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敵情的變化

從眼下上級通報的情況來看,此次旱災不僅是太行地區。冀南和冀魯豫那邊,甚至比太行區還要嚴重。此次的旱災,幾乎可以說席捲了整個華北敵後根據地。眼下的太行區,在幾個敵後根據地還算是輕的,但也有百分之八十的縣受災。

各個根據地之間又被日僞軍封鎖線分割,人員的流動尚且困難,更何況是相互調糧食支援了?再加上之前日僞軍對潞東地區,進行規模空前的大掃蕩,造成的嚴重破壞。今年的糧食問題,幾乎成了最頭疼的問題。

坐在自己的團部內,李子元靜靜的思考着,該怎麼渡過眼下的難關。一千多人的部隊,衣食住行都是大問題。部隊吃不飽肚子,那裡來的戰鬥力?還有劉雁來希望能夠解救被抓到壺北縣城,以及平川據點的青壯年和那些被搶走的大牲口。

天災人禍接連不斷,困難一個比一個大。糧食問題,解救被捕的青壯年,這兩個問題現在是頭等大事。剛剛經歷一場大戰,部隊眼下構成又相當複雜的情況之下,部隊現在有沒有打一場硬仗的能力,李子元還是清楚的。

李子元認爲至少沒有一個月以上的整訓、成型,部隊現在至少還無法全部出動。更何況,眼下敵情的急劇變化,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一時還很難說的清楚。牽一髮而動全身,無論是打了壺北縣城,還是平川據點,身後的日軍不出動幾乎不可能。

而眼下的部隊現狀,應該還是以短時間之內休整、整訓爲好。可這事又同樣是火燒眉毛,一旦這些青壯年被送往其他地方做勞工,想要在解救恐怕就困難了。部隊目前的現狀,又讓李子元不能不慎重行事。

想起劉雁來的囑託,李子元將視線從門外的天空收了回來,轉向身後掛着的整個潞東形勢圖上。隨着形勢的變化,整個潞東周邊的敵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駐紮在南同蒲鐵路和晉東南的三十六師團,已經開始大面積的收縮防區。

將很大的一部分防區,都已經移交給了僞軍。不僅各縣的僞警備隊,不斷的開始擴充實力。甚至還將整個壺關以南的防區,整體移交給了汪僞第二方面軍。將自己所有的兵力,都收縮到了鐵路和公路沿線。

同時日軍將前一段時間投敵的,晉綏軍駐紮晉東的一個保安團,以及先後投敵兩個步兵營合編成了一個僞軍師,開進了潞東地區。原本駐紮在晉東南的僞晉南建國軍,被撤銷了編制併入各縣警備隊。

在李子元看來,日軍這一手玩的是相當漂亮。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之下,他們既需要僞軍配合他們,充當打手爲他們效力,以減輕對自身的兵力牽制。但對僞軍也表現出來極其的不信任,並進行了種種的限制。

採取了編制給的極大,但真正的實力則壓縮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按照這個汪僞第二方面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個晉南建國軍以及後期投敵的這個僞軍師,編入汪僞第二方面軍是最好的一個處置辦法。

但日軍卻並未這麼做,而是將投敵這部分晉綏軍,單獨變成了一個師。在拆散了晉南建國軍之後,將這個師調入潞東地區接替原來僞軍防務。這種分而治之的辦法,即減輕了日軍自身的負擔,並在整體上加強了僞軍的實力。

可幾部分僞軍分屬各個建制,導致其各部各自爲戰,又不能形成一個整體。即便是其中一部分僞軍有異動,但也先不起來什麼太大的風浪。各縣的僞警備隊自成一體,只服從各縣的日軍駐軍指揮。

南面的汪僞第二方面軍,表面上是歸屬南京汪僞政權管轄,實際上是自成一體。除了那位總司令之外,南京方面是指揮不動的。這支僞軍現在有兩個軍的編制,在加上直屬部隊足足三萬人的武裝。

