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中國遠征軍(下)

於是,丘吉爾給韋維爾發去密電,讓他試探中國方面的反應,如果是幾個月之前,英國就必須要考慮日本帝國方面的感受,爲了保證香港與印度的安全,讓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利益能夠獨善其身,必要時犧牲緬甸玉中國的利益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現在國際形勢整體發生了變化,日本帝國在亞洲緊跟德國在歐洲的腳步,德國人在歐洲擊敗了法國日本就緊跟其後進攻法屬印度□□,現在德國人在法國魔兵立馬準備登陸英國本土,那麼日本帝國出兵進攻東南亞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香港彈丸之地不具備戰略意義,但是印度卻不同,那是女英皇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絕對不容有失。

國際戰略形勢發生了變化,中國與英國一樣都將接受美國租借法案的援助,美國人不想火中取栗,那麼已經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顯然就不同了,自己不妨站出來替中國人招呼幾聲,道義上的同情和聲援又不用花錢,還可以扭轉英國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中國軍隊能夠在緬甸拖住日軍的話,那麼印度相對就會非常的安全,爲此將儲存在印度的陸軍軍備給予中國軍隊也並不是不可能的,於是丘吉爾在這種國際形勢驅動之下給韋維爾發去了密電,叮囑韋維爾要加強與中國國民政府之間的合作。

一向自大狂妄的韋維爾可以說如同一隻偷掉入油缸又被火星點燃的老鼠一般,剛剛給了蔣介石那個心胸狹窄的傢伙一記響亮的耳光,現在又上門取哀求?這算哪門子的事情啊?

韋維爾眼中蔣介石是個典型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的小人,而在蔣介石眼中韋維爾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混蛋加無恥狂妄之徒,韋維爾皺着眉頭寧死苦想此事的完美解決方式,顯然他的顏面是無法徹底放下來,他相信不久之前剛剛受了屈辱的蔣介石是不會放棄這麼一個報復的大好機會。

如果不履行丘吉爾首相的命令會有什麼後果?韋維爾有些緊張的嚥了一口吐沫,自己要不要編造藉口和理由糊弄一下?不過畢竟美國人與英國政府和國民政府的高層都互通有無,欺騙只能一時,一旦被揭穿自己的仕途、名譽一切的一切就全部完蛋了,況且丘吉爾顯然不是一個與人爲善之人,其的尖酸刻薄是出了名的,丘吉爾出生於英國的一個貴族家庭,丘吉爾的祖上約翰.丘吉爾因在光榮革命中支持威廉三世,且又在對西班牙和法國的戰爭中做爲軍隊總司令取得勝利而被安妮女王封爲馬爾巴羅公爵。

丘吉爾本人曾參加英國在印度、蘇丹和南非的殖民戰爭之後得以進入下院,其主張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的關稅政策,後歷任殖民部次官、商務大臣、內政大臣、海軍大臣和軍需大臣、陸軍大臣兼空軍大臣、殖民大臣等要職。

在任海軍大臣期間,大力加強海軍實力,以回擊德國對英國海上霸權的挑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5年,英軍在黑海海峽的蓋利博盧戰役中失利,同年丘吉爾引咎辭職。

但是,丘吉爾是一個非常閒不住的傢伙,其顯赫的背景也註定其不可能默默無爲,1925年在英國恢復金本位制,企圖恢復倫敦作爲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不過倒黴的丘吉爾卻因對保守黨領袖的政策不滿退出鮑德溫的影子內閣,此後他被排斥在政府公職之外,於是專心從事寫作。

不過在此期間,丘吉爾同保守黨右翼一起,反對向印度獨立的要求作任何讓步,而且丘吉爾對來自德國的威脅不斷髮出警告,主張重整軍備,大張旗鼓的反對張伯倫姑息德國侵略的綏靖政策,主張聯合法國和蘇聯、美國,依靠國際聯盟來阻止德國的侵略。

德國閃電入侵波蘭之後,丘吉爾任張伯倫政府的海軍大臣,積極組織援助挪威的戰役。法國戰役全面爆發後,丘吉爾繼張伯倫任首相,併兼國防大臣,立即把大英帝國連同英屬國和殖民地全部經濟納入戰時軌道,而且丘吉爾政府拒絕德國的誘和,堅持對德作戰,同時爭取美、蘇作爲同盟者參戰,爲了保衛不列顛羣島,親自視察海防、空防設施,丘吉爾支持淪陷國家開展抵抗運動,支持淪陷國家的流亡政府。

