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鋒芒所向(五)

鋒芒所向(五)

這個懲罰蔣介石揹負了數年,1931年的東北事變更是讓他火冒三丈,但是一個是大而窮,軍政尚未統一的落後農業國家,一個是被西方列強認可的日本帝國,小而強的工業國家,而且當時還擁有世界上第三大的海面艦艇部隊,這讓蔣介石如何抵抗,他當時斷言如果我前面抗日,後面會有一堆人扯後腿。

結果蔣介石的判斷成真,想對抗日本,首先就要內部先團結起來,只有團結一心利用國家的優勢佔領縱深才能與小而強的日本對抗,中國雖然軍閥割據多年,但是卻意外的行程了地方自給自足的體系和現實,這樣就能決定了焦土抗戰,把日本人牢牢的拖住並且消耗他們的主要戰略實施的可能性。

現在,國內一統已成定局,藉着抗戰的大題各路諸侯消藩也以成功,蔣介石還有最後一塊心病,但是在對日戰爭徹底完結之後,即便是同盟國方面,也絕對不會允許蔣介石同室操戈,這一點蔣介石自己也十分清楚。

會議結束之後,原本想提點高飛一下的蔣介石發覺似乎還不是時候,因爲在與同盟國的交鋒之中,無論是何應欽還是陳誠,今天的場面中似乎都不足以對抗麥肯特的提案,就更別說還有一位在印度的中國戰區總參謀長了,史迪威的很多行徑和言論更加讓蔣介石難以忍受,身爲中國戰區總參謀長卻長期停留在印度,這本身就足以說明了問題。

這一點蔣介石比較佩服高飛,給了史迪威七個師去玩,大家都省心,而且這些部隊都是由英國人負擔供給薪餉的,讓摳門的英國佬替自己養兵無疑是至高境界。

只不過對於美國人在太平洋的作戰要調動大批的中國軍隊參戰,蔣介石心理十分不舒服,美軍轟炸日本本土,其的機場補給的食品物資等十一大項,六百二十九種物資全部是由國府供給的,而美國政府又不迅速支付,結果導致國內經濟雪上加霜,二十多萬美軍的消耗竟然超過了國軍三百萬正規軍的消耗費用,這纔是讓蔣介石張目結舌的所在。

難怪美軍集中駐紮的昆明、東北與平津顯得商業繁華,實際上等於將全中國的錢都集中到了以上三地,高飛的中國青年軍全部出關是蔣介石的戰略決策,因爲中國青年軍已經有尾大之勢了,削減高飛的權利容易引起誤會,一次性的解決如果不妥還會引發整體的大規模衝突,因爲中國青年軍的總體體系是黨軍模式,高飛就是這個模式金字塔的頂端,而並非外界認爲的蔣介石,所以在對待中國青年軍的問題上蔣介石皆爲謹慎。

所以,將全部的青年軍主力派往關外和遠東,則是蔣介石的戰略,如果當年的東北事變一般,一旦蘇俄動手,面對的就不是一箇中國,而是東北遠東一體化的中國青年軍,自己積蓄力量,在蘇俄與中國青年軍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出兵,與當年設計東北消藩之策可謂同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當年消藩之策乃是巨大的失誤,不但丟到了東北,更助漲了日寇的驕縱氣焰,對於現在的中國青年軍總司令官高飛,蔣介石也需要謹慎待之。

蔣介石詢問了高飛慣於宋希濂兩棲陸戰集羣的幾個具體問題之後,就顯得有些疲憊道:“這方面的事情我也不大清楚,具體的還是你這個遠征軍司令官負責吧!把握住一點原則,我們的官兵不能輕易的爲英美的利益去犧牲,另外天津港的建設也在加快進行,需要一些物資,你看可否從葫蘆島調運過來?”

