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法寶對決

第493章 法寶對決

桃花瘴再濃郁,在飛天夜叉的沖天屍氣,和鳩袍道人的滾滾魔氣的衝擊下,也變得混亂起來。

如果此時有人站在山谷上方,便能看到山谷裡粉紅色的桃花瘴氣深處,涌現出黑色氣息,並且越來越明顯。

鳩袍道人的實力不如真正的金丹,但仍然非常強大,飛天夜叉的速度和肉身,在鳩袍道人面前不再是優勢。

之前飛天夜叉可以憑藉神出鬼沒的本領,讓黑蛟疲於應對,在鳩袍道人這裡行不通了,而且秦桑的目的不僅僅是擊敗鳩袍道人,只能命令飛天夜叉和鳩袍道人正面硬撼,不讓鳩袍道人有喘息的機會。

石屋不復存在,變成一片廢墟。

這片空間都被屍氣和魔氣佔滿,陰冷至極。

鳩袍道人幾次試圖操縱外面的靈陣,都被秦桑輕易看破,並且及時反制,這座威力不錯的靈陣,成了擺設。

由於無人操縱,靈陣受到波及,難以維持。

在這些混亂力量的肆虐下,石屋留下的廢墟都被泯滅了,地面形成一個大洞,外面的桃林成片成片地被毀。

山谷裡溝壑交錯,盡是殘花斷枝。

秦桑不能離開戰場,處於屍氣和魔氣之中,覺得自己如無根浮萍,好生脆弱,他的五感都受到限制,幸好能夠通過飛天夜叉感知到鳩袍道人的動向。

不至於被鳩袍道人靠近,而不自知。

‘唰!’

猛烈的狂風在戰場中颳起。

鳩袍道人怒吼連連。

滔天魔氣之中,忽然生出一股龍捲風,如一條黑色巨龍,以驚人的速度衝開屍氣,狠狠撞向飛天夜叉。

龍捲風的威勢非常可怕。

飛天夜叉憑空消失,及時躲閃,攻勢卻也因此緩了一瞬。

正當飛天夜叉穩定身形,再度猛攻之時,在魔氣深處,忽然有一股異常強大的氣息爆發,緊接着一股比魔氣更加黑暗和深邃的氣息,飄蕩而出,魔氣形成一團黑色的風暴,直欲將飛天夜叉淹沒。

秦桑隱隱覺得有些熟悉,仔細一看,這股魔氣裡的黑暗,分明是一種黑色火焰,被魔氣風暴掩飾!

如果不知內情的人,可能會吃大虧。

九幽魔火!

十方閻羅幡!

秦桑暗道一聲果然,並不覺得奇怪。

魁陰宗五杆十方閻羅幡,鳩袍道人就掌控一杆,他的十方閻羅幡,在元照門一役元照門宗主自爆時受到波及而殘破。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而且鳩袍道人曾經逃回過魁陰宗,並不是一貧如洗。

或許傷勢不好恢復,修復一件法寶應該能做到。

秦桑之前就做好了鳩袍道人身懷法寶的準備。

他深知九幽魔火的可怕,這種魔火對付神魂有奇效,是飛天夜叉的剋星。想斬殺鳩袍道人,必須先廢掉十方閻羅幡!

秦桑立刻命令飛天夜叉避其鋒芒,和鳩袍道人遊鬥,同時神識心神進入元神空間,暗暗催動烏木劍。

眉心一閃,烏木劍悄然飛出,光華內斂,遙指魔氣深處。

這一刻,秦桑的心神無比緊張,他的注意力並未全部在十方閻羅幡上,而是時刻觀察着周圍。

餘化曾說,鳩袍道人只有兩件法寶,本命法寶在元照門宗主自爆時被徹底毀掉。

按照常理來講,鳩袍道人如喪家之犬,傷勢難愈,長年東躲西藏,應該沒有精力重新煉製本命法寶,現在手裡只有一杆十方閻羅幡。

事實上,鳩袍道人也未曾動用其他法寶。

但世事難免出現意外,這種級數的高手都非常狡詐,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招數再熟練不過,他自己就經常這麼幹。