老西北軍底子出身,部隊的戰鬥力並不弱。在日軍整補之下,裝備也算是精良,自己還設置有一個兵工廠。可以製造*、復裝子彈,以及少量*。不過這個汪僞第二方面軍怎麼應對,那是軍區的事情,暫時還輪不到自己操心。

而自己眼下需要考慮的兩股僞軍之中,除了潞東地區的僞警備隊這個老對手之外。就是日軍利用之前投敵的晉綏軍編製成的,表面上是一個師的建制,實際上兵力只有三千多人的師。

這個師明面上歸屬山西僞綏靖公署指揮,實際上卻是由長治日軍,直接控制的一支機動部隊。儘管晉綏軍的戰鬥力普遍不強,但李子元卻並未因爲這一點輕視這支僞軍。就算打野戰不行,可是擅長打防禦戰卻是晉綏軍一個強項。

不過敵情雖說出現了變化,但也並非都是壞事。三股僞軍各自隸屬不同的建制,可以說各自爲戰。表面上都是歸日軍指揮,但是究竟心理怎麼想的,只有這些僞軍將領自己知道。日軍這種手段,雖說加強了對各部僞軍的控制,避免任何一家做強威脅到自己。

但三股各自爲政的僞軍,倒也是減輕了潞東地區敵情上的壓力如果當面的僞軍擰成一股繩,帶來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可三部分僞軍各自爲戰,這固然有利於控制,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僞軍的協調能力。

同時因爲這些僞軍出身以及之前的淵源,並因爲爭奪地盤和勢力範圍的原因,之間相互矛盾可謂是相當的重。李子元看的很清楚,如果自己打了這個僞軍師,南面的汪僞第二方面軍絕對不會救。

即便是日軍協調增援,但整個行動上肯定也是糊弄爲主。同樣,打了汪僞第二方面軍,這個僞軍師也絕對不會出力。除了各自爲政之外,恐怕之前西北軍與晉綏軍之間的恩恩怨怨,也會摻雜在其中。

當年的中原大戰,晉綏軍在那位老奸巨猾的山西王運作之下,基本上沒有實力大損。除了少數掩護部隊之外,基本上成建制完整的撤回了山西。而與其並肩作戰的西北軍卻損失慘重,基本上丟光了主力。

晉綏軍全軍而退,西北軍卻是土崩瓦解。除了少數撤到晉南的殘部之外,整個西北軍大部分都投向了中央軍。當然這與當時西北軍內部不和,在中原大戰之前就沒有形成統一意見。而晉綏軍內部很團結,也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被坑了一個半死的西北軍上下,對晉綏軍各部恨得要死。甚至可以說在中原大戰之前,西北軍絕大部分的將領,就對晉綏軍不信任。再加上戰時承擔了兩軍絕大部分輜重和軍餉供應的山西王,對兩軍待遇上差別對待。

一個有罐頭吃,彈藥打掉多少補多少,到月就開軍餉。一個連鹹菜都吃不上,彈藥補充異常的困難。結果,一個全軍而退,一個徹底的分崩離析。當然,也不能不說那位山西王對部隊掌控能力也算是一流的。

即便是現在侷限晉西一地,晉綏軍也沒有出現大面積投敵的部隊。只是他的晉綏軍全軍而退,卻是坑苦了西北軍。尤其是汪僞第二方面軍那位孫老總,更是從省主席到方面軍總指揮,成了一個光桿司令。

整個中原大戰之中所有西北軍參戰各部隊,他的部隊損失最重,沒有一支能夠退過黃河保存下來。大部分都被繳械,小部分則脫離他自由行動。丟光部隊後幾年的寓公生活,讓這位孫老總恨晉綏軍恨的牙根直癢癢。

所有西北軍將領之中,他是最恨晉綏軍的一個。對晉綏軍出身的僞軍,也一樣沒有好印象。他的第二方面軍抵達晉東南後,第一件事情便抓地方權力。那些晉綏軍出身的地方雜牌僞軍,基本上都被撤了一個精光。

