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話中有話

“李休,你是不是話中有話?”只見李世民這時也冷靜了下來,目光炯炯的盯着李休問道,剛纔他差點被李休給氣糊塗了,幸好最後關頭還是冷靜了下來。天』籟小 說

“什麼話中有話,陛下肯定是誤會了,臣下真的只是想給兩個兒子討個一樣的爵位!”李休這時瞪大眼睛很是無辜的道,反正他不承認李世民拿他也沒辦法。

事實上李休的確是話中有話,之前李世民登基之後,幾個兒子也都成爲皇子,其中李承乾更是被定爲太子,而李泰等人一個個也都被封爲親王,但是李世民卻表現的十分偏心。

李承乾是太子,可以排除在外,但在剩下的幾個兒子中,只有李泰是長孫皇后所生,所以得到的賞賜最爲豐厚,封地多達22州,而其它的皇子比如李恪等人,卻只得到八州的封地,遠遠無法與李泰相比,也許這些皇子現在年紀還小,並不懂得嫉妒,但是等到他們長大懂事之後,肯定會讓他們對李世民心生不滿,兄弟之間也會產生間隙,所以李休才提前警示。

看到李休一臉死不承認的表情,李世民卻沉默下來,頭也微微的低垂,讓人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過了好一會兒,只見他這才擡起頭道:“李休,我登基之後,身邊能夠說幾句心裡話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有人說帝王本來就沒有朋友,可是父皇身邊至少還有一個裴寂,我與你相交多年,也一直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現在我也希望你能成爲我身邊的裴寂!”

李世民在說上面這些話時,眼睛中透着真誠,雖然剛剛登基還不到一年,但他已經感受到一個帝王的孤獨了,特別是長孫無忌等人也在有意無意中疏遠他,使得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像是純粹的君臣,而不像以前那樣像朋友般親密,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才更希望與李休保持着朋友,甚至是知己一般的關係。

聽到李世民的這些話,李休也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後臉上也露出無奈的表情,本來他只是想從側面提醒一下李世民,畢竟他不想太過介入李世民的私人生活之中,可是李世民都這麼說了,李休也實在不忍心拒絕他的要求。

想到這裡,只見李休也是沉默了片刻,最後終於苦笑着開口道:“陛下既然如此說了,那臣就直言了,幾個皇子之中,承乾已經封爲太子,非是其它的皇子可比,但是在剩下的皇子中,陛下卻對李泰格外的寵愛,封地竟然達到驚人的22州,這已經遠遠出一個皇子的規格,甚至可以與承乾相比,當然這表示陛下對李泰的喜愛,可是陛下要知道,有時候過分的寵愛,對於孩子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李休的膽子也很大,而且做爲一個現代人,他心中很難真的將李世民當成自己要效忠的帝王,再加上以前兩人的交情,所以有什麼話他也都敢說出來,再加上李泰也是他的學生,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李休對李泰這個聰明的學生也十分的喜愛,所以纔不想讓他因李世民的寵愛而走上與李承乾爭位的老路。

聽完李休的這些話後,李世民再次露出沉思的表情,好一會兒都沒有開口,使得大殿中的氣氛也顯得有些沉重,不過李休卻是面色如常的靜靜的看着李世民,反正話他已經說出去了,至於李世民聽還是不聽,那就要看他自己的了。

過了大概有一盞茶的功夫,李世民這才終於緩緩的擡起頭來,目光直視着李休道:“李休,你真的覺得我對青雀的喜愛會害了他?”

