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章 詩酒年華(下)
有沒有人期待男主的再次出現?沒有就不讓他出來了啊!oo(呃……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老人家好棋藝!!”一聲長笑,李叔德站起身朝周浦然拱手道。
“承讓。”周浦然拱拱手,倒也不謙虛。
他最終還是輸了周浦然一子。
不過,這自然是周浦然相讓的結果。這些修仙練道的高人隱士們,大多都喜愛博弈之道。再說時間也很多,多的用不過來,棋藝自然也很高。
要讓李叔德這樣才活了三十幾歲的人來和這下了大約幾百年的人比,那還真是不公平!
幾人坐下來,吃吃喝喝倒也其樂無窮。
酒酣之時,李叔德不經意地問道:“周老爺子,不知在幾個月前,你們是否救過一個大約十一二歲的少年?”
來了。
磬音和周浦然對望一眼,點點頭。
周浦然道:“有倒是有的。只不過你說的是哪一個娃娃?”
“那少年大約這麼高,”李叔德比了比,“後面還跟着幾個隨從。”
“哦……我想起來了!”周浦然‘恍然’,“我還記得其中一個的名字叫孔扶林。對了,那小少年叫啥來着?”
“李高明。很有禮貌的孩子。”磬音答道。
“對對,就是這個名字!”
“實不相瞞,那正是犬子。”李叔德站起來朝二人拱手道,“我和內子來此一是爲了賞菊過這重陽佳節,第二便是爲了拜訪犬子的救命恩人。沒想到竟然在此地遇到。當真是緣分使然。”
“原來是李高明的爹爹。”周浦然做‘驚訝’狀,“那天正好老夫臥病在牀,還是有個小子逮着我孫女兒去給令郎看病的。”
“呃……在下回去已定好好管教!”李叔德還真不知道這事兒。
“不過事情也過去了,你也別苛責什麼。你家那娃娃還真是挺討人喜歡的。”周浦然道。
“呵呵,那孩子一向優秀,”聽到別人誇獎自家孩子,李叔德和李夫人眉眼間皆是笑意,“他從小就乖巧聰慧,也隨着我們受過苦。真是容易啊!”
“對了,”李夫人突然問道,“不是說是您孫女兒救了我孩兒麼?不知她卻在何處?若是在,我可要好好謝謝她。”
“哦,小妹如今不在家中。”磬音臉不紅心不跳,“她回山上去了。”
“山上?”李氏夫婦皆有些驚訝。
“君有所不知,我小妹和她師傅在峨眉山修習,此次主要是我陪爺爺來尋家人,她也只是順路而已。只要她不聯繫我們,我們也找不到她。”磬音‘解釋’道。
“原來如此!”李夫人有些失望。
如今各位看官也看出來了。這兩位便是這大唐王朝最爲尊貴的人。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李世民字叔德,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二人趁着重陽節來這青陽鎮看看,反正這裡離長安也不遠,後面還是有侍衛跟着,出不了什麼亂子。
公元629年,正是玄武門之變過了三年。時間還不長,怕奪宮血戰還沒有從人們記憶中消除。
貞觀三年(六二九)八月,命兵部尚書李靖爲行軍總管、張公謹爲副總管,前去征討突厥。突厥俟斤九人帶領三千騎兵降唐,拔野古、僕骨、奚等酋長也帥部衆降唐。
如今此時,仗還未打完,但是大局已定。兩位大唐最珍貴的人也有了一絲閒心,出來賞菊,順便找找救了愛子xing命的大夫。
李承乾回到宮中,將情況和宮中御醫說了。御醫大喜後而大驚,若是他當時沒有受到那家人的救治,那不死也要燒成腦殘了。
而且,治傷之人醫術jing湛,堪避國手。雖說只是風寒,但是如此快的見效也不是御醫能夠做到的。一衆御醫拿着磬音寫給李承乾的方子研究了一宿,就是沒有看出來和以前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裡面的桂枝湯處方有什麼不同之處。
殊不知,李承乾小朋友之所以好的那麼快,是因爲磬音在他臨走的時候給他喝的那碗茶。
此茶放在無數靈丹妙藥之間,已然染上了些許靈氣。這些靈氣放在修真者眼裡不算什麼。但是真在普通人身上用了,效果確實可以治病痛的。
“周兄弟,不知你可有功名?”便服的皇帝陛下問道。
磬音跟他說,她名爲周詩華,字酒卿。小妹蕭磬音是從母姓。
“尚未有功名。”磬音笑眯眯的說道。
太宗皇帝對她明顯有好感,覺得此人有前途,說話得體,文采風流,是個好苗子。
磬音和皇帝談天說地。李二陛下的確是歷史上所有皇帝中學識最爲淵博的一位。跟他聊天的確是一件增長見聞的趣事。
以往磬音覺得自己看的書已經夠多的了。大概什麼都知道一點了。沒想到和他這麼一談,倒有了一番新的收穫。
兩人都是受益良多。磬音在不影響歷史進程的前提下,對一些東西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太宗也一一點評詢問。
所以纔會有上面的對話出現。
磬音微微一笑,道:“李大哥,小弟雖無功名,但卻不是考不上,而是志不在此。”
“哦?爲何?”李世民微微有些詫異。不想做官的人不少,但是像他這樣年輕的,正是一腔熱血(就是最好忽悠的那種年紀)做官yu極強的時候。
“說出來不怕大哥笑話。我這個人是極爲懶散的。適應不來官場。”磬音答道,“而且,我從小被我爺爺寵慣壞了,一向喜歡他那閒雲野鶴的xing子。流連在我大唐無限的美景之中。好不快意舒暢!”
“又是一個閒雲野鶴的!”李二陛下慨嘆道,“這年頭怎麼那麼多去做閒雲野鶴的!你們這些大夫啊!”
磬音略略沉吟,反應過來他應該是在說藥王孫思邈。不由心生嚮往。
孫思邈的《千金方》她曾經在後世讀過,再加上他的事蹟,曾一度讓某人浮想聯翩。
“李大哥,莫急莫急……”磬音笑道,“人才會有的。這大唐如此廣袤的疆域,能人異士如同繁星一般。只要當今陛下動動嘴皮子,上門來的絕對很多。也不差我這一個。”
動動嘴皮子?太宗陛下腹誹,他着嘴皮子已經動了一下午了。也就動出來一個閒雲野鶴。
“大哥可知道我這名字的意思?”磬音指的是‘周詩華’這個名字。
“還有和典故?”
“典故不敢。”磬音眼睛一彎,“只是家父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詩酒趁年華?”太宗咀嚼一番,頓笑道,“酒卿非九卿,詩華非詩華……唉……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