在韋維爾眼中,他可以不尊重張伯倫,卻不敢不尊重這位當記者比當軍人更在行,當政客如魚得水的英國現任首相。

韋維爾可謂是焦頭爛額之際,蔣介石也同陳誠、何應欽、白崇禧等人商議決定,以青年軍新一軍爲基幹,抽調第七十四軍所部三個師各一個團,抽調第五軍所部二個團,抽調第十八軍二個團部隊作爲基幹部隊,組建青年軍第二軍、第三軍,正式秘密成立中國遠征軍司令部,高飛任司令官兼新一軍中將軍長,下屬新一軍、新二軍、新三軍三個軍和遠征軍直屬部隊,總兵力十個師又六個旅以及特種部隊,兵力共計十八萬餘衆。

蔣介石欽定的遠征軍的編制,又從第七十四軍、第五軍、第十八軍等國軍精銳部隊抽調兵員進行補充,並且規定以庫存之全部蘇械用於補充作戰需求,高飛昇任中將司令官也大大的出乎了陳誠的意料之外。

在陳誠看來要擔任中國遠征軍司令官,起碼要擁有羅卓英或者杜聿明一樣資歷的將領,無疑高飛的資歷就是一個大難題,不過既然蔣介石獨斷乾坤,陳誠等人也就不好太過言明,畢竟高飛這位芝麻開花節節高,爲了一言半語去得罪高飛這位蔣介石面前的新貴似乎有些很不值當,但是高飛晉升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剛剛而立之年的高飛就掛上了中將軍銜,也着實讓人妒忌萬分。

青年軍竟然整整擴編爲十個師,這也是高飛之前沒能預想得到的,甚至想都不敢公然取笑取笑,高飛也萬萬沒料想到蔣介石竟然如此的大方?慷慨的讓自己組建數個多達十個師的部隊。

