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

在表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之後,郭邴勳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按照現有的作戰方法,我們可以依靠地面雷達指揮協同作戰,不僅減輕了我們的損失。而且我軍損失的作戰飛機,飛行員只要跳傘就基本上降落在我軍的控制區域,永久的損失就小的多。”

“最關鍵的是,一號從此次防空作戰來說,我們的地面高射炮火與戰鬥機部隊之間的配合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雷達的引導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我想正好可以通過此戰,來鍛鍊部隊,磨合航空兵部隊多兵種配合,以及找出原來一直被掩蓋的缺點。”

“尤其是雷達對我軍來說是一種新式裝備,也是目前科技水平最高的一種裝備。這次作戰,是我軍第一次正式大規模的投入使用。就眼下來看,其中暴露的問題很多。所以我建議還是利用這個機會,鍛鍊一次我軍的航空兵合成作戰能力爲好。”

“此次降雨雖說面積大,但是集中降雨量主要集中在中游。而嫩江與松花江上游的降雨量,並不是很大。在加上關東軍在吉林方向泄洪,製造人爲洪泛區以攔截我軍攻勢。整個我軍作戰區域,洪水量並非很大。”

“松花江上游的降雨量雖說一直持續走高,但是關東軍在豐滿水庫的泄洪,卻是無意之中幫了我們的一個大忙。雖說給王效明的攻勢,製造了不小的麻煩,但是卻在另外一個方面減少了第二松花江的來水量,降低了我們可能遭遇的風險。”

“而我軍設置在齊齊哈爾的水文站,並未觀察到嫩江流域上游有大雨出現。在嫩江上游也未形成大的洪峰。嫩江上游的各條支流的水量,的確要比此次降雨之前增加,但是增加的量並不大。從眼下看,即便是扶余、雙城的江堤部分被毀,想要製造大的洪泛區的可能性也不大。”

“也就是說,關東軍這次想要以水代兵的計劃。即便是讓他們偷襲得手,很可能也無法取得他們想要的戰果。而我們保持目前攔截戰術,的確會有一些風險,但是卻可以鍛鍊部隊的合成戰術。”

“一號您說過,日軍忘我之心不死。他們在地面佔不到便宜,肯定會從空中想辦法。也就是說,我軍防空作戰在今後會是一個常態。而我軍之前雖然進行過類似的訓練,但是合成作戰還是第一次。而我軍航空兵之前的作戰,基本上都是單一兵種作戰。”

“也就說基本上是由航空兵獨自承擔,此次地面、空中協同作戰,對我軍來說還是第一次。此次作戰,對我軍防空作戰也是一個挑戰和磨礪。無論是指揮、預警、地面與空中協同作戰,只有經過嚴格的考驗,我們才能形成一套高效的防空體系。爲今後的防空作戰,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而現在看,我們的標準還很低,距離達到我們對他們的期待還很長的路要走。一號,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經過嚴格,近似殘酷的考驗,才能讓他們真正的成長起來。”

“如果我們採取戰術,減輕他們的壓力,那反倒是對他們的成長無益。此次防空作戰的重要性,航空兵那裡都很清楚。所以我建議,還是採取目前的戰術,讓他們感受更多的壓力。只是希望壓力能變成動力,能夠加速他們的成長,而不是徹底的壓垮他們。”

作爲參謀長,郭邴勳掌握的信息很全面。他甚至連嫩江上游和松花江上游的水文,都一直在掌握。所以他提出在目前防汛壓力,並非是很大的情況之下,還是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冒一定的風險,鍛鍊一下航空兵協同作戰的能力。

郭邴勳的這個思路和建議,讓楊震微微一愣。但是郭邴勳的話,又讓他無法找出反駁的建議。的確航空兵以及劃歸他們指揮的雷達和地面高炮部隊,在此次作戰之中協同方面毛病多多。有些問題,不單單是在訓練場就能夠解決的。

通過此次作戰,的確可以找出其中存在的已經暴露,或是尚未暴露的問題並加以解決。不過儘管郭邴勳已經詳細向他彙報了此次降雨可能會帶來的危害程度,但是這個風險楊震卻依舊認爲很大。

在江南作戰的幾萬大軍,以及沿江幾十萬畝眼看快到收割季節的良田。一旦出現問題,這個代價卻遠不是抗聯能夠承擔的起的。這作爲抗聯的最高軍事指揮員,這個決心對於他來說,還是很難下的。

看着罕見的有些猶豫不決的楊震,明白他心裡想着什麼的郭邴勳,琢磨了一下拿起電話要通了航空兵。在與那邊的方子翼談了良久之後,放下電話纔對楊震道:“一號,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們手中有一批繳獲的日軍九七式重轟炸機,原來不是一直作爲訓練航空兵的假想敵使用嗎?”