不能鬆懈,否則就是萬劫不復。

秦桑仔細探查,沒有發現其他法寶的痕跡,卻見戰場上的局勢已經開始變化。

鳩袍道人借十方閻羅幡之力大發神威,他掌控十方閻羅幡比秦桑和餘化輕鬆的多,肆意催動魔火。

一道道魔火大開大闔,逼得飛天夜叉只能連連閃避。

面對九幽魔火,飛天夜叉束手束腳,攻勢受阻。

秦桑命令飛天夜叉全力糾纏,暗中催動烏木劍,隱匿劍形,悄然向鳩袍道人靠近。

機會只有一次,萬萬不可失手!

不料,無處不在的魔氣就是鳩袍道人的觸手,烏木劍的遁影無形神通也很難在魔氣中隱藏,它並未潛藏太久,沒能接近鳩袍道人,便被察覺。

“豎子爾敢!”

鳩袍道人大怒,旗幡一甩,一股魔火飛射出來,直奔烏木劍。

若是普通法器,被九幽魔火衝擊到,估計難逃被毀的厄運。

不過烏木劍同爲法寶,不懼九幽魔火,秦桑見狀心下一橫,操縱烏木劍不閃不避,反而迎着九幽魔火飛射向前!

‘譁!’

鳩袍道人的神情猛然一僵。

九幽魔火竟被烏木劍強硬刺穿,而烏木劍看起來毫髮無損,劍身微微一頓,便直奔他飛刺而來。

“法寶?”

鳩袍道人雙目一突,露出驚駭之色,但他目光毒辣,隨即便看出來端倪,秦桑修爲不足,並不能完全發揮出法寶的威力,更多的是仰仗法寶本身的材質,抵擋九幽魔火。

法寶在他手裡,不啻於暴殄天物。

鳩袍道人放下心來,獰笑一聲,“把法寶給老夫留下!”

‘呼呼……’

接連數道九幽魔火爆發,強行逼開飛天夜叉的同時,鳩袍道人親自祭起十方閻羅幡,反撲秦桑。

就是現在!

秦桑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目光陡然一凝,心中默唸:“劍氣雷音!”

‘咔嚓!’

一道刺目之極的閃電,如天降雷罰,輕易撕開遮天蔽日的魔氣。

“劍氣雷音!”

在鳩袍道人震驚的目光中,烏木劍在剎那間跨越他們之間的距離,突襲至他面前,寶劍帶着鋒銳至極的氣息,對準他的要害。

鳩袍道人匆忙揮動十方閻羅幡阻擋。

巨大的鬼幡獵獵作響,在這一刻魔焰大作,整個旗面都燃燒起來,變成一團火,十方閻羅幡瞬間爆發出來的威力,讓秦桑也暗暗心驚。

烏木劍飛馳而至。

眼看兩件法寶將要碰撞。

烏木劍突然瀰漫上一層猩紅色,並以驚人的速度鋪滿劍身,變成一柄血劍!

(本章完)

