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都是標準惹的禍

朱英啓其實也知道,把光學車間從白雲廠分離單獨建廠的初衷是好的。

畢竟單獨的光學廠能得到更多的資源和支持,更何白雲廠的光學車間已經很成熟,從白雲廠剝離後,不存在環境適應問題,完全可以拿來就用。

但事情壞就壞在產品的標準上。

在國家一切向蘇聯學習的大背景下,採用蘇聯標準自然順理成章,可問題是從白雲廠剝離出來的光學廠所使用的卻是當年奧地利原裝的光學加工設備,儘管大體的參數標準相同,可還是有不少的細微差別。

如果做些簡單的粗加工倒沒什麼,但光學制造卻是出了名的精密,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在微小的數據誤差,都會造成產品質的變化。

起初的時候,新成立的光學廠並不想改,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生產體系,成熟可靠的流程管理,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就是好產品。

哪怕是蘇聯專家也沒有強行改變的意思,然而所有的機器設備就跟人體一樣,頭疼腦熱的小毛病總是會有的。

維修保養總是無法避免,在白雲廠時藉助柏毅和陳耀陽等技術人才,以及與斯圖騰貝格等德國專家建立的良好聯繫,保養和維修這些奧地利原產設備不算困難。

可單獨建廠後的光學廠,哪裡能有這樣豪華的技術配置,只能靠着轉過去的技術工人和剛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根本撐不起來維修保養任務。

無奈之下只能指望蘇聯專家。

蘇聯專家水平其實並不差,可關鍵是奧地利原裝設備所使用的標準與蘇聯的標準差異之處還是很多,就比如說最普遍的液壓活塞。

奧地利的原裝設備使用的5.85cm直徑,而蘇聯同類的卻使用的是6cm規格;還有潤滑機油,奧地利用的是半合成油,而蘇聯卻用的是礦物質油。

如此種種,導致分離出去的光學廠很快便陷入了維修保養困境,對此,中方不是沒提出過從蘇聯定製維修配件的建議。

可蘇聯的相關配套廠要麼沒有高端配件的生產能力,要麼覺得產量太少不划算,得不到配件支撐的光學廠很快便陷入窘境。

上級領導眼看着好好的光學廠運轉不起來,也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大會小會開了不少,最後沒辦法只能接受蘇聯專家建議,全面引進蘇聯成套設備,重建光學廠。

本以爲這一下能解決光學廠的困局,沒成想機器到了,工人們卻開始水土不服。

沒辦法,蘇聯機器與奧地利機器存在明顯差異,再加上儀表、參數以及執行標準的不同,導致用慣奧地利原裝貨的工人師傅們,很不習慣蘇聯機器的操作習慣。

這就好比一個開慣寶馬的人,突然讓他上手哈馬斯卡車,就算手再熟,也會操作的手忙腳亂,機械設備的道理也是一樣,所以結果可想而知,原本能加工出紅外夜視設備光學鏡片的工人隊伍,一下子連放大鏡都加工困難。

上級在瞭解情後,除了加大培訓力度,開展崗位學習活動外也是毫無辦法,總不能把這批工人全開了吧,換做其他人,還不如這些有工作經驗的呢。

щшш✿ Tтka n✿ ¢ 〇 於是乎上級乾脆就將新建的光學廠交給了時間,反正機器設備換了,廠房也擴建了,就剩下剩下人員的培訓,所以他們相信再等個一兩年,渡過磨合期的新光學廠必然能重回巔峰。

對於這一點,不單單是上級領導,就連朱英啓這個局外人也是深信不疑的,可關鍵是這種自信是看人的,在旁人面前怎麼砸胸脯都不爲過,可面對柏毅這個一手創辦光學車間的元老,朱英啓就算自信心爆棚也無端矮了半截。

沒辦法,誰讓柏毅纔是光學廠巔峰的創造者!

