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無憾而終

大結局 無憾而終

華夏建國六十六週年之際,也就是世紀之交的兩千年。位於九龍山的李家莊,從清晨開始就被一羣,穿着黑色西裝帶着無線耳麥的剽悍年青人給接管。從那些年青人腰間鼓鼓的樣子不難看出,這些人身上都佩戴了槍械。

往常通過李家莊後面九龍山風景區的道路,此刻也被全副武裝的武裝給看守了起來,任何車輛跟人員都不允許進入。當然對外界的解釋,那就是這附近區域正在進行一場反恐演習。演習期間,此地都被例爲軍事禁區,敢私闖軍事禁區的人員車輛下場自然不言而喻。

可就在這種嚴密的軍警保護下,幾輛掛着普通車牌的紅旗防彈轎車,在面對那些哨卡時卻如同無物般,順利的通過了一道道被軍警把守起來的哨卡。

坐在車上的是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在老人的身邊坐着一個年仿二十來歲的妙齡少女。從少女跟老人的交談中,不難聽出這是一對爺孫。

長得異常漂亮的少女,看着窗外不斷倒退的風景,拉着老人笑嘻嘻的道:“爺爺,你以前就是在這裡打小鬼子的嗎?”

老者一臉寵愛的看着女孩,和藹可親的道:“是啊!爺爺當年就是在這山上,拉起了第一支民兵隊伍。今天爺爺要帶你看的就是,當年爺爺在這裡打響第一槍的地方。”

‘就是爺爺常惦記的李家莊嗎?’

少女似乎也知道爺爺的經歷,歪着腦袋很快就說出了這個令老人久久不能忘懷的地方。

老者點頭道:“嗯,就是李家莊,爺爺當年拉的第一支部隊裡,除了你許爺爺跟劉爺爺外,其它的成員都是李家莊的。好多年沒回來,也不知道李家莊現在怎麼樣了。那些人是不是都還活着啊!”

看着一臉懷念表情的老人,少女笑嘻嘻的道:“爺爺。你不用擔心,我前段時間在網上已經看過關於李家莊的介紹。聽人說,李家莊是這附近有名的長壽村,村裡年過百歲的老人都有幾個呢!”

見孫女安慰自己,老者笑着颳了孫女的鼻子一下笑罵道:“你這小妮子,竟然上網查到了李家莊的事情,怎麼也不知道提醒我一下呢?”

面對爺爺的笑罵,少女似乎不在意,依舊笑嘻嘻的摟着老者的手臂。聽着老者訴說着,她們家族成員都聽過很多次的故事。一個關於這位爺爺的革命故事!

就在爺孫倆聊的很開心的時候。紅旗車已經進入了李家莊的停車場,當汽車停穩之後。一個佩戴中將軍銜的將軍,快步走到老者乘坐的汽車前,恭敬的替老者拉開了車門。

等到老者看到這個有點熟悉的中將時,沒等他詢問,對方已經非常迅速的舉手敬禮道:“華北軍分區司令員周衛國,歡迎首長視察。”

也許是這個名字令老者想到了什麼,沒過多久老人顯得有點高興的道:“我記得你,你小子應該是冉莊兒童團的團長吧?想不到。當年的兒童團長都當上中將了。不錯,有出息!”

老人的話讓跟在中將身後的一排人,也顯得愣了一下。但很快對這個中將,能讓眼前這位老者記住而感到羨慕。

周衛國也沒想到。自己竟然還有機會再見到當年送他那把手槍的司令員。因此,在接到軍委發來的防衛任務時,親自組織了此次的防衛措施,並且充當了車童的工作。

在陪着周衛國閒聊了幾句之後。聽到周衛國的父親現在還在世,老者也顯得很高興。正在陪着周衛國聊天的老者,突然看到從李家莊村子裡走出的幾個。穿着一身洗的發白的舊軍裝的老人。

望着這些穿着舊軍裝的老人,老者突然顯得有些激動的道:“柱子,你這兔崽子竟然還活着,好,好啊!”

