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C47

最先運抵華夏的是鷹醬的雷達。

王學新甚至都沒看到這款雷達,因爲它是直接運送到三家店去的。

這東西無論是從生產還是從應用角度說都不太適合放在利源,雖說利源是大後方比較安全。

從生產角度來說,雷達需要許多零部件……主要部件依舊是從鷹醬進口,這是沒辦法的事,有許多東西比如電子管、顯示器和數據錄取設備等等,這些東西八路軍連聽都沒聽過更別說生產了。

但雷達的生產依舊需要放在三家店。

因爲在平時維護時總是時不時需要一些螺絲、鋼製構件或其它技術水平低的部件,有時還需要用到一些工具。

利源基本沒有這些東西,三家店作爲八路軍的工業中心在這方面就齊全得多了。

這也是現代所謂的“工業聚落”的現像,某個行業其實是聚在一起才更容易發展,因爲這樣一來零部件的運輸成本會少得多也更容易得到技術支持。

軍事方面,雷達這玩意也需要放在靠前的位置,這樣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比如鷹醬用於交易的這款MARK3雷達偵測距離16000碼(約14公里),放在利源這個大後方肯定無法發揮多大的作用。

如果在利源生產的話,生產後又要千里迢迢的把它運到前線,這就是吃飽沒事幹給自己找罪受。

王學新之所以會要這款Mark3型雷達,是因爲在Mark3型雷達前,鷹醬的雷達技術一直都不如日不落,直到這款雷達出來後才與日不落持平。

這也就是說,這款雷達已經可以算是世界領先水平了,雖然此時鷹醬還有更先進的Mark8。

王學新不是不想要Mark8,但是很無奈……這款雷達就連鷹醬也是剛研發出來剛裝備,對外還是軍事機密,王學新按常理應該是在“不知道”的狀態。

如果王學新要求Mark8,那麼孫爾威反過來就會問上一句:“你怎麼知道這款雷達的?你在我們內部布有間諜?”

所以還是算了,Mark3也行,反正王學新希望得到的不是雷達本身,而是追求將雷達的技術小型化並用在飛彈上。

在這一點上王學新的目標很明確,他絕不會跟在鷹醬的屁股後頭追。

因爲王學新很清楚,以八路軍現在的工業水平和科研水平,如果在鷹醬後頭追,想要趕上鷹醬是幾乎不可能的,就算有系統加持也很難做到……系統給的只是技術,並沒有給出設備、材料、人才。

所以,王學新不會在雷達這方面與鷹醬競爭,他就打算專心發展飛彈。

只要把飛彈做大做強了,以後想要什麼技術想要什麼設備會沒有?鷹醬毛熊這一個個的還不都得可憐兮兮的排着隊來換?

爲了三家店的發展,王學新甚至還在三家店開闢了一個新機場。

這機場不僅是爲了鷹醬後續方便把零件運送到三家店,更是爲了保障三家店空域的安全……三家店作爲八路軍重要的工業中心,可不能動不動就被鬼子轟炸機炸成廢墟。

接着王學新就把蘇禮國給派到了三家店。

臨行時王學新交待蘇禮國:“雷達和電子管這些方面就有勞蘇老了,不過,我軍的目標並不是把它這些東西做得多好,而是要把這些東西做小,明白嗎?”

王學新看過這時代的電子管。

現代的電子管就像是一個比鉛筆還細一些的玻璃管,有的還更小,但這時代的電子管一個個的都像草莓那麼大,要是用這玩意整成的計算機塞飛彈裡,只怕其它啥都別帶了。

“做小?”蘇禮國聽到這話就有些奇怪了:“團長,做小了有什麼意義嗎?”

也難怪蘇禮國會這麼問。

要知道雷達這東西體積大些其實沒什麼關係,因爲它基本是建在山上的一個雷達站,要麼就是組裝成一個車載雷達,從實戰角度來說將零件做小了是很不划算的,還不如把資金和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雷達的功率增加探測距離上。

王學新沒有解釋太多,他回答道:“當然有意義,比如軍用無線電!”

蘇禮國“哦”了一聲點了點頭,體積做小了就更容易隨身攜帶。

蘇禮國根本就沒想到,王學新心裡其實另有打算,只是此時不太方便說而已。

又過了七八天,鷹醬第一批C47一共24架就在利源機場降落了,這些C47飛來的同時還裝載了王學新要求的五千套跳傘裝備,另外還帶了王學新購買的生產電子管的設備和材料。

不過當然,它們依舊是要送到三家店,所以,C47在利源降落加個油後要繼續往南飛。

C47這種運輸機同樣也適合放在三家店而不是利源。

利源只是個“拉5”基地,隨着八路軍的戰線往前推移,利源機場的價值也在慢慢減少,此時它基本是用來測試剛出廠的“拉5”戰機以及爲故障的“拉5”維修或更換髮動機了。

如果把C47這種運輸機放在利源這一窮二白的地方又能發揮什麼作用呢?就只是擺着樣子好看吧!