高飛沒想到蔣介石竟然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明顯是在對他進行試探,於是痛快的點了點頭道:“委座需要什麼物資,東北這邊一力盡快全力保障,天津港擴建關乎重大。”

實際上高飛也不是傻瓜,天津港的擴建有什麼用?日本海軍部隊相比中國遠征軍海軍部隊依然強大得多得多,天津港最大的用途就是便於在華北以最迅速的途徑接收美援的物資,華北的日軍基本已經得到肅清,接收的物資大半裝備了中央軍的嫡系部隊,另外地方派系的部隊業已開始整編,這天津港的大規模擴建的寓意似乎不同,這引發的高飛的警覺。

而且王耀武晉升爲華北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在黃埔系中算是極能戰的將領,手下精兵悍將頗多,即便是高飛也是否能忌諱,高飛麾下也有諸多黃埔系高級軍官,但是高飛青年軍的中堅體系非常穩固,而且在青年軍中的高級將領隊國府很多方面的施政也有看不過去的地方,加之青年軍內政治氣氛開化,訓導政訓有力,所以高飛並不擔心如果一旦對峙發生大規模的所謂倒戈。

但是高飛能夠感覺到了,蔣介石開始試探就是不信任的開始,也可以說中國青年軍的壯大讓蔣介石非常不放心,但是明目張膽的杯酒釋兵權蔣介石一則考慮自己的名聲,二則考慮的是會不會激起兵變。

對於自己麾下的張靈甫、戴安瀾等人,高飛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用人方式的,黃俊杰、李剛等都是絕對的自己人,這一點高飛毋庸置疑,對於張靈甫與戴安瀾等人,高飛則是給予其自主選擇的機會,畢竟國府現在還都南京,軍政部又開始的正常化的運轉,除了正在擔負遠東方面與朝鮮方面作戰警戒的中國青年軍之外,其餘國軍各部皆在整編之中。

實際上並不是蔣介石不想整編高飛的中國青年,因爲針對戰略目標的不同,國府整軍是將其精銳的十五個軍整編成爲三萬人的整編師,但是這樣的編制對於針對歐洲大兵團作戰的中國青年軍來說太小了。

僅僅只能作爲戰術單位,而戰略單位的集團軍和集羣兵力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國府第一階段的整軍亦沒有涉及到中國青年軍。

