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抵達流求大島

李休站在船頭一臉焦急的看着前方,經過幾天的航行之後,他們的船終於來到距離流求不遠的大海之上,剛纔他已經問過船上的管事,對方向他保證,今天下午就可以到達流求。

不過現在李休的心情卻是十分的忐忑,一方面是即將要找到七娘時的激動,同時又有些惱火,另一方面卻又有些擔心,因爲他真的怕自己到了島上卻撲了個空,然後被告知七娘已經和李承道去美洲了,那時他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越是靠近流求,李休心中也就越是忐忑,最後只能藉着考慮其它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他即將到達的這座流求大島,其實也就是後世的臺灣島,不過在大唐這個時期,後世臺灣島與琉球都被統稱爲流求,其中臺灣島被稱爲流求大島,以示與流求的區別。

流求大島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被東吳發現,當時孫權派出一萬多人到達流求大島,當時這裡還被稱爲夷州,不過因爲當時東吳人口也不是多,所以並沒有在流求大島上移民,直到後來東吳被滅,纔有一部分人因爲逃避戰亂而跑到流求大島定居。

不過臺灣雖然很早之前就有漢人定居,但是島上的漢人數量卻一直很少,甚至還經常有發生劇烈的波動,這主要還是與中原的戰亂有關,每當中原戰亂時,沿海一帶的人就會逃到臺灣避難,等到戰爭平定了,他們自然也就會搬回來,畢竟很少有人願意遠離故土。

也正是因爲上面的原因,在隋末戰亂之時,東南沿海一帶就有許多百姓拖家帶口的逃到流求大島上,當時虯髯客還是海上的霸主,而且他也相中了流求大島的位置,因此就收攏島上的逃難的百姓,讓他們在自己的據點內生活,這樣也可以保證他們的安全,同時他也可以從難民之中招募人手,尋找機會圖謀自己的霸業。

然而很可惜的是,後來虯髯客見到了李世民,自認爲沒有任何定鼎中原的機會,於是最後只能黯然退出,舉家定居於筑紫島上,其實虯髯客當初也考慮過在流求定居,只不過他擔心距離大唐太近,日後會引起他與李世民的衝突,所以才放棄了這個想法。

雖然虯髯客沒有在流求大島定居,大部分忠於虯髯客的百姓也都跟着他去了筑紫島,但他在這裡的據點卻沒有撤除,平時經商的船隊也經常在島上補給,因此虯髯客在島上的影響力依然十分強大,哪怕是他去了美洲,並且從流求大島上的據點中帶走了一批百姓,但張十一卻依然可以憑藉着殘留的一部分人手,再次將流求大島掌握在自己手中。

想到上面這些,李休也不由得長出口氣,流求大島掌握在張十一手中,這樣也能保證李承道和七娘的安全。當然李休也知道,張十一屯只是掌管着島上的漢人據點,流求大島的絕大部分地區依然被島上的土人佔據,這些土人都還處於未開化的狀態之中,甚至聽說還保留着食人的習俗,平時也經常與島上的漢人發生衝突,這也是很多漢人不願意在這裡定居的原因之一。

腦子裡想着流求大島的情況,李休心中也慢慢的平靜下來,等到下午的時候,船頭的方面果然出現一片廣闊的陸地,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前面是流求大島的話,恐怕李休還以爲前面是一塊大陸,畢竟流求大島的面積可比大唐一般的州府還要大。

看到前方的流求大島,李休心中卻十分的平靜,在大唐這個時期,流求大島對於大唐來說,只是一塊孤懸海外、可有可無的島嶼,甚至大唐根本就看不上這裡,更沒有在島上設州府,這也給了虯髯客和張十一在島上發展的機會。

不過在後世時,這個巨大的島嶼卻是中國人的一塊心病,李休這代人從小就被教育臺灣是一塊寶島,新聞媒體也一直宣揚兩岸友好,這讓李休從小也一直對臺灣很有好感。

但是等到李休長大之後,卻發現自己對臺灣島有好感,可是島上的那些所謂的臺灣人卻對大陸人沒有任何的好感,不但平時肆意辱罵嘲笑大陸人,更對大陸抱着極強的敵意,反而對侵略過他們的日本抱着無比的好感,島上人的甚至更喜歡做日本人,而不是做中國人。

更加讓人惱火的是,後世臺灣經濟不行時,更是大陸對他們輸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旅遊業,更是靠大陸的客人撐起來的,可是這些臺灣人非但不領情,反而辱罵陸客,甚至有一個司機自焚,並且讓幾十個大陸的遊客陪葬。

更讓人心寒的是,這件事發生後,島上許多人竟然爲司機叫好,甚至叫囂着殺光大陸人,從那時起,大陸人對臺灣的態度就開始發生轉變,甚至有極端的人喊出“留島不留人”的口號,不過這樣的口號非但沒有被人批評,反而引得許多人響應,由此可知普通大陸人對臺灣人的痛恨。

“可惜沒能看到大陸收復臺灣的那天!”李休看着就在眼前的臺灣島,當下低聲自語道,對於臺灣人他也是十分的痛恨,而且在他穿越之前,當時中國內部的風向也已經改變,連國家對臺灣的態度也開始變得強硬,當時不少人都認爲不會再把臺灣問題拖下去了,可惜李休沒等到那天就穿越了,也不知道後面是什麼情形?

