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兄弟

與此同時樑興也率領第一鎮的兩個步兵旅攻破滕陽,全殲騰陽的金軍後從陸路到達了東平,緊接着楊豐就下令在東平設立鎮守使府,以樑興帶來的兩個步兵旅爲基礎設立第三鎮,樑興調任第三鎮統制,另外兼任東平鎮守使,泗水以北,梁山泊以東各地全部歸鎮守使管,上馬管軍下馬管民。

第三鎮缺額的一萬五千人從那些義軍中挑選,挑剩下的發錢遣散,給徐壽先內定一個旅長,反正這支義軍魚龍混雜不精簡一下是不行的,他們的所向無敵,是因爲有楊豐罩着,單純從戰鬥力講他們就是一羣烏合之衆,必須得進行一番嚴格訓練,那些濫竽充數的老弱病殘更是必須淘汰。

實際上他們現在也沒興趣當兵。

楊豐又在新佔領區分田地了,他殺光了女真地主還有那些土豪劣紳,當然也肯定把土地也沒收,這些土地全部分給那些參加過紅巾軍的,但卻是以官田形式分,實際上還是明末時空他那套東西,同樣也加了糧食專營,當然,老百姓沒興趣管那麼多道道,這些在金國治下相當於農奴的百姓,在這春播季節都正急着回家種田呢。

不過沒有仙種。

楊豐這段時間使用小倩過於頻繁,她已經沒有能量再扔種子了。

好在這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總之北方的軍政大權就交給樑興了。

至於楊豐則帶着大畫家的棺材還有趙桓和韋后,一同登船沿泗水順流而下,第二天這支船隊就到達徐州,然後受到徐州二十多萬軍民的熱烈歡迎,尤其是這裡面絕大多數都是汴梁來的,此時故人重逢也是頗爲唏噓,更何況韋后本來就是汴梁人,估計聽着鄉音格外親切。

而此時南線戰事也已經結束。

孟林率領第二鎮不但拿下了泗州及海州,最遠甚至向北連日照都拿下了,隨即楊豐調孟林回徐州擔任第一鎮統制,另外兼任徐州鎮守使,而南線作戰有功的韓虎接第二鎮統制,並設立泗州鎮守使以韓虎兼任,而李寶爲海軍統制,並設立海州鎮守使同樣由李寶來兼任,另外他還兼大元帥行轅海軍處主事,總之接下來海軍的籌建也全甩給李寶了,甚至包括海州城的建設。

而剩下還有一個目標,就是楊豐必須得把沂州拿下,這樣就封死了莒縣,沂水這兩條從北向南的軍事通道,完成他的控制區整個閉鎖。

這個就交給第四鎮了。

第四鎮由第二鎮兩個旅,一個投降的金軍騎兵旅,另外還有之前南方送還的百姓中招募士兵組成。

呃,趙構還有另一個很丟人的事情,就是在紹興和議後,按照金國的要求,把大批此前投奔他的北方百姓,又強行給送回了金國,這部分百姓得有十幾萬之衆,絕大多數都是徐泗一帶。這些人原本投奔光明,結果光明又把他們一腳踹回來了,可想而知回來後金國會如何收拾他們,好在如今還沒等收拾呢,這裡就被楊豐給拿下了,這些逃脫一劫的人可以說無論對宋金都深惡痛絕,對嶽元帥也就只有赤膽忠心了。他們被楊豐全部交給了李寶在海州一帶安置,畢竟李寶的海州連城都沒有,接下重修海州城另外修船塢伐木造船,都需要大量的工人,這些人正合適。

