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無奈的選擇

最無奈當屬烏斯季諾夫了。

這位臨出發前,信誓旦旦的向克林姆林宮的大佬們保證,不在中國身上撕下一塊肉,就當這輩子白活的部長大人,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才幾天的功夫,自己的臉就徹底被打腫了。

想想被他強行搞回國去的那位前駐華大使,烏斯季諾夫不禁有些羨慕,不管怎麼說那位在與中國的談判中還佔據着主導地位,甚至一度達成協議。

可是在他接手後,距離雙方達成協議遙遙無期也就算了,最關鍵的是中國的那份核心技術,那可是關係到蘇聯全球核心利益的關鍵工藝呀,別說是他這個部長無法左右,就算是蘇聯的部長會議主席親自,也沒辦法一次性拍板決定。

唯一有權利的只有身居克林姆林宮的那位。

而這對烏斯季諾夫來說,無異於是捅到了天上去。

畢竟被那位至尊知曉此事,一個應對不力的批評是絕對逃不掉的,這對年僅40歲,還期望着在政治生涯中攀登高峰的烏斯季諾夫來說無異於是致命的。

因爲在那位至尊治下的蘇聯,頂着這句批評的他,跟斷送政治生命沒什麼區別,甚至在某些方面還不如那位被內務部押回國的前任大使,畢竟那位不管怎樣也沒通天,而他卻把天給捅破了。

然而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叮鈴鈴~~~”

長時間的沉默,被一聲短促的電話鈴聲打破的同時,也讓端坐在沙發上的烏斯季諾夫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

如果有一萬種可能,他都不想接這個電話,畢竟這通電話很有可能就是他命運的判決。

鈴聲越來越急促,彷彿催命的詛咒,令儒雅的烏斯季諾夫越發的不安,平日裡打理整齊的頭髮早已經亂得跟雞窩一樣,從不裡手的咖啡也早已不見了蹤影,只有迷茫而空洞的眼神以及額頭上滲出的冷汗,在無聲訴說着什麼叫做焦慮不安。

終於,烏斯季諾夫艱難的抓起了電話,弱弱的說了句:“我是烏斯季諾夫!”

“答應中國的條件,偉大的蘇聯需要他們的工藝,至於你……明天就回來吧,繼續留在莫斯科,其他的就別奢望了!”

話筒內的聲音帶着濃重烏克蘭鄉野的粗豪,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不過烏斯季諾夫卻對這並不文雅的話音感到無比的欣慰,畢竟熱了這麼大的事還能留在莫斯科已經算是天大的幸事。

於是趕緊感激道:“謝謝你,我親愛的謝爾蓋耶維奇,我發誓這輩子都會效忠與你!”

“行了,別扯那些沒用的,好好想想這次失敗的教訓,行了,我還忙,就先這樣了!”電話那頭的謝爾蓋耶維奇有些不耐煩,匆匆應付了句,便粗魯的掛斷電話。

烏斯季諾夫聽着聽筒內的盲音,怔了怔,這纔回過神來冷冷道:“放心,我在哪兒跌倒的,就會在哪兒爬起來,這次的奇恥大辱,我絕不會有第二次!”

說完便砰的一聲掛上了電話!

第三天,攜着莫斯科大佬意志,強勢而來的烏斯季諾夫猶如喪家之犬一般,灰溜溜的離開了中國,儘管沒有內務部的逮捕,但他走的極不光彩,非但沒有爲蘇聯獲得足夠的利益,還因爲剛愎自用差點將蘇聯急需的工藝斷送掉。

正因爲如此,獲知情況的蘇聯高層果斷的將他一擼到底,要不是那位支持他的後臺關鍵時刻出手,他即便不上斷頭臺,也必然會被安排到西伯利亞去撿土豆。

不過烏斯季諾夫的離去,卻讓擔當技術顧問角色的格列奇科進入到各方大佬們的視線,並在烏斯季諾夫卸任後,一躍成爲蘇方談判的總負責人。

這讓格列奇科很是意外,怎麼也沒想到莫斯科方面會讓他擔當大任,不過想想也就明白了,畢竟格列奇科既有深厚的技術功底,又有豐富的對華談判經驗,更重要的是兩界負責人都對他的評價很不錯,莫斯科的大佬們又不是鑽牛角尖的笨蛋,如此現成的人不用,那還用誰?

於是新任總代表格列奇科在烏斯季諾夫前腳剛離開,後腳便正式走馬上任,而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通知102首長,蘇方可以就技術換設備展開實質性的磋商。

以此爲基礎雙發很默契的加快了進程,特別是蘇聯方面,對中國釋放了極大的誠意,而雙方期待已久的協議也就在這般友好的氣氛下水到渠成的確定下來。

……

白雲廠,副總工程師辦公室。

柏毅站在牆壁前,看着掛在牆上的設計圖稿,微微搖了搖頭,之後轉過身看向一側的陳耀陽開口問道:“這是第幾稿了?”

“第六稿!”

陳耀陽不假思索的答道,柏毅卻嘆了口氣:“還是沒脫離德國MG42的桎梏!”