第599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中)第148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1)第162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592章 遠征軍開拔(上)第576節 第三百零四章 千里誅賊(六)第538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741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630章 同古保衛戰(十二)第690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一)第667章 大對決(八)第830章 戰略大轉折(四)第104節 第四十五章 衆志成城(2)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197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2)第143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1)第704章 激戰英帕爾(下)第750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後一顆子彈(1)第648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1)第193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5)第217節 第九十一章 無事獻殷勤(2)第583節 第三百零九章 留個黑鍋給日(1)第489章 日軍異動第775章 第四百四十六章 霧都重慶(下)第637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2)第945章 鋒芒所向(二十六)第703節 第三百九十二章 城垣血戰(三)第895章 裕仁的憤怒(下)第231節 第九十七章 養精蓄銳(1)第724章 夜會酒館第262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窮酸的籃球隊(2)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860章 鼴鼠突擊(中)第659章 誰是誘餌(下)第788章 第四百五十三章 縣城風波(1)第127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3)第903章 海軍之爭(下)第716章 中國駐印軍第915章 東北大發展(二)第13節 第五章 零五七高地(2)第82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2)第475節 第二百三十章 撤退之路(四)第320節 第一百四十章 空投泄密(下)第541節 第二百七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行動泄密(2)第872章 藏金爭奪戰(六)第830章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丟失的地圖(1)第743章 骨灰盒風波第772章 第四百四十三章 言驚世界(1)第645章 激戰密支那(二)第649章 激戰密支那(六)第700節 第三百八十九章 電驚天下(下)第958章 風捲 殘雲(九)第391節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刀之威(1)第927章 鋒芒所向(八)第765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後反思(1)第215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3)第699節 第三百八十八章 電驚天下(中)第634節 第三百四十四章 榮譽袖標(1)第492章 山地利器第476節 第二百三十一章 煮酒論戰(上)第264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州戰略(2)第814章 第四百六十九章 狡兔三窟(1)第604節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海大追殺(下)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709章 倒黴的英國人(上)第559章 廣西危機(一)第604節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海大追殺(下)第205節 第八十七章 參加自己的葬禮(1)第431節 第二百零四章 下榻六國(1)第642章 血戰叢林(中)第584章 要就要最好的(上)第896章 本土決戰計劃(上)第175節 第七十五章 絕筆電報(2)第85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二)第664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869章 藏金爭奪戰(三)第783章 杯酒釋兵權第710章 倒黴的英國人(中)第392節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一)第85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三)第765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後反思(1)第151節 第六十五章 突破口爭奪戰(1)第637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2)第658章 誰是誘餌(上)第121節 第五十二章 重炮製敵(2)第257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2)第431節 第二百零四章 下榻六國(1)第623章 同古保衛戰(五)第759章 中國人的節日(三)第953章 風捲 殘雲(四)第274節 第一百一十七章 腹黑之爭(上)第407節 第一百八十八章 打人必打臉(1)第81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1)第53節 第二十四章 高飛點兵(2)第768章 另一個戰場(中)第648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1)第369節 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死十二小時(八)第920章 鋒芒所向(一)第534節 第二百七十五章 武漢會戰之千里制敵(2)第548節 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地圖災(1)第66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2)
第599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中)第148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1)第162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592章 遠征軍開拔(上)第576節 第三百零四章 千里誅賊(六)第538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741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630章 同古保衛戰(十二)第690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一)第667章 大對決(八)第830章 戰略大轉折(四)第104節 第四十五章 衆志成城(2)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197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2)第143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1)第704章 激戰英帕爾(下)第750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後一顆子彈(1)第648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1)第193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5)第217節 第九十一章 無事獻殷勤(2)第583節 第三百零九章 留個黑鍋給日(1)第489章 日軍異動第775章 第四百四十六章 霧都重慶(下)第637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2)第945章 鋒芒所向(二十六)第703節 第三百九十二章 城垣血戰(三)第895章 裕仁的憤怒(下)第231節 第九十七章 養精蓄銳(1)第724章 夜會酒館第262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窮酸的籃球隊(2)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860章 鼴鼠突擊(中)第659章 誰是誘餌(下)第788章 第四百五十三章 縣城風波(1)第127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3)第903章 海軍之爭(下)第716章 中國駐印軍第915章 東北大發展(二)第13節 第五章 零五七高地(2)第82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2)第475節 第二百三十章 撤退之路(四)第320節 第一百四十章 空投泄密(下)第541節 第二百七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行動泄密(2)第872章 藏金爭奪戰(六)第830章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丟失的地圖(1)第743章 骨灰盒風波第772章 第四百四十三章 言驚世界(1)第645章 激戰密支那(二)第649章 激戰密支那(六)第700節 第三百八十九章 電驚天下(下)第958章 風捲 殘雲(九)第391節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刀之威(1)第927章 鋒芒所向(八)第765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後反思(1)第215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3)第699節 第三百八十八章 電驚天下(中)第634節 第三百四十四章 榮譽袖標(1)第492章 山地利器第476節 第二百三十一章 煮酒論戰(上)第264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州戰略(2)第814章 第四百六十九章 狡兔三窟(1)第604節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海大追殺(下)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709章 倒黴的英國人(上)第559章 廣西危機(一)第604節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海大追殺(下)第205節 第八十七章 參加自己的葬禮(1)第431節 第二百零四章 下榻六國(1)第642章 血戰叢林(中)第584章 要就要最好的(上)第896章 本土決戰計劃(上)第175節 第七十五章 絕筆電報(2)第85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二)第664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869章 藏金爭奪戰(三)第783章 杯酒釋兵權第710章 倒黴的英國人(中)第392節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一)第85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三)第765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後反思(1)第151節 第六十五章 突破口爭奪戰(1)第637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2)第658章 誰是誘餌(上)第121節 第五十二章 重炮製敵(2)第257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2)第431節 第二百零四章 下榻六國(1)第623章 同古保衛戰(五)第759章 中國人的節日(三)第953章 風捲 殘雲(四)第274節 第一百一十七章 腹黑之爭(上)第407節 第一百八十八章 打人必打臉(1)第81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1)第53節 第二十四章 高飛點兵(2)第768章 另一個戰場(中)第648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1)第369節 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死十二小時(八)第920章 鋒芒所向(一)第534節 第二百七十五章 武漢會戰之千里制敵(2)第548節 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地圖災(1)第66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