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吐谷渾部

雖然當初,是劉勝之要幫着他們解決那條地脈蛟龍……

當然了,沒有帝禹所賜下來的那一塊息壤,卻也休想制服地脈蛟龍。

便是劉勝之自己剋扣下來的一小塊,甚至不到百分之一,也對於劉勝之的法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默默拜祭着,劉勝之就覺着心頭一震,已經感覺到了什麼。

他就躬身一禮:“多謝帝君!”

那雲當羌部落,早已經把食物給準備好了。不僅有着烤羊,還有着其他各種食物,卻也算得頗爲豐盛。讓劉勝之麾下飽食休整了一日。

第二日,劉勝之就率領大軍,在這帶路黨的帶路之下,向着吐谷渾的甘罕部落撲去。

這白馬羌地就是後世所謂三大溼地草原之一,到處都是河流密佈,海子遍佈。

水草更是豐美,羌氐部落的勢力更是要比岷江河谷這一帶不知道強大了多少倍去。

不過這裡早已經被吐谷渾所征服,雖然同樣生活着許多羌氐部落,但是照樣卻已經被吐谷渾統治着。

在東晉,此地就被稱爲河南國,卻自然也是因爲這些吐谷渾人的勢力主要是在黃河以南了。

而這片白馬羌地,卻就是在那黃河九曲十八彎的第一灣處,水草豐美,雖然並不太大,但是卻也有着近千萬畝地的天然草場。

這些吐谷渾原本是從遼東而來,本爲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

其首領吐谷渾,卻就是前燕的所謂太祖,被當年東晉封爲遼東公的慕容廆的兄長……

當年和慕容廆爭位不成,一怒之下遠走他鄉,西遷到枹罕。如今已經統治了包括西海在內。東到洮河、白馬,西達赤水、白蘭,北界黃河。南至大積石山的廣大地界。

而且這吐谷渾部還重用儒生,置司馬、博士等官。

這也是劉勝之所準備重點打擊的對象!

吐谷渾統治核心在靠近西域的所在。此地離着太遠,統治並不嚴密,卻是在此有着一個叫做甘罕的部落,分封在這塊草原上,靠着強大的武力,維持着統治。

這白馬羌地的大小部落,都要向着甘罕部落進攻。

只要劉勝之摧毀了這包含部落,整片白馬羌地。便算是拿到了大漢的統治之下。

而云當羌的這些帶路黨,卻早已經把甘罕部落的實力講的一清二楚。

甘罕部落本身的力量並不強大,雖然凌駕於其他各部之上,但是最多也不過能夠湊出兩千騎兵而已。

儘管他們能夠抽調其他羌氐部落的騎兵,彙集旗下,組成超過四千的大軍。

但是,草原上的部落遊牧遷移,想要把這麼多的兵力集中起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而那甘罕部落和其他的羌氐部落一般,卻是根本沒有常備的軍隊……

因此。在有了這般情報之後,劉勝之有的放矢。一入這白馬羌地,根本不會多做停留。休整好了大軍之後,就直接撲向了甘罕部落。

今日天氣說不上晴好,有着雲彩遮蓋太陽。途中流水蜿蜒,水草豐美。在後世,此地就是全國三大草原牧區之一,同樣也是亞洲最好的天然牧場之一。

這一路沿途看得劉勝之不斷點頭,單單只是拿下這片草原,就足以爲漢軍提供足夠戰馬了。

而那統治者這片草原的,來自於數千裡之外的吐谷渾的甘罕部落。卻就佔據着這片草原最是豐美之地。

附近有着一個小湖,其中長滿了一種漂亮的花朵。

此刻正是這裡最爲漂亮的時間。湖畔五彩繽紛,好像雲霞委地。而湖中則開滿了水妖一樣的絢麗花朵。

這種植物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是在雨水充沛的時候,卻是把那純藍的湖水染成淡淡的藕色,時深時淺,像少女思春時低頭的一抹酡紅。