二者之間的矛盾,對於整個潞東分區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至少打一個,另外一個絕對不會全力增援。不給來一個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就已經很給面子了。即便是有日軍居中調動協調,恐怕也很難讓這幾波勢力和平共處。

不大打出手,已經很給日本人面子了。日軍恐怕也是因爲這個原因,纔將這支僞軍調到山西的,遠離一戰區的中央軍。以這位老兄和他部隊對晉綏軍的舊怨,恐怕打死他也不會被二戰區拉回去。

而在林縣和中條山的釘子被拔出之後,整個晉東南距離一戰區相當的遠。倒也不怕這位老兄,再一次的反叛回去。日軍這一手,可謂是領悟了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精華。但這一點對於潞東的八路軍來說,的確是一個相當的好事。

不過除了這一點之外,還有一點李子元卻是注意的。汪僞第二方面軍與那個僞軍獨立師之間的關係不睦,中間給自己創造的機會很多。但這個僞軍師與縣警備隊之間的關係,卻是另外一件事情了。至少要比與那個汪僞第二方面軍,關係應該要緊密的多。

各縣的僞警備隊都是各地日軍駐軍直接控制,但這些僞警備隊大部分都是或是原晉綏軍失意人員組建,或是原來山西省政府所屬的民團、保安團投敵後改編。與這個僞軍師至少在香火上,還是有一些情緣的。這其中不僅僅是鄉土觀念,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同時這個僞軍師直接歸屬三十六師團指揮,各縣僞警備隊也是歸屬各地的日軍指揮。這兩支僞軍表面上看不是一個建制,但實際情況來看未必如此。李子元有種感覺,這兩支僞軍之間的關係不正常。自己無論打了那支,另外的一支肯定全力救援。

