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7章 撤退

但其實鬼子陸軍也可以說是做好準備的。

因爲鬼子一直都在鴨綠江一線做登陸作戰準備,尤其是在出口一帶更是集結了重兵有兩個師團三萬餘人。

更巧合的還是鬼子準備了五十多艘木製特大發……是木製“特大發”而不是“大發”。

它與八路軍繳獲的“大發”不同的是它有更大的噸位,滿載排水量34噸。

這些木製特大發原本不是用來登陸作戰用的,畢竟它們都是木製擋不住對面打來的子彈……這時的栓動步槍使用的是全威力彈,而木製特大發內的鬼子又是擠成一堆,一發子彈過來說不準都能帶走兩三個。

這些木製大發是鬼子用來運輸補給尤其是戰車的。

此時的鬼子已經在精打細算使用燃油了,所以非到不得已時他們不會使用木製大發這種需要耗油的東西運補給。

但運戰車是沒辦法……

朝鮮北部道路彎彎曲曲的,有時還沿着山繞上去再繞下來,直線距離只有幾百米也有可能要走幾小時。

這交通狀況要是讓戰車開過去,先不說這燃油消耗是多少,戰車發動機的摩托時間也損耗差不多了吧,而且路上還要一路修,等到了目的地差不多也就報廢了。

相比之下,用木製特大發從海面運就要節省得多,不僅路程短耗油少還省下了戰車保養的麻煩。

(注:木製特大發剛好能運一輛97式中戰車)

唯一的缺點就是木製特大發抗沉性差,一旦有風浪很可能連着戰車一起翻進海里。

因此,阪垣徵四郎就集結了五十餘艘木製特大發,在天氣狀況良好的時候用木製特大發載着戰車一段一段的運:木製特大發用9節的經濟速度最長能航行13小時也就是200公里左右。

這時候木製特大發正好將戰車運進了鴨綠江,阪垣徵四郎二話不說就將其全部轉爲登陸艇。

東港的地形比較特殊,它距離棒子沿岸最近的距離只有十幾公里,從鬼子駐地出發只有23公里,木製特大發只需要一個多小時就能到達。

這種木製特大發用於載人的話,一次就可以裝載120名武裝士兵,57艘就是六千多將近七千名,然後浩浩蕩蕩的就朝東港發起進攻。

王學新沒有遲疑,他黑着臉下令道:“命令東港守軍,帶上彈藥和食物後撤到山區與鬼子周旋!”

“是!”陳鬆勇當即把命令傳達了下去。

越是在這時候就越要當機立斷,因爲片刻的遲疑都有可能讓部隊被鬼子攔着撤不走。

王學新是這樣考慮的:

駐守在東港的八路軍是新兵,兵力只有五千餘人,不管是素質還是兵力都不如鬼子……其實兵力是遠不如鬼子,鬼子的木製特大發一次可以運六千多人,後續還會一批一批的運。

何況鬼子還有艦隊的火力支援,這五千多名新兵根本守不住東港。

既然守不住,那就要拋棄幻想避免毫無意義的傷亡,東港北面幾十裡就是山地,讓他們到山上打游擊反而還可以牽制鬼子。王學新這個命令下得很及時。

因爲是時鬼子的進攻已經是作包圍的打算了,其艦載機不是轟炸前沿陣地而是炸後方的公路和鐵路。

不過這一點應該是鬼子對八路軍的誤解,他們以爲八路軍機動是依靠汽車和火車,因此第一時間轟炸公路鐵路避免八路軍藉助這些交通工具撤退。

王學新想,如果是鬼子陸軍也就是阪垣徵四郎指揮就不會犯這個錯誤了:鬼子聯合艦隊指揮官是長年在軍艦上享受高層次的生活水準,他們不知道人間疾苦更不知道八路軍絕大多數是靠兩條腿機動的。

小澤治三郎把公路鐵路一炸,反而給鬼子自己找了許多麻煩……不久後東港被鬼子控制,鬼子第一時間就得修復這些被炸爛的交通。

除此之外,鬼子的登陸部隊也是分成三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正面登陸的只有十艘木製特大發,其餘兩個部份則有二十餘艘從側翼登陸。

阪垣徵四郎的想法很簡單,他希望第一時間就將位於東港的八路軍包圍並將其全殲。

板垣徵四郎此人是個華夏通,他在幾十年前(1916年)就在華夏任駐華武官助理,之後策劃了“九一八”事變,還任過“僞滿洲國”執政顧問當過關東軍副參謀長。

長期與華夏打交道的經歷使阪垣徵四郎很清楚,八路軍與當地百姓聯繫很緊密,甚至可以說百姓就是八路軍八路軍就是百姓……至少在鬼子眼裡是如此,他們有種全民皆兵的感覺。

如果不第一時間就將八路軍全殲,之後再想把他們找出來消滅掉就會很麻煩。

因此,阪垣徵四郎想也不想就把主力擺在兩翼,並且聯繫了小澤治三郎爲其提供火力支援。

開戰後,正面的十艘木製特大發是用來吸引八路軍注意力和火力的。

更重要的是讓八路軍沒有發覺兩翼被包抄,只要他們正面發起抵抗,那麼兩翼的主力就會迅速對八路軍後方實施穿插……這樣就能第一時間將八路軍包圍。

如果小澤治三郎沒有轟炸公路鐵路的話,阪垣徵四郎這個作戰計劃很可能就會成功。

木製特大發除了能運載戰車外還可以運兩輛汽車或13匹戰馬。

阪垣徵四郎爲了加快側翼部隊的行軍速度爲每個側翼提供了兩輛汽車,另外鬼子一進入東港就第一時間搶走了他們可以看見的所有民用車和馬匹,其中包括自行車和火車。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能追上八路軍部隊將他們攔下。