至於第四鎮統制,楊豐很乾脆地任命了他弟弟,雖然嶽雷現在只是高中生,但有那些岳家軍老兵輔佐也沒什麼大事,更何況他還有大炮,同樣沂州鎮守使的職位也交給嶽雷了。

東平,徐州,泗州,海州,沂州五大鎮守使,護住中間東西長三百里,南北長六百里的狹長平原丘陵區,中間泗水貫穿,再加沂河沭河兩條橫向水道,依山傍河背靠大海,可謂古典時代的完美割據區。唯一的一點不足也就是冬天有結冰期,這一點上的確不如江南水鄉,但好在也不是河北遼東,冰期還不至於長到無法忍受,另外就是還得面臨黃河的威脅,但好處是已經在黃河水患的邊緣區了。

再說金軍想放水最多也就是在梁山泊以西決堤,他們掘北堤淹不了楊豐,掘南堤……

掘南堤沒意義。

因爲現在黃河水就是走泗水南下的,哪怕汛期也有目前還不存在的南四湖可以接納,這片窪地人口很少,也就是還有徐州因爲汴泗合流,一旦黃河發大水決口很容易淹城,並且順帶着連泗州也淹了。但這是河工的鍋,因爲向想要淹徐州,就得在徐州附近決堤,比如明末徐州團滅那次就是在奎山決堤,在上游決堤淹不了徐州,河水直接就南下渦河了,所以黃河至少在楊豐的計算中威脅不到他。

他在徐州逗留十天,以極快速度處理完了他的內政。

說到底那也是當過十幾年皇帝的,總共這麼點地方對他來說不值一提。

十天後他和趙桓等人再次登船南下,第二天船隊到達宿遷,當天下午至清口,在這裡就不能向前了,因爲向前屬於宋軍控制區,不過在此之前楊豐已經派人通知了楚州,至於對方如何應對那就不關他的事情了,反正他把人送來了。而且他不把趙桓送到臨安,那趙桓也是堅決不幹的,趙構他媽在這兒,趙構也肯定不能拒認,總之這時候趙九妹該在臨安罵娘了。

實際上他應該早就知道了他媽和他哥哥到來的消息。

因爲金使分了兩路。

高居安帶着趙桓等人去東平送給楊豐,而正使,也就是趙構他媽的現任老公,他的便宜爹完顏宗賢率領使團走另外一路,對趙構的解釋是怕陸路顛簸,所以照顧他媽讓他媽走水路,至於他媽半路被楊豐劫走那就與金方無關,總之這樣就可以解釋他媽爲何落會入楊豐手中了,哪怕趙構肯定心知肚明,那……

那又如何?

岳飛都死了,你敢奈我何?

總之……

“咱們就等着吧!”

楊豐開開心心地坐在甲板上欣賞着清口風光,吃着他親自下廚做的紅燒鯉魚,旁邊還擺着大閘蟹,更兼火鍋裡煮着足有腦袋大的魚頭,手裡還端着酒杯,那生活也是愜意得很。

“不知元帥日後欲何打算?”

趙桓舉着酒杯很有深意地說。

“日後,日後再說!”

楊豐說道。

“元帥有大功於社稷,若能保桓萬全,桓將請於官家,爲元帥求一王如何?”

趙桓說道。

“雲欲王自王,何用人封?”

楊豐說道。

“呃。”

趙桓趕緊閉嘴。

“陛下放心,是誰殺的家父雲心中清楚的很,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仇雲終歸是要報的。”

楊豐似笑非笑地說。

趙桓微笑舉杯,他這就可以放心了,大家都是聰明人,沒必要說得太清楚了。

“那元帥大仇得報之日呢?”

趙桓問道。

這個問題就必須搞清楚了。

“大仇得報之日?家父遺言直搗黃龍,那雲自然要實現家父遺願的,那黃龍在何處陛下想來比雲更清楚,陛下,這天下可大得很,您當初北上之時,估計已經很明白這一點了,那金國南北五千裡,東西亦不下五千裡,如此廣袤之土地,雲自認有生之年可吃不下,雲雖說與常人不同,在人間能逗留的時間卻是與常人無異,那麼陛下還需問雲大仇得報之日干什麼嗎?”