“年初在嫩江流域制空權爭奪戰之中,我們還利用地面迫降,被我軍繳獲時還大致完整。以及被擊落之後沒有墜毀爆炸,徹底損失的日軍九七式、九八式輕轟炸機中可用的零部件,拼湊出來了十多架日軍制式輕轟炸機。”

“這批飛機加在一起數量雖說不大,但是也有三十多架。我想我們可以利用這批飛機,僞裝成日軍飛機混進日軍返航的機羣,在日軍飛機降落的時候趁機偷襲。這批飛機我們一直作爲假想敵使用,就連塗裝都沒有改,還是日軍航空兵制式的塗裝。”

“爲了進行鍼對性的對抗訓練,讓新飛行員儘快的熟悉日軍裝備。航空兵一直從敵機的殘骸之中尋找可以使用的零部件,以保證這批飛機的作戰能力。現在這批飛機一直狀態保持良好,基本上可以隨時的出擊。”

“如果我們使用凝固汽油彈,在日軍飛機降落最沒有防備的時候,趁機突襲不僅可以摧毀日軍轟炸機,還可以在他們內部製造一些混亂,甚至是自相殘殺。到時候,我們視情況在決定是否渾水摸魚。”

“雖說這些輕型轟炸機的航程不夠,作戰半徑相對較短,無法深入朝鮮境內打擊那邊的日本陸海軍航空兵基地。但是我們可以將打擊目標,主要放在南滿境內的關東軍陸軍航空兵基地上。”

“只要打掉了日本陸軍航空兵,剩下的海軍航空兵就算再能打也會是孤木難成。而且我敢肯定,作爲其南下作戰的主力,日本海軍絕對不會允許自身實力出現太大損失。搞不好,我們敲掉陸軍航空兵之後,他們的海軍航空兵爲了保存實力而撤離。”

郭邴勳的想法,讓楊震不由的眼神一亮。想都沒有想的對郭邴勳道:“老郭,你的這個利用我們手中的日軍轟炸機混進敵軍返航的機羣之中,利用敵機降落時候的鬆懈,偷襲敵軍機場的想法不錯。”

“你馬上讓方子翼拿出一個詳細的作戰方案來,儘快的開始執行。整個作戰計劃,你要親自把關。另外在這個計劃展開之前,以及在今後的攔截作戰之中,讓他們一定要注意日軍在目前損失過大,而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

“一定要提防日軍採取以一部兵力吸引我防空部隊注意力,掩護另外之敵,對沿江大堤進行偷襲的戰術。航空兵在進行攔截作戰的時候,手中一定要掌握必要的機動兵力,二線梯隊絕對不能輕易的動用。”

“部署在縱深的各個高炮部隊,以及擔任根據地縱深防禦的戰鬥機部隊,也要時刻做好應對日軍轉移目標的準備。絕對不能因爲日軍轟炸機,現在還沒有突入我根據地縱深而放鬆警惕。”

對於楊震的命令,郭邴勳沒有絲毫猶豫的快速執行了。考慮到一些問題,郭邴勳沒有假手別人,親自擬定了一個大致的作戰計劃。並派最好的作戰參謀乘坐一架美製小型聯絡飛機,親自送往位於哈爾濱機場航空兵司令部。

郭邴勳在那邊起草給航空兵的命令和作戰計劃,楊震卻將一張椅子搬到了那兩副掛在作戰室內牆壁上西滿和新京周邊態勢的作戰地圖前。這個不大作戰室,室內的四面牆上都掛滿了作戰地圖。

除了東北全境的地圖之外,還有兩張目前重點作戰地域西滿和新京的兩幅地圖。地圖上標示着敵我兩軍最新的動態和行動方向,以及各種作戰路線。楊震每天就坐在這些地圖面前,仔細思考着每一天的戰鬥部署調整。

看着面前的大幅已經標上最新敵我敵情動態的西滿地圖,楊震皺了皺眉頭。凝視良久,卻又將視線轉向了部署在四平街以南中長鐵路,以及奉天境內的關東軍部分預備隊師團所在地區。

楊震此刻心中在仔細的盤算着,如果楊繼財帶領的裝甲、機械化集羣完成搶佔翁牛特旗、赤峰一線,切斷林西正面戰場日軍兩個師團的後路。關東軍會如何的反應?是繼續投入兵力,調動後續部隊參戰,還是會將林西正面的兩個日軍師團經赤峰一線撤離?

雖然同意了王光宇關於楊繼財迂迴翁牛特左旗的報告,但是此事的後續影響,尤其是對整個西滿戰局,甚至是此次會戰各個戰場引起的連鎖反應,楊震卻是不能不做一個深遠的考慮。後發制人只能在戰術上使用,但是在戰略上是絕對不行的。楊繼財此舉,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阿魯科爾沁旗戰事結束之後,無論是林西正面的兩個日軍師團,還是關東軍司令部必然要做出相應的反應。而這個反應,勢必會更改西滿戰場關東軍的整個兵力部署調整。對於關東軍可能進行的調整,自己即便不能百分之百的判斷準確,但是必須要有一個相當的準備。

如果林西正面的兩個日軍師團,在後路被切斷的情況之下,繞道赤峰會給目前在熱西山區休整的挺進軍帶來什麼威脅?而在關東軍實力大減,已經無力主動使用主力師團掃蕩熱西的情況之下,這個時候主力都在察哈爾的日蒙疆駐屯軍會不會將手伸進來?

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槍的命令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斷他一條腿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二百零五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計劃使用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決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彥三郎的決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一十八章 楊震的算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
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槍的命令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斷他一條腿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二百零五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計劃使用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決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彥三郎的決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一十八章 楊震的算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