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最強之軍(上)

太平洋大海戰之後,美國先亞後歐的戰略模式已經初步確定作爲主要戰略的實施方向,因爲相比英國這個盟友來說,中國更願意承擔更多的責任,最爲主要的是中國有二千萬適齡的青年能夠投身軍旅,這是英國人根本無法比擬的,而且蔣介石作爲中國的領袖非常願意並且積極的履行國際義務,比如中國遠征軍駐印軍的規模,七個師不過是美國人第一步的設想,在昆明的十個青年軍師也同樣開始分批列裝美式裝備,美國人要用武裝起來的全新的中國軍隊作爲反擊的主要力量,暫時日本人與美國人在太平洋上都沒能力相互進攻,但是美國人計劃在1943年的秋天恢復戰略性進攻,那也就意味着中國遠征軍必須在此之前穩定中國戰區的作戰,並且對蘇聯起到切實有效的幫助,而且同盟國方面也要積極考慮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以分散德國的注意力和兵力。

美國人開始在昆明慷慨的爲中國培訓轟炸機駕駛員與機組成員,這杯蔣介石看成爲一種好兆頭,尤其是從印度源源不斷的向國內運抵的武器物資,雖然還是美國軍事顧問團負責向青年軍發放,但是管理上比之前要好很多,因爲中國軍隊在各個戰場上發揮的巨大作用,讓美國人也開始嘗試着平等看待尊重這個盟友,羅斯福的尊重也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和對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私人態度上,高飛則認爲這一切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開端,不過丘吉爾非常不喜歡,在倫敦經常享受德國炸彈的他的嘴一如既往的惡毒不堪。

1939年日本人在諾門坎被蘇聯人打了個鼻青臉腫,之後在南昌又吃了高飛裝甲部隊逆襲的大虧,在緬甸和印度又吃了裝甲部隊的虧,反觀其盟友德國人的新式坦克打得蘇聯人與英國佬望風而逃,日本人的心底又開始不安分了,根據高飛得到的情報,日軍竟然準備在滿洲國所謂的新京等地組建至少三個以上的戰車師團?嘗試集團使用戰車用於戰役突破和分割包圍,這對日本人來說確實是大手筆,根據軍統方面提供的情報,德國人支援了日本人一些坦克設計和裝甲合金板的資料,日本人似乎正在積極研製新式坦克。

不過這一切在高飛看來並不算什麼,因爲日軍由於受到戰略決策層所謂的思維模式的束縛,對於軍隊的機械化認識不夠,根本看不到坦克戰術對戰爭的深刻影響,而且日本的鋼鐵產量極爲有限,大部分用於海軍方面,所以日本陸軍的機械化進程遠不如同期的歐洲各國。

而且,日軍現有裝備的坦克都是一些十幾噸出頭的輕型坦克,歷史上只在太平洋戰爭的最期日本軍方纔開始研製真正的中型坦克,所謂的四型坦克,日本陸軍最初裝備的戰車型號是**式,連捷克造機槍的穿甲彈都能將其擊毀,所以自然而然的很快遭到了淘汰,**式是日本陸軍第一種國產坦克,之後設計裝備的九五式、九七式只能是日本人厚着臉皮,非常不要臉的號稱中型坦克而已,唯一不同就只是懸掛系統的更改。

九五式、九七式戰車是日軍在二戰的主要裝甲裝備,確實橫掃了整個的東南亞,日軍所裝備的最好的九七式戰車還停留在鉚接車體的時代,小口徑四十七毫米二十一倍口徑短炮的基礎上,大概與蘇軍的T26,德軍的II式,III式坦克一個級別,但是裝甲就幾乎不值一提了,薄皮薄到了讓人心酸落淚的地步。

而且在高飛看來,日本陸軍主力師團都是以挽馬和馱馬作爲運輸主力,想要實現機械化對於日本陸軍來說還差得遠,因爲機械化部隊可不僅僅是裝備坦克和裝甲車,還要看其它特種作戰車輛的配屬,日本陸軍部隊連一般卡車配備的都不多,更不要提其它輪型裝甲車輛或履帶半履帶車輛載具了,至於自行火炮對於日本人來說就屬於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了,一個連海軍供油都不足的國家,何以玩得起機械化部隊?

