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默契

哈里斯很快就把情況向哈爾西報告,並請求將日式戰機換成美式戰機。>≧≯

讓哈里斯感到意外的是,他甚至都還沒怎麼說,哈爾西就同意了哈里斯這個請求,也就是事情比哈里斯想像的還要順利。

其原因不僅是像張弛想的那樣,哈爾西等美軍將領在蔣校長希望拖延進度的形勢下別無選擇,也不僅是因爲不久之後“地獄貓”就要服役“野貓”要逐步淘汰,更是因爲在戰場上的配合問題。

事實上,在做下使用日式戰機這個決定後不久,許多海軍將領就意識到這個決定有些輕率了。

原因是如果這樣做的,會在作戰時造成一系列的混亂……美軍飛行員分不清哪些是日軍的戰機哪些是中**隊的戰機,就算是中**隊的戰機塗上美軍的塗裝也沒用,因爲在戰鬥緊張的時候往往沒人去看戰機的塗裝而只是看機型,尤其是在戰鬥中更多的時候是追着敵機的屁股打而不會看側面的塗裝。

於是這毫無疑問的會在空戰中出現混亂。

而這還僅僅只是一方面。

如果中國部隊使用日式戰機的話,那麼海岸監視員很可能無法識別,於是又會出現一系列的誤報,這又會造成情報方面的混亂。

更嚴重的還是,在海面上的各型軍艦的防空火力也是看機型打的……如果看到日軍機型是打還是不打呢?

打吧!那很有可能會是中**隊的戰機。

不打吧,如果是日本人的戰機,那就意味着放任他們去進攻航母了。

於是考慮來考慮去,哈爾西等認爲不能貪這個小便宜,這些日本人的戰機就算當作垃圾丟掉也不能讓它們飛上天空。

當然,這只是一種偏激的說法,畢竟能繳獲敵人戰機尤其是日本人的戰機還是很不容易的事,同時也是個榮耀,怎麼也不可能將它們當作垃圾丟掉。

哈爾西的想法是……是不是可以將這批日式戰機做爲演習用機,也就是在訓練飛行員時,用這批日式戰機來模擬日軍機羣,這樣一方面可以用來檢驗美軍的戰術,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飛行員的戰鬥技能。

這個想法當然很好,因爲在飛行員裡有這樣一種說法……前三次空戰死亡率最高,如果熬過了這三次,那麼往後生還的機率就會成級數增加。

而用這種十分貼近實戰的演習,就可以讓飛行員在訓練期間就儘可能的在後方跨越過這三次空戰的危機。

好在哈里斯搶先一步報告了問題,否則哈爾西就要把這個命令傳達下去了。

但哈爾西現在就明白了……暫時不能這樣做,因爲如果這樣做的話,那個蔣校長又會給拉包爾弄出點其它麻煩來,最終讓拉包爾這個航母戰鬥羣無法形成戰鬥力。

於是在這一點上,哈爾西乃至美國方面都十分配合,他們甚至還時不時的向蔣校長表達了下不滿,說是如果按照這樣的情形下去,直到戰爭結束這批部隊都無法投入戰場揮作用。

蔣校長一面向美國方面找了一大堆的藉口,說是中國就這條件啦,他也無能爲力之類的,心裡卻在暗自竊喜:他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要的就是部隊無法投入戰場,否則他幹嘛還要把這些精英送到太平洋戰場上去幫美國佬打仗?!

原本他還想把太平洋的那兩個步兵師都拉回國來,但是現在……爲了避開美國佬說他“保存實力”之嫌,還是先放在一邊吧!

至於接下來的船員,因爲蔣校長相信這飛行員一時半會兒也沒那麼快形成戰鬥力,所以也就很放心的把人都派了出去。

於是一支上萬人的部隊很快經滇緬公路進入緬甸,轉乘火車橫穿緬甸到達仰光,再由仰光做船趕赴拉包爾。

拉包爾方面,也好在蔣校長派來的那個徐政凱是個無知的官二代,這個少將到達拉包爾後,根本就沒有去管什麼航空隊的組建和訓練,而是一天到晚都在抱怨着拉包爾的空氣……

用他的話說,就是:“這什麼鬼地方?連喘口氣都難受,這是人呆的地方嗎?飛行員怎麼可以在這種地方訓練?!”

拉包爾就是這條件……一個活火山就在旁邊,整天不是煙就是灰的,隨便什麼東西放在戶外幾分鐘,很快就一層火山灰,所以這空氣質量的確有些不過關。

但戰士們都是打仗的兵呢,成天都是把腦袋別在褲腰上過日子的,哪裡還會在乎這些,何況這海上風大,空氣也沒想像的那麼差。

哈里斯這傢伙倒也有意思,自從張弛交待過他,不能讓徐政凱查覺中國飛行員的訓練情況後,哈里斯似乎是開竅了。

他特地從海軍裡調了幾個華裔大兵來……這時期由於中國國內環境惡劣,許多華人通過各種辦法逃到國外謀生,當兵就是謀生手段之一,所以要找幾個華裔大兵還真不是難事。

這幾個華裔大兵什麼事都不用做,就是陪着徐政凱到這個島逛逛,那個海灘上玩玩,有時甚至還會到美國大兵的酒吧裡去泡妞,整得這徐政凱都樂不思蜀了,完全就忘了拉包爾島上訓練中國飛行員那回事……或許,他心裡也會在想,反正上峰要的不是把飛行員訓練出什麼名堂來,而是要這些飛行員訓不出什麼名堂來,所以,不管還不是更好?!

