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老徐,共產黨歷來就有這樣的傳統,當年還在井崗山時,他們就已經做過很多次這樣的事情了,但凡國軍投過去的或者是土匪出身的,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李子涵着重加重了國軍投奔過去的這幾個字。

以前跟高慎行、舒同文論戰時,李子涵基本上都處於劣勢。

可是最近幾天,李子涵卻總算是翻身了,原來共產黨也有犯錯的時候。

以前在高慎行、舒同文的利嘴下,國民政府的腐敗,國軍戰術的僵硬、指揮的落後被放在放大鏡下反覆地批判,甚至被批判得鮮血淋漓,李子涵也找不着太多的話來反駁。

現在,卻論到高慎行品嚐這種滋味了。

看着李子涵站在那裡喋喋不休,把共產黨妖整個魔化得簡直不像樣子,而徐十九卻神情陰鬱,高慎行就感到胸口憋得慌,一方面,固然是因爲李子涵故意抹黑中共的言論,可是另一方面,中共皖南省委及新四軍皖南支隊內部正在轟轟烈烈展開的純潔運動也讓高慎行感到困惑。

高慎行想不明白,爲什麼曾經在十年內戰時期在白區潛伏,或者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在淪陷區工作過的地下黨都必須接受組織的審查?土匪出身或者從國軍投奔過去的黨員於部則更是審查的重點。

更令高慎行感到困惑的是,這種審查絕不是走走過場而已。

這是真真正正的組織審查,作爲被審查的對象,無論你是皖南省委書記還是新四軍皖南支隊的支隊長兼政治委員,都得像罪犯一樣被關押起來,每天都必須例行向組織深刻反省一次,甚至於,就連小時候偷過鄰居家一束玉米的事情都必須毫無保留地交待清楚。

這完全就是有罪推定模式。

高慎行完全無法想象,這種審查將發引發怎樣的後果。

中共中央發起這次運動的初衷當然是好的,隨着中日戰爭進入到相持階段,共產黨的隊伍也是逐漸壯大,於是黨內便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了官僚主義、享樂主義以及宗派主義。

其中危害最嚴重的就是宗派主義。

宗派主義在黨內的具體表現就是,一個個有着各自利益訴求的小團體,這種小團體雖然會造成黨內的互相傾輒,也會對黨的凝聚力、執行能力造成影響,但這還算不上是致命的威脅。

然而,宗派主義在軍隊內的具體表現就是軍隊軍閥化,這個可就是嚴重威脅到了共產黨的生存了,所以,中共中央發起這次純潔運動那是完全有必要的,高慎行也從根本上無比歡迎。

作爲一名國軍出身的老兵,高慎行很清楚軍閥這顆毒瘤對軍隊的危害之大

北伐之初,國民革命軍銳氣十足,吳佩孚、孫傳芳、張宗昌等各路舊軍閥所向披糜,眼看着就要橫掃整個華夏,一掃之前的積弱、積貧任人欺凌之氣象,北伐大業卻嘎然而止、半途夭亡。

雖然後來張小六宣佈易幟,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何鍵等各路舊軍閥也宣佈接受國民政府統一領導,中國從形式上完成了統一,但也僅僅只是形式上統一了而已,實際上,東北、山西、廣西、四川、雲南一個個都是獨立王國,國民政府的政令根本就到不了那裡。

所以,轟轟烈烈的北伐其實還是失敗了。

從表面上看,北伐失敗的原因是寧漢兩大派系的分裂。

其實根本上,卻是因爲國民革命軍已經開始了軍閥化。

當國民革命軍奪取了大半個中國,尤其是奪取了最爲富饒的江浙地區之後,蔣介石憑藉江浙財閥的支持,開始展露出他的個人野心,鑑於其在國民黨內部資歷尚淺,蔣介石另闢蹊徑,篡奪了國民政府的領導權。

這條蹊徑就是軍隊軍閥化,說白了,就是利用蔣介石手中掌握的大量金元,誘使國民革命軍不再繼續效忠國民黨,改而效忠蔣介石個人,通過這條捷徑,蔣介石迅速掌握了足以顛覆國民政府的軍隊。

蔣委員長畢竟當了好幾年的黃埔軍校校長,人脈也是有的。

從效果看,蔣介石憑藉軍隊軍閥化迅速掌握了龐大的軍隊,並且憑藉這支軍隊他也的確從汪精衛手中奪過了國民政府的領導大權,無疑,從短期效果看,蔣委員長玩的這一手軍隊軍閥化還是成功的。

但是從長遠看,蔣委員長卻替未來中國埋下了禍根。

蔣委員長是憑藉軍隊軍閥化才篡奪的政權,立身就不太正,這也導致他在奪取政權之後,始終無法從根本上清除軍閥這顆大毒瘤,甚至,他都沒來得及清除掉閻錫山、李宗仁、劉湘等舊軍閥,中央軍內部就已經出現了何應欽、胡宗南等新軍閥。

事實上、蔣委員長居政達二十餘年,都始終未能解決軍閥割據的難題。

反觀蔣委員長的老對手,中共首腦毛澤東,其戰略眼光就要高明得多。

毛澤東從一開始就確定了黨支部建在連隊的大方針,在具體的執行上,毛澤東也是堅定不移地通過黨來領導軍隊,堅決杜絕依靠軍事主官個人魅力、個人威望來領導軍隊。

從實際效果看,蔣委員長通過強化其個人魅力、個人威望來控制軍隊,可直到最終敗逃臺灣,他都沒能徹底控制整個國民革命軍,反觀中共毛澤東,通過政黨來控制軍隊,最後牢牢地控制住了整個軍隊,在解放戰爭中,林彪個人魅力以及個人威望達到極致,卻也沒能將四野變成他一個人的軍隊。

