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節度使

柳士林幾年前的確在太原任職,甚至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可能現在依然還在太原,但是幾年前突厥被滅,剩下的突厥人也都要被遷到南方,柳士林雖然官職不高,但卻是個能吏,特別擅長調度,結果竟然被趙德言相中,所以現在被調到了南方管理突厥人。.更新最快

李休聽到這個消息也有些無奈,他沒想到柳士林的命運竟然也因自己而改變,不過想想也不奇怪,畢竟隨着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大唐的歷史軌跡也開始發生一些變動,哪怕歷史的慣性依然十分巨大,但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歷史已經開始向另一個不可知的方面偏移,對於以後的歷史發展,李休也無法預測。

“柳叔父他們一家都搬到南方去了?那……”薛仁貴聽到上面這個消息時,也不由得露出無奈的表情,最後似乎想問什麼,但卻幾次張嘴也沒好意思問出來。

李休卻是猜出薛仁貴在想些什麼,當下也是一笑道:“柳士林一家雖然搬到南方去了,但太原還是有一些認識他的人,據我打聽到的消息,柳士林有三子一女,兒子都已經成年,也在外地爲官,唯一的女兒年紀最小,也一直和他們一起生活,而且離開太原時,這個女子也並沒有嫁人。”

聽到李休的話,薛仁貴也不由得鬆了口氣,畢竟對方是自己未過門的妻子,雖然中間沒有聯繫過,但他也不希望對方嫁給別人,畢竟人都是自私的,更何況雙方還有婚約在身。只不過緊接着他又有些擔心,畢竟柳家小娘子只是在離開太原時沒有成親,但柳家已經去了南方數年,雖然哪怕柳家小娘子比自己小几歲,但現在也應該到了嫁人的年紀了。

“柳士林他們一家既然在去了南方,剛好我與趙德言交情不好,等下我寫封信讓給他送去,讓他幫忙查一下柳士林的情況,如果柳家小娘子並沒有嫁人的話,剛好可以成全你們這段姻緣!”李休這時也是笑着開口道,他也看出了薛仁貴臉上的擔心,所以纔開口安慰道。

“多謝國公成全!”薛仁貴這時也不再矜持,當下鄭重的向李休行禮道,畢竟這關係到他的終身大事,而且這門婚事還是他父親定下來的,所以他也十分的重視。

幾天之後,終於到了遷陵的日子,李休與李孝恭這些皇族早在幾天前,就被禮部的官員按照禮儀培訓了一遍,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哪個環節有什麼必須的禮儀等等,全都要做到位,李休對這些禮儀雖然十分不屑,但也沒必要和這個社會規則做對,因此也和一羣皇族老老實實的做了一遍,等到將竇皇后的棺槨擡上特製的靈車後,這纔算告一段落。

不過做完了一套禮儀後,李休也是累的要命,休息了一晚之後,第二天李休他們就準備回長安,以李休的估計,裴寂那邊的皇陵也應該已經動土了,而且按照他們的計劃,皇陵那邊最先修建的應該是一間停靈殿,到時竇皇后的棺槨就先停在那裡,等到皇陵修好了再安放進去。

只是讓李休沒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早上他們這支扶靈的隊伍準備要離開時,之前被李孝恭唸叨,卻一直避而不見的周紹範終於露面了。

周紹範看起來四十歲左右,正是一個男人的黃金時期,相貌也十分的威武,當李休李休出城時,他這才騎馬從城中出來爲他們送行,見到爲首的李休也立刻行禮道:“末將周紹範拜見駙馬,本來末將早就該來的,只不過前段時間有要事出城,昨天半夜纔回來,所以還請駙馬不要怪罪纔是!”

“周節度使鎮守一方,自然要以國事爲重,而且這些年北方草原再無邊患,也多虧了周節度使的日夜操勞啊!”李休這時也笑呵呵的回道,雖然周紹範的人品可能有問題,不過他也犯不上和對方過不去。

“駙馬客氣了,若不是您當初與李將軍等人一舉滅掉突厥,北方邊境哪有現在的安寧?”周紹範這時也十分客氣的道,不過他也僅僅只是對李休客氣,至於就在李休不遠處的李孝恭,他卻一直當做沒看到,這讓李孝恭也是氣的冷哼一聲,一甩袖子轉過身去,乾脆是眼不見心爲淨。