如果不是中國有甘肅的玉門油田的話,高飛也不敢玩機械化部隊,不過以玉門油田的產量和當年蘇聯提供的煉油設備,支持二、三個機械化師就算是極限了,機械化部隊的保障問題要遠遠大於其的作戰,如果保障不利,缺乏運輸手段,機械化部隊的自身損耗甚至會高於戰損,美國在二戰中一個重裝師只要求保障百分之七十的戰勤率即爲優秀,而同比德國人是百分之九十二,由此可見機械化部隊的保障難度之大。

況且日本人不研製中型與重型坦克的原因,也和不裝備衝鋒槍的理由相似,日本的國力貧弱實在滿足不了如此的消耗,對比美國戰前的二千萬噸和德國一千七百萬噸的鋼產量,日本每年只能出產區區不足三百七十萬噸,並且大多數鋼鐵和軍費用來建設所謂的帝國海軍,以至日本人的所謂裝甲部隊,只能在裝備落後的中國部隊面前耀武揚威一番,但是現在中國軍隊大部分都裝備了戰車防禦炮。

美國最新式的卡巴祖火箭筒只配備了駐印軍和青年軍的師一級偵察部隊,這種後世家喻戶曉的反坦克利器是由美國皮卡汀尼兵工廠於1942年春經過美國阿伯丁試驗場地實彈射擊檢驗後所定型生產的M1型號,雖然其六十毫米的口徑對付重型坦克效果非常一般,甚至毫無效果,但是對於地堡混凝土結構工事輕型坦克裝甲車可謂效果非凡,尤其是對於日軍的戰車簡直就是超級大殺器。

可以說駐印軍裝備幾乎全部都是美軍最新式的,包括M3A1半履帶裝甲車,與M7一百零五毫米M7自行榴彈炮等等,全部大批的運抵印度,裝備中國遠征軍駐印軍,這也讓英國人大爲惱火。

