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空降部隊

蘇禮國那邊也不負重望,只用了一週的時間就生產出一批電子管而且驗收合格……電子管這玩意其實不能算是高科技的玩意,只要材料過關再加上設備,生產出高質量的電子管沒什麼困難,這也是新華夏成立不久就有一家專業的電子管工廠的原因。

(注:國產首家專業電子管工廠是創辦於51年的南京電工廠)

這又去了王學新一大心病,能生產電子管,不僅是將來發展計算機發展智能化飛彈的問題,眼前就可以爲雷達、無線電、電臺等軍用設備提供主要零件,可以說是一改往日只能高價從國外進口的劣勢。

如果說有什麼不足的話,就是生產電子管所需要的高純度金屬依舊需要從國外進口。

不過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工業則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邁,等到有一天各行業都有一定的水平也形成規模,自然而然就會形成量變到質變上升到另一個高度。

這東西忌諱步子跨得太急太快,否則現代的阿三就是一個最好的反例。

王學新無法顧這麼多東西,只能而且也應該把這些放手交給蘇禮國經營。

王學新能關注得到的,就是在利源組建一支空降部隊。

首批空降部隊是一個空降團的編制,人數1500人。

這個數字是由C47的數量決定的……50架C47一次可以搭載1400人左右,也就是一次大約可以空降一個團(多出來的人用於做淘汰準備和補充兵力)。

說實話組建這個空降團讓王學新很爲難。

因爲空降部隊也要求是精銳……這是由空降部隊的任務決定的,空降部隊是傘降到敵人後方作戰,幾乎是一落地就被敵人包圍,如果是素質差的部隊,那基本上不用打,兩下半就被敵人殲滅或是俘虜,那不如不空降,因爲這麼玩就是給敵人空投裝備和俘虜去的。

然而,八路軍的精兵大多都被機械化部隊給抽去了,現在空降部隊又要抽精兵……首先這精兵也許已經算不上精兵,其次各部隊這樣如抽絲剝繭般被一層一層的抽,他們又怎麼會沒意見?

如果是以前,這事其實很好辦,就是在各部隊舉行一次大比武,讓戰士們把各自的本領拿出來亮一亮,然後勝出的尖兵就挑來編入空降團就可以了。

但現在各部隊對大比武的形式不感冒了……爲了拿那點獎品就要把自己的好兵給賠出去,不划算,所以許多部隊還真就藏着揶着不支持自己的兵參加。

王學新考慮了一番,決定先從裝備入手。

他在還沒開始徵兵的時候就給空降團擬了一張裝備清單:連級電臺、摺疊式連發步槍、鋼盔、多功能工兵鍬、搭配春田式步槍作爲狙擊單位以及六零式迫擊炮。

然後王學新還有意把這裝備清單給透露出去,不久後就傳遍了全軍。

這一來部隊還沒開始組建全軍戰士一個個都翹首以待了:

“好傢伙,這一個個的全是連發步槍呢!還是摺疊的!”

“摺疊的連發步槍是啥?”

“就是槍托可以收起來的!”

……

也難怪八路軍戰士不知道“摺疊”是什麼,這時期的步兵還在大量使用拉栓式步槍基本沒有摺疊槍托這個概念,直到漢斯的MP40衝鋒槍開創了可摺疊時代。

這一來就成功吸引了戰士們的興趣,因爲這可是連機械化部隊都沒有裝備的步槍,另外還有頭盔……此時的八路軍沒有哪支能配上頭盔的,全都是布制軍帽。

至於電臺就更不用說了,連一級能配上那是普通部隊想都不敢想的。

其實作爲空降兵要增強通訊是必須的,因爲空降兵空降到目標地點後往往會分散在各處,他們需要更多的通訊設備與其它部隊協同。

頭盔也是必要的,否則跳傘時一不小心腦袋碰上石頭啥的就掛彩失去戰鬥力了,王學新當然不會因爲省下頭盔的鋼鐵就讓空降部隊冒這個風險。

但是戰士們卻不這麼看,他們馬上就認準了這空降兵是王牌中的王牌精銳中的精銳,於是等到正式徵召時就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報名攔都攔不住。

其實這時這可摺疊槍托的連發步槍甚至都還沒有生產出來。

不過這並不是什麼難事,王學新要做的只是派人給蘇欣送去一個鋼製可摺疊槍托的圖紙也就差不多了。

因爲其它零件完全一樣只是把木製固定槍托替換掉,所以這生產起來幾乎沒有難度,除了多費一些鐵增加了成本。

據說蘇欣在看到王學新這圖紙時還讚了聲:“槍托這麼一折疊用於空降兵就方便多了,狹窄的機艙裡不致於碰來碰去,跳傘時也不會因爲步槍太長導致負傷!這個小東北,怎麼腦子裡啥都有!”