遠遠的就能夠見到,一個佔地不小的巨大營地,就在那淺淺的湖畔。

周圍只是偶爾有着幾羣牛羊,正在被一些女人和兒童們放牧。

卻是不見大羣的牲畜和那些壯年男子們,那是因爲他們放牧不可能一直在營地附近。

一隻羊就需要三十畝地的牧草方纔足夠放養,若是大羣牲口都在營地,早就把這營地附近給吃光了。

此刻,如雷的馬蹄聲讓那寧靜的湖水都震盪起了片片漣漪。甘罕部落留守的女子和孩童們,頓時被驚呆了,看着黑雲一樣黑壓壓的壓過來的龐大軍隊。

此刻,這部落之中的長老卻被驚動了。他震驚的走出營帳之外看着那如同狂風一樣捲過來的鐵騎:“這是哪裡的敵人?爲什麼我們的祖神沒有報警……”

心中一時間彷佛就像是沉到了谷底,他們吐谷渾能夠從三千人的小小部落,和慕容氏分裂之後,從那萬里之外的遼東一直遷徙到這西陲之地來。

這一路行程萬里,遇到強敵無數。他們不僅沒有被人消滅,反而不斷強大。

雖然說是吐谷渾的戰士們天生悍勇,但是最爲重要的卻就是他們的族靈神異,一路上指點,才讓其趨吉避凶,有着今日。

而他們這些長老,在吐谷渾各部之中,方纔有着超出部落大人的權威。

而現在,敵人就已經殺到了部落的大門口,那族靈居然沒有一點動靜。這就讓那長老的心一下子沉入谷底去了。

“殺過去!”

劉勝之一眼就看出,這整個部落十分空虛,見到這大軍殺來,混亂成了一團。

尤其是這部落之上,原本有着淡淡的靈光護着。

這刻卻被一種力量給壓制了,不由就是一笑。帝禹還是出手幫了一把……

心中想着,就命令道。

那甘罕部落果然沒有一點防備,根本不知道這些敵人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又是白日時分,部落上下都在放牧勞作,卻是全無一點戒備。

當劉勝之率領漢軍殺過來的時候,幾乎很少遇到成氣候的抵抗。

“這些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果然是天生的驍勇善戰,全民皆兵……”