同個都年近九旬的老人,面對老者的激動,在那些負責警戒的保衛人員注視下。迅速的排成一例,由打頭那個老人快速的向老者敬禮道:“九龍山民兵大隊一小隊集合完畢,應到三十人實到八人,請大隊長請示,一隊隊長李柱。”

穿着便裝的老者聽到這個老人彙報時,有些淚光閃爍的道:“唉,想不到,除了你們八個,其它人都走了。禮畢吧!”

給這些老人回了一個軍禮並且下達了禮畢的命令後,老人才拉着同樣哭的跟個孩子一樣的八個老人,挨個抱了抱並且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而站在旁邊跟暗處的警戒人員,在認出老者的身份後,也感覺到渾身一振。

因爲,這個老人可謂是華夏僅存的開國元勳,關於他的消息幾乎很少在網絡上出現。但他在華夏**方跟政界的影響力,可謂根深葉茂。他老人家在說句話,華夏跟世界都要顫抖一二。

而且他也是華夏唯一一位連任三屆國家元首的人,也正在他的領導人,華夏成爲地球上獨一無二的軍事經濟強國。華夏人走在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會得到各國政府最大誠意的善待。華夏的影響力,也從建國前的默默無聞,到今日的舉世敬服。

他在華夏百姓的心目中也被神化,至於這些出身軍隊的保衛人員,更是聽過無數關於這位老人的傳說。只是隨着老人三十多年前從軍政兩界消息,普通人能得知他的消息少之又少。可如今敬愛的國家總理鄧愛國,很多人都知道是眼前這位老人的兒子。

陪着這些好多年沒見的老部下聊了會天之後,老人又在孫女的陪伴下來到了李家莊,跟那些百歲老人拉家常。當村子裡有人認出了老人的身份時,也激動的渾身顫抖了起來。

以前一直聽村裡老人說,李家莊能從戰爭年代保留到現在,很大程度都是因爲老人的出現,纔有了他們今日的幸福生活。

原本有些村裡的年輕人,以爲那是老輩人的吹噓。結果隨着老者的抵達,拉着村裡那些享受國家福利供養的老人聊天時。

李家莊的年輕一輩終於知道,原來他們爺爺以前跟他們說的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他們的爺爺。曾經真的跟這位老者爲這個國家的解放民族的獨立跟小鬼子浴血戰鬥過。

在李家莊的祠堂裡,老者陪着這些胸前掛滿了軍功章的老人吃了一頓飯後,又在身體情況比較好的李家族長李柱的帶領下,漫步走向了通往大山深處的一處烈士陵園。

做爲華北最大的烈士陵園,裡面埋葬了上萬個抗戰時期犧牲的英雄烈士。而且在這座烈士陵園中,很多活到建國之後走上國家領導人崗位的將軍跟政府高官,在離世的時候,都給家人留下遺囑。將他們的一部分骨灰,埋在這座被深山綠葉掩蓋着的烈士陵園。

爲了讓華夏百姓永遠銘記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老者上臺執政之後。宣佈每年華夏的建軍節。當地的軍政主官,都必須親自向當地的烈士陵園敬獻花圈,以讓國民永遠牢記建國前華夏的恥辱,跟這些沒人看到國家就永遠閉上了眼睛的英雄烈士。

當老人在同樣蒼老的李柱帶領下走進陵園時,看着樹立在陵園入口那塊豐碑上,寫着首任開國領袖親筆書寫的‘革命英雄永垂不朽’的詩詞時。老者推開孫子的攙扶,走到豐碑前含着淚水,撫摸着豐碑上銘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跟在老者身後的周衛國,則陪同軍分區政委。親自敬獻了花圈。對於這座國內數一數二犧牲烈士居多的烈士陵園,他們做爲當地的軍隊高層,每年也會來這裡弔唁一次。