“陛下的家事其實也是國事,臣剛纔勸陛下對皇子一碗水端平,其中的難度也太大,而且完全的公平也不太可能,不過陛下還是要儘量的對某個皇子太過偏愛,特別是青雀與太子一樣,都是皇后所生,而陛下對青雀的寵愛不下於太子,現在肯定還沒有什麼,但是隨着孩子年紀的增長,也許會讓他生出其它的心思,哪怕是他們兄弟感情深厚,也難保不會有人會從中離間!”李休再次回答道。

“陛下!妾身也贊同駙馬所言!”正在這時,忽然只聽後殿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緊接着只見長孫皇后盛裝而出,當看到李休時,也鄭重的向他行了一禮,一來李休是他們的姐夫,二來李休還是她兩個兒子的先生。

“觀音婢,你……你怎麼來了?”看到長孫皇后,李世民也有些驚訝的道。

“啓稟陛下,午飯的時辰已過,妾身聽說陛下因商量政務又誤了吃飯的時辰,所以纔來勸誡,卻沒想到聽到陛下與駙馬之間的對話,駙馬身爲承乾與青雀的先生,肯定也都是爲他們好,所以還請陛下不要害了青雀!”長孫皇后說到最後時,也十分鄭重的向李世民行了一個大禮道,她這時是代表一個母親來向大唐的帝王請求。

看到妻子的樣子,李世民也急忙上前將她攙扶起來,然後一臉苦笑的道:“好了,朕已經知道錯了,既然如此,那就收回青雀的一些封地,讓他與恪兒等人的封地保持一致!”

從理智上來講,李世民其實早就理解李休的話,只不過身爲一個父親,他卻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所以一時間才難以取捨,直到最後長孫皇后走出來後,才終於讓他下定決心。

只不過相比其它兒子,李泰的確是太過優秀,甚至連李休也對李泰十分的滿意,這也讓李世民打心眼裡喜歡這個兒子,現在他的理智暫時佔了上風,但感情這種事真的很難說清,也許在日後的相處中,他很有可能還會犯下同樣的錯誤,對此李休心中也明白,畢竟他也是做父親的人,可惜對此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李休是外臣,按照宮中的規矩是不能與長孫皇后見面的,而且現在時間也不早了,他自己也感覺肚子裡餓的難受,所以就向李世民告辭,本來李世民想留他吃飯,不過李休卻謝絕了,畢竟宮裡的飯菜雖然精緻些,但味道卻還比不上家裡,而且規矩又多,所以如果沒有必要的話,李休也懶得在宮裡吃飯。

當下李休出了宮,然後乘着馬車來到朱雀大街上,這時已經是下午了,想着自己回到家裡還得讓人重新準備飯菜,所以他乾脆也沒回家,直接去了西市那裡,買了個焦脆的胡餅,夾上幾兩油滑的豬頭肉,一口下去滿嘴流油。

說起來隨着李休把閹豬的辦法教給週三樑後,閹豬也開始在長安周邊流行起來,爲此有不少人都跑去週三樑那裡拜師,結果他乾脆收了幾個徒弟,將自己閹豬的手藝傳下去,而且還用自己賺的錢買了幾個孤兒做養子養女,現在的小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豬被閹過之後,不但長得肥,而且肉質也變得更加的細嫩,古代的油本來就十分的貴重,結果滿是肥肉的豬肉自然也更受歡迎,以前都是窮苦人才吃豬肉,可是現在有些小康之家,甚至是貴族也開始吃豬肉,當然這種人數量很少,但這已經代表着豬肉在慢慢的被主流所接受。

李休坐在馬車上一邊啃着胡餅,一邊欣賞着西市的繁華,哪怕是因爲天花導致長安戒嚴,但西市上卻顯得更加熱鬧,估計是因爲城門關了,城內的人也出不去,又沒有其它的去處,結果導致所有人都跑到西市來了。

“啪~”不過也就在這時,忽然一塊東西從車窗飛到車廂裡,這讓李休嚇了一跳,然後低頭一看,卻現是一個紙團,而當他把紙打開之時,臉上也不由得露出狂喜的表情!

