十一章 沒來得及說第四百七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六十二章 屠殺第二十九章 迷霧第七十三章 我還怕誰?第六百零九章 找錯了第三十四章 元首的選擇(二次加更)第二十六章 兩個國度742不甘心的結局第四百五十九章 表面兄弟第六百四十二章 看非洲的了685日本準備換個方向開刀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女主有CP第一百二十四章 慕尼黑陽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復興的希望695蘭道夫·丘吉爾第四百零八章 意大利參戰712巴爾幹新盟友第一百四十四章 算漏了一點第六百零九章 找錯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得過且過第六百三十六章 盟友都是棋子第六十五章 長刀之夜第一百七十五章 謎底688德國人還是夠意思的第五百四十九章 3月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等等780突圍方案754見一個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合羣的蒙哥馬利第三百一十二章 挪威戰役的結局五十七章 誰是元首第二百八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七十三章 我還怕誰?724物以類聚第五百三十六章 告訴元首,我已盡力701烏克蘭近衛擲彈第一師第五章 轉行陸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意大利重回遊戲第二百四十章 冷漠的旁觀者第五百四十二章 隆美爾,不許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角逐納維亞(尾)第一百七十三章 軍事界的奇蹟第六百一十五章 黃雀捕螳螂,獵人在後第四十三章 雙強會談第六百零八章 首相悲歌第四百九十九章 碉堡內第二百六十二章 名偵探萊因哈特第六百五十六章 芬蘭軍隊的拼搏第一百八十八章 曾經被斯大林保護下來的那名將軍743朱可夫的咆哮第兩百一十九章 大新聞第五十章 滾吧676非洲還要不要打下去第三百六十三章 沒用的鼓舞第三百一十章 夾擊(第十更)第六百章 影子裡的牧羊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法國軍官團第五百六十七章 鐵掌火箭筒第三百四十四章 交給跟我最久的老人物第九十五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萊因財團的產品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對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白色方案(下)第兩百一十一章 誰更快第四百六十章(5更求訂閱,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五十三章 總統之爭第五百四十二章 隆美爾,不許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八條約第兩百一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788一切爲了德國第三十二章 意呆的前輩693憋屈的朱可夫第五百二十九章 沙漠之鼠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法對決第二百八十五章 丘吉爾很惱火第四百三十六章 背鍋的狼羣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不別等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八條約第五百九十一章 新式武器(中)783蘇德局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不你試試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八條約第一百四十七章 用別人的船,檢驗自己的技術767管的寬第一百九十一章 誘餌660搶話的萊因哈特第四百二十七章 矮子的野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德國海軍的榮耀(上)第五百零九章 萊因哈特的要求759以攻對攻
第三百八十二章 情報外的蘇聯戰列艦第一百七十六章 罪人第三十章 看破789統帥部的決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輪進攻734殺手鐗第六百一十七章 棄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算漏了一點第五百五十一章 沒來得及說第五百五十一章 沒來得及說第四百七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六十二章 屠殺第二十九章 迷霧第七十三章 我還怕誰?第六百零九章 找錯了第三十四章 元首的選擇(二次加更)第二十六章 兩個國度742不甘心的結局第四百五十九章 表面兄弟第六百四十二章 看非洲的了685日本準備換個方向開刀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女主有CP第一百二十四章 慕尼黑陽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復興的希望695蘭道夫·丘吉爾第四百零八章 意大利參戰712巴爾幹新盟友第一百四十四章 算漏了一點第六百零九章 找錯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得過且過第六百三十六章 盟友都是棋子第六十五章 長刀之夜第一百七十五章 謎底688德國人還是夠意思的第五百四十九章 3月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等等780突圍方案754見一個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合羣的蒙哥馬利第三百一十二章 挪威戰役的結局五十七章 誰是元首第二百八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七十三章 我還怕誰?724物以類聚第五百三十六章 告訴元首,我已盡力701烏克蘭近衛擲彈第一師第五章 轉行陸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意大利重回遊戲第二百四十章 冷漠的旁觀者第五百四十二章 隆美爾,不許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角逐納維亞(尾)第一百七十三章 軍事界的奇蹟第六百一十五章 黃雀捕螳螂,獵人在後第四十三章 雙強會談第六百零八章 首相悲歌第四百九十九章 碉堡內第二百六十二章 名偵探萊因哈特第六百五十六章 芬蘭軍隊的拼搏第一百八十八章 曾經被斯大林保護下來的那名將軍743朱可夫的咆哮第兩百一十九章 大新聞第五十章 滾吧676非洲還要不要打下去第三百六十三章 沒用的鼓舞第三百一十章 夾擊(第十更)第六百章 影子裡的牧羊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法國軍官團第五百六十七章 鐵掌火箭筒第三百四十四章 交給跟我最久的老人物第九十五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萊因財團的產品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對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白色方案(下)第兩百一十一章 誰更快第四百六十章(5更求訂閱,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五十三章 總統之爭第五百四十二章 隆美爾,不許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八條約第兩百一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788一切爲了德國第三十二章 意呆的前輩693憋屈的朱可夫第五百二十九章 沙漠之鼠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法對決第二百八十五章 丘吉爾很惱火第四百三十六章 背鍋的狼羣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不別等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八條約第五百九十一章 新式武器(中)783蘇德局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不你試試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八條約第一百四十七章 用別人的船,檢驗自己的技術767管的寬第一百九十一章 誘餌660搶話的萊因哈特第四百二十七章 矮子的野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德國海軍的榮耀(上)第五百零九章 萊因哈特的要求759以攻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