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 谷村覆滅

……人性的本能便是在遇見死亡危機時選擇退縮,號稱皇軍之花的關東軍在這一刻似乎也沒有例外,撤退的動作倒是格外的迅捷。

撤退的途中,谷村明白自己之所以掉落陷阱,就是因爲楊義他們四個在爲敵人打掩護,做內應,他在憤怒之中咆哮着要將四人千刀萬剮,結果士兵傳來消息,這四個傢伙早不知道在混戰的時候逃到哪裡去了。

至於開拓團的老兵們,谷村不知道敵人究竟是怎麼做到的,但他肯定,早已經凶多吉少。

谷村下令之後,谷村中隊一路迅捷的撤退到村口之後,損失雖然不小,好在撤退及時,再加上整支隊伍訓練有素,即使是在撤退的過程中也有景然有序的殿後小隊,倒也不至於讓整個中隊喪失戰鬥力。

老實說,關東軍的戰鬥素質確不是吹的,當帶着隊伍退到村口的時候,谷村便意識到這支敵人的火力並沒有自己想象的精良。

至少這短暫的交鋒,除了那幾只衝鋒槍的聲響之外,就只有步槍的聲音,火炮之類的是一門沒有。

關東軍豈會被這樣的雜牌兒部隊擊潰?

方纔的撤退命令也只是因爲一時遇襲,來不及思索罷了。

隊伍剛到村口,谷村便決定不再逃跑了,他扭過身來,掏出自己明晃晃的指揮刀,指向半空,怒吼着對自己的中隊下達了命令:“カウンター(反擊)”

這命令剛一下達,原本還在撤離的谷村中隊士兵們立馬穩下腳步,有條不紊地開始構建起反擊攻勢。

兩隊步兵作爲最後線的防禦,依託村口的屋舍、土坡、雪地和樹木隱蔽反擊,再往後是迅速拉起來的機槍陣地,足足九挺輕機槍擺在不同的方位上,足以將追擊過來的敵人予以毫無死角的打擊,最後方是三個小隊擲彈筒分隊的結合體,擲彈筒陣地,隨時爲最前線陣地提供火炮支援,左右兩旁是剩餘的步兵,一面充當火力打擊的角色,一面可以隨時聽從指揮官的臨時調動,以完成戰場上靈活的協同作戰打擊。

整場反擊工事的構築不可謂不迅速。

可完成這份傑作的最高指揮官谷村卻在心底頗有不滿,這一次要不是來得匆忙,谷村中隊原本還有兩門加強的90mm大口徑迫擊炮的,這樣的戰場殺器若是存在,又可以給予敵人毀滅性的打擊,毫不誇張的說,以谷村中隊的火炮能力,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直接將眼前這小村落炸燬。

由此可以想象,一旦韓烽帶着四連的同志們追擊而至,即將遭遇谷村中隊怎樣的火力打擊。

可惜的是,韓烽早就算到了這一切,在谷村中隊靠近無名村的時候,他們的行蹤便早已經暴露在了徐梓琳等人的視線之中。

就在谷村中隊進入無名村中部,與韓烽率領的四連激烈作戰的時候,徐梓琳和三個營長當即帶着遠東團的全體兵馬向無名村逼近。

好不容易止住撤離的頹勢,做好了絕地反擊的所有火力構置的谷村還沒有來得及得意,就在震驚中發現,背後突然涌出來漫山遍野的敵人,向着谷村中隊的背部發動猛攻。

等到韓烽又率領四連人馬追擊上來的時候,谷村中隊腹背受敵,遠東團暗藏在後方大部隊的優勢火力,這個時候也突然伸出獠牙。

當爆炸聲在自己的隊伍中驟然響起的時候,谷村這才意識到自己大錯特錯,這支隊伍既然先前偷襲了那麼多部落,手頭又怎麼可能沒有繳獲些火炮呢?

這麼一來,谷村中隊的劣勢太大了,再加上這漫山遍雪的人馬,看得谷村是頭皮發麻,他忽然回想起最初的情報,據情報傳言,遠東軍足有上萬兵力。

眼前的這支隊伍貌似沒有上萬人,可是僅僅對付自己一箇中隊而已,大概也用不了那麼些人,這只是他們排出的一個隊伍吧!

面對危機的形式,谷村知道戰勝敵人是沒有什麼可能的了,他當即下了兩道命令:

第一道,立刻用電臺將這裡的敵人的情報傳回旅團。

第二道,全體將士做好赴死準備,爲天皇效忠,寧爲玉碎,而不得瓦全。

他甚至沒有下令向總部求援,因爲他知道這無名村所在的距離,不管是任何一支日軍也好,還是滿洲軍的隊伍也罷,趕到這裡的時候戰鬥只怕早已經結束,留在這滿山遍野的只會是他們谷村中隊最後的殘軀。

於是就在這個小小的無名村村口,爆發了一場小到不足以被記錄在史冊之中,卻依舊異常慘烈的戰鬥。

谷村中隊全體做好了赴死的準備,無畏之下爆發的戰鬥力無疑是驚人的,關東軍之彪悍勇猛,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九挺輕機槍拼命的噴吐着火舌,分爲兩組前後兩向射擊,給遠東團的戰士們造成了傷亡。

儘管突擊隊的同志們行動得很快,負責打掉機槍手和炮手的戰場任務竭力去完成。

可這些關東軍士兵也的確是瘋了,機槍手一旦被打倒,便會在下一刻被其他人補充上。

最初的時候還是機槍手倒下副機槍手上,副機槍手倒下,另一個副機槍手上,到了最後,乾脆機槍手倒下,隨便一個步兵就抱着機槍繼續攢射起來。

遠東團的戰士們殺紅了眼,谷村中隊也殺瘋了。

這些關東軍士兵甚至不躲不避,只求在最短的時間予以敵人最猛烈的還擊。

激烈的戰鬥幾乎在一開始的時候便進入白熱化,不過是短短十幾分鐘的戰鬥過後,谷村這老鬼子藉着硝煙暫時消散向四周望去的時候,整個谷村中隊居然就只剩下了二十幾個帶傷的殘兵。