李休船上的管事本來就是張十一的心腹,也不是第一次來流求大島,因此在他的指揮下,李休他們的船很快就來到島上一處港口,不過相比李休見過的揚州或蘇州那邊的港口,流求大島上的這個港口就顯得有些太寒酸了,不但簡陋,而且港口中的船隻也不多,畢竟這裡除了張十一的船隊,其它海商都寧願去泉州之類的大港口,那裡才更安全,貨物也更容易脫手。

船隻在港口停靠好之後,李休也立刻下船,只見早就得到消息的張十一也已經在碼頭上等候,當看到李休也立刻迎了上來,然後說出一句讓李休差點暈倒的話:“李兄你來晚了,承道和七娘已經離開了這裡!”

第八百八十章 蕭瑀第一百二十六章 陌刀隊的歸屬第六百三十六章 獾子與田鼠第五百二十八章 張氏父子死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羅與百濟第八百四十四章 整合鑄錢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扶余城第五十章 有家不能回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隔閡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去世第三百一十二章 雪天火鍋 上第七十五章 公主搶人第九百九十五章 長孫去世第三百二十七章 孤兒寡母第三百九十二章 先天性心臟病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二百一十二章 李淵來訪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後悔了第九章 自稱家奴的大將軍第七百二十章 兄妹相見第九百二十章 越王入住武德殿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九百五十章 又見李恪第六百零八章 兵不血刃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噩耗第八百八十九章 擁堵的城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歸來的王玄策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李治的勇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平壤城下第九百零九章 銀行系統第九百三十章 今天是上元節第七百四十四章 波斯使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拿海軍練手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洲白銀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諸事皆巧第七百六十九章 阿史那結社率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六十六章 與李世民打賭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薯插扦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百零八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五百九十章 婚事已定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薛延陀之亂第二百三十章 程咬金來訪第九百七十二章 昂貴的書籍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太子李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尋找道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珠娘拜師 上第九百零四章 波斯與大食的戰爭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送葬第九百零七章 受打擊的希拉剋略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淵的老花眼第六百零四章 蕭皇后 上第一百七十章 想不想賺錢?第七百章 西突厥又要亂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党項作亂第七百六十四章 攀親戚第一千零九章 印書局毀了第五百零九章 三年滅突厥第五百六十五章 囂張的突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有手下就是好第六百九十二章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仁表外放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句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難得清閒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安賭場第四百一十二章 番僧咒術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使節來訪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道宗的苦水第九百八十八章 七娘在哪?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羅與百濟第四百八十三章 再陰頡利一把第九百三十章 今天是上元節第八百五十三章 蒸汽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三百九十九章 收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信第一百八十四章 煉焦第四百八十章 胡商哈格第一千零十三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護院 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九十三章 寧舍千金不捨花草第七百一十二章 偶遇突厥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李淵氣暈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被罵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的禮物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訓 下第七十二章 戰場四件套第九百四十一章 平安郎要學醫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八十九章 縱論天下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讓突厥人去開荒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五百一十二章 少女懷春
第八百八十章 蕭瑀第一百二十六章 陌刀隊的歸屬第六百三十六章 獾子與田鼠第五百二十八章 張氏父子死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羅與百濟第八百四十四章 整合鑄錢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扶余城第五十章 有家不能回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隔閡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去世第三百一十二章 雪天火鍋 上第七十五章 公主搶人第九百九十五章 長孫去世第三百二十七章 孤兒寡母第三百九十二章 先天性心臟病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二百一十二章 李淵來訪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後悔了第九章 自稱家奴的大將軍第七百二十章 兄妹相見第九百二十章 越王入住武德殿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九百五十章 又見李恪第六百零八章 兵不血刃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噩耗第八百八十九章 擁堵的城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歸來的王玄策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李治的勇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平壤城下第九百零九章 銀行系統第九百三十章 今天是上元節第七百四十四章 波斯使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拿海軍練手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洲白銀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諸事皆巧第七百六十九章 阿史那結社率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六十六章 與李世民打賭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薯插扦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百零八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五百九十章 婚事已定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薛延陀之亂第二百三十章 程咬金來訪第九百七十二章 昂貴的書籍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太子李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尋找道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珠娘拜師 上第九百零四章 波斯與大食的戰爭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送葬第九百零七章 受打擊的希拉剋略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淵的老花眼第六百零四章 蕭皇后 上第一百七十章 想不想賺錢?第七百章 西突厥又要亂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党項作亂第七百六十四章 攀親戚第一千零九章 印書局毀了第五百零九章 三年滅突厥第五百六十五章 囂張的突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有手下就是好第六百九十二章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仁表外放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句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難得清閒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安賭場第四百一十二章 番僧咒術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使節來訪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道宗的苦水第九百八十八章 七娘在哪?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羅與百濟第四百八十三章 再陰頡利一把第九百三十章 今天是上元節第八百五十三章 蒸汽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三百九十九章 收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信第一百八十四章 煉焦第四百八十章 胡商哈格第一千零十三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護院 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九十三章 寧舍千金不捨花草第七百一十二章 偶遇突厥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李淵氣暈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被罵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的禮物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訓 下第七十二章 戰場四件套第九百四十一章 平安郎要學醫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八十九章 縱論天下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讓突厥人去開荒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五百一十二章 少女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