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 國富兵強

如同黃龍飛所預料的一樣,談判的最終結果就是雙方步。

最先與共和國達成協議的就是伊朗,在一個月之內,伊朗與共和國簽署了一份正式協議,今後伊朗向共和國輸出的石油都將直接由國家雙方進行交易。隨即,伊朗正式簽署了《國家間能源交易協議》,成爲了正式入盟國。在共和國與伊朗達成的第一份合同中明確規定,未來5之內,伊朗將以65歐元(約合95美元).+每年都將按照國際物價漲幅提高價格,如果在協議到期前一年,雙方沒有提出異議的話,那麼協議有效期自動延長5,並且以此類推,直到某方提出異議爲止。

隨着伊朗的態度鬆動,委內瑞拉與俄羅斯也都先後在兩個月之內與共和國達成了相似的協議。當然,這是雙邊協議,因此石油交易價格並不完全一樣。另外,委內瑞拉還與共和國達成了一份出口重油的協議,而俄羅斯也與共和國達成了出口天然氣的相關協議。

重油在能源方面的用途並不大,要將重油加工成爲能夠供內燃機等動力系統使用的汽油、柴油、煤油的話,需要多次裂解,其加工成本相當巨大,遠沒有商業利用價值。不過,重油卻可以廣泛用於建築等行業中。共和國是世界上基礎建築投入最大的國家,而且在至少20年之內,共和國的基礎建設工作仍然將繼續提速。而不會放緩。以往,共和國主要就是利用石油加工後地剩餘產品獲得建築所需要的原料。同樣的,委內瑞拉是世界上最大的重油儲備國,卻一直沒有獲得合適的利用方式,如果能夠向共和國大量輸出重油的話,那麼委內瑞拉又多了一項收入。

天然氣方面的情況也比較類似。共和國是世界上第一大天然氣消費國,特別是在油價居高不下的時候,共和國就主要依靠天然氣來降低國內能源價格水平。俄羅斯則是世界上第一大天然氣儲備國與生產國。以往。俄羅斯地天然氣主要輸往日本。而現在日本經濟已經崩潰。對能源地需求降低了很多,俄羅斯面臨着天然氣無處可銷地尷尬局面,而俄羅斯發展所需要的動力主要就來自能源出口。因此,擴大與共和國之間的天然氣交易這是保證俄羅斯經濟發展,同時也是保證共和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就在共和國準備與伊拉克、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簽署《國家間能源交易協議》,正式成立國家交易機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即韓國正式發出外交照會,希望能夠加入這一組織,並且成爲其正式成員國。

這確實讓人感到極爲以外,韓國一直是美國的盟友,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僅次於日本地重要盟友,同時,韓國又是美國用來控制朝鮮半島的主要棋子。按理說,韓國不應該加入這套對美國來說有着致命影響力的國際組織。可是。這次韓國人卻拋棄了其“宗主國”。主動投靠了過來。

深入分析的話,實際上也就不難明白當時韓國的尷尬處境了。

首先,韓國沒有任何石油資源。雖然韓國有一些煤礦。但是卻沒有一座油田,所需要的石油全部依靠進口。這也是韓國國內物價長期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設想一下,能夠把一斤牛肉賣到近200的國家,其物價自然不會低到哪裡去了。至少,很多到過共和國地韓國人都不願意離開了,一個重要地原因就是,共和國的物價比韓國低多了。

其次,韓國以往的主要石油來源就是從國際市場上進口,而且主要就是依靠美國地幫助,獲得所需要的石油。換句話說,在美國有用不完的石油的時候,韓國就可以分上一羹。可問題是,現在美國自己的石油來源都成了問題,又哪裡去找那麼多的石油來養活這個小弟呢?

