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虛虛實實

鄭洞國一上來就做了下達了兩個命令。

一個是令新22師切斷臘戍及曼德勒至八莫的公路甚至是山路。

這一點的正確性是勿庸置疑的,甚至還可以說是一個常識,美國指揮官之前之所以不這麼做,是因爲過於輕敵相信可以在短時間內突破日軍防線並攻佔八莫。

這一點顯然不現實,儘管中美聯軍擁有更先進的裝備和更多的彈藥補給,但日軍的防禦和戰術卻不是火海能夠迅速突破的。

另一個命令,是命令正在圍攻八莫的新一師穩紮穩打以消耗日軍彈藥和有生力量爲主。

這其實是對第一個命令的補充和配合。

從理論上來說,這樣打下去中**隊攻擊八莫其實只是時間問題,總有一天八莫的日軍會彈盡糧絕被中**隊圍殲。

當然,這只是理論。

八莫的形勢要比想像中的艱難得多。

鄭洞國就在地圖前緊鎖着雙眉一愁莫展。

鄭洞國愁的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陣前換帥乃兵家大忌”。而這個兵家大忌卻在八莫陣地上連續出現了兩回,先是戴維思被換,後是柏特諾被換,現在雖然因爲自己是個中**官爲中國部隊提升了了士氣,但兩次換帥而引起的混亂卻是層出不窮。比如新22師就有一個營的部隊受命在叢林中待命,結果這個營就被指揮部給活生生的忘了……既沒有爲其提供補給也沒有下一步指示。

好在這個營接受過叢林生存的訓練,他們幾乎吃光了附近所有的野菜和活物後終於被“想”了起來。

另一方面,鄭洞國又從美國人那得到了消息,日軍第33師團和56師團正火迅增援八莫,但卻不知道這兩支援軍的方向和位置。

鄭洞國是黃浦一期的畢業生,是最早參加抗日戰爭的國民黨將軍之一,曾參加過長城古北口戰役,平漢路保定會戰,臺兒莊大捷,徐州會戰。崑崙關戰役等,是杜聿明集團中最重要的軍事將領之一,有豐富的與日軍作戰的經驗。

以鄭洞國對日軍的瞭解,他猜測……日軍援軍之所以失去了蹤影並不是他們不來增援八莫了。而是他們走進了叢林,企圖在中美聯軍想不到的時候、想不到的方向突然出現在中國遠征軍面前並將中國遠征軍打得陣腳大亂。

也就是說,中**隊的時間不多了,他們必須要在日軍援軍到達之前攻下八莫並做好防禦準備,否則中**隊將面臨被日軍“內外夾擊”的局面。

但是…… www¸ ttkan¸ ¢ ○

現在的八莫卻沒有短期攻佔的條件。比如自己之前下達的兩個命令其實都是長期作戰的,但從日軍的反應來看,他們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恐慌。

這或許就證明,八莫的日軍有信心守到日軍援軍來臨。

該怎麼啃下這根硬骨頭呢?!

鄭洞國一時沒了辦法。

這時通訊兵突然來報:“司令,我軍新一團攻佔當面日軍防線,成功的把戰線往前推進了一百米!”

“什麼?”聞言鄭洞國不由有些意外,中**隊現有的速度是每天前進十幾米,而新一團卻能一仗就推進一百米。

“他們是怎麼打的?”鄭洞國問。

“這……”通訊兵搔了搔腦袋。

鄭洞國二話不說,抓起電話就打到了新一團團部:“你們攻佔了鬼子一道防線?”

“是,司令!”王麻子回答。

“打得好!”鄭洞國讚了一聲。隨後再次問道:“怎麼打的?”

“司令,我們……是用炮打過去的!”王麻子回答。

“用炮打過去的?”聞言鄭洞國不由一陣疑惑,如果那麼容易就用炮打過去的話,這八莫又怎麼會打了這麼久?!

新一團的確是用炮打過去的,只不過這打炮已換了一種戰術……以往打炮是十分有規律的炮火掩護然後掩護步兵發起衝鋒。

在這一點上其實美國人也像日本人一樣固執,因爲他們在二戰時是直到沖繩戰役時才稍稍改變了下這種火海後步兵衝鋒的規律。

不過日本人的固執是真的固執,而美國人的固執則是盲目的相信自己所謂的科學研究出來的軍事理論而懶得改變。

但新一團打的炮火就改變了規律,他們打上一通炮等日本人從掩體中走上陣地時,就猛地再打一通炮……於是日本人就發現自己上當了,紛紛後撤。這時中**隊又發起了衝鋒,日軍匆匆忙忙的又調了上來,結果中**隊的衝鋒又是假的,冷不防的又是一通猛烈的炮火讓日軍傷亡慘重。

這樣反反覆覆的多整了幾次。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日軍竟然對中**隊的衝鋒都沒有多少反應了,但偏偏就在這時候中**隊卻猛地發起了衝鋒……結果日軍兵力還沒來得及展開就被殲滅在戰壕裡。

這自然又是張弛提出的策略。

鄭洞國聽了之後不由哈哈大笑:“好辦法,給鬼子來個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看他們還用什麼添油戰術!”

