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青城之變(中)

“桂影居士?”宋錚沉吟起來,轉而笑道,“還是不見了吧!”

郎伯川好奇地道,“怎麼?宋先生難道不想見到此人?”

“自然是想,不過,我與其既爲詩友,還是保持一點朦朧感好。要是真的見了面,說不定就要失望了。不見面,彼此保留一些想像,反倒更美好。”宋錚自然知道什麼叫“見光死”,再說,他不想在蜀國惹什麼情債,李邕熙和蘇蟬在這裡,就夠他焦頭爛額的了。

“先生說的倒有道理,不過,我向你保證,你見了此人後,定不會失望。說不定還是驚喜。”郎伯川大有深意地道。

宋錚愣住了,郎伯川爲何如此熱衷讓自己與這位“桂影居士”見面?難道要對自己施展美人計?自己好像對“美人計”沒有多大的抵抗力。

郎伯川如此熱心,自己若執意拒絕,也說不過去,宋錚只有含糊地回了一句,“一切隨緣吧。”

畢竟是元好問的送行會,郎伯川雖然關注宋錚,卻也不好把精力全放在他身上。接下來,自是飲酒唱和,盡述離情別意。都是大男人,非特別“婉約”之人,這場送別酒會鬱而不悲,哀而不傷。

——————

成都府北八里,有學射山,傳聞蜀漢後主曾學射於此。臘月十二巳時,宋錚送元好問於學射山東南的蠶此鎮。官道旁的長亭裡,張崇將石桌上的三個酒盞倒滿,執壺立於一側。

“裕之兄,奧屯兄,請滿飲此杯。”宋錚舉起酒杯,“宋某孤身來蜀,生死早置於度外。這兩個月幸有兩位相陪,使得宋某在成都不至於目盲耳聾。謝謝了!”

“小郎哪裡話。”元好問擺手道,“小郎能有今日名聲,全是自己掙來的,說起來是爲兄沾了你的光纔是。”

“裕之兄又見外了。”宋錚笑着晃了晃酒杯,張崇上前又將酒滿上。宋錚轉而對着奧屯巴笑道,“奧屯兄回去後,向令兄問好。令兄神射,技驚天下,宋某慚愧,不想與令兄會獵於中原。”

“大人原來喜歡打獵啊,那太好了。”奧屯巴呵呵笑道,“大人若來中都,俺陪你去打獵。成都這個地方啥都好,就是有些女裡女氣的,連馬都跑不了。”

“奧屯兄真是性情中人。”宋錚含笑點頭。

元好問的臉抽動了一下,強忍笑意。

會獵於中原,是一種隱晦的說法,借指金齊之間發生戰事。宋錚不想會獵,意思是不想與金國兵戎相見。奧屯巴雖然會說漢話,卻聽不懂裡面的彎彎道道,以至於鬧出了笑話。

元好問知道宋錚與金帝完顏玉生的淵源,也瞭解宋錚的本意是想讓兩人傳話給金國高層,特意以箭技慚愧作謙詞。至於宋錚是不是真的慚愧,元好問可不這麼認爲。奧屯巴之兄奧屯魯的箭技,名頭極響,但宋錚的身手也不差,元好問曾親眼見到宋錚在電光石火之間,擊飛射到郎伯川身前的飛箭。

又交談一會兒後,宋錚先與奧屯巴正式執手告別,而後,他將手伸向元好問。元好問亦伸過手來,握住宋錚的手,宋錚立即感覺手心裡多了一個東西。這時,元好問湊過來低聲道,“小郎,若事不可爲,可按紙條所示行動,能救君一命。”接着,元好問哈哈笑道,收回了手,“宋大人,保重!”

