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下學期的課程還是比較滿的,韓飛也沒瞎折騰,老老實實把上學期落下的課程給補回來,閒暇之餘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飛鳥工作室”。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飛鳥工作室已經有十本有聲小說在連載播出,完結的有二十幾部,爲此,韓飛不得不在廣播學院附近,包了兩個小型錄音室給他們長期錄音。
原先韓飛也沒打算把規模搞這麼大,主要還是作者們實在太高產了,壓在手裡的書太多,沒辦法就只能繼續請人播講,現金流才能健康循環,弄得現在“飛鳥工作室”的長期員工就有七個,臨時工也有五個。
之所以員工越來越多,也是因爲工作室的待遇實在太好,普通員工一個月只要不是太懶,月入過萬隻能算是平常,勤快一點的月入兩三萬也不是難事,至於像徐清雅這樣有着大量固定粉絲的,月入四五萬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廣播學院,一提到“飛鳥工作室”學生們都是滿臉嚮往,就連老師也是羨慕得不行,其實也有老師應聘過飛鳥工作室,不過後來在學生當中引起了很大爭議,學院直接插手,也就不了了之了。
“飛鳥工作室”也因爲大量優質的原創作品在業內獲得了極大聲譽,甚至出現了“飛鳥出品,必屬精品”的口號,各大有聲APP對“飛鳥工作室”的推廣傾斜也越來越明顯,說句不客氣的話,韓飛手裡掌握的優質有聲小說資源,已經撐起了有聲小說的半壁江山。
在此之前,有聲小說只能算是有聲APP的一個小分類,大多數用戶其實聽得最多的還是各種相聲、段子之類的,完全就是閒暇之餘逗個樂,只能算是搶佔了一部分互聯網用戶的碎片時間。
但是自從韓飛的“飛鳥工作室”橫空出世,有聲小說用戶的佔比有了明顯提升,其實這也是一種趨勢,看小說是一件非常好精力、眼力的事情,學生跟上班族平日裡耗費的精力已經非常多了,閒暇之餘再對着屏幕好幾個小時,就算精神上能扛得住,眼睛也扛不住,這時候有聲小說就成了很好的替代品。
只不過之前的有聲小說大多都太過粗製濫造,無法引起用戶們的興趣,有了越來越多的優質資源,用戶們自然願意把更多時間放在聽書上,而且學生黨跟上班族是非常善於分享的人羣,連帶着許多有聲APP的用戶數量都在這段時間有了大幅度提升。
這也一度讓許多有聲APP十分疑惑,直到做過市場調查後才發現,原來這些新增用戶都是被優質作品吸引來的。
當然,這也並不完全是韓飛的作用,準確的說他起到的是一個頭部效應,“飛鳥工作室”的存在讓許多有聲小說工作室看到了盈利的希望,自然就有人去尋找優質的作品,許多工作室直接跟小說網站合作拿到優質資源,也出品了一些優質作品。
事實上,買斷小說的費用並不比他們從小說網站直接購買的便宜,甚至還要貴上一些,不過,他們購買的僅僅只是有聲版權,而韓飛買斷的小說,所有版權都是歸他所有的。
有聲小說畢竟體量太小,說句不好聽的,韓飛還真沒看在眼裡,他真正在意的是這些有聲小說創造出來的IP價值。
“盜墓筆記”從有聲小說播出,到現在也不過一年時間,已經有許多影視公司追在韓飛屁股後面想要購買影視改編權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韓飛原先將“盜墓筆記”的小說原稿發佈微博上,只是想讓一些更喜歡文字魅力的小說愛好者能夠有直觀的感受“盜墓筆記”的魅力,沒曾想越來越多其他有聲小說的粉絲,也要求韓飛將他們喜歡的有聲小說原稿一起發佈。
無奈,韓飛只能重新弄一個小號把這些有聲小說分成一個個系列發佈,結果,現在那個“飛鳥”的小號關注粉絲已經超過了七百萬,跟韓飛的大號粉絲都差不多了。
“飛鳥”小號的私信壓根就清理不完,除了廣告合作,最多的就是各個小說網站,就連起源網也拋出了橄欖枝。
如果是一般人估計也就答應了,不費勁還能賺錢,何樂而不爲,不過韓飛統統都拒絕了,他看重的可不是這點蠅頭小利,免費的東西纔會有更多人觀看,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常識,一部作品的IP價值就在於多少人對他有印象。
就好像當年魔獸爭霸在華夏壓根就沒幾個人買過正版,結果人家多年之後又是出電影,又是弄什麼重置版,結果大把人揮舞着鈔票嚷嚷着要爲情懷買單。
房子被徐清雅清理得一塵不染,這讓韓飛很不舒服,每次來都要在門口換鞋,不然踩下去都會有負罪感,因爲他不止一次見到徐清雅趴在地上把他留下鞋印的地板,擦得能照鏡子才罷手。
而且最讓韓飛無語的是,徐清雅在過年期間,居然把房子的很多陳設都換了一遍,房子是變得更加溫馨了,可韓飛總覺得這丫頭是不是傻了,平日裡早餐連個包子都捨不得吃,居然會在這種地方花錢。
偏偏,韓飛給她錢,這傻妞還不要,逼問了半天,徐清雅才小心翼翼的道:“我.......你這房子,以後能不能賣給我?”
嘿,這丫頭是最近收入暴漲給她衝昏頭腦了嗎?就她這收入也得不吃不喝十幾年才能買得起這房子吧?而且還得是在房價不漲的情況下。
“合着,你一早就在算計我這房子了是吧?”韓飛都樂了。
徐清雅低着頭,十根手指都快攪成麻花了,終於鼓足勇氣:“嗯,我喜歡這房子,從第一眼看到就喜歡了。”
好吧,韓飛有些無語,以前只聽說過對人一見鍾情,還真沒聽說過對房子一見鍾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