“沒辦法,我們的設計團隊是德國專家手把手教出來的,怎能不受到MG42的形象。”陳耀陽也有些無奈。

MG42通用機槍是很好,但以白雲廠目前的技術條件,除了設計圖紙和幾個衝壓外殼外,其他的核心部件根本就造不出來,至於組裝後的槍管後做原理組件就更別說了,連基本的耐用材料都沒有,就更別說槍機內部的滾柱閉鎖機構了。

那已經不僅僅是材料問題,更涉及極嚴苛的精密加工方纔能辦到。

儘管德國在MG34的基礎上,經過大量簡化使得MG42更便於生產,但那是相對於工業發達的德國,對於中國這種剛剛起步的國家來說,光是槍機的精密加工這一關就過不去,就更別說其他的了。

所以柏毅在幾次技術碰頭會上都強調,MG42可以借鑑,但不能侷限於MG42身上,不然就真是一棵樹上吊死了,所以必須大膽的創新,把路子走活。

但問題是,研發團隊成員除了在德國專家哪裡瞭解過MG42外,對其他的通用類機槍根本就不瞭解,當然以如今的情況,就算想了解也沒辦法實現,畢竟整個世界範圍內的通用機槍也就這麼一種而已。

第四百八十四章 形勢逆轉(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老牌貴族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兩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就是軍訓第三百三十章 小鉚釘,大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奇微的絞殺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米格—15維修站(下)第三十章 中間型威力彈(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五十章 蘇聯人的默許第三百五十四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上)第兩百三十章 自動榴彈發射器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國的“魂”第六十六章 留下命(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兩百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新式武器第一百五十四章 威力十足的瞬爆彈(1\4)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一百七十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下)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四百八十章 蘇聯武器裝備部部長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出重圍第四百零二章 附加裝甲(第三更)第兩百二十四章 打雜的德國人第三十三章 鷸蚌相爭(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九章 誰斷糧(下)第兩百八十四章 跳彈第兩百六十四章 來自中國的劊子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越北風雲第六十四章 驚變第九十八章 與總後首長之間的默契(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三十章 小鉚釘,大問題第四章 陣地防禦戰(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五十章 指揮所第三百五十三章 夜間空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下)(五更完畢)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一百四十章 中國人的炮火覆蓋(3\5)第一百零二章 人才培養模式(3\5)第兩百六十章 馮·萊曼博士第五百一十一章 鍺單晶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甲雄風(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後勤第兩百五十二章 暴露第四百二十二章 鐵甲雄風(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80mm無坐力火炮教做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第兩百一十九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坦克液力機械傳動系統第四百九十一章 精鍛機(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秘密武器(下)第十章 就這麼簡單(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1)第三百七十章 火力恐懼症(爲四火大大加更)第二十章 柏毅的往事(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百章 仿製VS原裝(中)第兩百二十三章 “雙引”工程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兩百零一章 找茬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戰以來最好笑的笑話(第一更)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一十六章 白雲軍工學院(上)第兩百五十章 生產?真不是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言不合,屍體滿車(3\4)第兩百九十四章 如獲至寶的蘇聯人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錯了第兩百四十一章 質疑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火力連要“點名”第一百零九章 50式全自動步槍(五更完成)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開的坦克第八十八章 鉗工雷師傅(爲各位打賞的大大們加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纔是中國軍隊真正的戰鬥力第五十七章 機槍?步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二十六章 第三帝國的化工專家第四百零一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部四局第兩百二十三章 “雙引”工程第三百二十四章 靜電近炸引信第三百八十章 進攻!第三百四十二章 鐵道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4\5)第兩百零八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下)第十三章 被追擊的女兵(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兩百一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身藏功與名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錯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最大的危機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兩百三十八章 軍事化工的工業化解決方案第十六章 大殺器(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下)第三十二章 不服輸的人(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三十八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
第四百八十四章 形勢逆轉(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老牌貴族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兩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就是軍訓第三百三十章 小鉚釘,大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奇微的絞殺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米格—15維修站(下)第三十章 中間型威力彈(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五十章 蘇聯人的默許第三百五十四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上)第兩百三十章 自動榴彈發射器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國的“魂”第六十六章 留下命(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兩百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新式武器第一百五十四章 威力十足的瞬爆彈(1\4)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一百七十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下)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四百八十章 蘇聯武器裝備部部長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出重圍第四百零二章 附加裝甲(第三更)第兩百二十四章 打雜的德國人第三十三章 鷸蚌相爭(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九章 誰斷糧(下)第兩百八十四章 跳彈第兩百六十四章 來自中國的劊子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越北風雲第六十四章 驚變第九十八章 與總後首長之間的默契(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三十章 小鉚釘,大問題第四章 陣地防禦戰(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五十章 指揮所第三百五十三章 夜間空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下)(五更完畢)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一百四十章 中國人的炮火覆蓋(3\5)第一百零二章 人才培養模式(3\5)第兩百六十章 馮·萊曼博士第五百一十一章 鍺單晶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甲雄風(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後勤第兩百五十二章 暴露第四百二十二章 鐵甲雄風(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80mm無坐力火炮教做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第兩百一十九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坦克液力機械傳動系統第四百九十一章 精鍛機(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秘密武器(下)第十章 就這麼簡單(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1)第三百七十章 火力恐懼症(爲四火大大加更)第二十章 柏毅的往事(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百章 仿製VS原裝(中)第兩百二十三章 “雙引”工程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兩百零一章 找茬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戰以來最好笑的笑話(第一更)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一十六章 白雲軍工學院(上)第兩百五十章 生產?真不是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言不合,屍體滿車(3\4)第兩百九十四章 如獲至寶的蘇聯人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錯了第兩百四十一章 質疑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火力連要“點名”第一百零九章 50式全自動步槍(五更完成)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開的坦克第八十八章 鉗工雷師傅(爲各位打賞的大大們加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纔是中國軍隊真正的戰鬥力第五十七章 機槍?步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二十六章 第三帝國的化工專家第四百零一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部四局第兩百二十三章 “雙引”工程第三百二十四章 靜電近炸引信第三百八十章 進攻!第三百四十二章 鐵道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4\5)第兩百零八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下)第十三章 被追擊的女兵(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兩百一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身藏功與名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錯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最大的危機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兩百三十八章 軍事化工的工業化解決方案第十六章 大殺器(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下)第三十二章 不服輸的人(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三十八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