宋錚只好拱手道,“裕之兄一路順風。”

大金使團浩浩蕩蕩,轉向北去。宋錚迎風而立,目送元好問等人離開,遠遠地,猶見元好問向後頻頻揮手。

自成都至中都,有一萬四百五十里,元好問恐怕要走上兩三個月。而成都至江寧府,有七千二百六十里,由於有水路相通,可順流而下,月餘可達。太白有云,“千里江陵一日還”,雖是誇張,卻足見迅捷。

元好問這一走,宋錚也無心留在成都了。北方戰事完結,一切都歸於平靜,大齊也不必再在乎是否與蜀國簽訂什麼和約了,宋錚來成都本身就是一個笑話。本來麼,戰爭都開始了,才急急忙忙來找蜀國搞合約,這種政治表演實在是太拙劣了一些。要知道,大金爲準備西進,可是從年初就開始和大齊和談。再往前追溯,甚至要從完顏玉琿迎娶齊朝“怡和郡主”開始。

此次大金進軍關中十分迅速,甚至沒有什麼損失,不得不說是作了許多戰前準備。反觀大齊,就要差一些。後援準備不足,又是面對嶢關和潼關兩座雄關,難怪大齊損兵折將。最終能攻下長安,不能不說是有一定的運數。

對於宋錚來說,這一趟來成都純粹是來打醬油的,最多是有些危險的打醬油之旅。當北方戰事正酣時,蜀國自然不會與大齊簽訂什麼和約。別說和約了,大齊攻入嶢關後,宋錚就被軟禁在紫氣苑裡。若是攻破大散關,宋錚恐怕上廁所都要有人看守着。若大齊軍隊爭氣,一股作氣打到劍閣,宋錚反倒安全一些,因爲,到那個時候,蜀國又會需要和大齊和談了。

當然,若齊軍攻到成都府,蜀齊和談破裂,宋錚就會被人咔嚓掉。屆時,宋錚縱有通天之能,也躲不開這一刀。

幸好,一切都結束了。當宋錚接到齊軍攻破長安、逄檜身死的消息後,除了慨嘆外,還計劃着藉着戰事結束的機會,努力一下,爭取打開齊、蜀之間的壁壘,搞點友好交流啥的,那也不白來一趟。正因如此,前天晚上在太子府,他再一次提出儘早談判,爭取年前談出一個結果。郎伯川只是答應周旋,沒有就此表態。

今天,元好問的離開讓宋錚豁然開朗,決定立即向郎正淳請辭,成都這個地方,他也呆夠了,實在沒有什麼可留戀的。

————

第二天,臘月十三日,宋錚沒等郎伯川回話,直接通過禮房上書郎正淳,強烈要求立即開始談判。

宋錚比較受郎正淳看重,負責接待宋錚的給事中薛啓孟和主管禮房的郎中喬東陽,都不敢瞞下此信,很快轉給宰相安胄,安胄自是稟報郎正淳。

臘月十六日,郎正淳召太子郎伯川打聽情況後,便下旨禮部會同禮房與宋錚談判。

談判終於在禮房衙門開啓,宋錚還未來得及高興,便覺得不對勁兒了:蜀國人竟然要大齊答應兩個條件,一是大齊要爲十年前進攻蜀國賠償白銀30萬兩;二是要大齊盟約永不進犯大散關。

宋錚勃然大怒,立即拂袖而去。齊國與蜀國的戰事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大齊損兵折將,還賠上了一個大帥韓忠,豈有再給蜀國銀子的道理?至於第二條,更是扯蛋了,大散關現在在李喜手裡,大齊與蜀國商談一個既不是自己領土,又未被齊蜀任何一方佔領的地方,豈不是笑話?

宋錚回到紫氣苑後,立即上書郎正淳,借言本人才能不敷和談重任,向郎正淳請辭。至於蜀國人提的那兩條,宋錚連提也沒提。在他看來,這兩條根本就是胡說八道,不需要反駁。

出乎宋錚意料,郎正淳下旨嘉勉了宋錚,送了不少好東西。而郎伯川親自上門,向宋錚解釋,喬東陽等人提的那兩條,是禮房的人自行主張,他和父皇都不知道,請宋錚見諒。人家太子都親自登門了,宋錚也不好再說什麼。

這件事折騰了三天後,談判重新啓動。這次和談又出了問題。喬東陽提出要把雙方互市的地點設在巴東,這倒不要緊,關鍵是喬東陽要求大齊在巴東以北割出一縣之地,專供蜀商棲息,並由蜀國派軍保護該縣。尼瑪,這跟割地有什麼區別?