於是不用說了,鄭洞國很快就把這個戰術向全軍宣傳。戰場上很快就傳來一陣陣炮聲和喊殺聲,一直到天黑了也不見停歇。

這一下就苦了那些在防線上的日本人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中**隊的哪次衝鋒是真的哪次衝鋒是假的,只能反反覆覆的從掩體中鑽出來一輪一輪的挨炸,就算沒有被炸死也被折騰得無法休息,到了晚上甚至還有許多中**隊採用了更誇張的戰術,就是進攻之前不進行炮火準備,一聲不響的就朝鬼子防線發起進攻,當中**隊接近日軍戰壕時大多數日軍甚至還躲在防炮洞裡等待着中**人的炮火。

這樣打的結果,就是新一師在各個方向對八莫的進攻都十分順利,前進速度比原來增加了十倍甚至二十倍。

戰線一直推進到火車站,卻意外的被日軍擋在防線外無法動彈。

在這裡,日軍用十餘列火車結合着沙袋和掩體構築起了一條看起來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

(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二章 內城第四百章 進攻第九百四十七 巴黎第七百四十九章 僞裝第七十七章 距離外作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國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樸中炯第三百八十章 要求第七百三十章 填壕第一百零一章 屠殺第四百一十三章 險棋第五十二章 指揮部第三百六十章 調虎離山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指揮權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空戰第一百零六章 填壕第二百三十八章 守備部隊第一百三十六章 殖民權第六百九十九章 會議第七十二章 配合第三百三十一章 空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條件第八百五十九章 後路第七百七十二章 樂觀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九十七章 地圖第四十四章 尼米茲第三百六十五章 新裝備第五百三十六章 21號倉庫第一百二十四章 中國兄弟團第六十九章 訓練第四百二十一章 B29第十一章 奧斯丁山第四百五十章 利益第一百零一章 嚼不動第十四章 教官第七十六章 老鄉第九百一十九章 空降 三第三十六章 突圍 二第八章 佯攻第四章 陸戰師第六百二十一章 史迪威第八百零六章 取捨第四十章 情報第六十四章 伊19號第306章第八百四十三章 墨索里尼第七章 炸隧道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術第七百一十四章 虎式坦克第二百四十四章 裝備第九十八章 算盤第六百九十四章 裝甲師第七百一十一章 等待第四百二十六章 自殺式攻擊第七百七十四章 訓練第六十一章 逃跑將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機場第八百七十五章 拖延第五十二章 戰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軍晌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邊站第七百五十九章 醫院第二十五章 川口清健第六百二十九章 飛行員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事第一百零二章 棠吉第六百一十五章 狙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愚蠢第七章 搶灘第五百二十五章 攻大於守第一百七十一章 誘餌第八百八十七章 固體燃料 二第三十二章 機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工資第四十章 突圍 六第四十五章 狙擊手 三第八十二章 優勢 二第二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六十四章 凱旋迴港第三百八十五章 坑道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包抄第五百一十章 降兵第九百二十六章 解放者第四百五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七十四章 訓練第四百零二章 防禦第八十一章 轟炸第七百一十章 攔截第七百八十章 比賽大港第五十八章 意外第五百四十章 研究所第八百八十二章 僵持第十二章 訓練基地第三百七十章 藍圖第一百五十章 海軍第六百零九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爭論 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難題
第五百一十二章 內城第四百章 進攻第九百四十七 巴黎第七百四十九章 僞裝第七十七章 距離外作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國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樸中炯第三百八十章 要求第七百三十章 填壕第一百零一章 屠殺第四百一十三章 險棋第五十二章 指揮部第三百六十章 調虎離山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指揮權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空戰第一百零六章 填壕第二百三十八章 守備部隊第一百三十六章 殖民權第六百九十九章 會議第七十二章 配合第三百三十一章 空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條件第八百五十九章 後路第七百七十二章 樂觀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九十七章 地圖第四十四章 尼米茲第三百六十五章 新裝備第五百三十六章 21號倉庫第一百二十四章 中國兄弟團第六十九章 訓練第四百二十一章 B29第十一章 奧斯丁山第四百五十章 利益第一百零一章 嚼不動第十四章 教官第七十六章 老鄉第九百一十九章 空降 三第三十六章 突圍 二第八章 佯攻第四章 陸戰師第六百二十一章 史迪威第八百零六章 取捨第四十章 情報第六十四章 伊19號第306章第八百四十三章 墨索里尼第七章 炸隧道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術第七百一十四章 虎式坦克第二百四十四章 裝備第九十八章 算盤第六百九十四章 裝甲師第七百一十一章 等待第四百二十六章 自殺式攻擊第七百七十四章 訓練第六十一章 逃跑將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機場第八百七十五章 拖延第五十二章 戰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軍晌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邊站第七百五十九章 醫院第二十五章 川口清健第六百二十九章 飛行員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事第一百零二章 棠吉第六百一十五章 狙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愚蠢第七章 搶灘第五百二十五章 攻大於守第一百七十一章 誘餌第八百八十七章 固體燃料 二第三十二章 機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工資第四十章 突圍 六第四十五章 狙擊手 三第八十二章 優勢 二第二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六十四章 凱旋迴港第三百八十五章 坑道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包抄第五百一十章 降兵第九百二十六章 解放者第四百五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七十四章 訓練第四百零二章 防禦第八十一章 轟炸第七百一十章 攔截第七百八十章 比賽大港第五十八章 意外第五百四十章 研究所第八百八十二章 僵持第十二章 訓練基地第三百七十章 藍圖第一百五十章 海軍第六百零九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爭論 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