所以,對於旨在消滅軍閥思想萌牙的純潔運動,高慎行打心眼裡支持。

只是,在具體的執行中,卻似乎是出現了偏差,僅僅在延安一地就揪出了四千多名敵特分子,這絕對不正常。

尤其令高慎行感到不安的是,主持各地純潔運動的特派員權力太大了

就說劉暢,在成爲特派員之前,只不過是小小的龍口縣委書記,現在,他卻對整個皖南的黨員於部握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就連皖南省委書記胡志靜都被劉暢抓了起來,眼下正在隔離審查。

有消息說,劉暢很快就要對舒同文下手了。

高慎行不能不擔心,劉暢會藉助這一次純潔運動開展打擊報復,畢竟,劉暢在龍口曾經跟舒同文發生過齷齪,對於劉暢的人品,高慎行是毫無信心,他也想不太明白,組織上爲什麼會讓劉暢主持純潔運動。

如果僅僅只是因爲劉暢跟延安某個高層關係密切,那不成了任人唯親,那可不就是宗派主義在黨內事務上的具體體現?事情真要是像他猜想的這樣,那不就成了諷刺?派一個宗派主義分子來主持旨在清除宗派主義的純潔運動?

李子涵還在那裡喋喋不休地說:“老徐,幸好你沒有貿然加入共產黨,否則這次恐怕你也是在劫難逃,老高,也幸好你還在皖南抗日救國軍,要不然你就得跟着阿文一起倒大黴了。”

“行了,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高慎行火了,怒目相向,“你成天就這麼清閒?有這功夫在這磨嘴子,還不如回去好好地想想怎麼提高部隊的訓練纔是正經,趕緊回你的團部去吧。”

“讓我說着了,惱羞成怒了吧?”李子涵心情大好。

第66章 靜觀其變第56章 血戰丁家巷第195章第55章 希望第163章 識破第167章第192章第246章第12章 哀兵必勝第35章 雨花臺(四)第79章 醒了8第125章 離去第264章第33章 反水第23章 慰安婦第1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75章 決戰在即第69章 美人計第68章 叢林戰高手第215章第19章 獵殺與反獵殺第292章第19章 藥品第57章 局面穩住了第45章 巷戰(三)第140章 司令來了第47章 傷員第43章 全殲第137章 示警第263章第94章 羣毆第287章第93章 老蔣誤國第32章 力挽狂瀾(下)第21章 強兵第72章 制衡第46章 廖落第84章 陰險第111章 突圍第12章 生死第44章 巷戰(中)第77章 血火中成長第63章 求生第3章 奪回龍口第46章 打援第29章 冤家路窄第3章 敵前偵察第57章 美色第228章第46章 戾氣第27章 反戰聯盟第233章第26章 戰機消失第197章第6章 出手第104章 聽天由命第11章 虎口獠牙第59章 摩擦(下)第93章 借屍還魂第36章 軍犬第70章 追兵第7章 麻雀戰之上第172章第13章 唯一亮點(上)第66章 獵殺第8章 落腳第267章第191章第97章 狹路相逢第60章 受困洪水第14章 唯一亮點(下)第13章 鐵打的部隊第65章 軍統的女人第15章 日軍破綻(上)第195章第37章 死守第48章 中心開花第106章 疑兵之計第27章 小日本要跑第99章 在劫難逃第92章 生離死別第9章 影響第232章第58章 將軍殉國第202章第193章第12章 生死第47章 昏迷不醒(上)第12章 牽牛第236章第57章 逃亡第67章 佳兮的決心第28章 遭遇第20章 生死角逐第143章 全殲第94章 羣毆第22章 不識擡舉第43章 最後一卒(上)第50章 光復龍口(下)
第66章 靜觀其變第56章 血戰丁家巷第195章第55章 希望第163章 識破第167章第192章第246章第12章 哀兵必勝第35章 雨花臺(四)第79章 醒了8第125章 離去第264章第33章 反水第23章 慰安婦第1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75章 決戰在即第69章 美人計第68章 叢林戰高手第215章第19章 獵殺與反獵殺第292章第19章 藥品第57章 局面穩住了第45章 巷戰(三)第140章 司令來了第47章 傷員第43章 全殲第137章 示警第263章第94章 羣毆第287章第93章 老蔣誤國第32章 力挽狂瀾(下)第21章 強兵第72章 制衡第46章 廖落第84章 陰險第111章 突圍第12章 生死第44章 巷戰(中)第77章 血火中成長第63章 求生第3章 奪回龍口第46章 打援第29章 冤家路窄第3章 敵前偵察第57章 美色第228章第46章 戾氣第27章 反戰聯盟第233章第26章 戰機消失第197章第6章 出手第104章 聽天由命第11章 虎口獠牙第59章 摩擦(下)第93章 借屍還魂第36章 軍犬第70章 追兵第7章 麻雀戰之上第172章第13章 唯一亮點(上)第66章 獵殺第8章 落腳第267章第191章第97章 狹路相逢第60章 受困洪水第14章 唯一亮點(下)第13章 鐵打的部隊第65章 軍統的女人第15章 日軍破綻(上)第195章第37章 死守第48章 中心開花第106章 疑兵之計第27章 小日本要跑第99章 在劫難逃第92章 生離死別第9章 影響第232章第58章 將軍殉國第202章第193章第12章 生死第47章 昏迷不醒(上)第12章 牽牛第236章第57章 逃亡第67章 佳兮的決心第28章 遭遇第20章 生死角逐第143章 全殲第94章 羣毆第22章 不識擡舉第43章 最後一卒(上)第50章 光復龍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