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聽了長公主的訴說,在原地坐了好久,纔回緩過來,太后身邊的那個嬤嬤也不由失聲道:“莫非真如長公主殿下所猜測的,是秦妃用了什麼妖法不成?”
太后若有所思,問長公主:“你覺得皇上對楚妃如何?”
“兒臣覺得皇上對楚妃尚可,且楚妃進退得宜,從不恃寵而驕,倒是個不錯的人。”
聽聞長公主誇讚起楚楚來,太后微微挑眉。
“前次秦瑜剛剛復寵,滿宮嬪妃都去嘲諷楚妃,這邊人還沒出宮門呢,那頭皇上就下了旨意,將楚氏由貴人晉封爲妃,”長公主又道,“而且,兒臣在回來的路上還收到了一個消息。”
接下來的話,長公主沒有再繼續說,而是直接從懷裡取了一封書信出來,正是直接從宮裡遞出來的信,信件還沒有被拆封,上頭寫着太后親啓。
那嬤嬤上前將信拆開,取出遞給太后,信上說的正是楚楚偶然遇到六皇子被欺負,並且由此揭開了秦瑜派人欺辱六皇子,公然辱罵六皇子爲小畜生的事情,可是這所有的一切,都被皇帝給壓了下來,只是將六皇子記到了楚妃名下。
“好一個秦妃,”太后被氣得渾身發抖,“竟然敢公然作踐皇子,如此毒婦……”
“太后!”
“母后!”
長公主和那嬤嬤趕忙撲上去爲太后順氣。
好一會兒,太后才緩和過來,第一句話就是:“吩咐下去,即日回宮!”
等到長公主離開了,太后才問嬤嬤:“她是個什麼脾氣,你我都清楚得很,她這樣誇讚楚妃,莫非楚妃真是個好的?”
“或許是因爲楚妃當真是得了長公主的眼緣,”嬤嬤道,“長公主自來看不上後宮妃嬪,唯獨敬重大儒和真正有德行的人,說不得楚妃就真是這樣的人呢。”
嬤嬤想了想又道:“聽說皇上除了秦妃之外,尤愛楚妃,未嘗不是因爲楚妃自身持重,能夠得人尊重的緣故。”
太后聽到這裡,才點了點頭:“可惜……”
皇帝既然寵愛楚妃,爲什麼又不和楚妃圓房呢。太后有些想不明白。
皇帝專寵秦妃,太后是不管的,因爲皇帝心裡自然有一杆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像當年太后和先帝情深義重,後宮只得寥寥幾人一樣,所以後來先帝駕崩,太后險些追隨先帝而去,到了現在,太后身體已經養的差不多了,卻也還是常常呆在五臺山唸經誦佛,爲先帝和皇帝祈福。
以往太后很少會管皇帝的私事,如今太后覺得,皇帝實在是太過了一些。如果是真心喜歡上了秦妃,那後宮之中就不該再進這麼多的新人,如今進了新人之後,沒有寵幸又分位低微,這和造業又有什麼區別。只是太后私心裡還是比較認同長公主和嬤嬤的一些想法的,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爲秦瑜進宮之後才改變的,不管是當初的蓉妃還是現在聽說的楚妃,都是爲世俗所容的女子,唯有一個秦妃,太后是爲了眼不見心不煩才離開了宮中,這麼久都不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