宋錚再一次拂袖而去。真是笑話,小國跟大國,弱者與強者談判,反倒是弱小之國咄咄逼人。宋錚感覺十分窩囊,回到紫氣苑後,再次上書。這一次宋錚也不客氣了,直接上書辭行,其意決絕。這一次語氣更加激烈,竟然要求不需要蜀國人護送,自行離開成都。

不惟如此。第二天一早,不等到郎正淳的旨意來到,宋錚便收拾東西,與張崇離開了紫氣苑。負責保護宋錚的蜀國禁軍不知道怎麼回事,一面派人向上彙報,一面跟着宋錚。自從關中戰事停歇以來,這些禁軍便不再限制宋錚行動,所以不敢強行留下宋錚,只有按原命令保護着宋錚。

還未走到萬里橋,郎伯川又追上來了,直接帶來了郎正淳的旨意,讓宋錚現在立即到蜀王宮見駕。

來到蜀王宮,郎正淳親口下旨,蜀齊兩國談判必須在明年正月完結。郎正淳還重申,不管談判結果如何,他都會送宋錚安然離蜀。

有了準確時間,宋錚也安下心來。郎伯川亦在一邊相邀,要宋錚到太子府過年,其意拳拳。宋錚答應下來。

回到紫氣苑,張崇一頭霧水,向宋錚相詢。這一段時間,原本非常沉得住氣的宋錚,彷彿變了一個人,顯得特別急躁,讓張崇心裡頗爲不安。

宋錚聞言後哈哈大笑,向張崇解釋道,蜀國現在根本無心談判,之所以現在提出如此非分的要求,就是想拖延時間,拖延到蜀軍佔領漢中全境。而宋錚故意表現出來的急躁,一方面是向蜀國施壓,另一方面也是讓蜀國欠下人情,畢竟先前的要求太不可理喻,如此便爲正式談判奠定基調,到時候就算談不攏,蜀國人也不會太過爲難他。