劉勝之攬馬看着,淡淡的誇獎,這般小場面自然也輪不到他來出手。身邊也就跟着十餘個護衛而已。(。

第41章 威脅第29章 天意神啓第48章 巡幸蜀中第62章 被殃及的池魚第11章 再回蓬萊閣第92章 山越第28章 人心思治第95章 新藥工廠第41章 炮轟長安2第41章 力量上限第28章 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第16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3章 提舉城隍司印第107章 神道力量第60章 演練陣法第54章 手下留情?第38章 長生徒第12章 紅拂私奔 慧眼識人第10章 雲深不知處第40章 收服鬼將第1章 詭異的小傢伙第74章 雷霆萬鈞第2章 夜有鬼神來報恩第21章 看天上有飛碟……第48章 天降聖人第10章 寶藏動人心第34章 震動第80章 吳道孚來投第5章 錢不是問題,沒有錢就是問題……第83章 提親越女第35章 酒泉第114章 大蛇第42章 談不攏第54章 瀆神香第47章 去荊州?第16章 煞氣侵入陰世第2章 大地遊仙第60章 山蠻夜襲第15章 老朋友來了!第115章 雲海天宮第45章 你欠我三頓!第85章 來者不善第16章 銀漢通天河第66章 海上鬼船第123章 斬龍2第109章 後秦大軍第16章 煞氣侵入陰世第52章 夢靨第115章 雲海天宮第42章 這個國家完蛋了!第53章 老狐狸第88章 化爲胡教第40章 殺上門來第65章 關中四塞11第45章 修羅夜叉大軍第64章 光耀下民第11章 依舊在洞天之中第55章 反攻第19章 虎骨生髓膏第5章 善惡有報第9章 南中驚變第31章 王家故吏第73章 葫蘆第116章 我這人頗爲記仇!第36章 爭搶第15章 雷城的力量第29章 人生祿命本無常,唯有清福天注第29章 陰兵鬼差第63章 傳說之中的外拍第43章 風水輪流轉第37章 壽光侯第78章 連根拔起第87章 話不投機第36章 一決勝負第100章 貓鬼第56章 冤仇有報,我替你應了!第54章 西潯村土地第62章 俗不可耐第35章 仙門令第30章 那叫做佞佛!第7章 法域雷城的究竟第10章 雲深不知處第96章 罡鬥所指第54章 林邑妖魔第16章 煞氣侵入陰世第22章 開竅見心光第17章 罡氣 抱丹第80章 吳道孚來投第9章 妖怪?第96章 銅駝荊棘第3章 女王範兒第33章 自作聰明的傢伙第91章 鎮城隍第6章 白虎隱神第25章 營地第43章 大炮拼刺刀第34章 黃天當立!第49章 天柱!第62章 快要八月十五第13章 新安陳氏
第41章 威脅第29章 天意神啓第48章 巡幸蜀中第62章 被殃及的池魚第11章 再回蓬萊閣第92章 山越第28章 人心思治第95章 新藥工廠第41章 炮轟長安2第41章 力量上限第28章 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第16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3章 提舉城隍司印第107章 神道力量第60章 演練陣法第54章 手下留情?第38章 長生徒第12章 紅拂私奔 慧眼識人第10章 雲深不知處第40章 收服鬼將第1章 詭異的小傢伙第74章 雷霆萬鈞第2章 夜有鬼神來報恩第21章 看天上有飛碟……第48章 天降聖人第10章 寶藏動人心第34章 震動第80章 吳道孚來投第5章 錢不是問題,沒有錢就是問題……第83章 提親越女第35章 酒泉第114章 大蛇第42章 談不攏第54章 瀆神香第47章 去荊州?第16章 煞氣侵入陰世第2章 大地遊仙第60章 山蠻夜襲第15章 老朋友來了!第115章 雲海天宮第45章 你欠我三頓!第85章 來者不善第16章 銀漢通天河第66章 海上鬼船第123章 斬龍2第109章 後秦大軍第16章 煞氣侵入陰世第52章 夢靨第115章 雲海天宮第42章 這個國家完蛋了!第53章 老狐狸第88章 化爲胡教第40章 殺上門來第65章 關中四塞11第45章 修羅夜叉大軍第64章 光耀下民第11章 依舊在洞天之中第55章 反攻第19章 虎骨生髓膏第5章 善惡有報第9章 南中驚變第31章 王家故吏第73章 葫蘆第116章 我這人頗爲記仇!第36章 爭搶第15章 雷城的力量第29章 人生祿命本無常,唯有清福天注第29章 陰兵鬼差第63章 傳說之中的外拍第43章 風水輪流轉第37章 壽光侯第78章 連根拔起第87章 話不投機第36章 一決勝負第100章 貓鬼第56章 冤仇有報,我替你應了!第54章 西潯村土地第62章 俗不可耐第35章 仙門令第30章 那叫做佞佛!第7章 法域雷城的究竟第10章 雲深不知處第96章 罡鬥所指第54章 林邑妖魔第16章 煞氣侵入陰世第22章 開竅見心光第17章 罡氣 抱丹第80章 吳道孚來投第9章 妖怪?第96章 銅駝荊棘第3章 女王範兒第33章 自作聰明的傢伙第91章 鎮城隍第6章 白虎隱神第25章 營地第43章 大炮拼刺刀第34章 黃天當立!第49章 天柱!第62章 快要八月十五第13章 新安陳氏