但如果放在三家店機場就不一樣了,它們可以源源不斷的把機械化部隊所需要連發步槍的彈藥運送到前線,另外還有三家店生產的軍事物資,比如壓縮餅乾、罐頭等等,要麼就是從延長油田把燃油往前線送。

這其中是彈藥和燃油佔大頭,其中尤其是燃油……自從八路軍組建了幾支機械化部隊以及兩支航空隊後,這耗油量呈直線上升的趨勢而且一點都沒減緩的跡像。

這是由於“拉5”戰機不斷的生產並投入戰場以及半履帶汽車大量裝備的原因。

如果不是因爲獨立團先後打下了火車站和大同繳獲了大量的燃油,只怕這時候八路軍的機械化部隊都要停擺了。

王學新也在爲這事發愁。

客觀的說,這樣運送補給其實並不划算。

C47是軍用運輸機,它應該是在危險地區以及緊急情況運送補給纔對,而不是後方來回奔波運油運彈。

這麼做本身就是對燃油的一種消耗……C47耗油可不少,而且還是昂貴的航空燃油,另外這也會損耗C47的壽命,基本是一種得不償失的狀態。

然而,怎樣才能提高效率解決運輸問題呢?

第171章 補充第1027章 包圍圈第1362章 山地部隊第1204章 攔截第633章 閃電戰第47章 突圍第788章 劣勢第1163章 轉運第1801章 以守代攻第314章 交流學習第906章 迎戰第1722章 統一指揮第725章 批准第238章 僞軍第1563章 新型飛彈第835章 投誠第1819章 四機編隊第1829章 延遲第939章 溫水煮青蛙第370章 誤導第50章 排隊第870章 告捷第1261章 克里斯托弗第93章 黑心韌化技術第743章 路第1612章 二選一第1627章 船員第500章 血債第2章 三八大蓋第697章 策反第507章 巷戰第1706章 測試第564章 發槍第974章 95輕戰第1724章 游擊戰第1517章 運輸第1231章 錢老闆第1061章 玩命第1484章 犧牲第348章 懸賞第1565章 編隊作戰第19章 掘壕漸近第1153章 改進第1092章 身不由己第1623章 “武藏號”戰列艦第76章 誘餌第1118章 團長第342章 好鋼用在刃上第1151章 挑兵第687章 機會第1545章 趨勢第228章 突圍第1640章 火攻第1361章 防禦第588章 互信第837章 缺口第703章 女飛行員第1013章 李長富第28章 五零小炮第945章 走私第358章 武工隊第53章 酒後吐真言第1271章 真相第831章 摘面具第1293章 天下第一關第60章 花瓶第461章 賣運城第514章 援軍第1702章 晶體管第1226章 撤退第252章 再接再厲第1579章 後着第1890章 遭遇戰第1719章 夜戰營第688章 困難第1188章 情報戰第553章 好事上門第39章 木殼雷第162章 止損第1699章 坦克發動機第1843章 運氣第831章 摘面具第1059章 不自量力第1743章 欲蓋彌彰第240章 重點第231章 坦克戰第971章 傘兵第456章 一致對外第39章 木殼雷第1322章 超前第1842章 航程缺點第1436章 鑽機第1584章 追擊第62章 加料第1481章 激光測距儀第343章 勸降第268章 虛張聲勢第260章 教育第1216章 兵貴神速第1805章 心理準備
第171章 補充第1027章 包圍圈第1362章 山地部隊第1204章 攔截第633章 閃電戰第47章 突圍第788章 劣勢第1163章 轉運第1801章 以守代攻第314章 交流學習第906章 迎戰第1722章 統一指揮第725章 批准第238章 僞軍第1563章 新型飛彈第835章 投誠第1819章 四機編隊第1829章 延遲第939章 溫水煮青蛙第370章 誤導第50章 排隊第870章 告捷第1261章 克里斯托弗第93章 黑心韌化技術第743章 路第1612章 二選一第1627章 船員第500章 血債第2章 三八大蓋第697章 策反第507章 巷戰第1706章 測試第564章 發槍第974章 95輕戰第1724章 游擊戰第1517章 運輸第1231章 錢老闆第1061章 玩命第1484章 犧牲第348章 懸賞第1565章 編隊作戰第19章 掘壕漸近第1153章 改進第1092章 身不由己第1623章 “武藏號”戰列艦第76章 誘餌第1118章 團長第342章 好鋼用在刃上第1151章 挑兵第687章 機會第1545章 趨勢第228章 突圍第1640章 火攻第1361章 防禦第588章 互信第837章 缺口第703章 女飛行員第1013章 李長富第28章 五零小炮第945章 走私第358章 武工隊第53章 酒後吐真言第1271章 真相第831章 摘面具第1293章 天下第一關第60章 花瓶第461章 賣運城第514章 援軍第1702章 晶體管第1226章 撤退第252章 再接再厲第1579章 後着第1890章 遭遇戰第1719章 夜戰營第688章 困難第1188章 情報戰第553章 好事上門第39章 木殼雷第162章 止損第1699章 坦克發動機第1843章 運氣第831章 摘面具第1059章 不自量力第1743章 欲蓋彌彰第240章 重點第231章 坦克戰第971章 傘兵第456章 一致對外第39章 木殼雷第1322章 超前第1842章 航程缺點第1436章 鑽機第1584章 追擊第62章 加料第1481章 激光測距儀第343章 勸降第268章 虛張聲勢第260章 教育第1216章 兵貴神速第1805章 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