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漢堡被毒死的啊。”目暮警部熟練地抓到了關鍵詞,他看向死去社長的三個員工,“午飯是誰準備的?”
中分頭小心舉手:“是我去買的。”
目暮警部目光頓時犀利:“也就是說,你只要在回來的路上,往漢堡裡下一點毒,就能順利殺掉你們社長。”
中分頭愣住,回過神後連忙激烈反對:“你別胡說!漢堡確實是我買的,但我買的是4個一模一樣的漢堡,然後放在桌上讓大家隨意取的。如果兇手是我,我哪知道社長會拿哪個漢堡!”
“……”犀利的推理遭到了反對,目暮警部只好暫緩攻勢,望向旁邊的其他兩個嫌疑人,“情況是這樣嗎?”
兩人本能沉默了一下。
很顯然,他們已經弄懂了局勢——社長是被毒死的,而在場的人,勢必有一個是兇手,只要別人是兇手,那自己就安全了。
不過,雖然很希望中分頭是兇手,但當時的情況大家都看見了,這種時候說謊,反而容易增加自己的嫌疑……
飛快進行了一番思考,兩個人最終還是按照實情,不太情願地點了點頭。
高木警官畢竟更加年輕,此時他回憶了一番江夏破過的毒殺案,年輕的腦子提出了比目暮警部稍進一步的思考:
“既然漢堡是隨機選的,那兇手是不是在死者的常用工具上動了手腳?——只要在死者會接觸的地方塗上毒,把毒沾到死者的手上,那麼死者就會在吃漢堡的時候,吃到手上的毒素。”
“嗯,有道理。”目暮警部並不介意部下比他想到了更好的主意,反正一切爲了破案,部下的主意就是他的主意。
他問三個社員:“死者的工位在哪?”
中分頭連忙引着警察,來到了出島社長的辦公桌前。
這張桌子在整排辦公桌的最右側,目暮警部看着桌上的小零食,再次若有所思:“隔壁的工位是誰的?”
離得近,就意味着有更多更方便的下毒機會。
中分頭聽出了這位警部話裡的懷疑,毫不猶豫地指了指拖把頭:“是今井道。”
果然,目暮警部的目光,像剛纔一樣變得犀利起來,他直視着拖把頭,意有所指的道:“你這個位置,很適合在社長的辦公桌上塗點什麼啊。”
這次輪到拖把頭汗流浹背了,焦急片刻,他忽然眼睛一亮:“吃漢堡之前,社長肚子餓,就吃了一塊餅乾墊了墊肚子——你們看!餅乾包裝還在他的咖啡杯邊上。這餅乾是我去衝咖啡的時候,順便幫社長拿的,我記得很清楚!
“如果真的是我把毒塗在了社長的工位上,那他肯定早在吃餅乾的時候就已經死了,怎麼可能在吃漢堡的時候才中毒?”
目暮警部:“……”糟了,這個說的也有道理。
兩條能想到的路都被堵死,他一時有些犯愁。
這時,有人指了指社長的桌子,桌上擺着一杯水,水杯旁邊還有一隻小藥瓶,那人問:“這是什麼藥?”
“對啊,這是什麼藥?”
目暮警部先是下意識地跟了一句,緊跟着驟然驚醒:“江夏老弟?你怎麼在這!”
“……”旁邊,柯南忍不住嘀咕:你驚訝什麼?我和江夏都在你視野裡站半天了……
目暮警部已經習慣了破案時,案發現場有一個沉默觀察着的偵探。因此剛纔,即使目光落到了江夏身上,他也十分絲滑地滑了過去,因爲他的潛意識告訴他,在現場看到這幅景象非常正常。
不過現在……
目暮警部欣慰又驚喜地道:“真巧!”
要是每次遇到讓人頭疼的案子,都能偶然發現江夏老弟在現場,那事情就更妙了。
短暫的開心過後,想起剛纔江夏的問題,目暮警部清清嗓子,重新嚴肅地看向三個嫌疑人:“你們社長桌上的這瓶藥,是治療什麼疾病的?”
中分頭老老實實地道:“那是瀉藥。社長的痔瘡很嚴重,爲了在上廁所的時候舒服一點,他經常喝這個藥。”
拖把頭也道:“不過社長粗心大意,喝藥經常過量,反而會拉肚子,天天跑廁所。”
阿笠博士想起剛纔探查小隊被社長從廁所裡敲出來的場景,忍不住點頭:“吃漢堡前,那個社長還突然衝進廁所,拉起了肚子……原來是因爲瀉藥。”
高木警官摸摸下巴:“那……難道是有人在廁所裡塗了毒。死者上廁所的時候沾到毒物,之後沒洗手就出來吃漢堡,不幸把手上沾的毒吃進了肚子,當場毒發身亡?”
“對啊!”目暮警部啪的一錘掌心,眼神第3次變得犀利,而和前兩次相比,這次他的犀利眼神顯得自信了許多,“在社長之前,你們誰進過廁所?”
站在最前面的中分頭,被他銳利的目光撞了個正着,這位負責跑腿買午飯的社畜一個激靈,連忙道:
“我確實去過廁所,但是是在買午飯之前——那時候,社長可還沒決定要吃漢堡呢,下毒的人肯定不是我!”
拖把頭也連忙道:“我是在他之後去洗手間的,當時社長讓我煮咖啡,我接水的時候突然很想上……我也沒有下毒!我記得我出來以後,財津老弟也去了廁所。”
頭巾社畜忽然被點,老實應聲:“沒錯。”
“……”
警方和偵探習慣性地等了等,卻沒等到他開口。
目暮警部的目光,於是忍不住變得狐疑起來:“話這麼少?你是不是心虛?——說起來,你也確實是最後一個上廁所的人,在你之後進廁所的,就是你們被毒殺的社長……”
“啊?不是啊。”頭巾社畜擺擺手,往旁邊一指,“最後一個進來的,應該是這個高中生纔對。”
目暮警部:“?!”
頭巾社畜:“我當時剛上到一半,外面突然有人哐哐擰門把,我嚇了一跳,趕緊出門,就看到這個高中生帶着兩個孩子進了廁所。
“如果兇手是在社長之前上過廁所的人,那應該是他們三個纔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