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

所以馬春生堅持不改變戰術,即便明知道是冒險,但是他認爲這個險只要對整個戰役達成有利就值得冒。馬春生在電報上與住持工作的李延平、郭邴勳兩個人,多次陳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雖然李延平與郭邴勳已經明確表示,不需要他冒這個險,但他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

馬春生是一個相當固執的人,他認爲就算新京北的部隊全部犧牲了,但只要是能牽制住關東軍不能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西滿上就值得。而且馬春生認爲,自己雖然有可能被關東軍合圍。但是他們要想吃掉自己,至少到目前爲止關東軍還沒有那個好胃口。

當然馬春生這麼想,還是自認爲手中的資本足夠雄厚。目前他手中有三個整編師,除了師屬炮兵之外配屬炮兵的數量,經過加強之後大口徑火炮與火箭炮的數量,目前爲全軍各個縱隊之冠。

眼下新京正面的馬春生所部,僅僅配屬一五零重炮團就有兩個,一二二火箭炮配屬的數量也是最多的。全軍僅有的一個日式九二式一零五加農炮團,也配屬給了他們。坦克的數量雖然比不上王光宇與陳翰章所部,但配備的數量也是全軍第三。

原本所屬卡車不算,考慮到新京以北戰場上以機動作戰爲主。楊震與郭邴勳先後又陸續爲其配屬了三個汽車營。再加上在戰場上繳獲的一百餘輛日軍卡車,眼下馬春生手中各型卡車的數量,足足有上千輛。再加上配屬的幾千匹馱馬以及馬車,其所部的機動能力,可謂是相當的不差。

裝備上的優勢,讓馬春生的底氣相當的充足。讓他對在新京以北打一場乾淨利落的殲滅戰,圍殲新京以北日軍一部,甚至大部很是期待。但是卻沒有想到,新京以北的日軍在他突破榆樹進入九臺一線之後,放棄了大部分陣地與其爭奪快速的向新京撤退。

在新京以北打一場大戰的企圖落空之後,馬春生在綜合判斷了一下自己周邊形勢之後,也隨即展開了以坦克爲先導的追擊戰,一口氣奔着新京就追下來。只是這個傢伙敢這麼做,還是做好的充足準備的。

在楊震去熱河期間,在總部已經通知他注意控制進攻速度,以防止日軍破壞松花江堤壩,切斷其後路的情況之下。已經下定決心至少也要將新京北日軍主力死死的纏住的馬春生,爲了打成自己的戰術目的調動一切手段,將囤積在雙城一線的彈藥與物資,大部都已經調運過江。

目前他儲備在榆樹境內的彈藥,足夠他按照目前的彈藥消耗標準使用一個月的。炮彈則是按照每門炮三個半基數,迫擊炮與無後坐力炮五個基數儲備的炮彈。輕武器彈藥,將儲備在雙城的彈藥百分之七十全部調運過江。

而糧食的問題更加不用操心,他在德惠繳獲了關東軍的一個大糧倉。這個糧倉裡面的糧食,佔據了關東軍儲備在新京以北供應新京以北作戰各個師團使用的。雖然關東軍在撤退的時候防火燒掉了一部分,但裡面剩餘的儲備依舊相當的客觀。

裡面儲備的糧食,足足有幾千噸的數量,還有大量的日製軍用罐頭以及儲備的副食品。雖說日軍的各種罐頭,除了牛肉罐頭之外,其餘的罐頭鯨魚肉一類的罐頭,以及澤庵漬一類的副食品並不受抗聯官兵歡迎,但是其中的乾菜類和味噌,以及製作精良的羊羹、糖果一類的甜食,卻是很受抗聯官兵歡迎。

這些糧食和補給品,足夠他在總部一斤糧食也不調撥的情況之下維持半年了。在加上已經搶運過江的物資數量,按照他目前手頭上的物資儲備,即便一個月之內得不到後方的補給,也絕對不會出現缺乏的情況。

所以馬春生認爲即便關東軍炸燬松花江大堤的行動得手,他與江北後方的聯繫被切斷。他手中的物資,除了汽油有一定短缺之外,其餘充足的物資也足以使他的部隊可以在新京外圍堅持到洪水退去,恢復他與江北之間的聯繫的時候。按照他準備的充分程度來看,這個傢伙有恃無恐倒是還有一定道理的。

最關鍵的是在馬春生看來,按照他手頭目前的實力,關東軍如果想要重創他們,至少要集中三個以上的師團。要是想一口吞掉他們,至少要集中四個師團以上的兵力。而按照目前整個戰場態勢來說,關東軍根本就集中不了這麼多的兵力。

即便有一定的危險,但是危險的等級並不算高。這也是他一而再的不顧總部命令,擅自行動的原因。而且在他看來,日軍的陰謀如果屬實的話,固然很讓人擔心。他不是文盲,對於大自然的威力還是很清楚的。而且作爲東北土生土長的人,他對松花江在洪水期的水量還是很瞭解的。

但是他認爲,無論關東軍的這個陰謀是否屬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總部是絕對不會讓關東軍破壞江堤的陰謀得逞。因爲松花江江堤的安全與否,不僅僅關係到的是已經渡江參戰的各個部隊後方以及補給線的安全,還有兩岸近百萬羣衆的安全。