他們也非常清楚,埋在這座烈士陵園的犧牲烈士。都是老者的直屬部下。就是從老者手下走上國家領導崗位的軍政高官,在過世之後都被一一將一部分骨灰埋在了這裡。所以這座烈士陵園的規格,遠遠超過國內其它地方。

一直陪在老者身邊的少女,見老人情緒波動如此之在。正準備上前勸戒一下時。陪在她身邊的周衛國卻突然攔着道:“小鄧,你還是讓首長一個人靜靜待會吧!這個時候不好打擾他。”

少女聽到這裡也只能沉默的站在原地,一臉擔心的看着老者。生怕老者出現什麼意外。要知道,這次原本老者是想一個人來這裡。可家裡人擔心他這麼大年紀,要是出點什麼意外,那就不是什麼小事情。因此,纔派她這個老者最寵愛的小孫女陪同。

儘管出發前,老者已經在醫療專家組的檢查下,得到了老者身體情況還不錯的報告。可在少女看來,這個爺爺已經年過九旬,再健康的身體也經受不起這麼大的情緒衝擊。因此,看到老人一會高興一會哭泣,她也覺得心裡好難受。

出身於和平年代的她,看到的都是和平年代的人和事,很難理解這些戰爭年代出生的老輩人的想法。以前一直聽爺爺唸叨着,想來這裡看看那些老兄弟,她還一直以爲他嘴裡的老兄弟還是活着的呢!沒成想,老人嘴裡所謂的老兄弟,都是這一個個冷冰冰刻在墓碑上的名字。

當老人來到陵園的中心位置,看着那幾座修建年代並不久遠的墓碑上,寫着的都是當年抗戰時期這些人擔任的職務時。老人也顯得有些傷心的道:“明遠,二狗子,胡老哥,你們都跟兄弟們團聚了。留下我這個當大隊長跟司令員待在這裡,我好寂寞啊!

小梅她們也都先我一步走了,我也做到了來這裡時許下的誓言,我真的有些累了。一個人活着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啊!你們爲何都不等等我呢?”

這些被老人一個唸叨名字的墓碑上,都書寫着這些墓裡埋藏的主人身份有多麼的不一般。有曾經擔任過大軍區司令員跟軍委領導的,有擔任過國家最高層決策者地位的人。這些人在華夏級別最高的捌寶山公墓,都擁有墓碑。

可他們在離世時,都選擇將一部分骨灰葬在這裡。因爲,在這個公墓的最中心處,有一個修建好卻沒有存放骨灰的陵墓。而這個墓建立的時候,卻遠比這幾個新墓碑更早。這是爲何呢?

因爲這個舊墓的主人現在還活着,並且就是今天到這裡弔唁這些烈士的老者。而修建這個墓碑的年代,竟是老人卸下國家領導人職務後,就下令家人給修建起來的。只是沒想到,當年修建時準備用來身後事的墓地,會直到現在還沒有使用起來。而這些新建的墓碑主人,卻一個個走在這座空墓主人的前面。這還真令人感嘆世事的無常!

看着這座刻着自己名字的墓碑,老者似乎有些走累了,靠在墓碑上回想他這一世的輪迴。從當年無意間穿越到這個時代,到現如今將華夏領到了世界最前沿的地位。老人覺得他終於可以無憾的死去了!

就在此時老人似乎看見一個個當年鮮活的面孔,正從這些冰冷的墓碑中走出,那些人親切的稱呼他‘隊長、司令員、總司令、鄧大哥’。直到老人漸漸的閉上眼睛,就聽到外面傳來一片尖叫跟呼喊聲,可他真的覺得很累很累,他想跟着那些再次鮮活出現在他面前的人離開。因爲,他太想念這些跟他生死相依的同袍!