但所有這一切都因爲聯合艦隊的轟炸而宣告破產……小澤治三郎派出的轟炸機很給力,把公路及其附近炸得坑坑窪窪的到處都是彈坑,連自行車都要揹着才能過去就更不用說汽車了。

火車當然是寸步難行纔剛出城就無奈的停在斷裂的鐵軌前。

這可以說是小澤治三郎打得太急的鍋,他與阪垣徵四郎沒有很好的溝通不知道陸地作戰有哪些需求和注意點。

不過也幸好是這樣,東港駐軍才順利的從包圍圈中撤出。

第11章 榮耀第674章 調查第94章 上架反思第430章 運城第771章 同仇敵愾第706章 飛機堡第1377章 火箭巢第35章 子彈雷第667章 利益第737章 零件第77章 運氣第742章 勸說第139章 決心第1555章 數量換質量第1700章 成本第370章 誤導第164章 老魏第708章 淘汰制第1339章 萬一……第1272章 C47第1049章 鋼鐵廠今天就兩章了第239章 "分贓"第1692章 對海雷達第505章 選擇第686章 夢想第662章 作用第1847章 運力第1041章 飛行員第370章 誤導第75章 血海深仇第1135章 火力優勢第929章 試與不試第728章 撞衫第1608章 金州第518章 資源第721章 心理戰第1521章 決戰第291章 諒解案第1465章 大同第二卷反思第1345章 分兵進攻第435章 不厚道第157章 離間計第763章 心理暗示第170章 會議第188章 討價還價第234章 特供罐頭第960章 演練第176章 測距第1546章 補給第1413章 改變計劃第924章 戰術第632章 巷戰第775章 隨機應變第1341章 裝備第453章 跟隨步兵第701章 釣魚第1490章 炮兵陣地第845章 工業聚落第760章 速度優勢第1836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976章 焦慮第1545章 趨勢第190章 試射第1346章 第118師團第1688章 卡脖子第1718章 仿製第1362章 山地部隊因爲擔心水字數的嫌疑,另開免費章說說鎵第71章 臨陣磨槍第736章第1332章 合成團第1586章 時機第786章 第一第479章 破防第846章 原型機第698章 人心第1055章 陷阱第1601章 時機第1025章 射人先射馬第1719章 夜戰營第906章 迎戰第604章 毒氣手榴彈第173章 比劃第1808章 殲2第941章 妙手第1890章 遭遇戰第823章 接收第911章 攔截第1067章 防線第47章 突圍第159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125章 運輸線第332章 滲透戰第723章 準備第1032章 機牀第680章 巡邏第13章 大意了第272章 退無可退
第11章 榮耀第674章 調查第94章 上架反思第430章 運城第771章 同仇敵愾第706章 飛機堡第1377章 火箭巢第35章 子彈雷第667章 利益第737章 零件第77章 運氣第742章 勸說第139章 決心第1555章 數量換質量第1700章 成本第370章 誤導第164章 老魏第708章 淘汰制第1339章 萬一……第1272章 C47第1049章 鋼鐵廠今天就兩章了第239章 "分贓"第1692章 對海雷達第505章 選擇第686章 夢想第662章 作用第1847章 運力第1041章 飛行員第370章 誤導第75章 血海深仇第1135章 火力優勢第929章 試與不試第728章 撞衫第1608章 金州第518章 資源第721章 心理戰第1521章 決戰第291章 諒解案第1465章 大同第二卷反思第1345章 分兵進攻第435章 不厚道第157章 離間計第763章 心理暗示第170章 會議第188章 討價還價第234章 特供罐頭第960章 演練第176章 測距第1546章 補給第1413章 改變計劃第924章 戰術第632章 巷戰第775章 隨機應變第1341章 裝備第453章 跟隨步兵第701章 釣魚第1490章 炮兵陣地第845章 工業聚落第760章 速度優勢第1836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976章 焦慮第1545章 趨勢第190章 試射第1346章 第118師團第1688章 卡脖子第1718章 仿製第1362章 山地部隊因爲擔心水字數的嫌疑,另開免費章說說鎵第71章 臨陣磨槍第736章第1332章 合成團第1586章 時機第786章 第一第479章 破防第846章 原型機第698章 人心第1055章 陷阱第1601章 時機第1025章 射人先射馬第1719章 夜戰營第906章 迎戰第604章 毒氣手榴彈第173章 比劃第1808章 殲2第941章 妙手第1890章 遭遇戰第823章 接收第911章 攔截第1067章 防線第47章 突圍第159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125章 運輸線第332章 滲透戰第723章 準備第1032章 機牀第680章 巡邏第13章 大意了第272章 退無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