第424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2)第559節 第二百九十二章 力挽乾坤(1)第884章 石原的擔憂第530節 第二百七十三章 武漢會戰之千(上)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20節 第八章 密電風波(3)第958章 風捲 殘雲(九)第636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1)第338節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致命一擊(2)第729章 日本人的新式武器(上)第705章 三零三高地第300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85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二)第837章 戰略大轉折(十一)第755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昌城嶄新的一天(2)第547章 中國遠征軍(中)第153節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1)第644節 第三百五十章 戡亂南昌(1)第503章 兩頭都忙第750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後一顆子彈(1)第686章 決戰緬甸之鍋滿盆滿(十七)第524節 第二百六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日本人的後院(1)第777章 貪腐巨案(下)第974章 登陸日本(五)第663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742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658章 誰是誘餌(上)第29節 第十三章 敵後遇伏(1)第803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穩如泰山(1)第422節 第一百九十九章 惡魔石井四郎(1)第608章 緬甸風雲起(二)第239節 第一百零一章 亂世飄零(1)第752章 重慶迷霧(下)第922章 鋒芒所向(三)第545節 第二百八十二章 武漢會戰之熱血在(1)第855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五)第539章 風雲突變(中)第461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2)第81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1)第578章 煎熬的六月第830章 戰略大轉折(四)第145節 第六十三章 激戰燕子磯(1)第589章 遠東戰雲第766章 與北極熊切磋(下)第671章 決戰緬甸之中國不需要感謝第578節 第三百零六章 智取法國軍營(中)第804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穩如泰山(2)第514章 長沙戰雲(下)第544章 北進與南進(下)第707章 英國式不要臉(下)第727章 最強之軍(上)第597節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如棋局(1)第467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1)第702節 第三百九十一章 城垣血戰(二)第813章 躍馬滄州(中)第664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712節 第四百章 英雄赴死(上)第652章 激戰密支那(九)第823章 第四百七十七章 歷史鉅變(1)第706章 英國式不要臉(上)第962章 風捲 殘雲(十三)第165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639章 意志的較量(四)第154節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2)第114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1)第490節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建統帥部(1)第43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2)第668節 第三百六十五章 血戰三晝夜(一)第119節 第五十一章 血戰燕子磯(3)第95節 第四十一章 亂世重典(2)第230節 第九十六章 珞珈山營地(3)第495節 第二百四十四章 蘭封危局(二)第962章 風捲 殘雲(十三)第344節 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驚變(一)第248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464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山下部隊(上)第393節 第一百八十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二)第645章 激戰密支那(二)第50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1)第874章 藏金爭奪戰(八)第54節 第二十五章 點兵準備(1)第202節 第八十六章 畑俊六的傷疼(1)第971章 登陸日本(二)第856章 奇襲七三一(上)第49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775章 貪腐巨案(上)第567節 第二百九十六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下)第354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驚變(七)第751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血染孤城(1)第827章 戰略大轉折(一)第243節 第一百零二章 酒醉言真(3)第612章 緬甸風雲起(六)第497章 驚天大案(下)第351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236節 第九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2)第556章 部隊整編第822章 血漂瓜島(中)第594章 遠征軍開拔(下)
第424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2)第559節 第二百九十二章 力挽乾坤(1)第884章 石原的擔憂第530節 第二百七十三章 武漢會戰之千(上)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20節 第八章 密電風波(3)第958章 風捲 殘雲(九)第636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1)第338節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致命一擊(2)第729章 日本人的新式武器(上)第705章 三零三高地第300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85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二)第837章 戰略大轉折(十一)第755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昌城嶄新的一天(2)第547章 中國遠征軍(中)第153節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1)第644節 第三百五十章 戡亂南昌(1)第503章 兩頭都忙第750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後一顆子彈(1)第686章 決戰緬甸之鍋滿盆滿(十七)第524節 第二百六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日本人的後院(1)第777章 貪腐巨案(下)第974章 登陸日本(五)第663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742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658章 誰是誘餌(上)第29節 第十三章 敵後遇伏(1)第803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穩如泰山(1)第422節 第一百九十九章 惡魔石井四郎(1)第608章 緬甸風雲起(二)第239節 第一百零一章 亂世飄零(1)第752章 重慶迷霧(下)第922章 鋒芒所向(三)第545節 第二百八十二章 武漢會戰之熱血在(1)第855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五)第539章 風雲突變(中)第461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2)第81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1)第578章 煎熬的六月第830章 戰略大轉折(四)第145節 第六十三章 激戰燕子磯(1)第589章 遠東戰雲第766章 與北極熊切磋(下)第671章 決戰緬甸之中國不需要感謝第578節 第三百零六章 智取法國軍營(中)第804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穩如泰山(2)第514章 長沙戰雲(下)第544章 北進與南進(下)第707章 英國式不要臉(下)第727章 最強之軍(上)第597節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如棋局(1)第467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1)第702節 第三百九十一章 城垣血戰(二)第813章 躍馬滄州(中)第664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712節 第四百章 英雄赴死(上)第652章 激戰密支那(九)第823章 第四百七十七章 歷史鉅變(1)第706章 英國式不要臉(上)第962章 風捲 殘雲(十三)第165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639章 意志的較量(四)第154節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2)第114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1)第490節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建統帥部(1)第43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2)第668節 第三百六十五章 血戰三晝夜(一)第119節 第五十一章 血戰燕子磯(3)第95節 第四十一章 亂世重典(2)第230節 第九十六章 珞珈山營地(3)第495節 第二百四十四章 蘭封危局(二)第962章 風捲 殘雲(十三)第344節 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驚變(一)第248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464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山下部隊(上)第393節 第一百八十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二)第645章 激戰密支那(二)第50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1)第874章 藏金爭奪戰(八)第54節 第二十五章 點兵準備(1)第202節 第八十六章 畑俊六的傷疼(1)第971章 登陸日本(二)第856章 奇襲七三一(上)第49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775章 貪腐巨案(上)第567節 第二百九十六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下)第354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驚變(七)第751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血染孤城(1)第827章 戰略大轉折(一)第243節 第一百零二章 酒醉言真(3)第612章 緬甸風雲起(六)第497章 驚天大案(下)第351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236節 第九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2)第556章 部隊整編第822章 血漂瓜島(中)第594章 遠征軍開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