隨着老人靠在墓碑上含笑而終,正在主持召開國家會議的華夏高層,突然集體中斷了會議。接到電話的新任總理鄧愛國更是,連電話跌落一旁都不知道。

沒過幾分鐘,這位深受國民愛戴的總理,也在自己的辦公室哭的跟個孩子一般。雖然他知道,父親的離開已經無憾,可對於他這個被深受影響的兒子,不光失去了一個敬愛的父親,更失去了一個精神上的導師。

老人離世的當晚,正在轉播華夏新聞的全國媒體,播音員都含着眼淚第一時間,向華夏的百姓宣佈了這個舉世震驚的消息,並宣佈全國跟駐外使館降半旗致哀。因爲那個引領華夏走上民族復興跟解放的偉大領袖,在今天終於無憾而終。

無數個享受和平幸福生活中的老人跟中年人,在聽到這條消息時,也是淚如泉涌。因爲他就是華夏人民最爲敬佩跟敬仰的開國領袖鄧成功!(全書完)

第239章 游擊隊在行動第268章 馮老將軍請戰第283章 在摩托化旅的親身示範第118章 攻陷大廠城第219章 千金難求的神龍藥劑第231章 公之於衆的真相第188章 西北軍分區的工作第222章 處理疫區對峙事件第25章 初會民黨第284章 組織空降訓練第317章 亡命之徒般的日軍第114章 大戰前需要解決的麻煩第54章 民式37步槍第253章 被拖下水的華北日軍第320章 新政府主席誰當啊?第248章 神出鬼沒的飛鷹第99章 只有死鬼子纔是好鬼子第78章 攻城打援之窩囊廢師團第271章 烈士家屬的哭訴第69章 民兵縱隊的熱情招待第299章 說它是我的,那就是我的!第142章 與晉綏軍的會晤第25章 初會民黨第370章 各家搶地盤第267章 龍式戰車交接儀式第387章 志願軍入朝第258章 點燃北方全境戰火第241章 老毛子不想打了第70章 與陳庚將軍的會面第300章 林海的真實身份第157章 空軍轟炸的影響第229章 疫情擴散第187章 收編三十五軍第124章 特產‘蒙汗藥’第377章 首次閉門三方會議第249章 國府示好第299章 說它是我的,那就是我的!第77章 攻城打援之飛機第103章 內部強攻第291章 二位大佬的驚歎第173章 你跟他那個了?第22章 戰後反省第345章 深謀遠慮蔣夫人第14章 我是民兵我自豪第378章 鄧成功的身世之謎第317章 亡命之徒般的日軍第40章 收買不了的民兵縱隊第196章 無法洞房的花燭夜第12章 戰時繳獲規定第304章 空軍首秀與裝甲戰第293章 人民黨高層軍政會議第128章 向北平城進軍第282章 戍邊哨所的重要性第161章 給東北師的下馬威第69章 民兵縱隊的熱情招待第59章 土匪內訌第168章 飛鷹的報復性斬首第308章 虎頭蛇尾的海空戰第124章 特產‘蒙汗藥’第369章 不再軟弱的華夏第115章 組建空軍的可能性第190章 什麼叫財大氣粗第93章 保定城中的狙殺第176章 跟三女談婚事第360章 末代皇帝的餘生第258章 點燃北方全境戰火第330章 黎明前的解放第337章 使陰招的關東軍第197章 馮將軍的來意第317章 亡命之徒般的日軍第232章 汽車飛機制造廠第14章 我是民兵我自豪第379章 用心良苦的故事第15章 民兵有了,找教官難!第68章 八路軍的到來第5章 土匪窩中的燕大才子第335章 左右爲難的關東軍第79章 日軍俘虜大甩賣第121章 陣地前熟人相見第44章 劃時代的閱兵式第47章 飛鷹特戰隊出擊第147章 民兵大學與人才儲備第100章 二打井徑煤礦第331章 請戰的快反師第293章 人民黨高層軍政會議第122章 新編民兵東北師第21章 不算完美的處子戰第237章 談判破裂對蘇宣戰第333章 偵察大隊的未來第97章 八路軍的麻煩第379章 用心良苦的故事第172章 春意盎然的病房第176章 跟三女談婚事第205章 坑人與被坑第88章 還是抓不着老百姓第73章 華北民兵縱隊的規模第180章 秘密到訪的少林僧人第58章 冒充土匪談收編第305章 國府海軍投靠第94章 豔福還是麻煩