第三,日本經濟崩潰對韓國的影響是災難性的。雖然韓國與日本的關係一直不怎麼樣,特別是在獨島的主權,以及朝鮮海峽海域的主權劃分上,日本與韓國一直有着很大的矛盾。但是,韓國經濟與日本經濟的聯繫是極爲密切的,同時韓國的金融市場與日本金融市場的聯繫也是極爲密切的,日本這棟大廈倒了之後,韓國大樓也就搖搖欲墜了。

第四,韓國的經濟與共和國已經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自從共和國與韓國正式建交之後,韓國經濟界就制訂了一個“西進大陸”的計劃,即向共和國投資,並且將共和國的市場作爲韓國未來發展的依託。通過十多年的發展,共和國已經成爲了韓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每年的貿易給韓國帶來了上百億美元的外匯收入。更重要的是,通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有八成以上的韓國企業在共和國投資,有上百萬韓國人長期生活在共和國,另外每天都至少有300韓國人在共和國生活,或者是學習,或者是工作。而韓國企業在共和國的投資,以及向共和國出口,至少爲其國內提供了300個就業崗位。

最後,美韓關係也不如以往那麼密切。在2011年的時候,美國就經將戰時指揮權交還給了韓國,也就是說,今後朝鮮半島上如果發生戰爭的話,打主力的是韓**隊,而美軍只是前來吶喊助威的。另外,在伊朗戰爭期間,駐韓美軍數量一度下降到了一個旅的兵力,也就是不到5000人,而美國的承諾是在韓國部署不:再削減駐韓兵力,幾乎導致朝鮮半島爆發戰爭,讓韓國人極沒有安全感。說白了。美國的行爲讓韓國人感到了心寒,同時也認識到,美國這座靠山是靠不住地。

綜合這些因素,就不難理解韓國爲什麼會這麼積極的加入到由共和國主導的“國家間能源交易體系”中來了。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次,共和國沒

韓國面子。具體的談判工作是由韓國與伊拉克、伊?拉,以及俄羅斯這些能源輸出國之間進行的。按照計劃44號(大概看風水的算的是農曆。而不是公曆)“國際能源交易所”就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了。因爲當時黃龍飛捐地。並且出資建造地那座有築高度達到了555地“國際能源大廈”還在施工建築之中,所以交易所暫時設在了經貿大廈。

該國際組織地第一批成員國就只有5,沒有韓國。而韓國與四個能源輸出國之間的談判工作持續了2,最終纔在該組織招收第二批成員國的時候入盟。雖然沒有明確的數字,但是在該組織實行統一定價之前,韓國從能源輸出國夠買到的石油要比共和國購買到的貴大概右。

不得不承認,新的交易體系是有弊端地。比如仍然以雙邊貿易的方式進行,而沒有形成更有利的多變貿易結構。同時能源定價的方式還不夠準確,也不夠完善。這些,都是屬於需要改進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新的交易體系已經出臺,成員國也都意識到了弊端,也都在努力解決問題。而這將是一個相對較爲漫長的過程。

從根本上講,新地能源交易體制給了能源消費大國更穩妥地保障。從根本上杜絕了能源危機。同時。也給了能源輸出國更多的利益,使能源輸出國從中獲得了更多的好處。最重要地是,該體系實質上是一種非正式同盟關係。要想維持能源交易,就必須要維護國家之間的和睦關係。換句話說,保證該體系正常運轉的不是市場因素,而是國家之間的外交與政治,甚至是軍事合作關係,這與實質上的政治軍事同盟已經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到這時候,凌天翔也明白了黃龍飛爲什麼也是受益者。在該機構正式成立之後,共和國的金融市場立即就做出了反應,與能源有關的股票全部飆紅。衆多預測機構也紛紛做出了評估報告,紛紛看好共和國在未來20年之內的發展勢頭,甚至有人認爲,共和國的經濟在未內,將保持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創造比上個世紀90年代更爲輝煌的一個經濟奇蹟。

黃龍飛等商人正是從共和國的經濟發展中獲益。同樣的,凌天翔也沒有少獲得好處,與伊拉克簽訂的安保協議還是次要的,當時連豫泯已經拿出了200歐元在國內金融市場上投資,現在這筆投資的價值已經達到了350歐元。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共和國是最大的獲益者。如果能夠確保在未來10年之內經濟以10%的速度增長的話,那麼共和國的經濟實力將在後達到美國的七成左右,也就是說,如果這個發展勢頭維持15,國就將超越美國,成爲世界上第一經濟強國。而按照大部分人的估計,也許這根本就用不了15年,大概在2025左右,共和國就將超越美國,在2030年左右,就將超越現在的歐盟,成