所以聽了柏毅的抱怨,朱英啓半點脾氣沒有,反而還得陪着笑,勸道:“柏工,您消消氣,誰都沒想到標準上的事情關係這麼大,好在新光學廠正在步入正軌,所以您看……”

朱英啓呵呵的笑起來,後面的話便沒說出口,但所表達的意思卻不言而喻,說來說去,朱英啓鐵公雞的人設還是沒取消,說來也是,一百萬可不是小數,就算朱英啓肯,上級也不允許呀,所以他是能不給就不給。

柏毅可不管那一套,他現在除了眼前這個肥羊是真的沒地方宰了,本來他也不準備敲朱英啓竹槓的,可工業部已經把錢全都投到四局去了,準備在一兩年之內完成中國版的鍺材料半導體的工業化生產。

柏毅是無語問蒼天,早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他就管好自己的嘴了,被軍備首長罵兩句就罵兩句,也丟不了一塊肉,哪有真金白銀來得實在?

只可惜現在想後悔也來不及了,想想軍備首長那股子要錢沒有,老命一條的架勢,還是朱英啓來得可愛點兒。

所以柏毅根本就沒把朱英啓的話當回事,十分不客氣的道:“你到底想不想要高精準度步槍了?”

“你這話說的,不想要,我費那麼大勁幹嘛?”朱英啓訕訕的笑着。

“那行,一百萬,保準你要多少有多少!”

朱英啓的笑容剛綻開,就又垮了下來:“不是,部隊的需要跟這筆錢沒啥關係吧!”

“沒關係?”柏毅不屑的一笑:“我告訴你,關係大了,你們是不是指望新光學廠?”

朱英啓點點頭。

“那你們就再等兩年吧,兩年後他們能造出槍械瞄準鏡,我這還是保守估計的。”

朱英啓這下沒詞兒了,柏毅說的是實情,光培訓就需要一年的時間,磨合、產品的試生產,等等所有的程序走下來,兩年是最保守的估計了。

不過就憑這個就讓朱英啓乖乖掏錢那也是不可能的,那可是一百萬呀!

“難道有了這一百萬,你們就能立刻拿出瞄準鏡?”朱英啓有些疑惑。

“你這話說的,也不看看我們白雲廠是什麼地方,藏龍臥虎!連蘇聯專家都搞不定的東西,我們卻玩得賊溜,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你就給句痛快話,給還是不給!”