至於這個僞軍師編成的部隊,並不在此次日軍掃蕩範圍之內,究竟是怎麼投敵的。是被日軍拋出的高官厚祿誘惑拉下水,還是與自己部隊原有內部矛盾導致的投敵,還是因爲其他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投敵的。這一點,李子元並不想知道。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想做的太徹底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圍(一)第三十四章 救援(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豁然開朗第四百七十六章 集中火力打過去第四十七章 有把柄在手很舒服第四百三十八章 永遠挺直你的腰第六百九十一章 腰桿子硬了的王鐵石第五百三十五章 咱們自己去當這個漁翁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傢伙的威力第五百六十章 敵僞內部的裂痕第四百零七章 好運到頭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一樣的僞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偶然變成了必然第六百四十四章 董平的秘密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上下夾擊的戰術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災人禍第五十一章 現學現賣第七百五十八章 血戰(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私貨第六百六十二章 連環伏擊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護送與遇敵第五百五十九章 劉開山的判斷第五百七十八章 爭論第六百章 曾經的憤青第五十六章 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三百六十五章 消失無蹤第三百五十九章 急於雪恥的三十六師團第七十二章 設套第二百八十一章 疑點重重第七百二十三章 實戰檢驗第六百八十五章 壞消息第一百一十八章 家學淵源第四百八十六章 混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關心則亂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正常的礄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集中火力打過去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打長治(二)第一百六十章 憤怒的岡崎謙長第五百七十一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三百六十四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三十九章 南下晉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新敵情第七百零五章 包餃子第七十七章 常娟的憤怒第九十四章 囂張的漢奸第七百二十六章 喜得貴女第五百五十一章 醋性子的楊靜第六百章 曾經的憤青第七百五十五章 傾述第二百七十一章 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另類狗急跳牆第七百五十二章 噩耗第五百七十八章 爭論第四十二章 不服氣的兄弟部隊第六百八十七章 惱羞成怒的楊靜第四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六百一十一章 砸鍋賣鐵第四百七十八章 意外第五百零八章 尷尬的李子元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了第一百八十章 不翻老賬第七百五十四章 女兒的依戀第五百五十二章 用心良苦第七百四十二章 他清楚自己該怎麼做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一次被打殘了第五十六章 拔膿就是好膏藥第四百二十二章 困境第四十七章 有把柄在手很舒服第七百零一章 鏖戰(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和他們浪費什麼時間第七百一十九章 總預備隊第五百八十章 不能亡羊補牢第三百零二章 肉疼的李子元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升官、你們高興第七百五十六章 美械中央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太摳門的李子元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正常的礄口第一百四十章 是我們的兄弟和戰友第五百四十一章 正面的強攻第五百一十九章 銳變的經歷第二百九十八章 發火口第三百零四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六十二章 連環伏擊戰(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冒冷汗的鶴田沼楠第五百六十五章 感悟第一百二十九章 極限第一百八十六章 反其道行之第五百零一章 意外和驚喜(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利用心理上的弱點第三百三十五章 憤怒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七百五十九章 血戰(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日軍真正的企圖第四百四十七章 偶然變成了必然第三百七十章 糖公雞第二百零五章 大年夜的偷襲(一)第四百零三章 捅一把就走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想做的太徹底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圍(一)第三十四章 救援(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豁然開朗第四百七十六章 集中火力打過去第四十七章 有把柄在手很舒服第四百三十八章 永遠挺直你的腰第六百九十一章 腰桿子硬了的王鐵石第五百三十五章 咱們自己去當這個漁翁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傢伙的威力第五百六十章 敵僞內部的裂痕第四百零七章 好運到頭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一樣的僞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偶然變成了必然第六百四十四章 董平的秘密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上下夾擊的戰術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災人禍第五十一章 現學現賣第七百五十八章 血戰(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私貨第六百六十二章 連環伏擊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護送與遇敵第五百五十九章 劉開山的判斷第五百七十八章 爭論第六百章 曾經的憤青第五十六章 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三百六十五章 消失無蹤第三百五十九章 急於雪恥的三十六師團第七十二章 設套第二百八十一章 疑點重重第七百二十三章 實戰檢驗第六百八十五章 壞消息第一百一十八章 家學淵源第四百八十六章 混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關心則亂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正常的礄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集中火力打過去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打長治(二)第一百六十章 憤怒的岡崎謙長第五百七十一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三百六十四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三十九章 南下晉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新敵情第七百零五章 包餃子第七十七章 常娟的憤怒第九十四章 囂張的漢奸第七百二十六章 喜得貴女第五百五十一章 醋性子的楊靜第六百章 曾經的憤青第七百五十五章 傾述第二百七十一章 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另類狗急跳牆第七百五十二章 噩耗第五百七十八章 爭論第四十二章 不服氣的兄弟部隊第六百八十七章 惱羞成怒的楊靜第四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六百一十一章 砸鍋賣鐵第四百七十八章 意外第五百零八章 尷尬的李子元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了第一百八十章 不翻老賬第七百五十四章 女兒的依戀第五百五十二章 用心良苦第七百四十二章 他清楚自己該怎麼做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一次被打殘了第五十六章 拔膿就是好膏藥第四百二十二章 困境第四十七章 有把柄在手很舒服第七百零一章 鏖戰(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和他們浪費什麼時間第七百一十九章 總預備隊第五百八十章 不能亡羊補牢第三百零二章 肉疼的李子元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升官、你們高興第七百五十六章 美械中央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太摳門的李子元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正常的礄口第一百四十章 是我們的兄弟和戰友第五百四十一章 正面的強攻第五百一十九章 銳變的經歷第二百九十八章 發火口第三百零四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六十二章 連環伏擊戰(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冒冷汗的鶴田沼楠第五百六十五章 感悟第一百二十九章 極限第一百八十六章 反其道行之第五百零一章 意外和驚喜(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利用心理上的弱點第三百三十五章 憤怒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七百五十九章 血戰(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日軍真正的企圖第四百四十七章 偶然變成了必然第三百七十章 糖公雞第二百零五章 大年夜的偷襲(一)第四百零三章 捅一把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