————

有了郎正淳的金口玉言,宋錚也不着急了。過了臘月二十五,宋錚直接搬進了太子府。郎伯川每日邀請文人才子前來飲酒作詩,宋錚也樂在其中。

紫月公主每天也往太子府跑,不時地還與宋錚應對一番。狂放不羈的宋小郎,一到了紫月面前,便中規中矩,十分守禮,甚至連看也不看紫月一眼,讓郎伯川大爲不解。

正月初六,宋錚得到消息,郎正淳將於正月十六趕赴青城山,正月十八開始祭山,特令太子邀請宋錚作一篇祭文,並陪同前往青城山。

第685章 逄通上位(下)第641章 美人之辯第461章 口才無用第610章 可笑手段第436章 佛駐軍營第582章 授人以柄第642章 大人好意第一章 盜賊學者第442章 簡單厚黑第719章 秘密返京第115章 密州幽虎第671章 談經論道第126章 孰爲狼狽(上)第402章 複雜關係第311章 你的媳婦第726章 本象非相第641章 美人之辯第254章 預警於先第285章 奪門之戰第429章 驚人一躍第569章 金國來客第46章 曠野搏戰第319章 武狀元令第106章 塵埃落定第581章 相府冷遇第628章 府衙智鬥第709章 兩筆交易第49章 持久狀元第456章 王爺府邸第三十四章 學堂審案第149章 丫鬟買賣第264章 宰相交鋒第428章 圍而不殲第361章 官二代們第266章 陰謀陽謀第四章 僞娘郎中第二十七章 夫人陽貨第383章 這有何用第七章 原是舊識第641章 美人之辯第630章 步步危局第500章 罌粟成羣第407章 隱藏危機第52章 七竅生煙第561章 驚天大案(二十二)第596章 戰幕拉開第757章 內閣制度第352章 夜回宋府第204章 三色牡丹第383章 這有何用第86章 春遊詩會(中)第613章 計擒知州第四十章 矢志復仇第613章 計擒知州第415章 故計重施第734章 赴金要債第345章 都統蔣魁第753章 平反分寸第602章 又一人頭第211章 小郎赴金(中)第732章 金虎令現第104章 一劍穿心(上)第328章 失意公子第451章 馬屁滾滾第656章 太子殿下第727章 經濟大戰第364章 也是智慧第209章 初會逄檜第341章 溪邊故事第110章 秀才演技第486章 撒下密網第643章 狼煙四起第751章 半路截胡第409章 太監算計第411章 立威之舉第387章 大寶用計第405章 進士考覈(中)第十一章 祖孫相搏第606章 狠毒陰謀第507章 誰握智珠第467章 陰魂不散第633章 王府飆戲第621章 消息來源第614章 冒險闖關第638章 連番準備第243章 峰迴路轉第527章 國公疑雲第373章 強悍對手(下)第729章 不得不保第二十二章 宋湜之病第76章 亡命奔逃第622章 老辣國公第686章 金將銀兵第557章 驚天大案(十八)第75章 密林陷阱第517章 意外頻頻第578章 誰知道誰第327章 難言之隱第404章 進士考覈(上)
第685章 逄通上位(下)第641章 美人之辯第461章 口才無用第610章 可笑手段第436章 佛駐軍營第582章 授人以柄第642章 大人好意第一章 盜賊學者第442章 簡單厚黑第719章 秘密返京第115章 密州幽虎第671章 談經論道第126章 孰爲狼狽(上)第402章 複雜關係第311章 你的媳婦第726章 本象非相第641章 美人之辯第254章 預警於先第285章 奪門之戰第429章 驚人一躍第569章 金國來客第46章 曠野搏戰第319章 武狀元令第106章 塵埃落定第581章 相府冷遇第628章 府衙智鬥第709章 兩筆交易第49章 持久狀元第456章 王爺府邸第三十四章 學堂審案第149章 丫鬟買賣第264章 宰相交鋒第428章 圍而不殲第361章 官二代們第266章 陰謀陽謀第四章 僞娘郎中第二十七章 夫人陽貨第383章 這有何用第七章 原是舊識第641章 美人之辯第630章 步步危局第500章 罌粟成羣第407章 隱藏危機第52章 七竅生煙第561章 驚天大案(二十二)第596章 戰幕拉開第757章 內閣制度第352章 夜回宋府第204章 三色牡丹第383章 這有何用第86章 春遊詩會(中)第613章 計擒知州第四十章 矢志復仇第613章 計擒知州第415章 故計重施第734章 赴金要債第345章 都統蔣魁第753章 平反分寸第602章 又一人頭第211章 小郎赴金(中)第732章 金虎令現第104章 一劍穿心(上)第328章 失意公子第451章 馬屁滾滾第656章 太子殿下第727章 經濟大戰第364章 也是智慧第209章 初會逄檜第341章 溪邊故事第110章 秀才演技第486章 撒下密網第643章 狼煙四起第751章 半路截胡第409章 太監算計第411章 立威之舉第387章 大寶用計第405章 進士考覈(中)第十一章 祖孫相搏第606章 狠毒陰謀第507章 誰握智珠第467章 陰魂不散第633章 王府飆戲第621章 消息來源第614章 冒險闖關第638章 連番準備第243章 峰迴路轉第527章 國公疑雲第373章 強悍對手(下)第729章 不得不保第二十二章 宋湜之病第76章 亡命奔逃第622章 老辣國公第686章 金將銀兵第557章 驚天大案(十八)第75章 密林陷阱第517章 意外頻頻第578章 誰知道誰第327章 難言之隱第404章 進士考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