經濟的強大是基礎,而隨着經濟強大,共和國在其他各方面必然也會強大起來。

政治是經濟強大的直接體現。隨着日本經濟崩潰,日本已經不再具有與共和國抗衡的實力,按照大部分人的預測,2之內,隨着共和國的經濟增長,日本經濟衰退,共和國就將超過日本,成爲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實體。如果日本錯過了共和國經濟第二次騰飛的機會,沒有能夠如同上一次那樣進入共和國市場,成爲共和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的話,那麼日本經濟在未來20年之內都將失去快速發展。換句話說,如果日本想要擺脫經濟困境,更需要的不是美國,而是共和國。這就給共和國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優勢,如果日本還想繼續在東亞與共和國爭奪地區霸權的話,那麼日本也就別想在未來得到發展的機會了。

政治上的強大需要軍事力量的支持,同時經濟上的發達,也需要軍事力量的捍衛。因此,共和國的軍事力量在這次機會面前獲得的好處也是極爲明顯的。

共和國政府正式宣佈將在3之內建造三艘航母,並且組建三支航母戰鬥羣只是共和**事力量振興的一個信號。同時,共和國還制定了一套龐大的軍事發展計劃,其中包括髮展“北4系列導航衛星,其性能將全面超過美國的第二代GP系統。

空軍方面,將在10年之內製造出第一種大型運輸機;並年之內製造出第一種航程在8000公里以:造出一支擁有24架大型預警機,以48中型預警機的電子戰機羣;其他各類新式戰機以及輔助作戰飛機也都將在510之內陸續定型服役。

海軍的建設步伐也沒有絲毫放慢,除了航母之外,海軍將計劃在年之內建造包括3新的戰略核潛艇與12攻擊型核潛艇在內的,一共擁有56艘的潛艇部隊;建造包括12艘大型::及36艘護衛艦在內的新式戰艦;建造包括3兩棲攻擊艦在內的,擁有24艘大型登陸艦的龐大登陸艦隊;同時制定了爲期20年的海軍

與海空軍的宏偉計劃不同,陸軍的擴軍規模不但小,而且低調得多,本來共和國陸軍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

軍事上的強大帶來的自然是外交上的強大。實際上,共和國的外交基本政策早在幾年前就開始轉變了,至少現在沒有任何人認爲,共和國仍然是一個軟弱可欺的國家。

這些,都是共和國所獲得的好處,是共和國利用自己創造的機會所獲得的好處!

【……卷七 全面戰爭 第五十節 國富兵強 文字更新最快……】@!!

(未完待續)