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第一百六十章 平陽見衣娘第二百四十章 陽春三月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柴紹的忠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八十六章 柴紹與李世民第四百五十四章 承道在美洲 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義女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與奸商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二百七十六章 祭奠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牽連第一千零八十章 以逸待勞第六十四章 恩斷義絕第八百七十一章 徵南樓第七百四十六章 又添一女第三百六十章 李世民來訪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器晚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三路大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該攤牌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衝突 上第九百六十六章 離開揚州第一百零五章 逗你玩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約定?第二十六章 紙牌的影響第一百一十六章 人市見聞第六百八十九章 貞觀六年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安賭場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唐,我回來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能爲力第五百七十五章 蕭皇后第一千零十四章 流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茶磚第四百零九章 隱士與俗人第五百八十章 又是上元時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八百二十五章 訓徒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又是世家第七百二十八章 一本畫冊第六百一十六章 唐儉的計劃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東宮事發 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哪來的回哪去第九十四章 都擠到一塊了第四十四章 輪椅第五百九十六章 糾結的月嬋第四百五十三章 倒黴的張氏父子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拔灼之死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李治的一天 中第六百九十章 白疊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分權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退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馬爺回來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好消息?第八百五十五章 明年答覆第一百五十九章 接親與否?第八十三章 竣工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去農部第七百三十九章 瘟疫?第二百四十八章 恢復教學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噩耗第七百三十四章 相見第二百二十章 同病相憐第五十二章 澆地的難題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洛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岑文本第三百零一章 趕出家門第六百六十章 仇恨變心魔第九百八十六章 公平與不公平第四百九十九章 算盤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評魏徵第六百一十五章 莒國公唐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外舉不避仇第八百九十四章 選妃第五百七十章 大雪災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海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白骨山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李治去幷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病重第九百八十九章 東宮中的怒火第九十七章 種花草第七百七十五章 拜訪裴寂第九百九十八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人口第六百九十一章 “蕭條”的長安第八百三十一章 自己坑自己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求親第一千零七十章 李績來訪第六百一十章 半渡而擊第九百一十四章 七娘的逼問第七百章 西突厥又要亂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柴紹與李世民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晉陽宮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去世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老婦人
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第一百六十章 平陽見衣娘第二百四十章 陽春三月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柴紹的忠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八十六章 柴紹與李世民第四百五十四章 承道在美洲 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義女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與奸商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二百七十六章 祭奠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牽連第一千零八十章 以逸待勞第六十四章 恩斷義絕第八百七十一章 徵南樓第七百四十六章 又添一女第三百六十章 李世民來訪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器晚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三路大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該攤牌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衝突 上第九百六十六章 離開揚州第一百零五章 逗你玩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約定?第二十六章 紙牌的影響第一百一十六章 人市見聞第六百八十九章 貞觀六年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安賭場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唐,我回來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能爲力第五百七十五章 蕭皇后第一千零十四章 流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茶磚第四百零九章 隱士與俗人第五百八十章 又是上元時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八百二十五章 訓徒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又是世家第七百二十八章 一本畫冊第六百一十六章 唐儉的計劃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東宮事發 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哪來的回哪去第九十四章 都擠到一塊了第四十四章 輪椅第五百九十六章 糾結的月嬋第四百五十三章 倒黴的張氏父子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拔灼之死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李治的一天 中第六百九十章 白疊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分權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退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馬爺回來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好消息?第八百五十五章 明年答覆第一百五十九章 接親與否?第八十三章 竣工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去農部第七百三十九章 瘟疫?第二百四十八章 恢復教學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噩耗第七百三十四章 相見第二百二十章 同病相憐第五十二章 澆地的難題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洛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岑文本第三百零一章 趕出家門第六百六十章 仇恨變心魔第九百八十六章 公平與不公平第四百九十九章 算盤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評魏徵第六百一十五章 莒國公唐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外舉不避仇第八百九十四章 選妃第五百七十章 大雪災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海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白骨山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李治去幷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病重第九百八十九章 東宮中的怒火第九十七章 種花草第七百七十五章 拜訪裴寂第九百九十八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人口第六百九十一章 “蕭條”的長安第八百三十一章 自己坑自己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求親第一千零七十章 李績來訪第六百一十章 半渡而擊第九百一十四章 七娘的逼問第七百章 西突厥又要亂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柴紹與李世民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晉陽宮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去世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老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