第671節 第三百六十七章 血戰三晝夜(三)第414節 第一百九十三章 密電破譯王(1)第893章 轟炸東京(下)第167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961章 風捲 殘雲(十二)第589章 遠東戰雲第325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 漢奸告密(上)第763章 中英之爭第856章 奇襲七三一(上)第477節 第二百三十二章 煮酒論戰(下)第148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1)第283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零號兵站(2)第795章 復土故都(十二)第537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22節 第九章 野望南京(2)第327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漢奸告密(下)第490章 歐洲新局勢第596章 美國宣戰(上)第13節 第五章 零五七高地(2)第556節 第二百九十章 武漢會戰之大捷之後(1)第229節 第九十六章 珞珈山營地(2)第944章 鋒芒所向(二十五)第635節 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1)第773章 定遠楊威(下)第734章 復土揚威(四)第630章 同古保衛戰(十二)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33節 第十五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上)第509章 栽贓嫁禍(下)第167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483節 第二百三十五章 護送佳人(2)第817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2)第489章 日軍異動第604節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海大追殺(下)第519節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精兵對陣(中)第544章 北進與南進(下)第877章 遠東防線(上)第211節 第八十九章 戴笠的計較(1)第485節 第二百三十六章 陳誠召見(2)第441節 第二百零九章 日本第一兵家(下)第872章 藏金爭奪戰(六)第736章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反擊(一)第328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漢奸告密(下)第555節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萬家嶺(2)第314節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歷史驚變(1)第46節 第二十一章 青天白日章(1)第701章 獅子大開口第755章 軍威震天(中)第485章 歷史岔路第190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2)第920章 鋒芒所向(一)第769章 另一個戰場(下)第726章 第四百零八章 損失慘重(2)第53節 第二十四章 高飛點兵(2)第158節 第六十八章 最後的炮聲(上)第492章 山地利器第560章 廣西危機(二)第875章 藏金爭奪戰(九)第100節 第四十四章 戰火紅顏(1)第542章 北進與南進(上)第729章 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雄師英雄城(1)第746章 不要臉的境界第944章 鋒芒所向(二十五)第485章 歷史岔路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548節 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地圖災(1)第637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2)第866章 東北戰略第630節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嶽會議(1)第699章 決戰緬甸之突襲(三十)第717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1)第1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1)第676節 第三百七十章 血戰三晝夜(六)第976章 登陸日本(七)第824章 迎頭痛擊(上)第434節 第二百零五章 禍害死你(2)第796章 烽火連天(一)第46節 第二十一章 青天白日章(1)第145節 第六十三章 激戰燕子磯(1)第53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470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557節 第二百九十章 武漢會戰之大捷之後(2)第788章 復土故都(五)第647節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2)第950章 風捲 殘雲(一)第818章 特種作戰第174節 第七十五章 絕筆電報(1)第698章 決戰緬甸之突襲(二十九)第520章 缺德冒煙第152節 第六十五章 突破口爭奪戰(2)第16節 第七章 狗咬狗一嘴毛(下)第502節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武漢(二)第766章 與北極熊切磋(下)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505節 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武漢(四)第555節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萬家嶺(2)第676章 決戰緬甸之新訓基地(七)第690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一)第460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1)第565章 東峰西嶺(上)
第671節 第三百六十七章 血戰三晝夜(三)第414節 第一百九十三章 密電破譯王(1)第893章 轟炸東京(下)第167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961章 風捲 殘雲(十二)第589章 遠東戰雲第325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 漢奸告密(上)第763章 中英之爭第856章 奇襲七三一(上)第477節 第二百三十二章 煮酒論戰(下)第148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1)第283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零號兵站(2)第795章 復土故都(十二)第537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22節 第九章 野望南京(2)第327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漢奸告密(下)第490章 歐洲新局勢第596章 美國宣戰(上)第13節 第五章 零五七高地(2)第556節 第二百九十章 武漢會戰之大捷之後(1)第229節 第九十六章 珞珈山營地(2)第944章 鋒芒所向(二十五)第635節 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1)第773章 定遠楊威(下)第734章 復土揚威(四)第630章 同古保衛戰(十二)第8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1)第33節 第十五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上)第509章 栽贓嫁禍(下)第167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483節 第二百三十五章 護送佳人(2)第817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2)第489章 日軍異動第604節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海大追殺(下)第519節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精兵對陣(中)第544章 北進與南進(下)第877章 遠東防線(上)第211節 第八十九章 戴笠的計較(1)第485節 第二百三十六章 陳誠召見(2)第441節 第二百零九章 日本第一兵家(下)第872章 藏金爭奪戰(六)第736章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反擊(一)第328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漢奸告密(下)第555節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萬家嶺(2)第314節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歷史驚變(1)第46節 第二十一章 青天白日章(1)第701章 獅子大開口第755章 軍威震天(中)第485章 歷史岔路第190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2)第920章 鋒芒所向(一)第769章 另一個戰場(下)第726章 第四百零八章 損失慘重(2)第53節 第二十四章 高飛點兵(2)第158節 第六十八章 最後的炮聲(上)第492章 山地利器第560章 廣西危機(二)第875章 藏金爭奪戰(九)第100節 第四十四章 戰火紅顏(1)第542章 北進與南進(上)第729章 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雄師英雄城(1)第746章 不要臉的境界第944章 鋒芒所向(二十五)第485章 歷史岔路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548節 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地圖災(1)第637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2)第866章 東北戰略第630節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嶽會議(1)第699章 決戰緬甸之突襲(三十)第717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1)第1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1)第676節 第三百七十章 血戰三晝夜(六)第976章 登陸日本(七)第824章 迎頭痛擊(上)第434節 第二百零五章 禍害死你(2)第796章 烽火連天(一)第46節 第二十一章 青天白日章(1)第145節 第六十三章 激戰燕子磯(1)第53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470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557節 第二百九十章 武漢會戰之大捷之後(2)第788章 復土故都(五)第647節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2)第950章 風捲 殘雲(一)第818章 特種作戰第174節 第七十五章 絕筆電報(1)第698章 決戰緬甸之突襲(二十九)第520章 缺德冒煙第152節 第六十五章 突破口爭奪戰(2)第16節 第七章 狗咬狗一嘴毛(下)第502節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武漢(二)第766章 與北極熊切磋(下)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505節 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武漢(四)第555節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萬家嶺(2)第676章 決戰緬甸之新訓基地(七)第690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一)第460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1)第565章 東峰西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