第833章 埋伏第1353章 此劍雲遊第690章 敕雷符第745章 颶風第504章 死不瞑目第1372章 萬里追殺第658章 蛻變和本命蟲蠱第953章 青竹第858章 僱主第390章 久違之人第617章 治病第1296章 異變第1258章 死寂第1276章 淨化第729章 變異第1267章 獨戰第2章 飛劍第730章 小麻煩第1447章 失算第1469章 妖境之行(4k)第745章 颶風第1340章 血色祭壇第287章 三拜九叩第257章 又見火鳥第660章 生擒第1146章 潰逃第787章 種元魔胎第406章 胖雞第1002章 化形第1191章 封魔樁第519章 稻草第1268章 死戰第442章 蛇婆第1182章 識破第824章 身外化身第1260章 明修棧道第1427章 神通之戰第849章 五陰妙體第743章 令牌第51章 野心第839章 金光陣第20章 後事第1245章 困敵第874章 銀槍第258章 脫身第804章 天妖法相第232章 危急第1284章 妖孽第1193章 進展第1712章 化神(上)第542章 凝煞煉罡,撥雲見日!第91章 來犯第469章 江山隱月圖第970章 破禁第538章 從頭再來第640章 毒泉第1702章 向佛第1645章 流火幻真池第806章 星靈網第564章 驚人發現第912章 雙雙突破第615章 疑惑(爲盟主馬莽猛快加更!)第1120章 元嬰劫第1402章 萬魔大會第5章 仙師難尋第1557章 真空仙鄉第1763章 毒咒第101章 問月坊市(求訂閱!)第643章 暝蝽第1084章 火種金蓮第1557章 真空仙鄉第1303章 人之殺機第276章 於師兄之邀第1546章 謝家老祖第841章 妖氣第524章 成功第1271章 戰果第875章 拜師第245章 公與母第528章 火變!第1791章 意外遭遇第461章 對比第1589章 蠱經第859章 獵妖第82章 正和魔第515章 種種變化第278章 清風道長第905章 強殺第546章 選擇外道第1564章 南海有仙殿第539章 鳩袍道人的遺物第799章 蛟族第39章 責問第767章 興奮第211章 收魂第1640章 五行第702章 起意第607章 黑塔第1154章 結嬰上第1357章 恩怨兩清
第833章 埋伏第1353章 此劍雲遊第690章 敕雷符第745章 颶風第504章 死不瞑目第1372章 萬里追殺第658章 蛻變和本命蟲蠱第953章 青竹第858章 僱主第390章 久違之人第617章 治病第1296章 異變第1258章 死寂第1276章 淨化第729章 變異第1267章 獨戰第2章 飛劍第730章 小麻煩第1447章 失算第1469章 妖境之行(4k)第745章 颶風第1340章 血色祭壇第287章 三拜九叩第257章 又見火鳥第660章 生擒第1146章 潰逃第787章 種元魔胎第406章 胖雞第1002章 化形第1191章 封魔樁第519章 稻草第1268章 死戰第442章 蛇婆第1182章 識破第824章 身外化身第1260章 明修棧道第1427章 神通之戰第849章 五陰妙體第743章 令牌第51章 野心第839章 金光陣第20章 後事第1245章 困敵第874章 銀槍第258章 脫身第804章 天妖法相第232章 危急第1284章 妖孽第1193章 進展第1712章 化神(上)第542章 凝煞煉罡,撥雲見日!第91章 來犯第469章 江山隱月圖第970章 破禁第538章 從頭再來第640章 毒泉第1702章 向佛第1645章 流火幻真池第806章 星靈網第564章 驚人發現第912章 雙雙突破第615章 疑惑(爲盟主馬莽猛快加更!)第1120章 元嬰劫第1402章 萬魔大會第5章 仙師難尋第1557章 真空仙鄉第1763章 毒咒第101章 問月坊市(求訂閱!)第643章 暝蝽第1084章 火種金蓮第1557章 真空仙鄉第1303章 人之殺機第276章 於師兄之邀第1546章 謝家老祖第841章 妖氣第524章 成功第1271章 戰果第875章 拜師第245章 公與母第528章 火變!第1791章 意外遭遇第461章 對比第1589章 蠱經第859章 獵妖第82章 正和魔第515章 種種變化第278章 清風道長第905章 強殺第546章 選擇外道第1564章 南海有仙殿第539章 鳩袍道人的遺物第799章 蛟族第39章 責問第767章 興奮第211章 收魂第1640章 五行第702章 起意第607章 黑塔第1154章 結嬰上第1357章 恩怨兩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