楊豐說道。

趙桓無非就是想問如果他和趙構爭皇位,那麼楊豐會不會幫他的忙,楊豐回答了會,因爲楊豐和趙構有殺父之仇,那麼趙桓就要再問清楚他要是奪取皇位之後,雙方該如何相處呢,楊豐告訴他你別擔心,北邊還有南北東西各五千裡的廣袤土地等着我去搶呢,至少我有生之年還顧不上去搶你的地方。

至於我死之後……

我死之後你也早死了,咱們倆管那麼多幹什麼。

“元帥真是爽快!”

趙桓說完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不如桓與元帥就此結爲兄弟如何,日後元帥直搗黃龍,稱雄北方之時,你我也如那遼宋故事永爲兄弟!”

緊接着他說道。

“結爲兄弟?此事很好,來人快準備香案,本帥要與靖康皇帝陛下結爲兄弟!”

楊豐笑着說。

然後旁邊侍立的手下立刻去準備好香案之類,很快一張桌子和一個香爐就擺好,反正在船上草率點就草率點吧,這種事情重在感情,形式什麼的都是細枝末節而已,這些都準備妥當之後楊豐和趙桓跪拜香案前,剩下無非也就是不求同年同月生之類程序了,大家都是江湖兒女,這個都是懂的,緊接着一個頭磕在地上這就是兄弟了,趙桓年長自然是大哥,楊豐小做弟弟。

“兄弟,滿飲此杯!”

趙桓舉起酒杯說道。

“大哥,請!”

楊豐也舉起酒杯說道。

然後兩人一飲而盡,喝完酒把杯子一摔,伸出手緊握在了一起,同時發出豪邁地笑聲,而就在他們的笑聲中,旁邊的船上韋后正面無表情地看着這一幕,在她身旁兩個兒子沒心沒肺地啃着大閘蟹。