第239章 游擊隊在行動第268章 馮老將軍請戰第283章 在摩托化旅的親身示範第118章 攻陷大廠城第219章 千金難求的神龍藥劑第231章 公之於衆的真相第188章 西北軍分區的工作第222章 處理疫區對峙事件第25章 初會民黨第284章 組織空降訓練第317章 亡命之徒般的日軍第114章 大戰前需要解決的麻煩第54章 民式37步槍第253章 被拖下水的華北日軍第320章 新政府主席誰當啊?第248章 神出鬼沒的飛鷹第99章 只有死鬼子纔是好鬼子第78章 攻城打援之窩囊廢師團第271章 烈士家屬的哭訴第69章 民兵縱隊的熱情招待第299章 說它是我的,那就是我的!第142章 與晉綏軍的會晤第25章 初會民黨第370章 各家搶地盤第267章 龍式戰車交接儀式第387章 志願軍入朝第258章 點燃北方全境戰火第241章 老毛子不想打了第70章 與陳庚將軍的會面第300章 林海的真實身份第157章 空軍轟炸的影響第229章 疫情擴散第187章 收編三十五軍第124章 特產‘蒙汗藥’第377章 首次閉門三方會議第249章 國府示好第299章 說它是我的,那就是我的!第77章 攻城打援之飛機第103章 內部強攻第291章 二位大佬的驚歎第173章 你跟他那個了?第22章 戰後反省第345章 深謀遠慮蔣夫人第14章 我是民兵我自豪第378章 鄧成功的身世之謎第317章 亡命之徒般的日軍第40章 收買不了的民兵縱隊第196章 無法洞房的花燭夜第12章 戰時繳獲規定第304章 空軍首秀與裝甲戰第293章 人民黨高層軍政會議第128章 向北平城進軍第282章 戍邊哨所的重要性第161章 給東北師的下馬威第69章 民兵縱隊的熱情招待第59章 土匪內訌第168章 飛鷹的報復性斬首第308章 虎頭蛇尾的海空戰第124章 特產‘蒙汗藥’第369章 不再軟弱的華夏第115章 組建空軍的可能性第190章 什麼叫財大氣粗第93章 保定城中的狙殺第176章 跟三女談婚事第360章 末代皇帝的餘生第258章 點燃北方全境戰火第330章 黎明前的解放第337章 使陰招的關東軍第197章 馮將軍的來意第317章 亡命之徒般的日軍第232章 汽車飛機制造廠第14章 我是民兵我自豪第379章 用心良苦的故事第15章 民兵有了,找教官難!第68章 八路軍的到來第5章 土匪窩中的燕大才子第335章 左右爲難的關東軍第79章 日軍俘虜大甩賣第121章 陣地前熟人相見第44章 劃時代的閱兵式第47章 飛鷹特戰隊出擊第147章 民兵大學與人才儲備第100章 二打井徑煤礦第331章 請戰的快反師第293章 人民黨高層軍政會議第122章 新編民兵東北師第21章 不算完美的處子戰第237章 談判破裂對蘇宣戰第333章 偵察大隊的未來第97章 八路軍的麻煩第379章 用心良苦的故事第172章 春意盎然的病房第176章 跟三女談婚事第205章 坑人與被坑第88章 還是抓不着老百姓第73章 華北民兵縱隊的規模第180章 秘密到訪的少林僧人第58章 冒充土匪談收編第305章 國府海軍投靠第94章 豔福還是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