李休與周紹範寒暄了幾句,隨後就以時辰已到爲由告辭離開,周紹範也親自送他們離開了太原,不過李休在與周紹範對話時,明顯感到對方身上的傲氣,哪怕對他這個大唐一等公,周紹範也僅僅只是表面尊敬罷了,骨子裡的那股傲氣自私也遮掩不住。

不過認真的想一想,周紹範的確有自傲的本錢,一來他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將領之一,雖然是前隋降將,但現在卻擔任着河東節度使一職,手中掌握着河東一地的數萬大軍,而且節度使的權力極大,可以說當地的軍政大事他都有權過問,這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甚至說句不好聽的,在河東這片地方,周紹範幾乎就是這裡的土皇帝。

想到這裡,李休又聯想到中唐之後,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的事,甚至連皇帝的更替,都要看這些節度使的眼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導致大唐由盛而衰的安思之亂,其中安祿山就是擔任着河東節度使一職,而他之所以能夠叛亂,就是因爲節度使手中的權力過大,軍隊、政務、財務全都被節度使一人掌握。

當然在初唐時期,大唐中央軍力強盛,各地節度使也沒能在地方形成自己的派系,因此剛開始時大唐並不擔心這些節度使坐大,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大唐中央兵力衰弱,各地節度使也形成自己的勢力,甚至父子相傳,如此一來,就形成一個個國中之國,對大唐皇帝的命令也可以無視,如此一來,大唐就重演了當初周天子的悲劇。

“節度使!節度使!”李休輕聲自語道,一邊走也一邊思考着節度使這個官職的必要性,軍政大權集於一身,自然更方便節度使行事,也方便他們打擊外敵的入侵,不用事事都要向朝廷請示,從這一方面來看自然是好的,但權力過大,日後自然也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之所以設置節度使這個特殊的官職,第一是大唐的國土太大,地方與中央的溝通不暢,第二則是以前大唐邊患不斷,直到這幾年纔開始減少,日後也會更少,所以倒也不足爲慮,看來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解決交通與消息傳遞方面的問題!”李休這時再次自語道。

不過說到最後時,李休卻不由得露出幾分苦笑,因爲以大唐這個時代的科技,想要解決交通和信息傳遞的問題簡直太難了,飛奴司雖然可以用信鴿傳遞消息,但信鴿很容易受到天氣、天敵等影響,很多時候信鴿都到不了目的地,至於交通就更慘了,哪怕是官道,幾天的大雨一下,道路也變得泥濘不堪,根本無法通行。

“大唐雖然強盛,但前進的道路依然十分坎坷啊!”李休最後也不由得再次感慨一聲道,不過說到這裡時,他忽然又有些自嘲的一笑,自己都已經決定要遠離朝堂這個是非之地了,有時卻還在爲這些朝堂上的事擔憂,想想還真有些可笑。

離開了太原之後,李休他們一路上走的很慢,關鍵是運輸竇皇后棺槨的靈車不能走的太快,甚至遇到道路不平時,還要讓當地的官員組織民夫平路,據說是竇皇后的棺槨不能有任何的顛簸,否則會驚擾到皇后的在天之靈,當然對於這種說法,李休自然是不信的,不過一些欽天臨和禮部的官員卻說的是煞有介事,誰也不敢在這件事上和他們爭論。

薛仁貴也與李休一起去長安,路上走的慢,李晉也感覺十分無聊,所以就邊走邊向薛仁貴請教騎射與武藝,有時等待修路時,他們乾脆騎馬去附近的山林打獵,有薛仁貴這樣的保鏢在,李休倒也不擔心李晉的安全。

李休他們這一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終於回到了長安,這時已經十一月底了,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不過李世民接到李休他們回來的消息,還是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竇皇后的棺槨,然後親自將棺槨安放在三原縣皇陵的停靈殿中。

在李休去太原的這段時間裡,裴寂也一直忙於皇陵的修建,周圍數個縣的民夫全都被徵集過來,分成三班日夜施工,現在整個皇陵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雛形,接下來就要修建陵墓的主體了,這些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裴寂只負責督促就可以了。

也幸虧初唐時期還沒有形成開山爲陵的風氣,哪怕是皇陵也都是在平原上修建,否則若是像後來李治的乾陵那樣開山而建,恐怕最少也得十幾年才能完工,當然這樣建造的陵墓也有好處,那就是極爲堅固,比如乾陵就是唐陵中唯一一個沒有被盜的皇陵。