谷村雖然也近瘋狂,理智卻還在,他越發的震驚,遠東團的戰鬥力之強悍遠超出他的判斷。

谷村深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他之前下令死亡反擊,也是想破釜沉舟,再最後搏一把。

這一點谷村想的很明白,以自己中隊之瘋狂,只要可以讓敵人顯露怯弱,或許谷村中隊便可以從包圍中突圍出去。

事實卻並非如此,他們這些被逼上絕境的人瘋狂也就罷了,可這些將他們逼上絕境的人,居然比他們還要瘋狂。

天呢,這到底是哪裡鑽出來的敵人?

谷村絕望,他帶着這二十幾人窩在村口處的一塊兒凹下去的土坡後,靜靜地等待着遠東團戰士們逼近,想要再做最後殊死一搏。

可接着密密麻麻的手榴彈就突然飛在了他們的頭頂。

老鬼子谷村擡頭望着那滿天的手榴彈時,一時張口結舌,甚至還來不及反應,就被砸落下去的手榴彈炸得面目全非。

硝煙被冷風吹散過後,只留下一地黑乎乎的殘缺軀體。

谷村中隊,就此全體陣亡,從始至終,竟是沒有一個鬼子有半點退縮的勢頭。

侵略者中能夠做到這個份兒上的部隊,也算是少見了。

1071 功成身退 使命猶在363 危險的任務699 艱辛079打賭258 將計就計853 隔着千里的默契832 慘象841 匯合947 英雄054 急行軍964 真真的皇協軍212 轉戰005 來自王承柱的嘲笑391 噩耗493 伺機而動263 圈套183 成功營救682老前輩199 來自大人物的復仇604 初次會面(一更)711 潛入危急759 等待721 世界屬於CP們的633 資格(三更)939 洞穴激戰(三)189 楚雲飛的震撼226 名連實營295 苦口婆心497 擔保273 一鍋粥的戰局707 信任(求訂閱)786 無妄之災351 宴席358 結束1015 晉西北鐵四角重聚首048 改善伙食594只得強渡(七更求訂閱!)506 老來精052 血性刺激427 深夜裡的尖叫156 阻撓031 炊事班老王662 鼓舞(三更)713 卑鄙213 撤離641 雷霆手段(一更)145 好一場較量776 慫包579 休整181 暗波洶涌467 奇葩347 交給你813 反殲851 白流民1020 鐵四角的盟約740 一路猖狂574 出戰(二)616 意外詭雷(一更)293 團規957 絕境逢生379 繳獲765 迴歸241 敵人的困惑344 炸毛的老李168 來歷1042 心服口服940 洞穴激戰(四)495 投降396 冬練三九434 人172 比試394 重返新三團777 一觸即潰537 急轉直下(三更求訂閱)523 鬧劇969 民心所向 八方矚目399 分兵719 最後的停留863 虎狼之師(二)527 失敗的伏擊665 最終選拔(一)598惺惺相惜(三更求訂!)383 開戰372 不要命了938 洞穴激戰(二)317 無事獻殷勤的韓烽091離開297 簡單粗暴986 守望黎明047 成功的意義082 戰事525 刁難865 虎狼之師(四)871 懸賞846 北進330 誰比誰無賴148 人才1029 李雲龍的命運(一)219 安營紮寨837 撤離
1071 功成身退 使命猶在363 危險的任務699 艱辛079打賭258 將計就計853 隔着千里的默契832 慘象841 匯合947 英雄054 急行軍964 真真的皇協軍212 轉戰005 來自王承柱的嘲笑391 噩耗493 伺機而動263 圈套183 成功營救682老前輩199 來自大人物的復仇604 初次會面(一更)711 潛入危急759 等待721 世界屬於CP們的633 資格(三更)939 洞穴激戰(三)189 楚雲飛的震撼226 名連實營295 苦口婆心497 擔保273 一鍋粥的戰局707 信任(求訂閱)786 無妄之災351 宴席358 結束1015 晉西北鐵四角重聚首048 改善伙食594只得強渡(七更求訂閱!)506 老來精052 血性刺激427 深夜裡的尖叫156 阻撓031 炊事班老王662 鼓舞(三更)713 卑鄙213 撤離641 雷霆手段(一更)145 好一場較量776 慫包579 休整181 暗波洶涌467 奇葩347 交給你813 反殲851 白流民1020 鐵四角的盟約740 一路猖狂574 出戰(二)616 意外詭雷(一更)293 團規957 絕境逢生379 繳獲765 迴歸241 敵人的困惑344 炸毛的老李168 來歷1042 心服口服940 洞穴激戰(四)495 投降396 冬練三九434 人172 比試394 重返新三團777 一觸即潰537 急轉直下(三更求訂閱)523 鬧劇969 民心所向 八方矚目399 分兵719 最後的停留863 虎狼之師(二)527 失敗的伏擊665 最終選拔(一)598惺惺相惜(三更求訂!)383 開戰372 不要命了938 洞穴激戰(二)317 無事獻殷勤的韓烽091離開297 簡單粗暴986 守望黎明047 成功的意義082 戰事525 刁難865 虎狼之師(四)871 懸賞846 北進330 誰比誰無賴148 人才1029 李雲龍的命運(一)219 安營紮寨837 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