第28節 無聲營救第88節 關鍵偷襲第77節 全力決戰第25節 利刃出鞘第32節 隱形炸彈第31節 真假謊言(下)第14節 喬裝前進(下)第56節 山間別墅第86節 趁勝追擊第56節 事實依據第54節 半路劫匪第28節 爭分奪秒第56節 夜間襲擊第66節 確鑿證據第53節 遠程阻擊第47節 激光制導第63節 戰火燎原第14節 獨闖虎穴第74節 一擊必殺第83節 烽火連天第33節 全面發展第12節 誤打誤撞第54節 改變戰術第85節 渾水摸魚第15節 順手牽羊第30節 完勝強敵第7節 威逼利誘(下)第8節 秘密使命第55節 殺戮狂魔第90節 重拳出擊第72節 先斬後奏第79節 痛苦心路第71節 權利拉鋸第27節 未雨綢繆(下)第35節 戰前會議第28節 拔刀出鞘第18節 理想搭檔第9節 螞蟻與熊第92節 戰爭動力第22節 寒潮來襲第93節 軍團擴招第50節 刀鋒之戰第17節 烈焰沖天(下)第44節 供銷一體第6節 能源聯盟第12節 動盪根源第34節 軍火買賣第65節 再謀發展第34節 緊急出發(上)第8節 臨機應變(下)第55節 滿載而歸第38節 惺惺相惜第41節 毒魔難戒第62節 戰士不倒第32節 巨頭會面第26節 父子情深(下)第32節 誰是叛徒(下)第59節 神秘人物第77節 全力決戰第25節 爭分奪秒第47節 步入正軌第53節 富豪滋味第10節 生死瞬間(上)第30節 後發制勝第79節 浴血之城第25節 千鈞一髮第36節 回家之路第13節 波濤未平第45節 死亡競賽第66節 異想天開第23節 瞞天過海(下)第32節 空中支援第7節 威逼利誘(下)第29節 如同身受第1節 海上殺機(下)第41節 財情兩收第86節 疏而不漏第65節 小題大做第40節 胡亂政變第15節 撤退援助第74節 帝國蒙難第25節 遭遇海豹第46節 揀回小命第90節 重拳出擊第29節 深沼殺機第18節 理想搭檔第50節 無牽無掛第63節 叛徒逃亡第23節 戰場轉機第25節 千鈞一髮第41節 經濟論壇第27節 巧取豪奪第52節 隔岸獵殺第9節 炸彈陷阱(上)第75節 風暴來臨第82節 笑泯恩仇第66節 兄妹惜別第75節 對空重錘第89節 逃命爲上第27節 危機四伏
第28節 無聲營救第88節 關鍵偷襲第77節 全力決戰第25節 利刃出鞘第32節 隱形炸彈第31節 真假謊言(下)第14節 喬裝前進(下)第56節 山間別墅第86節 趁勝追擊第56節 事實依據第54節 半路劫匪第28節 爭分奪秒第56節 夜間襲擊第66節 確鑿證據第53節 遠程阻擊第47節 激光制導第63節 戰火燎原第14節 獨闖虎穴第74節 一擊必殺第83節 烽火連天第33節 全面發展第12節 誤打誤撞第54節 改變戰術第85節 渾水摸魚第15節 順手牽羊第30節 完勝強敵第7節 威逼利誘(下)第8節 秘密使命第55節 殺戮狂魔第90節 重拳出擊第72節 先斬後奏第79節 痛苦心路第71節 權利拉鋸第27節 未雨綢繆(下)第35節 戰前會議第28節 拔刀出鞘第18節 理想搭檔第9節 螞蟻與熊第92節 戰爭動力第22節 寒潮來襲第93節 軍團擴招第50節 刀鋒之戰第17節 烈焰沖天(下)第44節 供銷一體第6節 能源聯盟第12節 動盪根源第34節 軍火買賣第65節 再謀發展第34節 緊急出發(上)第8節 臨機應變(下)第55節 滿載而歸第38節 惺惺相惜第41節 毒魔難戒第62節 戰士不倒第32節 巨頭會面第26節 父子情深(下)第32節 誰是叛徒(下)第59節 神秘人物第77節 全力決戰第25節 爭分奪秒第47節 步入正軌第53節 富豪滋味第10節 生死瞬間(上)第30節 後發制勝第79節 浴血之城第25節 千鈞一髮第36節 回家之路第13節 波濤未平第45節 死亡競賽第66節 異想天開第23節 瞞天過海(下)第32節 空中支援第7節 威逼利誘(下)第29節 如同身受第1節 海上殺機(下)第41節 財情兩收第86節 疏而不漏第65節 小題大做第40節 胡亂政變第15節 撤退援助第74節 帝國蒙難第25節 遭遇海豹第46節 揀回小命第90節 重拳出擊第29節 深沼殺機第18節 理想搭檔第50節 無牽無掛第63節 叛徒逃亡第23節 戰場轉機第25節 千鈞一髮第41節 經濟論壇第27節 巧取豪奪第52節 隔岸獵殺第9節 炸彈陷阱(上)第75節 風暴來臨第82節 笑泯恩仇第66節 兄妹惜別第75節 對空重錘第89節 逃命爲上第27節 危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