更爲重要的是在松花江北岸,幾十萬畝已經即將收割糧食的安全。而松花江北岸的平原地帶因爲水源充足,又是根據地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即便是上半年兩軍你來我往的偷襲戰期間,這裡的農業生產也沒有完全的停止下來。

一旦江堤被破壞,對於根據地的破壞絕對不會少於戰場上的威脅。僅僅從保證根據地在今冬、明春的糧食安全一項上,總部絕對會想盡一切辦法,破壞日軍的陰謀。也正是有了這個想法,他纔敢於對李延平與郭邴勳的命令討價還價。

也正是這些原因加在一起,才讓他堅定的想要在新京打一場大戰的想法。可以說,馬春生現在是自信的很。他認爲手中的實力,再加上自己之前的苦心準備,自己至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這個傢伙的固執,早在當年的羣策山之戰中楊震就深有體會。儘管他也認爲馬春生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是讓楊震拿配屬了部分坦克,重炮的數量在目前各個方向最多,總兵力達到三個師的一個完整縱隊去冒這個險,無論如何他還是不能同意的。

說實在的,楊震也很想在新京戰場上保持一定的壓力,以分散關東軍對西滿戰場上可能投入兵力。但是這個壓力,絕對不能對抗聯在整個兵力使用上造成影響。按照楊震的原本計劃,馬春生所部在新京北的攻勢,不僅僅是起到牽制作用,而且在必要的時候還是全軍的一個備用預備隊。

他手中的兵力,在必要的時候,要根據形勢的發展以及變化進行調整的。目前擔任西線總預備隊的杜開山手中的兵力,從西滿戰場上整體的形勢變化來看,一旦關東軍投入主要的力量,在必要的時候很可能顯得多少有些不足。

杜開山所部之前一直在南興安山地作戰,除了各自的師屬炮兵之外,配備的裝備多屬於輕便的,便於山地作戰的裝備。其原來配屬的坦克,都併到王光宇所部。其地面作戰,進行火力支援的主要配屬的是蘇二輕型轟炸機。

配屬的重炮兵,除了一個裝備了三十六門的日製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重迫擊炮的迫擊炮團之外,就只有一個日製一零五重山炮的炮兵團。其重火力,在幾個方向的部隊之中,是最弱的一環。

雖說在趕赴贛榆隱蔽待機的時候,總部又爲其加強了兩個一二二火箭炮營,以及一個一五零榴彈炮營,但是總火力依舊相對薄弱一些。而此時抗聯總部手中的炮兵預備隊,已經所剩不多。無法在短時間之內,繼續加強杜開山所部的火力。

在這種情況之下,手中炮兵力量最強大的馬春生所部就成了最佳的提款機。按照總部的作戰計劃,其配屬的炮兵之中,在西線戰鬥打響之後,至少要抽調走三分之一的兵力加強給杜開山所部。

不僅僅是炮兵,按照楊震的預定設想,馬春生所部與王效明所部在新京周邊的攻勢一旦形成配合,兩部將要合二爲一的。而在必要的時候,這個方向至少要抽調走兩個師的兵力。因爲楊震並不想過早的奪取新京,這個目前人口已經達到近百萬的大城市。

而且眼下奪取新京這對於抗聯來說,不僅是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一個沉重負擔,在軍事上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拖累。國人的思想,要麼你就別去奪取,但既然奪下來了,就是絕對不能丟的。

按照新京的地位,如果拿下來抗聯至少要投入三個師以上的兵力進行防禦作戰,這對抗聯下一步以西滿爲主的作戰計劃實施,是相當不利的。關東軍可以從關內、朝鮮以及本土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但是對於抗聯來說,卻是沒有那個底子。楊震不可能容忍,將大量原本用於機動作戰的兵力,都侷限於一地。

而馬春生手中的三個師的兵力,在加上配合其作戰的王效明所部看起來兵力的確不少。但是對於整個戰局來說,一旦馬春生將手中兵力投入新京外圍這個絞肉機,固然能分散關東軍對西滿的注意力與可能投入的兵力。但實際上,這種戰鬥對抗聯卻是更加的不利。

不僅所部兵力被牢牢吸引在新京之戰之中,無法進行任何機動作戰。而且就連其東面的王效明所部爲了策應其作戰,也將被吸引在新京外圍,尤其是新京以東無法他調。這對於兵力有限,後繼力量遠不如關東軍,只能集中兵力保證重點方向的抗聯來說,無疑將會處於一個相當不利的局面。

至於馬春生之所以堅持的原因,在楊震看來固然他說的有一定道理之外。恐怕在他內心之中,未嘗沒有存在着奪取新京,將自己目前實際上在整個戰局之中已經處於配合的地位,變爲除了西滿之外另一個核心念頭。

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清剿與反擊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許是一個辦法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三十一章 詭異的毒品發作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二百零二章 關鍵的節點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恐懼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三章 整訓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一百三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3)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254章 一百分的努力不夠
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清剿與反擊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許是一個辦法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三十一章 詭異的毒品發作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六十七章 全力一搏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二百零二章 關鍵的節點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恐懼第九十八章 錙銖必較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三章 整訓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一百三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3)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254章 一百分的努力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