第七八七章 決戰之地第四六九章 腐爛的安祿山第十九章 忠臣義士第五一六章 北京歡迎您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一九六章 談判第六一五章 處決地第二三七章 就是這麼囂張第三六九章 春宵苦短,一言難盡第三六二章 戲子當道第六五二章 奪舍第三一一章 拖出去斬了第九十八章 朕需要你第六四四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七章 錦州第七十九章 破城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二三八章 神愛世人第八一八章 倒黴的倭寇第九章 殺韃子第三一九章 喋血禁宮第一七七章 李定國第六三一章 神鬼奇航第四六二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四九零章 長安亂第十章 寧遠城裡有怪獸第六七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六八三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二九章 有怪獸,大怪獸第二四二章 進軍,目標臨安第五八七章 破鼓衆人捶第七一八章 下一站,幽州第四五七章 其心可誅第四三三章 爲了殺戮與毀滅第七零五章 老夫就不客氣了第五一九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五四六章 惡鬼索命第六十一章 位面之子第八十二章 精神分裂的皇帝第八二九章 黃鶴一去不復返第四三零章 萬人大遷徙第五六八章 大清第一名將第三七七章 這政客,都不是好東西第四三九章 搞一個大事情第四十四章 這皇上的畫風不對呀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二十三章 安排後事吧!第四一三章 楊大將軍發春第六四三章 大清的最後一把老骨頭第四九四章 漢家男兒,寧死不屈第一零八章 追殺第五九六章 十一萬人齊解甲第三一零章 大清的忠臣們第六五五章 審判者的降臨第七四五章 萬里長征第六四零章 黑船來航第七一一章 大宋之溫泉關第六十二章 國殤第五七七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五零零章 韃虜過此者死第三二四章 老少爺們,剮皇上了!第一三零章 快走,給咱家留條根第四五四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二三章 殺清妖,喝酒吃肉過好年第六八四章 國師舌戰羣儒第三零二章 爆炸式工業革命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三一二章 禁絕妖教令第二三七章 就是這麼囂張第六五四章 戰神崛起第四三二章 南下牧馬的時候到了第九十四章 自由引導人民第二六九章 清妖第二三九章 討逆第六零七章 俠女誅妖記第七七零章 菩薩也可以第五九零章 洋大人啊,你們可來了!第五七七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二六二章 火,火,火第六六零章 殺胡軍第一九二章 縱火者第八零一章 爲朱八八正名第四四三章 上帝的鞭子第七零零章 斷頭臺第五七零章 給維多利亞的禮物第七二六章 國師的日夜操勞第七四四章 難道這是個假曹操?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四三二章 南下牧馬的時候到了第六三四章 秦淮河的血第四十三章 御兒幹殿下第二九八章 大清國的崩潰第七四九章 陽平關第二四七章 帝國的反擊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二四八章 直搗黃龍,飲馬黑水第一四零章 李自成,想不到你這濃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第四五零章 仙女下凡第七一五章 猛將們的時代第二七二章 訴苦大會
第七八七章 決戰之地第四六九章 腐爛的安祿山第十九章 忠臣義士第五一六章 北京歡迎您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一九六章 談判第六一五章 處決地第二三七章 就是這麼囂張第三六九章 春宵苦短,一言難盡第三六二章 戲子當道第六五二章 奪舍第三一一章 拖出去斬了第九十八章 朕需要你第六四四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七章 錦州第七十九章 破城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二三八章 神愛世人第八一八章 倒黴的倭寇第九章 殺韃子第三一九章 喋血禁宮第一七七章 李定國第六三一章 神鬼奇航第四六二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四九零章 長安亂第十章 寧遠城裡有怪獸第六七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六八三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二九章 有怪獸,大怪獸第二四二章 進軍,目標臨安第五八七章 破鼓衆人捶第七一八章 下一站,幽州第四五七章 其心可誅第四三三章 爲了殺戮與毀滅第七零五章 老夫就不客氣了第五一九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五四六章 惡鬼索命第六十一章 位面之子第八十二章 精神分裂的皇帝第八二九章 黃鶴一去不復返第四三零章 萬人大遷徙第五六八章 大清第一名將第三七七章 這政客,都不是好東西第四三九章 搞一個大事情第四十四章 這皇上的畫風不對呀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二十三章 安排後事吧!第四一三章 楊大將軍發春第六四三章 大清的最後一把老骨頭第四九四章 漢家男兒,寧死不屈第一零八章 追殺第五九六章 十一萬人齊解甲第三一零章 大清的忠臣們第六五五章 審判者的降臨第七四五章 萬里長征第六四零章 黑船來航第七一一章 大宋之溫泉關第六十二章 國殤第五七七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五零零章 韃虜過此者死第三二四章 老少爺們,剮皇上了!第一三零章 快走,給咱家留條根第四五四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二三章 殺清妖,喝酒吃肉過好年第六八四章 國師舌戰羣儒第三零二章 爆炸式工業革命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三一二章 禁絕妖教令第二三七章 就是這麼囂張第六五四章 戰神崛起第四三二章 南下牧馬的時候到了第九十四章 自由引導人民第二六九章 清妖第二三九章 討逆第六零七章 俠女誅妖記第七七零章 菩薩也可以第五九零章 洋大人啊,你們可來了!第五七七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二六二章 火,火,火第六六零章 殺胡軍第一九二章 縱火者第八零一章 爲朱八八正名第四四三章 上帝的鞭子第七零零章 斷頭臺第五七零章 給維多利亞的禮物第七二六章 國師的日夜操勞第七四四章 難道這是個假曹操?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四三二章 南下牧馬的時候到了第六三四章 秦淮河的血第四十三章 御兒幹殿下第二九八章 大清國的崩潰第七四九章 陽平關第二四七章 帝國的反擊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二四八章 直搗黃龍,飲馬黑水第一四零章 李自成,想不到你這濃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第四五零章 仙女下凡第七一五章 猛將們的時代第二七二章 訴苦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