但徐政凱沒想到的是,他不管卻有人管。

徐政凱在外頭花天酒地的時候,哈里斯就在拉包爾加緊訓練中國飛行員……兩百三十七名飛行員,哈里斯是一下就調了三百多架各式戰機來,還有大批的維修設備、零件、維護及保養人員。

當然,這些戰機並不完全是用於訓練的,事實上,兩百三十七名飛行員根本就駕駛不了這麼多戰機,原因是“無畏”式轟炸機需要兩名乘員,“復仇者”魚雷攻擊機需要三名乘員,這樣算下來一百多架各式戰機就足夠訓練了。

之所以要調三百多架戰機,是因爲美軍需要以拉包爾爲基地展開下一輪的反攻。

(未完待續。)8

第二十一章 兵號第六十九章 禮物第二百二十章 暗號第五章 鋼索第四百三十六章 增援第四百二十九章 損失第二十七章 倫加防禦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炮火準備第五百七十七章 邊境第四百零六章 坦克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校第六百二十八章 治安第三百八十八章 老禿嶺第九十三章 工兵第四十六章 夜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記者團第四百六十七章 拉包爾第二百四十四章 裝備第八十一章 轟炸第二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六百五十章 阿拉曼戰役第二十一章 兵號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棄第二百九十九章 伏擊第八百零六章 取捨第八百三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五十一章 自信第四百三十八章 設伏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特使第九百四十二 黨衛第2“帝國”裝甲師第九百一十四章 情報有誤第四十六章 夜戰第十七章 士兵守則第二十三章 醫療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奪權第三百一十一章 聯合訓練第一百九十章 避開第六十七章 禮物第十三章 軍紀第一章 物資第五十九章 飛行員第六百八十一章 指揮第二百八十三章 真相第七百零四章 捕獵行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第十九章 東京快車第一百五十三章 共識第三百九十章 轟炸第一百七十七章 話語權第五百二十三章 戰術第四百八十二章 平海號第四百七十九章 閃電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唐老鴨第一百一十二章 閃電戰第五百二十七章第八百六十九章 推進第八百二十九章 果實第八十一章 掘壕逐進第六百六十五章 坦克裡的步兵第九十章 油田之戰 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勝利第五十章 中計第二十二章 坦克第一百四十九章 吉普車第三百七十三章 驗證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腥瑪麗第八十一章 轟炸第六十七章 賓河渡口第十九章 裝備第四百九十九章 突襲第九百二十三章 進攻第六百七十章 近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好處第六十九章 訓練第五百四十二章 空降作戰 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巧合第324章 忠告第二百五十八章 機場第五百零二章 橋第三百九十四章 沒有計劃第九百四十四 故技重施第五百四十三章 回防第八百三十七章 潰敗第五百二十九章 情報第五百零八章 北大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命令第二百五十五章 決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好運第一百四十五章 船第七百三十章 填壕第一百一十二章 棠吉之戰 八第七百九十七章 戰術第七百二十二章 配合第四百八十章 第三遣華艦隊第七百五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四十六章 一件事第七百九十三章 好處
第二十一章 兵號第六十九章 禮物第二百二十章 暗號第五章 鋼索第四百三十六章 增援第四百二十九章 損失第二十七章 倫加防禦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炮火準備第五百七十七章 邊境第四百零六章 坦克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校第六百二十八章 治安第三百八十八章 老禿嶺第九十三章 工兵第四十六章 夜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記者團第四百六十七章 拉包爾第二百四十四章 裝備第八十一章 轟炸第二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六百五十章 阿拉曼戰役第二十一章 兵號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棄第二百九十九章 伏擊第八百零六章 取捨第八百三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五十一章 自信第四百三十八章 設伏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特使第九百四十二 黨衛第2“帝國”裝甲師第九百一十四章 情報有誤第四十六章 夜戰第十七章 士兵守則第二十三章 醫療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奪權第三百一十一章 聯合訓練第一百九十章 避開第六十七章 禮物第十三章 軍紀第一章 物資第五十九章 飛行員第六百八十一章 指揮第二百八十三章 真相第七百零四章 捕獵行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第十九章 東京快車第一百五十三章 共識第三百九十章 轟炸第一百七十七章 話語權第五百二十三章 戰術第四百八十二章 平海號第四百七十九章 閃電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唐老鴨第一百一十二章 閃電戰第五百二十七章第八百六十九章 推進第八百二十九章 果實第八十一章 掘壕逐進第六百六十五章 坦克裡的步兵第九十章 油田之戰 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勝利第五十章 中計第二十二章 坦克第一百四十九章 吉普車第三百七十三章 驗證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腥瑪麗第八十一章 轟炸第六十七章 賓河渡口第十九章 裝備第四百九十九章 突襲第九百二十三章 進攻第六百七十章 近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好處第六十九章 訓練第五百四十二章 空降作戰 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巧合第324章 忠告第二百五十八章 機場第五百零二章 橋第三百九十四章 沒有計劃第九百四十四 故技重施第五百四十三章 回防第八百三十七章 潰敗第五百二十九章 情報第五百零八章 北大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命令第二百五十五章 決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好運第一百四十五章 船第七百三十章 填壕第一百一十二章 棠吉之戰 八第七百九十七章 戰術第七百二十二章 配合第四百八十章 第三遣華艦隊第七百五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四十六章 一件事第七百九十三章 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