朱英啓聽了這話,不禁楞了一下,旋即便反應過來,連忙失聲叫道:“你的意思是,被淘汰的那套奧地利光學生產設備又被你們拿回來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下)(昨日第五更)第六十二章 都是你一個人乾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火貿易(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出重圍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彈(上)(4\5)第一百五十九章 “斯大林”速射炮第四百九十一章 精鍛機(下)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錯了第九十一章 冷焊工藝(下)(加更求首訂)第九十六章 要人(爲周打賞破一百加更二)第兩百六十五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一百七十一章 利刃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3\4)第一百九十九章 做步兵分隊手中真正的大炮第四百三十五章 範弗裡特彈藥量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演員的誕生第兩百章 “引進”德國專家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五百六十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上)第五百零二章 打不壞的槍管(上)第五百零三章 打不壞的槍管(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M26重型坦克VS改進型T—34第一百六十三章 斯大林的態度(昨日第四更)第三百三十章 小鉚釘,大問題第五百三十八章 世紀和解第三十三章 鷸蚌相爭(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六十八章 青山不老,忠魂常在(第四更)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四百一十八章 愈戰愈強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槍的困局第三十四章 102的來信(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一章 要造就造中國自己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四十一章 質疑第十四章 兇悍的潰匪(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四百七十五章 鑄造車間的隱憂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第二十六章 焊接與脹接(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戰壓縮乾糧(一萬字大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三十五章 癡狂陳耀陽(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一百一十六章 增強步兵火力(上)(2\5)第二十三章 李總工(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七十二章 驚動上級(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神下凡一般的地空協同第十五章 被包圍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十三章 魔改M1卡賓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五百零七章 黃泥粘褲襠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兩百零六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上)第兩百八十五章 偏離軌跡的劇本第九十九章 全自動槍械項目(第五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斷刀(下)第兩百七十一章 RPG—2V2(2\5)第兩百六十二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雲軍工學院(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宋崇會造飛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橫掃當面:35mm轉輪榴彈發射器火力全開第四百五十八章 H—19直升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晶體管第四十九章 爲了朝鮮戰爭(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章 “引進”德國專家第一百三十章 被友軍鄙視了(第一更)第五百零一章 仿製VS原裝(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炮擊第三十章 中間型威力彈(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零四章 史上價值最高的廁紙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達困局第四百九十四章 絕對的天才第兩百二十八章 你那點小本事,還真不夠看第十九章 米斯奈-沙爾丁爆炸效應 (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火貿易(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三棱軍刺(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切從無坐力火炮開始(二合一)第八十四章 所謂的潛力(三更求首訂)第五十五章 艱難的槍械製造(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一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羣”(上)(4\5)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八十七章 變廢爲寶(第六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五章 14.5mm高射機槍VSM16四聯裝防空機槍(1\4)第五百一十五章 冷槍冷炮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們還有更好的!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四百二十一章 鐵甲雄風(上)
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下)(昨日第五更)第六十二章 都是你一個人乾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火貿易(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出重圍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彈(上)(4\5)第一百五十九章 “斯大林”速射炮第四百九十一章 精鍛機(下)第兩百五十四章 我錯了第九十一章 冷焊工藝(下)(加更求首訂)第九十六章 要人(爲周打賞破一百加更二)第兩百六十五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一百七十一章 利刃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3\4)第一百九十九章 做步兵分隊手中真正的大炮第四百三十五章 範弗裡特彈藥量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演員的誕生第兩百章 “引進”德國專家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五百六十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上)第五百零二章 打不壞的槍管(上)第五百零三章 打不壞的槍管(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M26重型坦克VS改進型T—34第一百六十三章 斯大林的態度(昨日第四更)第三百三十章 小鉚釘,大問題第五百三十八章 世紀和解第三十三章 鷸蚌相爭(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六十八章 青山不老,忠魂常在(第四更)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四百一十八章 愈戰愈強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槍的困局第三十四章 102的來信(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一章 要造就造中國自己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四十一章 質疑第十四章 兇悍的潰匪(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四百七十五章 鑄造車間的隱憂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第二十六章 焊接與脹接(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戰壓縮乾糧(一萬字大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三十五章 癡狂陳耀陽(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一百一十六章 增強步兵火力(上)(2\5)第二十三章 李總工(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七十二章 驚動上級(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神下凡一般的地空協同第十五章 被包圍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十三章 魔改M1卡賓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五百零七章 黃泥粘褲襠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兩百零六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上)第兩百八十五章 偏離軌跡的劇本第九十九章 全自動槍械項目(第五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斷刀(下)第兩百七十一章 RPG—2V2(2\5)第兩百六十二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雲軍工學院(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宋崇會造飛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橫掃當面:35mm轉輪榴彈發射器火力全開第四百五十八章 H—19直升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晶體管第四十九章 爲了朝鮮戰爭(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章 “引進”德國專家第一百三十章 被友軍鄙視了(第一更)第五百零一章 仿製VS原裝(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炮擊第三十章 中間型威力彈(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零四章 史上價值最高的廁紙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達困局第四百九十四章 絕對的天才第兩百二十八章 你那點小本事,還真不夠看第十九章 米斯奈-沙爾丁爆炸效應 (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火貿易(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三棱軍刺(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切從無坐力火炮開始(二合一)第八十四章 所謂的潛力(三更求首訂)第五十五章 艱難的槍械製造(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一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羣”(上)(4\5)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八十七章 變廢爲寶(第六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五章 14.5mm高射機槍VSM16四聯裝防空機槍(1\4)第五百一十五章 冷槍冷炮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們還有更好的!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四百二十一章 鐵甲雄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