不過就在李休回來沒多久,眼看着就要過年時,他卻忽然聽到一個消息,吐蕃終於派使節前來,並且向大唐請求和親!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馬爺病危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昭陵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馬家大宅第八十二章 唐朝潘仁美?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功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擺駕東宮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一百零三章 難逃名利第八十一章 我的名字叫秀寧第三百八十七章 求你幫忙第三百七十章 沼氣第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意和親?第六百九十三章 高昌王不同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個楊文幹第二百九十六章 與岳父相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吐血第九十七章 種花草第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八百零八章 漢王李元昌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九百九十四章 臨終囑託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電磁感應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親自見證 下第八百八十章 蕭瑀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李晉又跑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多體船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承乾來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參天可汗大道第九百三十八章 帶孩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月嬋病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警示裴寂第二百四十四章 虯髯客的野心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使節來訪第七百章 西突厥又要亂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楊氏第七百零七章 抓回來?第九十二章 請客吃牛肉第二百五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海上行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好厲害的迷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昭陵 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請客吃飯第二百六十六章 當堂獻寶第四百四十三章 種牛痘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紇崛起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安市城下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又賜婚了第五百零七章 宦官胡宏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奴婢稱心第九百八十四章 崔幹印書第二百八十一章 陪我喝酒第三十三章 馬爺的過去第二百一十三章 裴寂也來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被告變原告第九百六十二章 竟然是他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又是世家第五十三章 兩種水車第一千零十八章 伊嗣俟的消息第九十七章 種花草第一百零四章 上了賊船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對招惹不得的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又添一女第五百一十五章 教訓 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貞觀法難》第五百八十二章 美洲大唐 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讓蔬菜生孩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拒之門外的國舅第五百三十四章 一詩一詞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靺鞨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兕子撒嬌第八百九十八章 太子妃的人選第一百五十八章 送親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人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改變計劃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訂婚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必當厚報第九百二十一章 李泰來訪第七百四十六章 又添一女第五百三十六章 不可能的罪己詔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章 人工授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一個泉蓋蘇文!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六百七十二章 過年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一步 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任員外郎第八百八十九章 擁堵的城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勸說趙德言第三十五章 吃羊肉第七百六十一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河邊談心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馬爺病危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昭陵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馬家大宅第八十二章 唐朝潘仁美?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功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擺駕東宮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一百零三章 難逃名利第八十一章 我的名字叫秀寧第三百八十七章 求你幫忙第三百七十章 沼氣第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意和親?第六百九十三章 高昌王不同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個楊文幹第二百九十六章 與岳父相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吐血第九十七章 種花草第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八百零八章 漢王李元昌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九百九十四章 臨終囑託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電磁感應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親自見證 下第八百八十章 蕭瑀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李晉又跑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多體船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承乾來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參天可汗大道第九百三十八章 帶孩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月嬋病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警示裴寂第二百四十四章 虯髯客的野心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使節來訪第七百章 西突厥又要亂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楊氏第七百零七章 抓回來?第九十二章 請客吃牛肉第二百五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海上行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好厲害的迷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昭陵 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請客吃飯第二百六十六章 當堂獻寶第四百四十三章 種牛痘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紇崛起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安市城下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又賜婚了第五百零七章 宦官胡宏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奴婢稱心第九百八十四章 崔幹印書第二百八十一章 陪我喝酒第三十三章 馬爺的過去第二百一十三章 裴寂也來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被告變原告第九百六十二章 竟然是他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又是世家第五十三章 兩種水車第一千零十八章 伊嗣俟的消息第九十七章 種花草第一百零四章 上了賊船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對招惹不得的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又添一女第五百一十五章 教訓 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貞觀法難》第五百八十二章 美洲大唐 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讓蔬菜生孩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可疑的和尚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拒之門外的國舅第五百三十四章 一詩一詞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親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靺鞨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兕子撒嬌第八百九十八章 太子妃的人選第一百五十八章 送親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人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改變計劃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訂婚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必當厚報第九百二十一章 李泰來訪第七百四十六章 又添一女第五百三十六章 不可能的罪己詔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章 人工授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一個泉蓋蘇文!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六百七十二章 過年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一步 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任員外郎第八百八十九章 擁堵的城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勸說趙德言第三十五章 吃羊肉第七百六十一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河邊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