蘇欣當然不知道這對王學新而言只是常識。

對於現代人的王學新當然不可能犯鬼子空降兵一樣的錯誤帶着武士刀揹着三八大蓋跳傘……這被他們稱作“不能妥協的傳統”在戰場上相當於讓一部分官兵自殺。

鋼盔也是王學新設計的。

其實不能說是王學新設計,王學新這只是造着我軍65式傘兵盔的樣子畫的。

65式傘兵盔,造型美觀實用,更重要的是結構簡單易生產,是未來華夏較爲經典服役時間很長的一款裝備。

在這方面王學新認爲合適纔是最好的。

如果更先進一些的頭盔,八路軍馬上就面臨生產困難、材料不過關等問題。

結果空降兵的組建超乎想像的順利,僅僅只是幾天的時間就從各地徵召到兩千餘名精銳。

當然,這些“精銳”只能打上引號。

因爲他們對空降作戰一無所知,不管是戰略戰術還是跳傘經驗都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從指揮官到士兵都需要培養,這難度比起組建一支機械化部隊有過之無不及。

不過王學新相信,在戰爭的壓力和需求下,他們很快就會成長爲一支合格的空降精銳。

第895章 分散佈署第1443章 晶體管第1837章 第241航空戰隊第294章 火箭炮第1397章 佔小便宜的後果第130章 防禦體系第48章 撤退第960章 演練第1840章 凱旋第1151章 挑兵第892章 發射方式第42章 神仙打架第1791章 地道第675章 接風洗塵第943章 顧問第193章 欺上瞞下第1697章 分割包圍第1763章 面和心不和第1663章 改進第89章 結合第441章 編制第1673章 工期第197章第303章 電臺第1645章 海空協同第903章 大魚上鉤第1123章 航空機槍第1270章 生產第1355章 攔截飛彈第1699章 坦克發動機第1080章 冬季第408章 換裝第312章 離間第425章 合作第306章 試演第44章 打到了第786章 第一第1848章 盟友第895章 分散佈署第970章 渡河第1341章 裝備第405章 準備第560章 野外生存第911章 攔截第1100章 制空權第1446章 BF109第550章 人道第1635章 首次海戰第510章 難題第616章 準備第684章 820號飛機第535章 突破口第1750章 情報確認第1157章 通訊第1036章 拉5第88章 地道戰第739章 發展方向第344章 兩個機場第1537章 富貴險中求第360章 碉堡第1684章 決戰思維第694章 驚喜第965章 遠藤特遣隊第1153章 改進第500章 血債第1109章 翼尖掛架第1192章 保護任務第706章 飛機堡第157章 離間計第42章 神仙打架第1665章 大炮鉅艦主義第226章 零件第1032章 機牀第98章 煙第1783章 步步進逼第1659章 計中計第542章 保密第1860章 倉促應戰第225章 義氣第229章 指揮車第500章 血債第1253章 試探底線第1121章 鋼鐵廠機場第757章 思想工作第1788章 戰機發展第291章 諒解案第938章 脈衝發動機第833章 偵察連今天就兩章了第188章 討價還價第676章 恩惠第1746章 數量優勢第1321章 一本萬利第484章 狠招第788章 劣勢第537章 尋找“零戰”第504章 坦克衝陣第450章 討價還價第742章 勸說第1595章 空中點火
第895章 分散佈署第1443章 晶體管第1837章 第241航空戰隊第294章 火箭炮第1397章 佔小便宜的後果第130章 防禦體系第48章 撤退第960章 演練第1840章 凱旋第1151章 挑兵第892章 發射方式第42章 神仙打架第1791章 地道第675章 接風洗塵第943章 顧問第193章 欺上瞞下第1697章 分割包圍第1763章 面和心不和第1663章 改進第89章 結合第441章 編制第1673章 工期第197章第303章 電臺第1645章 海空協同第903章 大魚上鉤第1123章 航空機槍第1270章 生產第1355章 攔截飛彈第1699章 坦克發動機第1080章 冬季第408章 換裝第312章 離間第425章 合作第306章 試演第44章 打到了第786章 第一第1848章 盟友第895章 分散佈署第970章 渡河第1341章 裝備第405章 準備第560章 野外生存第911章 攔截第1100章 制空權第1446章 BF109第550章 人道第1635章 首次海戰第510章 難題第616章 準備第684章 820號飛機第535章 突破口第1750章 情報確認第1157章 通訊第1036章 拉5第88章 地道戰第739章 發展方向第344章 兩個機場第1537章 富貴險中求第360章 碉堡第1684章 決戰思維第694章 驚喜第965章 遠藤特遣隊第1153章 改進第500章 血債第1109章 翼尖掛架第1192章 保護任務第706章 飛機堡第157章 離間計第42章 神仙打架第1665章 大炮鉅艦主義第226章 零件第1032章 機牀第98章 煙第1783章 步步進逼第1659章 計中計第542章 保密第1860章 倉促應戰第225章 義氣第229章 指揮車第500章 血債第1253章 試探底線第1121章 鋼鐵廠機場第757章 思想工作第1788章 戰機發展第291章 諒解案第938章 脈衝發動機第833章 偵察連今天就兩章了第188章 討價還價第676章 恩惠第1746章 數量優勢第1321章 一本萬利第484章 狠招第788章 劣勢第537章 尋找“零戰”第504章 坦克衝陣第450章 討價還價第742章 勸說第1595章 空中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